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穹窿海马伞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龙大宏 杨丹迪 +2 位作者 李佳楣 许孟杰 汪华侨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3-66,W015,共5页
为探讨穹隆海马伞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 ,切断 SD成年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用 Y迷宫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变化状况及它们的相... 为探讨穹隆海马伞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 ,切断 SD成年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用 Y迷宫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变化状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损伤 2周后 ,损伤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辐射层和齿状回分子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数密度较正常组分别增多 3 0 .2 9%和 3 0 .15 % (都为 P<0 .0 1) ,胞体面积分别增加 16.0 4%和 19.42 % (都为 P<0 .0 1) ,齿状回分子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体密度增大 19.40 % (P<0 .0 5 )。经相关分析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 CA1 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密度呈负相关 (r=-0 .83 6,P<0 .0 1) ,与齿状回数密度呈负相关 (r=-0 .792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穹窿海马伞 学习记忆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大鼠 AD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标准延迟线研制及定值研究
2
作者 许孟杰 顾翼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24年第3期17-22,共6页
延迟时间是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误差的重要来源,传统单根标准延迟线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测试系统高达数百测试通道的计量要求。针对测试系统传输延迟时间高效准确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高密度标准延迟线... 延迟时间是数字集成电路测试误差的重要来源,传统单根标准延迟线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的方法,已无法满足测试系统高达数百测试通道的计量要求。针对测试系统传输延迟时间高效准确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带线结构的高密度标准延迟线集成及定值思路,设计了4种规格的高密度标准延迟线,实现了单规格标准板上512路标准延迟线的高密度集成,提升了标准器具的便携性,提高了测试系统计量效率;设计了基于时域反射技术的标准延迟线定值方法,通过多组对比试验验证,测量结果偏差小于50 ps,延迟线满足测试系统现场计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延迟 标准延迟线 定值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1 位作者 李沃棠 许孟杰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切断老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F) ,侧脑室注射NGF ,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正常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治疗组大鼠与损伤组相比较 ,治...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老年痴呆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切断老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F) ,侧脑室注射NGF ,用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测试正常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治疗组大鼠与损伤组相比较 ,治疗组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 ,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和穿环次数增多 ,学会Y迷宫所需训练次数减少和正确反应次数增多 ,但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性痴呆 学习记忆 老年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文燕 许孟杰 +1 位作者 罗秀梅 李沃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在30例成人肝外胆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胆囊管与邻近的结构,胆囊淋巴结,胆囊动脉的起源、行程以及与肝脏的关系。提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淋巴结可作为寻找胆囊管的标志,结扎胆囊管的位置宜选择在离胆囊颈左侧6mm以外处,而... 在30例成人肝外胆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胆囊管与邻近的结构,胆囊淋巴结,胆囊动脉的起源、行程以及与肝脏的关系。提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淋巴结可作为寻找胆囊管的标志,结扎胆囊管的位置宜选择在离胆囊颈左侧6mm以外处,而结扎胆囊动脉的部位应在胆囊体浆膜下,距胆囊颈6.3mm范围内。在处理阻囊窝时应注意胆囊动脉的肝支和胆囊下肝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囊管 胆囊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turin和NGF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洪乐鹏 龙大宏 +2 位作者 冷水龙 许孟杰 叶秉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切断成年 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建立隔 -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损伤 4周后 ,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 为了探讨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神经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切断成年 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建立隔 -海马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痴呆模型 ,损伤 4周后 ,用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等方法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损伤对照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减少了42 .60 %、46.0 4%、5 7.3 6%和 5 5 .2 2 % ,损伤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 ;NGF治疗组损伤侧海马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3 3 .64 %、3 8.2 5 %、3 8.42 %和 2 7.64 % ,NGF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联合治疗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含量分别只减少了 9.97%、8.0 5 %、14 .70 %和 4.2 8% ,联合治疗组与损伤对照组之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联合应用 neurturin和 NGF促使老年性痴呆模型鼠海马突触素含量增多的效果较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TURIN NGF 老年性痴呆 神经生长因子 突触素 穹窿海马伞 表达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骨厚度及嵴顶高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朋 贾筱诗 +3 位作者 张秋霞 卫晓霞 许孟杰 王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测量正常青年人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嵴顶高度,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7名汉族青年志愿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进行CBCT扫描,测量该区域牙槽嵴顶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唇侧牙槽嵴顶与釉牙骨质界(CEJ... 目的:测量正常青年人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嵴顶高度,并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7名汉族青年志愿者上颌前牙及前磨牙区进行CBCT扫描,测量该区域牙槽嵴顶区唇(颊)侧牙槽骨厚度及唇侧牙槽嵴顶与釉牙骨质界(CEJ)间距离,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与CEJ之间距离最大(P<0.05);在CEJ根方2 mm处唇(颊)侧嵴顶高度与唇(颊)侧骨厚度呈负相关(P<0.05),0.6<|r|<0.8。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颊侧嵴顶较其他牙位高,牙槽嵴顶区唇(颊)侧骨厚度越薄,唇(颊)侧嵴顶距CEJ越远,种植美学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厚度 嵴顶高度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探讨 被引量:10
7
作者 龙大宏 罗秀梅 +2 位作者 许孟杰 洪乐鹏 杨丹迪 《解剖学研究》 CAS 2001年第4期340-341,共2页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将静态的传统教学变为动态直观教学 ,优化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简介我们在应用自制的多媒体系统解剖学课件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IL-1受体转位至焦点附着斑的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文燕 朱文渊 +2 位作者 罗秀梅 许孟杰 Eva E QWARNSTROM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Ⅰ型IL 1受体 (IL 1RⅠ )转位至焦点附着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重组型和突变型 (C末端突变 )IL 1RⅠ质粒转染进入成纤维细胞 ,细胞生长于有或无纤维粘连蛋白的培养皿上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 目的 探讨影响Ⅰ型IL 1受体 (IL 1RⅠ )转位至焦点附着斑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重组型和突变型 (C末端突变 )IL 1RⅠ质粒转染进入成纤维细胞 ,细胞生长于有或无纤维粘连蛋白的培养皿上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直接观察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 ,IL 1β刺激后发生转位 ,并观察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 ,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的位置。结果 转染了重组型IL 1R1质粒的细胞生长在纤维粘连蛋白上 ,表达的受体融合蛋白与Vinculin位于细胞膜的焦点附着斑 ,用IL 1β刺激可致受体转位至细胞内。转染突变型质粒的细胞 ,表达的融合蛋白位于胞质的核周区域 ,IL 1β刺激后不产生转位。 结论 Ⅰ型IL 1受体转位至焦点附着斑需要Vinculin等细胞外基质的参与并与受体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焦点附着斑 纤维粘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AD采样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许孟杰 刘文臣 刘云 《舰船电子工程》 201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AD信号的实时采样和有效处理在数字化信号接收机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1]。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AD采样设计,给出了同步采样时钟设计方案及FPGA对AD7656的相关配置方法,并对采样数据进行了正弦载波调制和低通滤...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AD信号的实时采样和有效处理在数字化信号接收机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1]。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AD采样设计,给出了同步采样时钟设计方案及FPGA对AD7656的相关配置方法,并对采样数据进行了正弦载波调制和低通滤波处理,最终在Matlab中显示处理后的数据,结果显示该设计方案简单有效,通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AD7656 AD采样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内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侧枝抽芽 被引量:2
10
作者 龙大宏 李沃棠 +2 位作者 王富强 许孟杰 杨丹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4-328,共5页
