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自然债与“中间法律行为”之可能——从“青春损失费”协议的判断与处理出发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覃远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4-18,共5页
"青春损失费"协议的恰当判断与处理,需要借助民法自然债理论与制度。自然债受民法认可引发对相关行为的法律定位思考,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在说明引发自然债的法律行为时存在不足,应进行适当修正。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 "青春损失费"协议的恰当判断与处理,需要借助民法自然债理论与制度。自然债受民法认可引发对相关行为的法律定位思考,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在说明引发自然债的法律行为时存在不足,应进行适当修正。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性"应作广义理解,行为并非只能作有强制力的"有效"或"无效"的判断,而可以考虑"中间法律行为"的提出。围绕该行为对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完善作思考,是自然债带来的诸多反思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损失费 自然债 民事法律行为 有效性 中间法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自然债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覃远春 刘小彤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除自始至终受强制保护的民事债外,民法上的债还包括自然债。自然债包含的给付不受强制执行,但义务人自愿给付后即可保有给付效果。自然债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它折射出社会关系"入法"具有不同状态,反映道德与法律交织的特殊... 除自始至终受强制保护的民事债外,民法上的债还包括自然债。自然债包含的给付不受强制执行,但义务人自愿给付后即可保有给付效果。自然债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它折射出社会关系"入法"具有不同状态,反映道德与法律交织的特殊融合关系,具有独特的制度功能和民法意义。自然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仅存在零散规定,迫切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债 含义 本质 意义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息给付中的民法自然债及其处理 被引量:3
3
作者 覃远春 王建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
2015年《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利息之债采取了多元化定性及处理,除无效债、完全债以外,尚有易受忽略的自然债。自然债是符合一般道德观念要求的法律没有强制力但维护其自愿履行后果,故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受... 2015年《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利息之债采取了多元化定性及处理,除无效债、完全债以外,尚有易受忽略的自然债。自然债是符合一般道德观念要求的法律没有强制力但维护其自愿履行后果,故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受领人有权受领并保有给付的债,它也是民法上债的有机组成部分。利息给付之债的民法规制为自然债保留了空间,自然债主要存在于民间借贷多种情况下的利息给付中。新司法解释的规定无疑会使民法自然债这一独特范畴彰显其存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息给付 民法自然债 民间借贷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司僵局与我国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被引量:2
4
作者 覃远春 刘小彤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1期37-43,共7页
公司僵局是公司运行发生障碍、停滞,导致公司瘫痪,进而威胁股东利益,它与公司或控股股东对小股东所为的公司压迫不同。公司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的逻辑结果,我国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具有其价值考量,它是公司僵局和股东权益保护的必然结... 公司僵局是公司运行发生障碍、停滞,导致公司瘫痪,进而威胁股东利益,它与公司或控股股东对小股东所为的公司压迫不同。公司司法解散是解决公司僵局的逻辑结果,我国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具有其价值考量,它是公司僵局和股东权益保护的必然结果,也是各种价值平衡与协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僵局 公司司法解散 价值考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自然债非强制性的几点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覃远春 何霖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自然债是当事人负有的受一般道德标准支持、法律虽不强制其履行但在自愿履行后即维护履行效果,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给付的债。自然债虽然具有非法律强制性,但这并不使其沦落为非法律上之债,其仍然属于民法上债的一种。自然债的非强制性... 自然债是当事人负有的受一般道德标准支持、法律虽不强制其履行但在自愿履行后即维护履行效果,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给付的债。自然债虽然具有非法律强制性,但这并不使其沦落为非法律上之债,其仍然属于民法上债的一种。