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点阵CO_2激光局灶性照射与平扫照射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詹明峰 尚佩生 +1 位作者 孙士芳 沈晓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比较点阵CO_2激光局灶性照射(FFLT)与平扫照射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其面部一侧采用点阵CO_2激光FFLT方案(FFLT侧)治疗,另一侧应用平扫照射方案(平扫侧)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两侧均治疗5... 目的比较点阵CO_2激光局灶性照射(FFLT)与平扫照射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其面部一侧采用点阵CO_2激光FFLT方案(FFLT侧)治疗,另一侧应用平扫照射方案(平扫侧)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两侧均治疗5次。评定患者双侧皮肤痤疮瘢痕评分、皮肤生理指标及面部皮肤改善情况,比较两侧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双侧痤疮瘢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次两侧面部ECCA评分均降低(P均<0.05),且FFLT侧面部ECCA评分均低于同时点平扫侧(P均<0.05);治疗第1天、第1周后较治疗前两侧红斑指数、黑素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上升而角质层水含量降低(P均<0.05),且治疗第1天FFLT侧红斑指数、角质层水含量低于平扫侧而黑素指数、经表皮水分丢失高于平扫侧(P均<0.05);治疗各次后两侧色素斑、红斑、纹理、紫质、毛孔等绝对值均降低(P均<0.05),FFLT侧治疗第5次时色素斑绝对值高于平扫侧而治疗1、2、3、4次时紫质、毛孔绝对值均高于平扫侧(P均<0.05);FFLT侧总有效率高于平扫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红斑持续时间、结痂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FLT侧VAS、皮肤水肿评分均低于平扫侧(P均<0.05)。结论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点阵CO_2激光FFLT较平扫照射可改善患者皮肤状态,减少治疗疼痛感及水肿程度,疗效肯定且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萎缩性瘢痕 点阵CO2激光 局灶性照射 平扫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协同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明峰 于均峰 +1 位作者 尚佩生 张文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光电协同技术(ELOS)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片0.25g/次,2次/d,口服、维胺酯胶囊50mg/次,2次/d,... 目的:探讨光电协同技术(ELOS)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笔者科室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片0.25g/次,2次/d,口服、维胺酯胶囊50mg/次,2次/d,口服、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晚,外涂于患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ELOS治疗,每月治疗2次,每次间隔15d,共治疗4次。观察患者皮损消退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丘疹、红斑、脓疱、结节及皮损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痤疮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ELOS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协同治疗技术 痤疮 药物治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OL1A2-AS1调控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詹明峰 张文娟 +2 位作者 孙士芳 尚佩生 沈晓峰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7期2565-2570,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Ⅰ型胶原α2自然反义转录物1(COL1A2-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在COL1A2-AS1的功能研究中将人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空载组、COL1A2-AS1-过表达组。qRT-PCR检测miR-18...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Ⅰ型胶原α2自然反义转录物1(COL1A2-AS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方法在COL1A2-AS1的功能研究中将人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空白组、空载组、COL1A2-AS1-过表达组。qRT-PCR检测miR-181a-5p、TGF-β1、Smad7、Col-Ⅲ、COL1A2-AS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TGF-β1、Smad7、Col-Ⅲ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OL1A2-AS1与所预测的靶标miR-181a-5p的结合关系。结果与空载组比较,COL1A2-AS1-过表达组的人成纤维细胞增殖OD值、迁移细胞数以及Col-Ⅲ的表达都明显下调(P<0.05),而TGF-β1和Smad7的表达水平都明显升高(P<0.05)。与空载组比较,COL1A2-AS1-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增加(P<0.05)。另外,与空载组比较,COL1A2-AS1-过表达组明显抑制miR-181a-5p的表达(P<0.05),且经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OL1A2-AS1和miR-181a-5p可直接结合。结论COL1A2-AS1直接靶向抑制miR-181a-5p的表达,并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1A2-AS1 miR-181a-5p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G-PSN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詹明峰 沈晓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473-475,共3页
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于医院就诊的78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方案的常规治疗,此外,观察组辅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 目的分析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于医院就诊的78例病毒性皮肤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相同方案的常规治疗,此外,观察组辅以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外周血IFN-γ、IL-2、IL-4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临床总有效率和痊愈率上,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外周血IFN-γ、IL-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IL-4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为7.6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病毒性皮肤病的疗效显著,能通过改善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而发挥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皮肤病 卡介菌多糖核酸 炎症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分析PBL教学法在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詹明峰 王璐 沈晓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通过探讨 PBL 教学法在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性病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见习的学生100例,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学生,研究组进行 PBL 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教... 