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兴柏 朱裕成 +2 位作者 杨太明 马军 李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J001-J002,共2页
探讨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最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 0 8例股骨髁部骨折 ,按Semsheverw分型 ,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 +克氏针、自制钢板 +骨螺栓、AO/ASIFQE角钢板和“L”型钢板、股骨髁支持钢板和动力髁部螺钉 (DCS)等内固定治疗 ,结果 :随... 探讨股骨髁部复杂性骨折最佳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 0 8例股骨髁部骨折 ,按Semsheverw分型 ,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 +克氏针、自制钢板 +骨螺栓、AO/ASIFQE角钢板和“L”型钢板、股骨髁支持钢板和动力髁部螺钉 (DCS)等内固定治疗 ,结果 :随诊 1~ 3年 ,平均 1 5个月 ,疗效综合评定 ,动力髁部螺钉 (DCS)股骨髁支持钢板和“L”型钢板内固定明显优于AO/ASF角钢质自制钢板 +骨螺栓及松质骨螺钉 +克氏针。结论 :牢固可靠的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部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皮瓣移位修复手指创面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兴柏 朱裕成 +2 位作者 杨太明 朱艾祥 李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带蒂皮瓣 手指创面 手外伤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椎骨折脱位早期漏误诊原因分析
3
作者 许兴柏 朱裕成 +2 位作者 杨太明 马军 杨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创伤性 颈椎骨折 骨折脱位 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S-Ⅱ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
4
作者 许兴柏 朱裕成 +3 位作者 杨春 马军 高先亭 朱艾祥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9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GSS-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方法采用GSS-长棒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跃跳式骨折。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6个月,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按Frankel分级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无变化;B级2例(各1... 目的探讨GSS-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方法采用GSS-长棒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跃跳式骨折。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6个月,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按Frankel分级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无变化;B级2例(各1例),分别进步到C级和D级;C级4例,1例进步到D级,3例恢复正常;E级8例。结论胸腰椎跳跃式骨折伤情复杂,合并伤重,GSS-长棒复位固定能有效重建脊椎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方法简单可靠,固定牢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跃式 胸腰椎骨折 GSS-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先亭 朱裕成 +2 位作者 杨太明 马军 许兴柏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4期424-42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复位,C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4~25周。无内固定松...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手术复位,C臂X线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5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14~25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感染发生,2例出现轻度髋内翻。按Sanders评分标准:优39例,良15例,差2例,优良率96.4%。结论该方式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钢板 骨折固定术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先亭 杨太明 +2 位作者 许兴柏 朱爱祥 王博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1-12,23,共3页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47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B1型7例,B2型8例,B3型10例,C1型11例,C2型6例,C3型5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结果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 目的总结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手术治疗47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B1型7例,B2型8例,B3型10例,C1型11例,C2型6例,C3型5例。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植骨。结果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8个月,平均14.3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等评分方法评定,结果优27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9.3%。结论手术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可靠的内固定、植骨及有效的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关节内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先亭 朱裕成 +4 位作者 杨太明 马军 许兴柏 朱爱祥 杨春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75~92岁,平均84岁。骨折按Tro...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75~92岁,平均84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型5例,型9例,型12例。骨质疏松程度按Singh评定标准,其中1级4例,2级9例,3级8例,4级5例。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6例,脑梗塞后遗症3例,慢支6例。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6个月。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平均为(88.9±4.1)分。所有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切口愈合良好,短期内基本恢复术前行走功能水平。结论应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有明显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改善生活质量,是内固定治疗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置换 不稳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先亭 朱裕成 +3 位作者 许兴柏 杨春 马军 朱艾祥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23例均获6~24个月随访,术后12~19周,平均16.3周骨折愈合。患肢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股骨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应用CPM机锻炼。结果23例均获6~24个月随访,术后12~19周,平均16.3周骨折愈合。患肢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股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太明 朱裕成 +5 位作者 杨伟民 杨春 高先亭 孔祥如 许兴柏 马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2期996-997,共2页
