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大学城垃圾集中站选址及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冼业花 张恩勇 +4 位作者 梁雪妮 杨文璇 陈娜娜 郑创利 许少菊 《物流技术》 2008年第8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垃圾回收的回收站点、回收路线、运输车辆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广州大学城垃圾回收系统中的垃圾集中站布局不合理、回收的运输路线过长,结果造成了整个广州大学城的垃圾集中站数量过多,出现了投资过高而效益低下的... 通过对广州大学城垃圾回收的回收站点、回收路线、运输车辆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发现,广州大学城垃圾回收系统中的垃圾集中站布局不合理、回收的运输路线过长,结果造成了整个广州大学城的垃圾集中站数量过多,出现了投资过高而效益低下的两难困境。因此,结合广东药学院应用AHP、Dijkstra算法和节约里程法对其校园垃圾集中站选址及路径进行优化,提出了优化后的广州大学城垃圾集中站选址及路径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大学城 垃圾集中站选址 运输路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斌 孙亚磊 +1 位作者 武祎文 许少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02-170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蓝芩口服液或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蓝芩口服液(试验组)对比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蓝芩口服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收集蓝芩口服液或常规对症治疗联合蓝芩口服液(试验组)对比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用于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共计1 2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17,95%CI(1.10,1.24),P<0.000 01]、疱疹消退时间[MD=-2.17,95%CI(-2.63,-1.72),P<0.000 01]、发热消退时间[MD=-1.52,95%CI(-1.72,-1.31),P<0.000 01]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0.52,1.93),P=1.00]。按是否给予补液对症处理进行的亚组分析显示,未给予补液对症处理,试验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MD=-1.64,95%CI(-2.03,-1.26),P<0.000 01];给予补液对症处理,试验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MD=-2.79,95%CI(-2.97,-2.61),P<0.000 01]。结论:蓝芩口服液可显著提高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疗效,有效缩短疱疹消退时间和发热消退时间,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儿童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少菊 凌晓颖 +1 位作者 彭珊珊 袁斌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平胃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平胃散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平胃散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和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对潜在靶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挖掘出平胃散中42种活性成分、67个药物靶点,慢性浅表性胃炎630个疾病靶点,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25个,主要富集于43个生物过程和71条信号通路上。结论平胃散中的山柰酚、汉黄芩素、川陈皮素、厚朴酚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调节白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半胱氨酸蛋白酶3等靶点调控TNF、p53等炎症信号通路,发挥抗炎抑菌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胃散 慢性浅表性胃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袁斌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6
4
作者 许少菊 陶嘉磊 +1 位作者 凌晓颖 袁斌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068-1071,共4页
袁斌教授认为,儿童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该病多由风痰所致,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尤以肺脾气虚显著;以风、痰、热、瘀为标。治疗上需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急性发作期治以祛风化痰,辅以清... 袁斌教授认为,儿童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该病多由风痰所致,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本,尤以肺脾气虚显著;以风、痰、热、瘀为标。治疗上需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急性发作期治以祛风化痰,辅以清热、散瘀,方选自拟脱敏汤;慢性缓解期注重健脾补肺,兼以化痰祛风,方用玉屏风散加味,从而减少小儿变应性鼻炎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鼽 袁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逊 陶嘉磊 +1 位作者 许少菊 袁斌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47-2052,共6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效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化湿败毒方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标;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效基础与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COVID-19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化湿败毒方的化学成分和潜在靶标;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的疾病靶点;继而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化湿败毒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的作用网络及潜在靶点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GO和KEGG的通路分析。最后将化湿败毒方的主要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3CL水解酶(Mpr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化湿败毒方中的138个活性成分,主要通过调节IL6、MAPK3、MAPK8、CASP3、IL10、MAPK1、CCL2、IL2等59个关键靶点参与COVID-19的治疗,共涉及1 751个生物学过程、27个细胞组分、82个分子功能及153条信号通路,如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在化湿败毒方中,与Mpro结合最好的是黄芩素;与ACE2结合最好的为甘草酚。结论: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调节特点,其治疗重症患者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干预"RAS通路-细胞因子风暴-重症危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败毒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五脏论治小儿湿疹撷要 被引量:2
6
作者 侯一鸣 郭峥 +3 位作者 孙莱莱 卞国本 许少菊 赵嘉捷 《江苏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56-58,共3页
湿疹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患,易反复发作,病势迁延难愈。基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理论,可从外在表现剖析内在脏腑之病机,并立足五脏以疗根本。从五脏辨析小儿湿疹之病机,可责之于肺经风热侵袭肌腠,心火脾湿浸淫肌肤,肝肾阴亏... 湿疹是小儿最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患,易反复发作,病势迁延难愈。基于“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理论,可从外在表现剖析内在脏腑之病机,并立足五脏以疗根本。从五脏辨析小儿湿疹之病机,可责之于肺经风热侵袭肌腠,心火脾湿浸淫肌肤,肝肾阴亏、血虚风燥肌肤失养。针对病机,可相应地治以清肺疏风、祛湿止痒,泻心健脾、分消湿热,滋补肝肾、养血祛风,验之临床,可获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五脏 湿疮 浸淫疮 温胆汤 银翘散 薏苡竹叶散 当归饮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名中医卞国本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采撷
7
作者 许少菊 卞国本 +1 位作者 赵嘉捷 侯一鸣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5期78-80,共3页
卞国本主任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似咳非咳,似哮非哮,可命名为“哮咳”。其发病与先天不足、内风痰饮留伏于肺、复感外邪有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分期论治。发病期疏风为主,缓解期化痰为重,稳定期扶正为要。同时,合理使用虫类药物,... 卞国本主任认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似咳非咳,似哮非哮,可命名为“哮咳”。其发病与先天不足、内风痰饮留伏于肺、复感外邪有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分期论治。发病期疏风为主,缓解期化痰为重,稳定期扶正为要。同时,合理使用虫类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国本 咳嗽变异性哮喘 分期论治 虫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