自然债的非强制性可带来一些启示,使我们思考自然物权概念的可能性,揭示法律与道德的融合关系,反思民法的一些范畴与制度,正确定位债法体系的构建基石,重视民法非主流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自然债 非强制性 有效给付关系 自然物权 民法非主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债的民法债属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覃远春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自然债是当事人负有的受一般道德标准或社会观念支持、法律虽不强制履行但在自愿履行后即维护履行效果,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给付的债。非法律强制性并不使自然债沦落为法律外之"债"。法律义务的全面理解、罗马法债演化的历史... 自然债是当事人负有的受一般道德标准或社会观念支持、法律虽不强制履行但在自愿履行后即维护履行效果,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给付的债。非法律强制性并不使自然债沦落为法律外之"债"。法律义务的全面理解、罗马法债演化的历史、日耳曼法债与责任分离的观念、自然债所含给付的良心强制性及效力构成等,都说明了自然债的民法债属性。民法上的债包含强制性的民事债与自然债,落实自然债的民法债定位是在民法领域内研究自然债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债 自然债 良心强制性 债的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完善思考——从自然债考虑“中间法律行为”角度 被引量:3
7
作者 覃远春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6,共3页
自然债的民法认可回溯要求为引发自然债的行为找寻栖身之地,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难以说明该行为。需要对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可以在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类型之外提出"中间法律行为",表明该种行为既非完全强制也非无效行为。
关键词 自然债 民事法律行为 中间法律行为 私法自治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外同居补偿的民法自然债定性及规范选择——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有关条文的取舍出发 被引量:3
8
作者 覃远春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1-84,共4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删除了原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婚外同居补偿处理的规定。法律上观点论争及条文取舍,与不能正确判定婚外同居补偿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果,及与民法自然债制度受到重视的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删除了原征求意见稿中关于婚外同居补偿处理的规定。法律上观点论争及条文取舍,与不能正确判定婚外同居补偿协议的性质与法律效果,及与民法自然债制度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有关。对该种补偿不能从有效、无效、不法原因给付、赠与合同等来理解,也不能视为法律毫不介入的纯粹道德行为。该种给付的合伦理及合社会观念性、传统分析的无力、中间处理的需求、域外实践处理的借鉴,决定了对其应作民法自然债定性并作相应司法处理。婚外同居补偿处理提供了深化理解自然债并完善民法相关制度的契机,立法对此类问题的规范有其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同居补偿协议 民法 婚姻法 自然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法原因给付向自然债的适度转化——兼谈我国民法对二者的规定与完善 被引量:2
9
作者 覃远春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74-78,共5页
不法原因给付与自然债在民法上的制度归属不同,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及法律强行性规定是区别二者的关键。当社会观念与道德标准对行为的容忍度发生变化,不法原因给付可向自然债适度转化。分离原为不法的给付并在司法上分别处理,突显自然债... 不法原因给付与自然债在民法上的制度归属不同,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及法律强行性规定是区别二者的关键。当社会观念与道德标准对行为的容忍度发生变化,不法原因给付可向自然债适度转化。分离原为不法的给付并在司法上分别处理,突显自然债这一传统而特殊范畴应对民事生活新变化的独特贡献。我国民法对二者的相关规定存在不足,应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不法原因给付 自然债 适度转化 制度完善
原文传递
略论我国占有诉讼的提起及其适用程序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远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50-55,共6页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并非民事权利。占有诉讼是作为占有核心法律效果的占有保护请求权行使的诉讼表现,其重于事实秩序维护,要求迅速进行并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占有诉讼的提起不能按照实体条件要求,搞先审后立。在实体法完善占...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并非民事权利。占有诉讼是作为占有核心法律效果的占有保护请求权行使的诉讼表现,其重于事实秩序维护,要求迅速进行并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占有诉讼的提起不能按照实体条件要求,搞先审后立。在实体法完善占有制度的同时,占有诉讼也需要进行程序规范。借助解释论将占有案件纳入简易程序审理可作为权宜之计,诉讼法完善时应将占有保护案件明确列为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类型。长远看,可考虑将占有诉讼程序问题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相对独立的制度,以体现占有保护这类事实争议与普通权利争议处理上的不同,丰富民事诉讼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占有诉讼 本权诉讼 简易程序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的完善——从民法自然债出发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覃远春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0,共4页