目的 探讨闭式植骨自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肱骨干骨折12例采用闭式植骨自锁髓式钉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顺行置... 目的 探讨闭式植骨自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肱骨干骨折12例采用闭式植骨自锁髓式钉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38个月,平均16.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顺行置钉:优5例,良2例,可1例。逆行置钉:优3例,良1例。结论 闭式植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植骨 自锁髓内钉 肱骨干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髁钢板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 杨太明 +1 位作者 朱裕成 许兴柏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2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粉碎骨折 动力髁钢板 股骨髁部 内固定治疗 应用体会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体骨折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册 许兴柏 +4 位作者 朱爱祥 马军 杨春 王冰 朱裕成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770-77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人路治疗复杂距骨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距骨体骨折14例,根据Sneppen距骨体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Ⅳ型7例。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4例随访...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人路治疗复杂距骨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复杂距骨体骨折14例,根据Sneppen距骨体骨折分型:Ⅰ型4例、Ⅱ型3例、Ⅳ型7例。采用经内踝截骨入路中空加压螺钉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4例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5年,骨折均愈合,依据Weber踝部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78.5%。距骨体缺血坏死1例,踝及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2例,无畸形愈合,无骨折不愈合病例。结论经内踝截骨入路治疗复杂距骨体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显露充分、疗效优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体骨折 内踝截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先亭 朱裕成 +3 位作者 杨太明 郑红兵 马军 许兴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628-62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5年6月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采用经皮穿刺旋切术,在C形臂X线机下穿刺进入感染椎间隙,置管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结果 5例术后腰痛明显减...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旋切术治疗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5年6月对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隙感染,采用经皮穿刺旋切术,在C形臂X线机下穿刺进入感染椎间隙,置管抗生素液持续冲洗引流。结果 5例术后腰痛明显减轻,冲洗时间4~7 d,平均6.1 d。4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随访6~40个月,平均21个月,腰痛等症状未复发;术后半年X线复查:椎间隙变窄、模糊,椎体前缘有骨桥形成。结论 经皮穿刺旋切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能迅速缓解症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隙感染 经皮穿刺旋切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胎颅骨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移植治疗骨不连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冰 马军 +5 位作者 朱裕成 高先亭 郑红兵 朱艾祥 李涛 许兴柏 《西部医学》 2005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骨不连接所需植骨材料,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诱导作用,促进骨修复。方法13例成人骨不连患者,选择4-10个月龄胎颅骨(FCB)作可吸收载体,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制备成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骨不连接所需植骨材料,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诱导作用,促进骨修复。方法13例成人骨不连患者,选择4-10个月龄胎颅骨(FCB)作可吸收载体,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制备成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颅骨(bFGF/FCB),植入受骨区,以适当的内固定重新构建骨修复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骨性修复,且成骨效应明显。结论胎颅骨作为植骨材料既可以起到植骨作用,增大植骨面,增加骨再生诱发点,屏蔽了骨断面,也避免了自体植骨的手术创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诱导和促进骨修复,二者复合物是治疗骨不连接的一种较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颅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不连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内固定法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春 朱裕成 +2 位作者 马军 许兴柏 杨光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1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比较采用三椎体与二椎体内固定器提拉复位内固定治疗椎体滑脱的优越性。方法 将 4 3例下腰椎滑脱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三椎体内固定法加椎间植骨融合术 ;B组用二椎体内固定法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将腰椎滑脱按传统方法分为四度 ,治... 目的 比较采用三椎体与二椎体内固定器提拉复位内固定治疗椎体滑脱的优越性。方法 将 4 3例下腰椎滑脱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三椎体内固定法加椎间植骨融合术 ;B组用二椎体内固定法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将腰椎滑脱按传统方法分为四度 ,治疗后对其疗效、手术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本组 4 3例治疗后均得到随访 ,时间 1年 3个月~ 4年 2个月不等 ,平均 1年 4个月。滑脱椎体完全复位率 :Ⅰ度A组 10 0 % ,B组 91% ;Ⅱ度A组 10 0 % ,B组 72 % ;Ⅲ度A组 75 % ,B组 0 %。融合率A组 95 % ,B组 90 4 %。临床症状改善率 :A组 95 4 % ,B组 87%。平均手术时间 :A组为 2 12 5± 4 2 6分 ;B组为181 4 0± 3 4 5分。结论 Ⅰ度、Ⅱ度椎体滑脱两组临床疗效差异不大 ,Ⅲ度及Ⅲ度以上者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故对Ⅰ度、Ⅱ度滑脱可任选三椎体内固定方法或二椎体内固定方法加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 植骨融合 治疗 腰椎滑脱症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附512例报告)
