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 被引量:378
1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2 位作者 周慧珍 李忠佩 李安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于 1∶40 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 ,并且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 :10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1 19kgm- 2 到 17... 基于 1∶40 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 ,并且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 :10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1 19kgm- 2 到 176 46kgm- 2 之间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0 2 7kgm- 2 到53 46kgm- 2 之间 ;10 0cm和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 84 4Pg (1Pg =10 15 g)和 2 7 4Pg ;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 ,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等森林、草甸分布的地区有机碳密度最高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等沙漠化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土壤 有机碳 密度 储量 计算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下中国土壤有机碳的储量与影响因子 被引量:247
2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1 位作者 周慧珍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699,共13页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新疆土壤调查等 2 4 4 0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 1∶4 0 0万中国植被图 ,对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估算 ,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分布图 ,并且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生... 基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新疆土壤调查等 2 4 4 0个典型土壤剖面数据和 1∶4 0 0万中国植被图 ,对中国不同植被类型下的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进行估算 ,绘制了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分布图 ,并且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显著差异 ,草甸和森林最高 ,灌木和农田次之 ,再其次是草原 ,最低的是荒漠 ;基于植被分类计算的我国 1 0 0cm和 2 0cm厚度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为 6 9.38Gt和 2 3.81Gt。 1 0 0cm深度土壤碳储量在森林、农田、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植被下分别为 1 7.39Gt、1 4 .6 9Gt、1 3.6 2Gt、1 2 .2 2Gt、7.4 6Gt、3.93Gt;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具有明显地域性 ,青藏高原东南地区、阿尔泰山和天山山地等高寒草甸、灌丛草甸区是土壤有机碳储量最高的地区 ,其次是东北地区北部的针叶林、草甸区和我国南方的亚热带阔叶林区 ,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低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和藏北高原的荒漠、草原干旱区 ;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在温带草原年平均温度是土壤有机碳储量主要控制因素 ,而对于针叶林海拔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异的主导因子 ;随着研究尺度的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中国 土壤 有机碳 储量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与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76
3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郝红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2-993,共12页
发展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信息提取方法是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所需要的。选择江西贵溪铜冶炼厂污染区,分析了9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Co、Ni、Fe、Mn及Cr)与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之间的... 发展基于反射光谱技术的快速、简便、低成本的土壤重金属信息提取方法是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所需要的。选择江西贵溪铜冶炼厂污染区,分析了9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d、Co、Ni、Fe、Mn及Cr)与土壤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及其相关的原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存在Cu(含量介于66.71-387mgkg^-1之间)和Cd(含量介于0.36—6.019mgkg^-1之间)的强烈富集。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反射光谱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污染元素Cu的最高相关系数为-0.87,Pb、Zn、Co、Ni、Fe的最高相关系数达到高度相关(|r|〉0.80),Cr、Cd、Mn的最高相关系数达到显著相关(|r|〉0.70)。微分光谱适于获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信息,利用组合波段能显著提高相关性。Cu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主要受有机质的影响;Pb、Zn、Co、Ni主要受黏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的影响;Cr与反射光谱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受有机质和黏土矿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元素 反射光谱 可见光-近红外 相关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丘陵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解宪丽 孙波 潘贤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6-152,共7页
土壤的有机碳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不仅是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全球变化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GIS技术和DNDC模型,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模拟研究了典型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 土壤的有机碳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不仅是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全球变化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基于GIS技术和DNDC模型,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模拟研究了典型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余江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3.52×109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24 kg m-2。不同利用方式中,灌溉水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其次是望天田、园地、林地和菜地,旱地的较低,草地的最低。该县土壤有机碳库的年度变化量为8.63×107kg,变化率为+2.45%。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的地区多位于农田区内,特别是旱地,部分灌溉水田的碳密度略有增加,林地、园地、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是增加的,其中园地的增幅最大。在不考虑土壤流失的情况下,自然植被覆盖下的土壤碳截留能力强于农业植被下的土壤,但是灌溉、施肥、种植绿肥等保护性农业措施可以减少土壤碳的损失,甚至增加有机碳的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储量 DNDC模型 红壤丘陵区 余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目标应用的土壤空间决策支持平台 被引量:2