自然债被承认为民法上债的一种,由此产生回溯思考引发自然债的行为并找寻民法上行为理论解说的需要。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解说该行为存在不足,为减少对传统法律行为理论的过度冲击,可提出"中间法律行为"类型,表明该种行为... 自然债被承认为民法上债的一种,由此产生回溯思考引发自然债的行为并找寻民法上行为理论解说的需要。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对解说该行为存在不足,为减少对传统法律行为理论的过度冲击,可提出"中间法律行为"类型,表明该种行为既非完全强制也非无效行为。它将行为自由与生活自决推向了新的高度,体现对依生活法则与道德准则行事的极大尊重,契合法价值目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自然债 民事法律行为 中间法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物权略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远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1-65,共5页
文章认为法定物权贬降说是说明自然物权本质的适宜理论,并认为自然物权中亦蕴含道德义务。自然物权的受领和保有权能,是自然物权产生民法效果的基础,民法需对自愿给付后的效果加以保护,自然物权依此得恢复为法定物权。此外,自然物权可... 文章认为法定物权贬降说是说明自然物权本质的适宜理论,并认为自然物权中亦蕴含道德义务。自然物权的受领和保有权能,是自然物权产生民法效果的基础,民法需对自愿给付后的效果加以保护,自然物权依此得恢复为法定物权。此外,自然物权可以获得实证法上的支持,民法规定自然物权具有极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物权 原因 本质 权能 效果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权效力及其类型的另路分析——兼谈与效力类型相连的物权效力量
13
作者 覃远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1期26-32,共7页
结合物权运行状态和情势进行梳理,物权有基础性实行效力、衍生性保全效力与转化性救济效力。实行效力契合物权本旨,表现静态归属和物权人得通过一定实行行为使物满足需求的动态过程。保全效力主要指物权请求权,属衍生性请求权,其独立性... 结合物权运行状态和情势进行梳理,物权有基础性实行效力、衍生性保全效力与转化性救济效力。实行效力契合物权本旨,表现静态归属和物权人得通过一定实行行为使物满足需求的动态过程。保全效力主要指物权请求权,属衍生性请求权,其独立性要求或重新认识侵权行为法的债法地位,或将其中物权请求权效力的内容还原归位到物权法。救济效力是物权的最终效力,也是损害赔偿之债或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于此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合一。对物权效力作量的考察可帮助认识物权效力边界和作用范围。实行效力转化为救济效力时,不存在如债权获得救济时的“同一性”而是效力量受到了减损。可提出某些物权救济之债具有相较一般债权优先的办法来还原和保持物权效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效力 物权态势 实行 保全 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然债再议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
14
作者 覃远春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7期43-48,共6页
法律生活中存在介于强制性有效债的关系和无效协议二者之间的现象,除了有强制约束力的民事债以外,民法上的债也包含自然债。基于自然债独特的民法意义,本文回溯分析了当事人协议产生自然债行为的定性,围绕行为效力层面,提出了对民事法... 法律生活中存在介于强制性有效债的关系和无效协议二者之间的现象,除了有强制约束力的民事债以外,民法上的债也包含自然债。基于自然债独特的民法意义,本文回溯分析了当事人协议产生自然债行为的定性,围绕行为效力层面,提出了对民事法律行为类型的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债 民事法律行为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民事调解结案的合法性基础——兼谈高利息给付的法律处理
15
作者 覃远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21-24,共4页
民事案件调解不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愿性私权安排,同时须坚持合法性基础,考虑强制性规范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维护。民事案件处理中,强调意思自由、对合同关系注意保护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却容易忽视从合法性角度审查合同关系,审视司法权是... 民事案件调解不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愿性私权安排,同时须坚持合法性基础,考虑强制性规范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维护。民事案件处理中,强调意思自由、对合同关系注意保护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却容易忽视从合法性角度审查合同关系,审视司法权是否得到恰当运用,是否不经意放纵了非法行为。结合高利借贷案件对调解合法性基础进行分析,提醒民事调解应保持正轨,防止出现违背宗旨的功能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 民事调解 合法性 自愿 高利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债司法实践现状分析
16
作者 覃远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72-76,共5页