15
作者 杨爱德 丘奕军 +6 位作者 雷恩忠 陈保光 许兴柏 刘华 杨冰 冯毅 石淑萍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在骨科临床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断指( 肢) 、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血管神经离断缺损修复等七类512 例进行临床处理。结果:501 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 .8 % 。结论:显微外科在骨科... 目的:总结显微外科在骨科临床的治疗经验。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断指( 肢) 、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血管神经离断缺损修复等七类512 例进行临床处理。结果:501 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7 .8 % 。结论:显微外科在骨科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骨缺损 骨科 断肢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组织瓣修复胫骨巨大缺损并瘢痕挛缩一例
16
作者 许兴柏 杨爱德 +1 位作者 雷思忠 丘奕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63-63,共1页
患儿,男,4岁.1991年右小腿中段因牲畜咬伤,伤口感染,组织坏死,胫骨骨折段外露,经多次清创,胫骨中段缺损,伤口瘢痕愈合.1992年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小腿中段胫前内侧可见8×7.4cm贴骨瘢痕,无红肿破溃,胫骨中段触及约6cm缺如,... 患儿,男,4岁.1991年右小腿中段因牲畜咬伤,伤口感染,组织坏死,胫骨骨折段外露,经多次清创,胫骨中段缺损,伤口瘢痕愈合.1992年入我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小腿中段胫前内侧可见8×7.4cm贴骨瘢痕,无红肿破溃,胫骨中段触及约6cm缺如,其两断端于瘢痕下触及明显,假关节活动存在,足背动脉搏动较对侧弱,足部感觉血运正常.X线片示右胫骨中段缺损6cm,两断端骨质硬化.行吻合血管的复合组织瓣修复胫骨巨大缺损并瘢痕挛缩.在全麻下手术,切除巨大贴骨瘢痕,软组织缺损8.5×7.5cm,充分显露胫骨断端,咬除硬化骨质,打通髓腔.胫骨缺损7.0cm,解剖出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段 带血管蒂 小腿中段 复合组织瓣 伴行静脉 吻合血管 胫后动脉 瘢痕挛缩 骨折段 髂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固性腹壁窦道四例治疗体会
17
作者 许兴柏 刘建民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48-48,共1页
腹壁窦道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由于原因复杂,多经久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局部换药和全身治疗常不能奏效,多采用手术切除,但有时仍难解决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0年3月收治“顽固性腹壁窦道4例,”经... 腹壁窦道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由于原因复杂,多经久不愈。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局部换药和全身治疗常不能奏效,多采用手术切除,但有时仍难解决问题。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0年3月收治“顽固性腹壁窦道4例,”经用0%葡萄糖注射液窦道冲洗,全部在短期内治愈。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并发症 局部换药 葡萄糖注射液 引流术 包虫内囊摘除术 窦道形成 肝破裂 胆囊切除 残腔 腹壁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再次手术19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穆希胜 许兴柏 +1 位作者 杜鸿章 张功林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较高,行髓核摘除的患者占一定比例,绝大多数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少数患者园各种原因术后效果欠佳,需丙次手术我们对19例再次手木病例的原回及效果分析如下。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摘除术 再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失误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保光 杨爱德 +4 位作者 邱奕军 许兴柏 刘华 杨冰 刘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71-271,共1页
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失误分析陈保光,杨爱德,邱奕军,许兴柏,刘华,杨冰,刘聪自1991年以来作者应用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或脱位58例,发生各类手术失误9例11处,手术失误率为18.97%。报... 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失误分析陈保光,杨爱德,邱奕军,许兴柏,刘华,杨冰,刘聪自1991年以来作者应用DICK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或脱位58例,发生各类手术失误9例11处,手术失误率为18.97%。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胸腰椎新鲜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DICK 内固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先亭 朱爱祥 +2 位作者 许兴柏 孔祥如 刘旭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1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术后10个月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来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19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术后10个月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来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24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2~15周。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切口深部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术后1例由于肥胖原因关节屈伸锻炼不配合,活动度受限,加用CPM机锻炼后明显好转。术后10个月,采用Rasmussen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优15例,良4例;膝关节屈曲为110°~135°。末次随访时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18/19。结论后内侧入路Ⅲ型中T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显露充分,有利于骨折解剖复位,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内固定术 后内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