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26例 被引量:8
1
作者 解金三 袁奇亮 +2 位作者 李振威 陈锋 周捍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104-105,共2页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是踝关节内骨或软组织在运动时相互挤压、撞击而产生疼痛的一组病征,常见于运动损伤,保守治疗效果欠佳,2010年3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26例,踝关节功能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踝关节撞击综合征 手术治疗 关节镜 运动损伤 踝关节功能 治疗效果 软组织 关节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腘窝囊肿切除术36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解金三 袁奇亮 +2 位作者 李振威 陈锋 周捍东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98-98,共1页
腘窝囊肿又称Baker’8囊肿,是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多数胭窝囊肿继发于关节内疾病。胭窝囊肿的传统手术方法为经胭窝开放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们对36例胭窝囊肿患者行... 腘窝囊肿又称Baker’8囊肿,是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多数胭窝囊肿继发于关节内疾病。胭窝囊肿的传统手术方法为经胭窝开放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们对36例胭窝囊肿患者行关节镜下囊肿切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切除术 腘窝囊肿 关节镜 膝关节疾病 胭窝囊肿 开放手术 手术方法 症状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解金三 陈锋 李振威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270-1272,共3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26例,分别在术前及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8~26个...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关节镜下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26例,分别在术前及最终随访时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8~26个月)。术前UCLA评分7~<20分,平均(13.5±2.7)分;术后最终随访时UCLA评分29~35分,平均(33.8±1.9)分。优2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创伤小、恢复快,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袖损伤 缝线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与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解金三 陈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与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P)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43例行HHR治疗(HHR组),47例行LCP治疗(LCP组)。比较术后3、12... 目的分析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HR)与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P)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疼痛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43例行HHR治疗(HHR组),47例行LCP治疗(LCP组)。比较术后3、12、16周两组疼痛程度;评估肩关节功能(Constanst评分)和临床疗效(Neer评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翻修手术情况。结果术后3、12、16周LCP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Neer评分及Constant评分总分均高于HHR组,Neer评分总有效率高于HHR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HR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翻修情况发生。结论人工肱骨置换术与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但后者兼具减轻术后头痛、加速肩功能恢复的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肱骨置换术 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40例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解金三 陈锋 《上海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将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关... 目的:探究对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将接受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依据随机且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关节镜下切除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VAS评分,统计术后6个月盘状半月板再撕裂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总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其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盘状半月板撕裂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与常规术式相当,但其更节约手术时间且对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及减缓疼痛的效果更优,远期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缝合术 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半腱肌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解金三 李振威 陈锋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472-473,共2页
对32例RockwoodⅢ型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临床疗效。3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93.25±2.68)分,优27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6... 对32例RockwoodⅢ型以上的肩锁关节脱位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术后根据Constant-Murley评分及影像学评估临床疗效。32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93.25±2.68)分,优27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6.9%。术前测量肩关节正位片喙锁间隙距离平均为(14.32±1.72)mm,术后1d(8.12±0.36)mm,术后6个月(8.28±0.33)mm,术后12个月(8.42±0.46)mm。自体半腱肌重建喙锁韧带联合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取得了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半腱肌 喙锁韧带 锁骨钩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大鼠远端神经元及骨骼肌变化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解金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6期92-93,108,共3页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大鼠远端神经元及骨骼肌变化情况。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组行胸10完全脊髓损伤,在制成模型后1、2、4、12、24周观察大鼠坐骨神经-运动终板-内...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大鼠远端神经元及骨骼肌变化情况。方法 2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假手术组行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组行胸10完全脊髓损伤,在制成模型后1、2、4、12、24周观察大鼠坐骨神经-运动终板-内侧腓肠肌形态变化情况。结果脊髓损伤组电镜下坐骨神经术后12周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崩解,其板层结构清晰,有髓神经纤维髓鞘于术后24周模糊、碎裂髓鞘变多,12周后无髓神经纤维及薄髓增多;术后12周腓肠肌光镜下局部肌细胞多数模糊,但边界清楚,结缔组织增生明显,肌细胞核相对聚集;肌细胞于术后24周融合,融合细胞间有空隙,细胞核密集,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术后12周电镜下运动终板突触前后及皱褶膜不可分辨,肌纤维明暗带清晰,突触结构紊乱,z线不连续,高倍镜下突触前后膜不可辨,突触皱褶未见,可见类圆形细小颗粒及突触小泡,肌板结构清晰。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在损伤平面以下周围神经、运动终板、骨骼肌在形态上会发生规律性变化,12周后显著变化,24周后则毁损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 远端神经元 骨骼肌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解金三 袁奇亮 +2 位作者 陈锋 李振威 周捍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胫骨结节内移术,其中5例在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 目的:探讨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1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均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胫骨结节内移术,其中5例在关节镜下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9—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恐惧试验阴性,均无再脱位,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94.25±3.26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95.12±3.9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胫骨结节移位、外侧支持带较紧的患者在关节镜下给予合适的松解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骨脱位 关节镜 内侧髌股韧带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