目的:通过探讨 PBL 教学法在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性病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见习的学生100例,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学生,研究组进行 PBL 教学法,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法,见习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训练临床思维、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处理与患者关系等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学生进行临床技能考试及理论考核,研究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训练临床思维、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处理与患者关系上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得分高,且 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 教学法在性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学习兴趣、创造思维及合理的处理与患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科学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教学法 性病学 见习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8975-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6
作者 詹明峰 张文娟 +2 位作者 孙士芳 尚佩生 沈晓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8975-1(Long non-coding RNA 8975-1,LNCRNA8975-1)通过微小RNA-203(microRNA-203,miR-20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信号轴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8975-1(Long non-coding RNA 8975-1,LNCRNA8975-1)通过微小RNA-203(microRNA-203,miR-20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信号轴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HKF)的细胞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和HKF,采用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NCRNA8975-1、miR-203和I型胶原蛋白(Type I collagen,Col-I)的表达量。将HKF细胞分为Control组、小干扰RNA载体的阴性对照(the negative control for small interfering RNA vector,siNC)组、沉默LNCRNA8975-1的小干扰RNA载体(the small interfering RNA vector for silence of LNCRNA8975-1,siLNCRNA8975-1)组、pcDNA3.1空载体(the empty pcDNA3.1 vector,pcDNA)组、过表达LNCRNA8975-1的pcDNA3.1载体(overexpression of LNCRNA8975-1 in the pcDNA3.1 vector,pcDNA-LNCRNA8975-1)组、miR-203拟似物的阴性对照(the negative control of miR-203 mimic,NC mimic)组、miR-203的拟似物(miR-203 mimic)组、miR-203抑制剂的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 of miR-203 inhibitor,NC inhibitor)组、miR-203的抑制剂(miR-203 inhibitor)组、siLNCRNA8975-1+miR-203 inhibitor组、VEGF-A+miR-203 mimic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周期标志物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功能。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HKF细胞中LNCRNA8975-1和miR-203、miR-203和VEGF-A的直接作用。结果:与HSF相比,HKF中LNCRNA8975-1和Col-I表达量上调(P<0.05),而miR-203降低(P<0.05)。与siNC相比,siLNCRNA8975-1抑制了HKF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表达和细胞的迁移(P<0.05)。与NC mimic相比,miR-203 mimic抑制了HKF中cyclin D1蛋白表达和细胞的迁移(P<0.05)。LNCRNA8975-1充当miR-203的“分子海绵”靶向抑制miR-203,且VEGF-A是miR-203的靶基因。VEGF-A表达被miR-203 mimic抑制(P<0.05)。miR-203 inhibitor充分逆转了siLNCRNA8975-1对HKF中cyclin D1表达和迁移的抑制作用(P<0.05),而且VEGF-A则逆转了miR-203 mimic对HKF中cyclin D1表达和迁移的抑制功能(P<0.05)。结论:LNCRNA8975-1通过抑制miR-203上调VEGF-A调控HKF的周期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8975-1 微小RNA-20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颜面部播散性粟粒性狼疮临床和病理分析
7
作者 詹明峰 苏萍 惠艳 《新疆医学》 2012年第4期74-75,共2页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nsDis—seminamsFaciei,LMDF)又称颜面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nsFaciei,LMF),是皮肤科少见病,多发于青年人面部,以黄红色结节为基本损害的一种皮肤病。其病因、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本研究对患...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nsDis—seminamsFaciei,LMDF)又称颜面粟粒性狼疮(LupusMiliansFaciei,LMF),是皮肤科少见病,多发于青年人面部,以黄红色结节为基本损害的一种皮肤病。其病因、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本研究对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力求找到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为LMDF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临床症状 颜面部 病理分析 颜面粟粒性狼疮 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炎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尚佩生 詹明峰 沈晓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第2期329-331,共3页
目的观察皮炎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亚急性湿疹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皮炎洗剂,分别于7 d、14 d后复查患者症状及皮损... 目的观察皮炎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亚急性湿疹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用地奈德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皮炎洗剂,分别于7 d、14 d后复查患者症状及皮损恢复情况并记录。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之82.86%(P<0.05);随访1个月后,治疗组慢性湿疹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之11.43%(P<0.05)。治疗后7 d、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瘙痒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两组患者的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糜烂/渗出、丘疹/丘疱疹、受损面积、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炎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可以明显缓解亚急性湿疹患者疼痛、瘙痒等症状,减轻其皮损及减少向慢性湿疹转化,表明皮炎洗剂治疗亚急性湿疹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洗剂 地奈德乳膏 亚急性湿疹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味润肤洗剂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尚佩生 詹明峰 沈晓峰 《陕西中医》 2017年第4期500-501,共2页
