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世浩 覃玥 +4 位作者 张兴楠 汪艳平 黄显卓 刘吉平 李晓东 《中国蚕业》 2024年第4期55-59,共5页
针对广西桑树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且种类繁多,长期使用或不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易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家蚕农药中毒减产、破坏桑园生态平衡等现象,总结提出适宜广西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的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广西桑树病虫害防... 针对广西桑树病虫害局部发生严重且种类繁多,长期使用或不科学使用化学农药易造成病虫害抗药性增强、家蚕农药中毒减产、破坏桑园生态平衡等现象,总结提出适宜广西亚热带地区推广应用的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期为广西桑树病虫害防治提供借鉴,引导广西桑树病虫害防控在传统农药防控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改善、升级,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桑园 病虫害 绿色防控 技术应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覃玥 陈集双 +1 位作者 金波 廖乾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辣椒上获得2株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CS1和CS2), 通过cDNA克隆和测序并将其与35个已知的卫星RNA序列进行同源比较.结果表明,CS1和CS2的全长序列分别为336,382 nt;与CS2、Rs和 Yns比较,CS1从第80位起有连续30多个核苷酸的缺失.由此推测... 在辣椒上获得2株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CS1和CS2), 通过cDNA克隆和测序并将其与35个已知的卫星RNA序列进行同源比较.结果表明,CS1和CS2的全长序列分别为336,382 nt;与CS2、Rs和 Yns比较,CS1从第80位起有连续30多个核苷酸的缺失.由此推测,卫星RNA的二级结构也随这些核苷酸的缺失而发生了改变.将 CMV卫星RNA分为4个组,卫星RNA CS1属于中小卫星组小卫星亚组Ⅱ,CS2属于长卫星组,CS1与其他来源的卫星RNA的同源性为80.4%~93.7 %,CS2与其他来源的卫星RNA的同源性则为75%~94.8%;两者之间的序列同源性为86%.CMV卫星RNA的序列同源性和分组与卫星RNA分布的地区和寄主来源并无直接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CMV 核苷酸 CDNA克隆 改变 序列分析 来源 黄瓜花叶病毒 同源性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州市蚕病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覃玥 李楠 陈保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26-11829,共4页
分析了当前宜州市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宜州市 蚕病 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强毒株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覃玥 陈集双 +1 位作者 刘莉 喻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辣椒上分离到一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CP310,对其进行14种寄主植物生物学反应测定,发现CP310在心叶烟、克里夫兰烟等植物上表现致死症状,在番茄、烟草表现为植株明显矮化。根据已报道的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合成引物,采用常规R... 在辣椒上分离到一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CP310,对其进行14种寄主植物生物学反应测定,发现CP310在心叶烟、克里夫兰烟等植物上表现致死症状,在番茄、烟草表现为植株明显矮化。根据已报道的黄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合成引物,采用常规RT PCR方法对其外壳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并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全长657个核苷酸,编码218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所比较的CMV亚组I的分离物有很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1 0%~94 7%和96 0%~98 2%,与CMV亚组Ⅱ的同源性分别仅为76 6%~78 0%和76 0%~78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外壳蛋白 克隆 序列分析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RNA SatC382对辅助病毒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覃玥 陈集双 金波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过体外转录将黄瓜花叶病毒(CMV)卫星RNASatC382与不带卫星的黄瓜花叶病毒CNa株系进行假重组,获取带卫星的CMV重组株(CNa -SatC382)。经dsRNA提取及RT PCR检测,证实CNa和SatC382在假重组株中能稳定共存。测定CNa和CNa -SatC382的14种... 通过体外转录将黄瓜花叶病毒(CMV)卫星RNASatC382与不带卫星的黄瓜花叶病毒CNa株系进行假重组,获取带卫星的CMV重组株(CNa -SatC382)。经dsRNA提取及RT PCR检测,证实CNa和SatC382在假重组株中能稳定共存。测定CNa和CNa -SatC382的14种寄主生物学反应,并统计两者接种昆诺藜、假酸浆、心叶烟、西葫芦7、14、21、28d的病情指数,结果显示:带卫星和不带卫星的CMV在各供试寄主上表现的症状差别不明显,病情指数也无显著差异。由此推测卫星RNASatC382没有改变辅助病毒CMV -CNa株系对寄主症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假重组 生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温式PCR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覃玥 陈保善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5-570,共6页