民法自然债指符合一般道德观念要求的法律未赋予强制力但维护其自愿履行后果,故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受领人有权受领并保有给付的债。民事司法中,一方面围绕既有规范的适用来落实自然债,如诉讼时效或执行期限届满后的自然债、利息给付的... 民法自然债指符合一般道德观念要求的法律未赋予强制力但维护其自愿履行后果,故给付人不得请求返还,受领人有权受领并保有给付的债。民事司法中,一方面围绕既有规范的适用来落实自然债,如诉讼时效或执行期限届满后的自然债、利息给付的自然债等;另一方面在自然债的类型拓展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如对分手费约定给付、经败诉判决后的债、排除执行力的当事人约定、过高违约金的约定等进行特别的司法处理。我国自然债的民事司法实践现状,既展现了司法对于立法的尊重和落实,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造与创新,仍需要立法上的制度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自然债 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有诉讼与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完善
17
作者 覃远春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48-52,共5页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在性质上并非权利。占有保护请求权是民法赋予占有的核心法律效果,占有诉讼即行使该请求权而发生的诉讼。占有诉讼着眼于事实秩序维护,简捷迅速,实行"占有诉讼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围绕占有事实... 占有是主体对物控制支配的事实,在性质上并非权利。占有保护请求权是民法赋予占有的核心法律效果,占有诉讼即行使该请求权而发生的诉讼。占有诉讼着眼于事实秩序维护,简捷迅速,实行"占有诉讼与本权诉讼不竞合"。围绕占有事实是否受到侵害展开诉讼,不同于司法中习惯的"权利追寻"诉讼模式。在补权利之课、鼓励当事人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不能忽视非权利争议诉讼模式的确立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占有诉讼 诉讼模式 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法典》实施后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现状研究——基于相关案例的思考
18
作者 李文波 覃远春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大数据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革新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此也带来了个人信息遭受泄露、滥用等风险,个人信息迫切需要得到民法保护。我国《民法典》顺应时势,将个人信息纳入立法保护范围。本文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司法案例出发,... 大数据经济快速发展,科技革新让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由此也带来了个人信息遭受泄露、滥用等风险,个人信息迫切需要得到民法保护。我国《民法典》顺应时势,将个人信息纳入立法保护范围。本文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司法案例出发,加以总结分析,管窥《民法典》施行后个人信息保护的司法状况,了解保护实际效果及司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权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探望权主体范围
19
作者 赵薇 覃远春 《经贸实践》 2016年第18期213-214,共2页
我国现行婚姻法的探望权制度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子女的合法权益,但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不符合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这一基本原则。在我国相关制度完善时,需要考虑扩展有关探望权主体范围,明确未离婚但分居的父母、未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父母... 我国现行婚姻法的探望权制度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子女的合法权益,但探望权主体范围过窄,不符合未成年子女最大利益这一基本原则。在我国相关制度完善时,需要考虑扩展有关探望权主体范围,明确未离婚但分居的父母、未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父母解除关系时,应享有探望权;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也应享有探望权;未成年子女本人也应成为探望权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望权 主体范围 子女最大利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乡村卫生室的安全保障义务
20
作者 符琴玉 覃远春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场所也成为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乡村卫生室是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关键,相较一般医疗机构具有特殊性,其安全保障...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规定了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场所也成为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乡村卫生室是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关键,相较一般医疗机构具有特殊性,其安全保障义务的范围包括防止遭受卫生室侵害的安全保障义务、防止遭受第三人侵害的安全保障义务。在明确乡村卫生室应承担安全保障义务的同时,要把握乡村卫生室安全保障义务的限度,考虑当事人是否尽到其应尽的义务以及乡村卫生室对于危险的可控性,在管理及运作中兼顾各方权益,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乡村卫生室 安全保障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