目的:观察八味润肤洗剂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部慢性湿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味润肤洗剂,分别于2周、4周后... 目的:观察八味润肤洗剂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手部慢性湿疹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八味润肤洗剂,分别于2周、4周后复查患者症状及皮损恢复情况并记录。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61%、3.39%,明显优于对照组81.36%和15.25%(P<0.05)。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瘙痒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两大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周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红斑及受损面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红斑、皲裂、受损面积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味润肤洗剂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可以明显缓解手部慢性湿疹患者疼痛、瘙痒等症状,减轻其皮损情况,降低其复发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中西医结合疗法 @八味润肤洗剂 他克莫司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综合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晓峰 尚佩生 +1 位作者 詹明峰 张文娟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55-1156,共2页
目的 评价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综合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静滴联合常规治疗(葡萄糖酸钙针加维生素c针静滴、口服依巴斯汀片,外用复方酮康唑和黑豆馏油软膏,伴有渗出者予3%硼酸溶液湿敷);对照组予... 目的 评价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综合治疗自身敏感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予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静滴联合常规治疗(葡萄糖酸钙针加维生素c针静滴、口服依巴斯汀片,外用复方酮康唑和黑豆馏油软膏,伴有渗出者予3%硼酸溶液湿敷);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两周,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疗效指数评分(4.41±4.34)显著低于对照组(7.50±4.58),治疗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综合治疗自身性敏感性湿疹的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自身敏感性湿疹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今言 束沄超 詹明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3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 目的:观察黄金微针射频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3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点阵CO_(2)激光联合rb-bFGF治疗,观察组采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治疗。比较两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治疗前后痤疮瘢痕临床评估量表(Echelled′evaluationclinique descicatricesd′acne,ECCA)评分、表皮水分丢失和角质层含水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完全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ECCA评分、表皮水分丢失均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点阵CO_(2)激光联合rb-bFGF治疗,黄金微针射频联合rb-bFGF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疼痛感更轻,瘢痕症状和皮肤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更好,且术后恢复更快,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凹陷性瘢痕 黄金微针射频 点阵CO_(2)激光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晓峰 尚佩生 +1 位作者 詹明峰 张文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69-770,共2页
我们在门诊工作中发现嵌甲发病率高,尤其以大、中学生为多,极易引起甲沟炎,常表现为甲侧壁红肿、疼痛及肉芽增生。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甲发育异常或受到不良刺激有关。由于以往治疗只是以局部抗感染对症治疗,反复发作后形成化脓性甲沟... 我们在门诊工作中发现嵌甲发病率高,尤其以大、中学生为多,极易引起甲沟炎,常表现为甲侧壁红肿、疼痛及肉芽增生。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甲发育异常或受到不良刺激有关。由于以往治疗只是以局部抗感染对症治疗,反复发作后形成化脓性甲沟炎再进行手术治疗,重者需拔甲治疗。单纯拔甲治疗的患者多有复发,袁元杏等…报告其复发率可达58%,Persichetti等[21报告术后复发率73%。我科2008年1月-2010年9月采用高频电凝治疗顽固性嵌甲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甲:高频电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面部带状疱疹致口腔黏膜损害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佩生 詹明峰 沈晓峰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观察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面部带状疱疹致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部带状疱疹伴口腔黏膜损害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2组均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漱口,治疗... 目的:观察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治疗面部带状疱疹致口腔黏膜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面部带状疱疹伴口腔黏膜损害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25例。2组均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漱口,治疗组予维药西帕依固龈液漱口,治疗7天后比较2组患者口腔黏膜疼痛程度及水泡、糜烂、溃疡愈合时间及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8.0%,对照组为4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腔黏膜疼痛、水泡、糜烂、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水泡、糜烂、溃疡的数目、大小及黏膜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帕依固龈液漱口在改善面部带状疱疹引起的口腔黏膜损害及加速溃疡愈合方面优于生理盐水漱口,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口腔损害 西帕依固龈液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尖锐湿疣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璐 詹明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882-883,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64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真菌治疗、中药消疣汤熏蒸治疗等... 目的探讨女性尖锐湿疣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64例)进行综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抗病毒治疗、抗真菌治疗、中药消疣汤熏蒸治疗等。对比两组治疗总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96.9%,复发率为4.8%,对照组治愈23例,总有效率为76.8%,复发率为2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法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组方规律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尚佩生 张文娟 +2 位作者 于均峰 詹明峰 沈晓峰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2期57-58,共2页