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以Bm NPV广西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Gen Bank登录号:JQ991011.1)设计引物,以感染Bm NPV(广西宜州分离株)2 h的5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建立二温式PCR检... 为了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以Bm NPV广西分离株的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序列(Gen Bank登录号:JQ991011.1)设计引物,以感染Bm NPV(广西宜州分离株)2 h的5龄家蚕幼虫中肠组织提取的DNA为模板,建立二温式PCR检测Bm NPV的方法,最终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1.5μL,5 mmol/L Mg Cl22μL,2.5mmol/L d NTP 0.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1μL,5 U/μL Taq DNA聚合酶0.1μL,18 ng/μL模板DNA 1μL,加水至总体积15μL。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3 min;95℃15 s,延伸和退火温度合并为62℃30 s,共25个循环。按上述条件PCR扩增得到大小约309 bp的特异性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polh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100%。与普通PCR检测方法比较,采用二温式PCR方法对样本的检测时间节省1.5 h,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被检测的最小感病组织基因组DNA的质量浓度为1.8 pg/μL),并且选择最初2 h感病的幼虫中肠组织为检测材料,因而可用于家蚕血液型脓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 二温式PCR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黑胸败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覃玥 安慧 +3 位作者 高丽霞 黄小弟 朱彦瑾 陈岩岩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8期4529-4531,共3页
从广西宜州蚕区暴发黑胸败血病的养蚕农户处采集到病蚕样本,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回复感染健康5龄家蚕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落呈橘黄色,光滑,圆形,边缘整齐,有光泽,湿润有黏性,革兰氏染... 从广西宜州蚕区暴发黑胸败血病的养蚕农户处采集到病蚕样本,分离到1株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回复感染健康5龄家蚕试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菌落呈橘黄色,光滑,圆形,边缘整齐,有光泽,湿润有黏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该菌形态学符合葡萄球菌属的特征;用菌液穿刺感染健康5龄家蚕10 h后蚕体胸部膨大,痉挛侧倒而死,11 h后胸部变黑呈现黑胸败血病病症;从腹腔接种菌液的小白鼠16 h内全部发病,从发病的家蚕体液和死亡小鼠的心血均能分离到与接种菌株形态一致的细菌,证实该菌为引起家蚕黑胸败血病的病原菌。菌株16S rDNA片段为1 463 bp(Gen Bank ID:1811543),与GenBank数据进行比较,该菌株与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同源性为99.9%,鉴定该菌株为松鼠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细菌病 黑胸败血病 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 16Sr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覃玥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0-283,共4页
真菌病毒造成食用真菌的大量减产,还会降低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真菌低毒力菌株的发现及通过胞质融合传递低毒力因子治疗毒力菌株造成的病害,为寄主与病原之间平衡的研究开辟了病害防治的新途径,对食用真菌病害的防治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真菌病毒 食用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覃玥 田文勇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44-149,共6页
为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对贵州省1997~2012年间农业内部各产业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纯收入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贵州省农业内部各产业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 为分析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关系,对贵州省1997~2012年间农业内部各产业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纯收入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贵州省农业内部各产业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种植业产生的影响最大,畜牧业次之,渔业最小。针对贵州省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对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蚕桑紧缺人才的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覃玥 安慧 高丽霞 《广西蚕业》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培养蚕桑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是完成培养蚕桑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分析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培养蚕桑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是完成培养蚕桑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分析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原则、内容及实践方式等方面探讨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紧缺人才 教学实践基地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桑西移”蚕区蚕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以宜州市为例
11
作者 覃玥 高丽霞 罗日梅 《科技资讯》 2015年第7期90-91,共2页