9
作者 解金三 袁奇亮 +2 位作者 李振威 陈锋 周捍东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1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骨折固定方法。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7月我科共收治的32例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完全采用关节镜下技术,23例应用空心钉固定,6例爱惜邦线固定,3例克氏针固定,通过膝...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髁间棘骨折固定方法。方法:对2010年3月~2014年7月我科共收治的32例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完全采用关节镜下技术,23例应用空心钉固定,6例爱惜邦线固定,3例克氏针固定,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愈合, 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94.5分(85~99分)。结论:关节镜下根据骨折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提高了固定可靠性,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髁间棘骨折 空心钉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0
作者 解金三 袁奇亮 +2 位作者 周捍东 陈锋 李振威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8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1~32个月,平均19个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满意8侧,可3例,差1例,优良率...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1~32个月,平均19个月,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0例,满意8侧,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2.3%。结论: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选择合适内固定,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侧隐窝阻滞联合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锋 赵巧丽 +1 位作者 解金三 李振威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5期710-711,共2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引起成年人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本文探讨侧隐窝阻滞联合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orsal rootganglion-pulsed radio frequency,DRGPRF)治疗LSS的近期疗...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引起成年人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本文探讨侧隐窝阻滞联合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dorsal rootganglion-pulsed radio frequency,DRGPRF)治疗LSS的近期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阻滞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5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锋 王跃华 +2 位作者 解金三 李振威 王朝峰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0期3173-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关节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2%(25/26)]高于对照组[80.8%(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47±0.9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26±1.36)分],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90.26±6.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8.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损伤 综合征 关节镜检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锋 王跃华 +2 位作者 解金三 李振威 王朝峰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对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盂唇关节囊韧带重建术,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对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盂唇关节囊韧带重建术,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角度、平均外展90°外旋角度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相对更高(P<0.05),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相对更低(P<0.05)。结论:关节镜在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肩关节前脱位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醋酸地塞米松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异位成骨
14
作者 解金三 陈清汉 +1 位作者 朱宇 张明生 《中国实用医刊》 2009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将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CPC)和醋酸地塞米松(DXMA)及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物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观察复合物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左侧股部制作成肌袋,A组植... 目的将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CPC)和醋酸地塞米松(DXMA)及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物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观察复合物的骨诱导能力。方法将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12只,左侧股部制作成肌袋,A组植入CCPC/bBMP/DXMA,B组植入CCPC/bBMP,C组植入CCPC/DXMA,D组植入CCPC。分别于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示:A、B、C组均有诱导成骨能力,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新骨形成增多,趋向成熟,A组成骨能力最强,D组未见成骨现象。A组ALP水平较B、C、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PC/bBMP/DXMA复合人工骨有强大的诱导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地塞米松 松质骨型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 牛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诱导
原文传递
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解金三 陈锋 +1 位作者 梁磊 张依山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诊的78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片/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 目的探讨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诊的78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片,1片/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蠲痹抗生丸,2丸/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7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西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44%(P<0.05)。治疗后,治疗组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晨僵、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因子IL-1、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GF-β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蠲痹抗生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关节炎,症状改善明显,局部炎症反应明显降低,且药物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抗生丸 美洛昔康片 膝骨关节炎 症状缓解时间 视觉模拟评分法 转移生长因子-Β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骨感染患者血清TNF-α与IL-6和CRP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振威 解金三 +5 位作者 陈锋 杨林 张勇 王跃华 徐新立 黄永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9-562,共4页
