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TSA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处理)、HSV-1(加入10 MOI HSV-1处理)...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TSA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处理)、HSV-1(加入10 MOI HSV-1处理)及TSA+HSV-1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和10 MOI HSV-1处理)共4组,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48、72 h,与对照组相比,TSA组、HSV-1组、TSA+HSV-1组C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TSA+HSV-1组明显优于TSA组和HSV-1组(P<0.05)。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可产生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抑制VEGF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展开更多
为准确掌握柔鱼的种群遗传结构,拟通过线粒体DNA的COI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柔鱼不同产卵季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经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600 bp COI与481 bp Cytb基因序列。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为准确掌握柔鱼的种群遗传结构,拟通过线粒体DNA的COI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柔鱼不同产卵季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经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600 bp COI与481 bp Cytb基因序列。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24、(0.729±0.033)、(0.005 70±0.003 25)和3.421。基于Cytb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28、(0.852±0.016)、(0.006 45±0.003 73)和3.101。分析认为,北太平洋柔鱼2个产卵季节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单倍型邻接树、两两群体间的Fst值以及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北太平洋柔鱼2个产卵季节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不存在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初步认为,该海域因缺乏地理上的障碍,加之北太平洋海流的作用以及柔鱼个体较强的游泳能力,使得群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基因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TSA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处理)、HSV-1(加入10 MOI HSV-1处理)及TSA+HSV-1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和10 MOI HSV-1处理)共4组,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48、72 h,与对照组相比,TSA组、HSV-1组、TSA+HSV-1组C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TSA+HSV-1组明显优于TSA组和HSV-1组(P<0.05)。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可产生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抑制VEGF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文摘为准确掌握柔鱼的种群遗传结构,拟通过线粒体DNA的COI和Cytb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对柔鱼不同产卵季节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经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600 bp COI与481 bp Cytb基因序列。基于COI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24、(0.729±0.033)、(0.005 70±0.003 25)和3.421。基于Cytb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28、(0.852±0.016)、(0.006 45±0.003 73)和3.101。分析认为,北太平洋柔鱼2个产卵季节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单倍型邻接树、两两群体间的Fst值以及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北太平洋柔鱼2个产卵季节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不存在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初步认为,该海域因缺乏地理上的障碍,加之北太平洋海流的作用以及柔鱼个体较强的游泳能力,使得群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基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