目的 :观察穹窿海马伞损伤鼠海马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再生状况。方法 :切断 SD成年大鼠穹窿海马伞 ,用染ACh E纤维的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网格测试 ,分析术后 1、2、3、4周海马 CA1区和齿状回的分子层胆碱能纤维的侧支抽芽。结果 :损伤 1周时... 目的 :观察穹窿海马伞损伤鼠海马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再生状况。方法 :切断 SD成年大鼠穹窿海马伞 ,用染ACh E纤维的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网格测试 ,分析术后 1、2、3、4周海马 CA1区和齿状回的分子层胆碱能纤维的侧支抽芽。结果 :损伤 1周时 CA1区和齿状回的分子层胆碱能纤维明显减少 ,分别减少到 6 7.50 %和 6 6 .91% ;从第 2周开始纤维数量逐渐恢复 ,至第 4周 CA1区分子层纤维恢复到正常的 82 .4 2 % ,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恢复到 97.82 %。结论 :成年哺乳类海马内胆碱能纤维损伤后有很强的侧支抽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再生 胆碱能纤维损伤 侧枝抽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老年鼠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损伤后再生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大宏 杨丹迪 +3 位作者 罗秀梅 洪乐鹏 许孟杰 李沃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6-420,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对老年鼠大脑皮质胆碱能神经纤维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老年SD大鼠顶皮质切一宽 2mm的冠状切口 ,侧脑室注射NGF ,AChE纤维染色结合体视系分析正常组、损伤对照组和NGF用药组切口嘴、...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对老年鼠大脑皮质胆碱能神经纤维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老年SD大鼠顶皮质切一宽 2mm的冠状切口 ,侧脑室注射NGF ,AChE纤维染色结合体视系分析正常组、损伤对照组和NGF用药组切口嘴、尾侧区的胆碱能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 :损伤对照组损伤 1个月后 ,嘴侧AChE阳性纤维增生至正常 1 1 1 44% ,尾侧纤维减少至正常 67 1 4% ;NGF用药组嘴侧纤维密度比损伤对照组增多 ,为正常1 45 93 % ;尾侧纤维为正常 1 2 7 95 %。结论 :提示NGF对老年哺乳类皮质胆碱能纤维后损伤再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胆碱能纤维 再生 老年大鼠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沃棠 曾凡表 +1 位作者 詹亚护 许孟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为用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上唇方肌的位置、形态和血液供应情况。结果:上唇方肌起点分3 部分,集中止于上唇、鼻翼和鼻唇沟... 目的:为用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标本上,解剖观察了上唇方肌的位置、形态和血液供应情况。结果:上唇方肌起点分3 部分,集中止于上唇、鼻翼和鼻唇沟附近的皮肤;供体面积为2 .4 cm ×2 .2 cm ×0 .2 cm ;血供主要来自面动脉终支和内眦动脉,其中面动脉在口角上方1 .5 cm 处的外径为1 .8 ±0 .2 m m ,入肌前可游离长度为1 .5 ~2 .0 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下蒂;内眦动脉的起点外径0 .8 ±0 .2 m m ,可游离长度为3 .1 ±0 .8cm ,可作为肌皮瓣的上蒂。结论:上唇方肌肌皮瓣转位可修复面中部小型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唇主肌 肌皮瓣转位 皮肤缺损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粘接材料根管封闭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志刚 许孟杰 +1 位作者 吉雅丽 张秋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粘接树脂作为根充材料时的根管封闭性。方法选取直的单根管牙37颗截冠后进行根管预备,其中35颗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5颗以树脂粘接剂和树脂完成根充;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各10颗,均以热牙胶和AH plus根管封闭剂垂直加压充填。... 目的评价粘接树脂作为根充材料时的根管封闭性。方法选取直的单根管牙37颗截冠后进行根管预备,其中35颗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15颗以树脂粘接剂和树脂完成根充;阳性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各10颗,均以热牙胶和AH plus根管封闭剂垂直加压充填。观察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以指甲油双层涂抹除根尖孔以外的区域,阴性对照组以指甲油双层涂抹包括根尖孔的整个牙根根面。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模型,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glucose oxidase method,GOD)于第1~6周每周同一时间检测根方漏出的葡萄糖浓度。剩余2颗分别以树脂和树脂粘接剂及牙胶和AH plus根管封闭剂垂直加压充填,沿牙根中心纵向剖开,扫描电镜下观察两种充填材料与根管内壁的粘接界面。结果阴性对照组无葡萄糖漏出,观察组和阳性对照组间微渗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微渗漏值在观察期内随时间延长呈增大趋势。扫描电镜下见,树脂与根管壁之间形成混合层而紧密结合,而牙胶与根管壁之间无粘接。结论树脂粘接材料的根管封闭性能优于牙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粘接材料 根管封闭性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肺组织石蜡包埋的适宜条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丽萍 许孟杰 +2 位作者 史福喜 宋雪坤 李记流 《北方药学》 2012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索新生大鼠肺组织蜡块制作的合适条件。方法:取20只出生5天的新生大鼠肺组织进行固定、脱水、浸蜡、包埋。结果:新生大鼠肺组织适宜的包埋条件为:①4%甲醛固定液固定18~24h;②65%的酒精和4%的甲醛固定液1:1体积的液体中浸泡(12... 目的:探索新生大鼠肺组织蜡块制作的合适条件。方法:取20只出生5天的新生大鼠肺组织进行固定、脱水、浸蜡、包埋。结果:新生大鼠肺组织适宜的包埋条件为:①4%甲醛固定液固定18~24h;②65%的酒精和4%的甲醛固定液1:1体积的液体中浸泡(12~24h);③70%酒精里浸泡(12~24h)后进行本文结果中的包埋程序可得到较高质量的新生大鼠肺组织石蜡切片。结论:通过细致的摸索过程可以得到新生大鼠肺组织的适宜包埋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肺组织 包埋条件 蜡块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穹窿海马伞损伤对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15