5
作者 解宪丽 李安波 于泳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578-3580,3586,共4页
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壤功能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可以产生较快的转变,此开发能够准确反映和预测土壤信息时空变化的决策支持平台,对于土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必需的。在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模型管理和配置、土壤分类... 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土壤功能在人类时间尺度上可以产生较快的转变,此开发能够准确反映和预测土壤信息时空变化的决策支持平台,对于土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必需的。在解决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模型管理和配置、土壤分类参比查询、科学计算可视化、土壤知识自学习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地理信息系统和framework技术,构建了开放的土壤空间决策支持平台,形成了多目标土壤决策应用的解决方案和敏捷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信息 决策支持平台 多目标土壤决策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滨海盐土土壤盐分预测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娅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昆 李燕丽 周睿 解宪丽 王淼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4-829,共6页
我国目前尚存盐渍土0.35亿hm^2,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hm^2,15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有0.14亿hm^2,黄河河口及长江口以南诸省的滨海盐土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连续、实时监测尤为重要。然而,我国... 我国目前尚存盐渍土0.35亿hm^2,潜在盐渍化土壤0.17亿hm^2,15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和滩涂有0.14亿hm^2,黄河河口及长江口以南诸省的滨海盐土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盐渍化土壤盐渍化程度的连续、实时监测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在区域盐渍土制图、分区及全国性的监测预报体系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可见-近红外光谱 预测 电导率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的红壤有机质预测及其最优波段选择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淼 解宪丽 +6 位作者 周睿 王宝良 王昌昆 刘娅 潘剑君 沈润平 潘贤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83-1089,共7页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试方法费时、繁琐,难以满足快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需求。近年来,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等优点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质的...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土壤有机质测试方法费时、繁琐,难以满足快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需求。近年来,具有无损、快速、简便等优点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质的快速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有机质 最小二乘回归法 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湿润条件下基于光谱对称度的盐渍土盐分含量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娅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昆 李燕丽 石荣杰 周睿 解宪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1-2776,共6页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1 370~1 610nm光谱对称度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r为0.863;用该模型反演表层土壤含盐量,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线性关系的r为0.656(n=54),RMSE为2.059g·kg-1。利用光谱对称度可以实现土壤湿润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土壤湿润条件 光谱对称度 土壤含盐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含水量对反射光谱法预测红壤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淼 潘贤章 +4 位作者 解宪丽 王昌昆 刘娅 李燕丽 潘剑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5-651,共7页
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可为野外红壤有机质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了不同含水量红壤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 研究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预测的影响,可为野外红壤有机质快速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了不同含水量红壤的可见光-近红外光谱反射率,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建立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有机质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有机质与一阶微分光谱的相关性先增加后下降,含水量为100~150 g/kg时相关系数最大。分380~2 400、380~1 300、1 300~2 400 nm三个波段建立不同含水量的有机质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均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利用1 300~2 400 nm建立有机质预测模型可以有效避开氧化铁影响,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本研究认为,当土壤含水量小于200 g/kg时,可以利用在室内控制条件下测定的土壤反射率,建立1 300~2 400 nm波段的PLSR模型,进行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土壤有机质 土壤含水量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郊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0