2000年以来承载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宜州市桑蚕产业发展讯速,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县级市的水平,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及多批次交叉养蚕模式、粗放饲养管理和病原的积累导致蚕区蚕病的大量发生,该文分析了宜州当... 2000年以来承载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转移,宜州市桑蚕产业发展讯速,连续十年保持全国最大桑蚕生产县级市的水平,高温多湿的气侯条件及多批次交叉养蚕模式、粗放饲养管理和病原的积累导致蚕区蚕病的大量发生,该文分析了宜州当前蚕病发生的状况及原因,针对宜州目前的现状提出通过合理安排养蚕批次,养蚕避开气象灾害期,提高主动防病的意识,采用省力化轻简化养蚕技术,解放劳动力,减少蚕病的危害,使蚕茧从量的增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综合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桑西移'蚕区 蚕病 防控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转录后基因沉默的病毒蛋白及其抑制机制
12
作者 覃玥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0-33,共4页
植物中存在天然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来消除病毒对其的危害,而病毒也进化出不同的对策来逃避甚至消除这种抑制机制;目前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MV)的2b蛋白及马铃薯丫病毒(PVY)的HC蛋白等植物病毒蛋白能抑制植物转录后基因沉默,对它们... 植物中存在天然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来消除病毒对其的危害,而病毒也进化出不同的对策来逃避甚至消除这种抑制机制;目前研究发现黄瓜花叶病毒(CMV)的2b蛋白及马铃薯丫病毒(PVY)的HC蛋白等植物病毒蛋白能抑制植物转录后基因沉默,对它们相应的抑制机理已了解。研究转录后基因沉默抑制蛋白不仅有助于阐明RNA沉默的具体过程,也为未来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甚至RNAi的调控提供研究工具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后基因沉默 抑制机制 病毒蛋白 黄瓜花叶病毒 RNA沉默 消除病毒 抑制机理 抑制蛋白 研究工具 RNAI 植物 马铃薯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覃玥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7-31,共5页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是寄生于黄瓜花叶病毒粒子内的小分子核酸,卫星RNA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复制而复制并反过来干扰CMV的复制,从而影响寄主的病状表现;CMV卫星RNA常被用于病毒病生物防治,也是研究小分子RNA与较高级病毒与寄主相互关系较... 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是寄生于黄瓜花叶病毒粒子内的小分子核酸,卫星RNA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复制而复制并反过来干扰CMV的复制,从而影响寄主的病状表现;CMV卫星RNA常被用于病毒病生物防治,也是研究小分子RNA与较高级病毒与寄主相互关系较合适的一种模式。近年来黄瓜花叶病毒卫星RNA的研究主要包括CMV卫星RNA对寄主症状的调节作用,卫星RNA的结构、遗传学性质、与辅助病毒互作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植物病毒 寄主症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十年 被引量:37
14
作者 蒋爱伍 周放 +1 位作者 覃玥 刘迺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5918-5923,共6页
栖息地选择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期间中国大陆鸟类学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对我国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提出展望。10年间,我国鸟类学家共发表有... 栖息地选择研究一直是鸟类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0年期间中国大陆鸟类学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论文进行分析,对我国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提出展望。10年间,我国鸟类学家共发表有关鸟类栖息地选择或利用的论文170篇,共涉及到鸟类10目31科73种。在这10年里,中国大陆有关鸟类栖息地选择或利用的文章持续增长。然而,我国鸟类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也存在着如下问题:(1)存在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利用误用的现象,这种现象在10年内并无明显改善;(2)在选择研究方法时,很少考虑个体的可获得性、种群密度及抽样尺度对栖息地选择的影响;(3)大多数的栖息地选择的论文没有对鸟类的栖息地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也缺乏对其选择的适合度背景去进行研究。根据这些问题,对我国未来的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选择 栖息地利用 鸟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科技攻关:基础动力、目标任务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玥 李明星 余可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9-126,共8页
“数字农业”对于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困境等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较大差距,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科技攻关就显得尤为迫切。就现实样态来看,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叠加为我国数字农业科技攻关提供... “数字农业”对于化解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粮食安全困境等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较大差距,加快推进数字农业科技攻关就显得尤为迫切。就现实样态来看,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叠加为我国数字农业科技攻关提供了动力保障,同时也明确了其战略指向,即基于对现代农业普适价值的吸纳、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对标,以及对我国社会实际需求的回应等,实现对农业技术、要素和制度的全方位重塑。