目的调查骨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探讨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24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发生情况、导致感染的相关因... 目的调查骨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探讨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24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发生情况、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和致病菌及炎症因子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 243例骨科患者发生骨感染的患者32例,骨感染发生率为13.1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4.81%,革兰阳性菌15株占27.78%;病程、手术治疗和住院时间是骨科患者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01);骨感染患者的TNF-α、CRP、IL-12、IL-18、IL-6和IL-8分别为(5.99±1.31)mg/L、(24.11±7.61)、(134.23±43.13)、(253.11±50.12)、(99.24±38.41)和(96.93±40.32)pg/ml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01)。结论骨感染患者的血清TNF-α、CRP及相关临床因子水平会升高,应针对上述临床特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感染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综合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奇亮 王明君 +2 位作者 李振威 朱明生 解金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综合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术后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及行关节功能锻炼;采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Mazu...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综合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术后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及行关节功能锻炼;采用改良McGuire踝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23个月,3种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2.4±13.8)、(53.2±10.7)和(59.8±10.8)分提高至(82.4±12.7)、(81.3±11.3)和(83.3±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手术前后改良McGuire评分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3种评分评定疗效,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9.3%、89.3%和85.7%。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理术联合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良好,适用于轻、中度踝关节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踝关节镜 透明质酸钠 关节腔注射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奇亮 解金三 +1 位作者 朱明生 杨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46例踝部损伤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根据镜下所见情况对软骨损伤、滑膜炎、韧带撕裂进行修复、清理,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后随访3~24个月,应用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进...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损伤的效果。方法:46例踝部损伤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根据镜下所见情况对软骨损伤、滑膜炎、韧带撕裂进行修复、清理,对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术后随访3~24个月,应用Mazur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均获随访,疗效优3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3.47%。均未发生创口感染、伤口延迟愈合、肌腱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部损伤创伤小、安全、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损伤 关节镜
原文传递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手术治疗
19
作者 陈锋 陈清汉 +2 位作者 王朝峰 王跃华 解金三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6年第9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诊的13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利用X片、MRI结合踝关节镜手术检查,了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利用A...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接诊的130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患者,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利用X片、MRI结合踝关节镜手术检查,了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利用AOFAS评分系统调查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术前、术后AOFAS评分做对比,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同时修复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患者AOFAS评分为(86.34±7.69)分,与术前(65.81±5.31)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362,P<0.05)。单纯修复距腓前韧带患者术后AOFAS评分为(85.19±8.35)分,与术前(66.37±6.23)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225,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疾病的状态,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踝关节 外侧不稳定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陈锋 杨玉山 +2 位作者 梁超 解金三 梁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12—2021-12采用掌侧内固定术治疗的128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3例,女75例,年龄45~67岁,平均56.2岁。描述患者术后骨折块移位的...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12—2021-12采用掌侧内固定术治疗的128例桡骨远端骨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3例,女75例,年龄45~67岁,平均56.2岁。描述患者术后骨折块移位的发生情况,对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对多因素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5.0(8.0~24.0)个月。23例发生术后骨折块移位,术后骨折块移位发生率为17.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块移位组与骨折块未移位组在骨折块术前总移位距离、骨折块横向宽度、骨折块横纵比、骨折块体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骨折块术前总移位距离、骨折块横向宽度、骨折块横纵比、骨折块体积均是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多因素模型及独立影响因素对患者术后发生骨折块移位进行预测,约登指数分别为48.86%(骨折块术前总移位距离)、54.16%(骨折块横向宽度)、46.58%(骨折块横纵比)、43.56%(骨折块体积)、23.94%(多因素模型P值)。结论背侧关节内骨折块术前总移位距离、横向宽度、横纵比、体积均为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内固定术后背侧关节内骨折块移位的影响因素,术者应综合考虑并对骨折块的稳定性全面评估,选择最适宜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骨折块移位 钢板 肌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