作者 龙大宏 王富强 +2 位作者 杨丹迪 许孟杰 李沃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本研究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一侧穹窿海马个切断后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损伤1周后,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减少到71.79%和85.86%,细胞面积缩小到86.3... 本研究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成年大鼠一侧穹窿海马个切断后前脑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损伤1周后,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减少到71.79%和85.86%,细胞面积缩小到86.34%和92.71%,细胞灰度值增大到111.86%和120.37%;损伤后2周,损伤侧内侧隔核和斜角带垂直支的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持续下降,分别减少到63.95%和73.56%,细胞面积缩小到61.78%和89.77%,灰度值增大到116.78%和128.96%;损伤后3、4周,损伤侧两核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和第2周时类似,数值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提示受损的前脑NOS阳性神经元发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 穹窿海马伞切断 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隔-海马投射纤维损伤对内侧隔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16
作者 杨丹迪 洪乐鹏 +4 位作者 罗秀梅 曾凡表 许孟杰 颜穗凯 龙大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离断成年大鼠一侧隔-海马投射纤维后内侧隔核(MS)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切断一侧穹窿海马伞(FF),术后分别存活1、2、 3、4周,进行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观察离断成年大鼠一侧隔-海马投射纤维后内侧隔核(MS)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情况。方法:成年SD大鼠,切断一侧穹窿海马伞(FF),术后分别存活1、2、 3、4周,进行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损伤后1周, MS的NOS阳性神经元减少了21 28%,P<0.05;损伤2周减少了36.05%,P<0.01;损伤3~4周减少了37.01~39.29%,P<0.01。结论:受损侧MS的NOS阳性神经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S阳性神经元 内侧隔核 穹窿海马伞 NADPH-d组织化学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胆碱能纤维损伤后的再生
17
作者 杨丹迪 龙大宏 +3 位作者 黄文燕 曾凡表 许孟杰 颜穗凯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切断成年SD大鼠隔区与海马间投射纤维,损伤后1、2、3、4周以AChE纤维染色法进行处理,观察其自然再生情况。结果表明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在损伤后1周时胆碱能纤维显著减少,两者都只有正常的67%左右。以后逐渐恢复,损伤后4周CA1... 切断成年SD大鼠隔区与海马间投射纤维,损伤后1、2、3、4周以AChE纤维染色法进行处理,观察其自然再生情况。结果表明海马CA1区和齿状回分子层在损伤后1周时胆碱能纤维显著减少,两者都只有正常的67%左右。以后逐渐恢复,损伤后4周CA1区分子层纤维已恢复至正常的82.45%,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成年SD大鼠海马胆碱能纤维损伤后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纤维 海马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的解剖学研究
18
作者 曾凡表 龙大宏 +3 位作者 洪乐鹏 李沃棠 罗秀梅 许孟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为临床应用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本文在50例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腕屈肌的位置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果:肌平均长(25.04±20)cm;肌中部宽(2.60±O.1)cm;肌中间厚(0.65±0.3)cm。... 目的:为临床应用尺侧腕屈肌转位重建屈肘功能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本文在50例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腕屈肌的位置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果:肌平均长(25.04±20)cm;肌中部宽(2.60±O.1)cm;肌中间厚(0.65±0.3)cm。动脉在肌的近端,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3.60±0.7)cm处进入该肌。神经在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3.59±0.8)cm处进入该肌。结论:尺侧腕屈肌有足够的长度供转位应用。尺侧腕屈肌血供丰富,足可满足该肌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的需要。根据血管神经蒂进入该肌的部位,手术时作肌的分离以及确立肌转位点,不应高于肱骨内、外上髁平面以下5 cm,否则易损伤该肌的血管和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侧腕屈肌 血管神经蒂 肌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教育观念,促进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19
作者 曾凡表 李沃棠 +1 位作者 叶秉坤 许孟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S2期58-60,共3页
本文论述近十年来,随着“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实现了教育质量观念、教师观念、教学方法与学生观、教学手段观念等的转变。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7名正常青年人上前牙区唇、腭侧骨厚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筱诗 张秋霞 +2 位作者 许孟杰 王蒙 张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99-205,共7页
目的:对汉族正常青年人上前牙区不同位点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为术前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对67名符合条件的汉族青年志愿者进行上颌骨扫描。三维重建后,对前牙区唇、腭侧骨厚度进... 目的:对汉族正常青年人上前牙区不同位点的唇、腭侧牙槽骨厚度进行测量,为术前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锥形束CT(CBCT)对67名符合条件的汉族青年志愿者进行上颌骨扫描。三维重建后,对前牙区唇、腭侧骨厚度进行测量。利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检验。结果:1唇侧骨板除所有前牙L5处及上颌尖牙L1处厚度均数>1.00 mm外,其余测量位点唇侧骨板厚度均数均<1.00mm,而腭侧骨板厚度均数均>1.00 mm;2唇侧骨板厚度均小于腭侧骨板厚度(P<0.001);33种前牙唇侧骨板厚度在参考线L3与L4处厚度最小(P<0.001),腭侧骨板厚度自L1至L5逐渐增大(P<0.05);4仅在上颌尖牙L2处及所有前牙L5处唇侧骨板厚度<1.00 mm的频率<50%,男性上颌侧切牙L3、L4处及上颌尖牙L4处唇侧骨板缺如所占频率>50%;5男性切牙区唇侧骨板凹陷角度较尖牙小(P<0.05),唇侧骨板最凹点与根尖点之间的距离在男性上颌中切牙最大(P<0.05),女性牙位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人上前牙牙槽骨骨板菲薄甚至缺如,且唇、腭侧骨厚度和形态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骨厚度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