作者 周睿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坤 刘娅 李燕丽 石荣杰 解宪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3-438,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对城郊农业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在整个研究区内表现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呈...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化对城郊农业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本研究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规律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在整个研究区内表现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呈现出西南高,东部低的特点。1980—1999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而1999—201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1999—2010年,由水田变为蔬菜地、苗圃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下降6.72 g/kg和6.15 g/kg,而水田保持不变时,仅下降了1.51 g/kg。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可知,1999—2010年,上海市大部分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只有北部、南部和西南的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加的区域离城市较远,而土壤有机质下降区域位于近郊,主要原因是近郊部分水田转化为蔬菜地和苗圃,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了作物根茬和秸秆还田减少,同时有机质分解加快,因此引起了土壤有机质积累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土壤 土壤有机质 时空变异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软件系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安波 黄家柱 +1 位作者 毕硕本 解宪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柔性软件系统具有以"复用和适应变化"为目的,支持并行设计与开发,充分体现"人机合一"系统开发理念等诸多优点。按照柔性软件系统设计流程从结构柔性、运行柔性及其界面柔性三个方面设计的"通用地质钻孔浏览器&... 柔性软件系统具有以"复用和适应变化"为目的,支持并行设计与开发,充分体现"人机合一"系统开发理念等诸多优点。按照柔性软件系统设计流程从结构柔性、运行柔性及其界面柔性三个方面设计的"通用地质钻孔浏览器",避免了大规模的软件开发来刚性地扩充软件功能的开发模式,满足了用户一定的个性化需求,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与其他系统间的互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设计 软件复用 钻孔浏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于PLSR的土壤-环境模型预测土壤属性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昌昆 潘贤章 +3 位作者 周睿 刘娅 李燕丽 解宪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7-245,共9页
土壤-环境模型对于正确理解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土壤属性预测与制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内多年退耕还林还草沟壑区域,采集72个土壤表层样本,选择3/4的样本作为建模集,其余1/4的样本作为验证集;环... 土壤-环境模型对于正确理解土壤属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土壤属性预测与制图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内多年退耕还林还草沟壑区域,采集72个土壤表层样本,选择3/4的样本作为建模集,其余1/4的样本作为验证集;环境因子选择容易获取的地形因子和由遥感影像提取的植被因子和湿度因子,建立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的土壤-环境模型。结果表明:全氮、速效钾、全钾、有机质与环境因子间均有显著相关性;建立的PLSR模型可解释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从23%(全氮)到27%(全钾);与逐步回归方法构建的模型相比,利用PLSR构建的土壤-环境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土壤属性与环境变量间的关系,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也相对较高,说明PLSR建立的模型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相似区域的土壤属性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模型 土壤属性预测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红壤丘陵区水稻土有机碳模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清 孙波 +1 位作者 解宪丽 李忠佩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9-1067,共9页
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管理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余江县为例,基于12a的长期试验和1998年、2001年的野外定位采样对比研究,利用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Denit... 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及其管理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江西省余江县为例,基于12a的长期试验和1998年、2001年的野外定位采样对比研究,利用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在田块和县域尺度研究了县域尺度表层(0~20cm)水稻土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长期试验数据验证,DND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水稻土表层有机碳的长期动态变化。2001年农田水稻土(面积为3.6×10^8m^2)表层(0~20cm)有机碳总储量为2.9×10^8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6.0kg m^-2。1998年至2001年余江县水稻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库逐年增加,年际平均变化量为3.0×10^7kg。通过对余江县水稻田模拟不同碳投入的情景,分析预测1998年至2017年土壤有机碳储量,种植绿肥提高秸秆还田比率同时减少化肥的投入,可有效地增加红壤区域有机碳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水稻土 县域尺度 DNDC模型 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化下土壤功能演变的响应和反馈 被引量:24
14
作者 孙波 解宪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03-909,共7页
土壤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有响应和反馈作用。概述了国内外全球变化下的土壤功能演变过程的研究进展。样带的生态学对比结合长期试验的联网研究成为区域尺度的重要研究方法,同时广泛应用稳定性碳氮同位素分... 土壤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变化有响应和反馈作用。概述了国内外全球变化下的土壤功能演变过程的研究进展。样带的生态学对比结合长期试验的联网研究成为区域尺度的重要研究方法,同时广泛应用稳定性碳氮同位素分析和区域模型方法,对土壤碳氮循环的人文和自然元素综合驱动进行定量研究。未来对全球变化下土壤过程的研究重点是集成社会经济和生物物理过程的研究,加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的定量描述,综合研究土壤碳氮循环和水循环交互作用,建立区域尺度的土壤碳氮循环模型,预测全球变化下土壤功能的演变和反馈,提出调控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土壤功能 样带 网络 稳定性同位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酸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形成环境的研究
15
作者 解宪丽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8-51,共4页
白银厂矿田早中寒武世酸性火山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本区酸性火山岩成岩时所处的构造环境为火山弧环境 ,是俯冲洋壳熔融生成的岩浆经结晶分异、地壳混染等演化过程的产物 .