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以补齐现实短板为面向,沿着健全组织体系、制定任务清单、强化联动协作和加快成果转化的基本路径有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科技攻关 动力 目标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秀香 覃玥 黄艳梅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以半枝莲为原料,多糖得率为技术指标,研究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半枝莲多糖的工艺,分别对pH、酶量、料液比、超声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5、复合酶用量0.025 g、料液比1∶6... 以半枝莲为原料,多糖得率为技术指标,研究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半枝莲多糖的工艺,分别对pH、酶量、料液比、超声时间、酶解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5、复合酶用量0.025 g、料液比1∶60(m∶V)、超声时间15 min、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166%。用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半枝莲多糖具有得率高、省时、有效成分破坏少及提取结果稳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 多糖 超声波 复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蓝建京 覃玥 刘旭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7-90,共4页
深入了解碱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酶促水解反应过程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和经验公式推导,得可控酶解动力学方程。对推导出的模型准确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表征碱性蛋白酶-丝素蛋白的反应规律。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碱性蛋白酶 酶解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卫星RNA对黄瓜花叶病毒寄主反应及其在系统寄主中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集双 金波 +4 位作者 覃玥 杜志游 陈绍宁 柴立红 陈子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1-186,235,共7页
为了解卫星RNA(satRNA)对辅助病毒在系统寄主中的直接影响,将1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的卫星RNA(satRNA)sat-Yi与本身不携带卫星RNA的CMV分离物CNa在体外进行假重组,获得了人工构建的假重组毒株CMV-NY。通过寄主反应... 为了解卫星RNA(satRNA)对辅助病毒在系统寄主中的直接影响,将1株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 virus,CMV)的卫星RNA(satRNA)sat-Yi与本身不携带卫星RNA的CMV分离物CNa在体外进行假重组,获得了人工构建的假重组毒株CMV-NY。通过寄主反应测定、双链RNA分析和全序列分析,显示satYi与CMV-CNa基因组RNA能够稳定共存,经过反复转接也没有发现卫星RNA的序列突变。通过测定CMV-CNa和NY这2个病毒株的寄主反应,发现satRNA-Yi的存在明显延迟了CNa在所有供试寄主中的发病时间,而且明显减弱了其在多数供试寄主上的症状表现,其中在葫芦科植物上表现出减轻症状的效果最明显;用一种新建的核酸玻片杂交方法,定量测定寄主植物中CMV基因组CP基因及卫星RNA的相对含量变化,结果显示:26℃条件下,在接种5、10、15、20、25和30d的心叶烟中,2个毒株的CP基因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在相应的时间内,NY-CP基因在同一寄主中的含量均低于CNa-CP基因的含量;接种10d,NY与CNa的寄主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二者基因组CP基因在6种寄主植物中的相对含量均为番茄>假酸浆>心叶烟>西葫芦>南瓜>曼陀罗。由此得出以下结论:sat-Yi降低了CMV CP基因在寄主中的含量,且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卫星RNA的影响作用越明显;sat-Yi不改变CMV基因组RNA的寄主适应性,但是通过降低CP基因含量改变其症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花叶病毒 卫星RNA 假重组 相互作用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主要病虫害的鉴别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楠 覃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6821-6825,6846,共6页
为了防治桑树病虫害,首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识别,并弄清病虫害发生、蔓延的规律,做好预测预报,加强防治工作。该文对桑树上常见的4种病害和10种虫害的症状、发病及虫害规律、防治对策作了介绍。
关键词 桑树病虫害 鉴别 发生规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产生菌YZB46的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奉奉 莫亚玲 +2 位作者 刘鑫泰 李雪凤 覃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22,共6页
为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YZB46的产酶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YZB46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碳源为1.5%麸皮,氮源为0.6%黄豆粉,无机盐为0.1%MgSO_4和0.4%KH_2PO_4;最佳发酵条件... 为提高纤维素酶产生菌YZB46的产酶能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YZB46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碳源为1.5%麸皮,氮源为0.6%黄豆粉,无机盐为0.1%MgSO_4和0.4%KH_2PO_4;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液初始pH 5.0,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在此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菌株YZB46的产酶活力达37.75 U/mL,是优化前的2.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正交试验 酶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