中医皮肤病的外治疗法及方药,是体现学科特色与保持疗效的关键核心要素[1]。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有利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皮肤病的中药外治,发挥中医特色。本课题对古今医籍中与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 中医皮肤病的外治疗法及方药,是体现学科特色与保持疗效的关键核心要素[1]。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有利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医皮肤病的中药外治,发挥中医特色。本课题对古今医籍中与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纳、分析、评价,并结合现代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和手段,客观地总结出了符合中医理论的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外用方剂组方特点,从而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外用方剂 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佩生 张文娟 +2 位作者 詹明峰 于均峰 沈晓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8%,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温胆汤加味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可供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温胆汤 枸地氯雷他定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古今外用药物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尚佩生 詹明峰 +2 位作者 于均峰 张文娟 沈晓峰 《中医外治杂志》 2015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中医外用药物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文献学方法、频数分析方法、中医计量学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17首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中医外用药物的性味和归经的规律和特点,为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的中医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应用文献学方法、频数分析方法、中医计量学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17首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外用方剂中的药物归类,并分别查出其性味、归经,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用药物性味及归经有明显规律。结论:外用药物药味以辛苦甘为主,药性以寒温为正,归经以肝、肺、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及神经性皮炎 外用药物 性味 归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和液氮冷冻治疗儿童甲周疣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娟 詹明峰 沈晓峰 《北方药学》 2015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和液氮冷冻治疗儿童甲周疣疗效。方法:将甲周疣患儿113例随机分为两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组(58例)(治疗组)和液氮冷冻治疗组(55例)(对照组);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次/2周,共1-3次。治疗后分别观察治... 目的:观察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和液氮冷冻治疗儿童甲周疣疗效。方法:将甲周疣患儿113例随机分为两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组(58例)(治疗组)和液氮冷冻治疗组(55例)(对照组);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次/2周,共1-3次。治疗后分别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同时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采用3级评价方法评定,治疗组治愈52例,有效6例,治愈率为89.66%;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治愈率56.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随访3个月,发现治疗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3.85%;对照组9例复发,复发率为29.0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到治疗组部分患儿局部注射后有轻微至中等程度可耐受性疼痛,对照组有数个皮损治疗后局部起大水疱或血疱,均未影响治疗。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是治疗儿童甲周疣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周疣 平阳霉素 皮损内注射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阿魏根对磷酸组胺大鼠致痒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尚佩生 于均峰 +1 位作者 詹明峰 沈晓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阿魏根对磷酸组胺诱导大鼠致痒阈的影响。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致痒法,以地奈德软膏、单纯乳膏基质为对照,根据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观察各组致痒阈情况。结果:阿魏根组致痒阈高于地奈德组和单纯乳膏基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观察阿魏根对磷酸组胺诱导大鼠致痒阈的影响。方法:采用磷酸组织胺致痒法,以地奈德软膏、单纯乳膏基质为对照,根据所给予的磷酸组胺总量,观察各组致痒阈情况。结果:阿魏根组致痒阈高于地奈德组和单纯乳膏基质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根能显著提高致痒阈,具有明显的止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根 致痒阈 磷酸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阿魏根熏洗辅助治疗掌跖脓疱病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佩生 张文娟 +2 位作者 詹明峰 于均峰 沈晓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4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阿魏根熏洗辅助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魏根溶液局部熏洗,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观察阿魏根熏洗辅助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魏根溶液局部熏洗,比较两组的症状积分、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评分低于对照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药阿魏根熏洗辅助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根 辅助治疗 熏洗 掌跖脓疱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