关键词 白银厂 酸性火山岩 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火山弧环境 结晶分析 地壳混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2011年CERN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歌 施建平 +36 位作者 侯卫龙 解宪丽 潘贤章 陈春兰 党廷辉 樊月玲 傅伟 郝翔翔 何永涛 况福虹 兰中东 李国振 李伟 李小军 李小丽 李晓明 李玉强 林丽 刘海丰 刘素萍 鲁志云 热甫开提 沙丽清 苏永中 田振荣 王书伟 王小亮 吴瑞俊 杨风亭 杨桂生 叶学华 于小军 曾静 张德强 张玉铭 郑兴波 宗海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11-26,J0013-J0031,共16页
土壤环境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土壤环境问题的关注重点在于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污染为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自1988年组建以来,在中国主要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 土壤环境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土壤环境问题的关注重点在于土壤污染。我国土壤污染以无机污染为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自1988年组建以来,在中国主要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中,按统一的规范,对与土壤环境状况有关的铁、锰、铜、锌、硼、钼、镉、铬、铅、镍、汞、砷、硒元素进行了长期定位监测。通过对CERN典型生态样地表层土壤环境元素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获得1995~2011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环境元素含量数据集。本数据集中13种土壤环境元素指标测定的相对误差平均为6.55%,重复测定的相对偏差为7.70%。同时附有完整的背景信息,保证了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一致性。本数据集可以为全国和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以及环境土壤学研究等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重金属 土壤污染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 长期定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油田地面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毕硕本 王桥 +1 位作者 解宪丽 徐秀华 《计算机系统应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3-46,共4页
基于GIS技术建立的“大庆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的科学规划,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包括原油集输系统等13个专业子系统,具有辅助规划等6项功能。该系统设计6个功能模块。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 基于GIS技术建立的“大庆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大庆油田地面工程的科学规划,并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该系统包括原油集输系统等13个专业子系统,具有辅助规划等6项功能。该系统设计6个功能模块。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功能设计,以及系统的实施流程,而且以一个油田区块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油田地面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地面工程 原油集输系统 地面建设 区块 大庆油田 GIS技术 辅助规划 实施流程 科学规划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田有机物质投入量的估算方法——以陕西长武县为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睿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坤 刘娅 李燕丽 石荣杰 解宪丽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2-867,共6页
以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长武县为研究区域,进行区域农田有机物质投入量估算方法的研究。将农田有机物质投入分为秸秆还田、秸秆根茬残留、作物地下生物量和有机肥4个部分分别进行估算。基于LANDSAT 5卫星遥感资料,利用CASA模型估算植物第... 以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长武县为研究区域,进行区域农田有机物质投入量估算方法的研究。将农田有机物质投入分为秸秆还田、秸秆根茬残留、作物地下生物量和有机肥4个部分分别进行估算。基于LANDSAT 5卫星遥感资料,利用CASA模型估算植物第一净生产力,获得作物整株重,结合作物根冠比估算作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地上生物量和实地秸秆调查来估算秸秆根茬量和秸秆还田量。估算结果显示,长武县农田年总有机物质投入量为4270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质投入量 CASA 长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厂矿田石英钠长斑岩Sm-Nd,Rb-Sr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原生 王金荣 +1 位作者 解宪丽 邱红英 《甘肃科学学报》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甘肃省白银厂矿田含矿火山岩中的石英钠长斑岩 ,对于该区火山岩的定年及形成物源区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前人同位素分析数据稀疏的区域内 ,于现采区井下采集了 4个新鲜无蚀变的石英钠长斑岩 ,进行了 Sm- Nd,Rb- Sr同位... 甘肃省白银厂矿田含矿火山岩中的石英钠长斑岩 ,对于该区火山岩的定年及形成物源区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在前人同位素分析数据稀疏的区域内 ,于现采区井下采集了 4个新鲜无蚀变的石英钠长斑岩 ,进行了 Sm- Nd,Rb- Sr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石英钠长斑岩形成时代有二期 ,第一期成岩年龄为 5 0 2 .5 0~5 39.46 Ma,形成时代为中晚寒武世 ;第二期成岩年龄为 395 .80~ 40 2 .97Ma,形成时代为早泥盆世 ,依据石英钠长斑岩的 Sm- Nd模式年龄 ,并结合次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与该区火山岩同期或稍晚的关系 ,可确定该区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同位素特征还表明 ,该区火山岩物质来源于经过一定富集作用的地幔 ,且地幔源区发生过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厂矿田 火山岩 石英钠长斑岩 同位素定年 中寒武世 钐-钕 铷-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名称解析的矢栅一体化岩性符号绘制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安波 闾国年 +2 位作者 毕硕本 解宪丽 张晓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6,72,共3页
在分析岩石命名规则和岩性符号常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名称解析的矢栅一体化岩性符号绘制方法及其实现流程。该方法是集成了矢量组合方式和栅格填充方式优点而避开其各自缺点的绘制方法。它在具有较高执行效率的前提下 ,... 在分析岩石命名规则和岩性符号常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基于名称解析的矢栅一体化岩性符号绘制方法及其实现流程。该方法是集成了矢量组合方式和栅格填充方式优点而避开其各自缺点的绘制方法。它在具有较高执行效率的前提下 ,既实现了较好的绘图效果 ,又自动支持新岩性符号的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制图 矢栅一体化岩性符号绘制方法 岩石命名 岩性符号 名称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