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相转移催化正丁醛合成辛烯醛 被引量:1
1
作者 褚联峰 张媛媛 +2 位作者 郎万中 史斌斌 郭亚军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以离子液体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山正丁醛自缩合生成了辛烯醛。研究了反应时间、离子液体的类型及反应液组成(即正丁醛、离子液体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等对反应转化率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阴阳离子的分析与选择,以[bm... 以离子液体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山正丁醛自缩合生成了辛烯醛。研究了反应时间、离子液体的类型及反应液组成(即正丁醛、离子液体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等对反应转化率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阴阳离子的分析与选择,以[bmim]BF_4为相转移催化剂时催化效果较好,并优化各反应条件为:反应液组成正丁醛/离子液体/氢氧化钠质量比16:5:0.1,反应温度80℃,常压反应60min,正丁醛转化率为99.4%,目标产物辛烯醛选择性达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醛 辛烯醛 离子液体 相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外国经验 拓展我国职教发展之路 被引量:4
2
作者 褚联峰 《职教论坛》 2001年第9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职业技术教育 教育发展 外国 经验借鉴 办学目标 办学体制 CSE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中职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褚联峰 《职教论坛》 2001年第4期16-17,共2页
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目标如何定位?如何使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内容、结构等更加符合时代、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真正需要?这可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文化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文化心理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褚联峰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心理意识层的三个方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作了分析.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只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职业教育负面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并不表明中国的传统...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层--心理意识层的三个方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作了分析.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本文只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职业教育负面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并不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的职业教育只有负面影响.作者希望关注职业教育、关心职业教育的人们对职业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讨论职业教育现象,以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和谐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职业教育 文化心理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文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中学课程设置中的两难问题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褚联峰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综合中学 课程设置 教育改革 教学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中不公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6
作者 褚联峰 《教育世界》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教育公平 课程 不公平现象 社会学分析 学校教育 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在填料塔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涵 郭亚平 +1 位作者 褚联峰 郭亚军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1-1097,共7页
采用工业流程中的填料吸收塔和解吸塔,研究了乙醇胺(MEA)、哌嗪(PZ)、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混合溶液作为吸收剂对模拟合成气中CO2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胺活化性能依次为TETA>DETA>PZ>M... 采用工业流程中的填料吸收塔和解吸塔,研究了乙醇胺(MEA)、哌嗪(PZ)、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的混合溶液作为吸收剂对模拟合成气中CO2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胺活化性能依次为TETA>DETA>PZ>MEA;含TETA的吸收液可将尾气中CO2的浓度降至0.05%(mol),CO2脱除率达98.62%;增加活化剂浓度和降低气体流量有利于提高CO2脱除率;吸收-解吸循环条件下吸收速率是随吸收时间和活化剂浓度变化的指数递减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吸收 解吸 N-甲基二乙醇胺 哌嗪 三乙烯四胺 二乙烯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高铈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良准 褚联峰 +1 位作者 李凤 张东红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结晶硫酸高铈为催化剂 ,对氯乙酸和异丙醇的酯化反应进行催化 ,合成了氯乙酸异丙酯。详细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结晶硫酸高铈具很高的催化活性 ,酯化率可达 97%
关键词 氯乙酸异丙酯 结晶 硫酸高铈 酯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乙烯五胺活化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 被引量:6
9
作者 高涵 郭亚平 +1 位作者 褚联峰 郭亚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33,65,共5页
研究了四乙烯五胺(TEPA)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混合溶液在总胺浓度一定时,TEPA浓度对CO2吸收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吸收过程中尾气摩尔分数、吸收速率、吸收物质的量及吸收时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了TEPA与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 研究了四乙烯五胺(TEPA)与N-甲基二乙醇胺(MDEA)混合溶液在总胺浓度一定时,TEPA浓度对CO2吸收情况的影响,考察了吸收过程中尾气摩尔分数、吸收速率、吸收物质的量及吸收时间的相互关系;并比较了TEPA与二乙烯三胺(DETA)、三乙烯四胺(TETA)对MDEA吸收CO2的活化作用,考察了3种烯胺在吸收与解吸循环条件下的综合脱碳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增大TEPA浓度可提高TEPA+MDEA体系吸收能力;相比DETA和TETA,TEPA作为活化剂可使混胺溶液具有更高的吸收速率和吸收物质的量;在有解吸同时进行的吸收过程中,TEPA脱碳能力仍好于其他2种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CO2 TEPA MDEA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的(K,Sr)Cl·SiO_2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云峰 余锡宾 +2 位作者 杨仕平 贺香红 褚联峰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1-724,共4页
采用sol gel法制备了单掺铕及共掺铕、铈的(K,Sr)Cl·SiO2复合凝胶,研究了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根据荧光测试结果,复合凝胶中,Eu3+在没有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与基质作用形成还原态的Eu2+,复合凝胶表现出相应的Eu2+荧光性能;研究认为... 采用sol gel法制备了单掺铕及共掺铕、铈的(K,Sr)Cl·SiO2复合凝胶,研究了复合凝胶的荧光性能。根据荧光测试结果,复合凝胶中,Eu3+在没有还原剂的作用下,可以与基质作用形成还原态的Eu2+,复合凝胶表现出相应的Eu2+荧光性能;研究认为,Ce3+,Eu3+共掺杂时,复合凝胶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峰位基本不变,但强度有所不同。330nm处的激发光谱明显增强,且发射光谱随Ce3+的掺杂量增加而增强。当Ce3+掺杂浓度为3.0%(原子分数)时,复合凝胶具有最大的荧光发射强度,表明Ce3+具有很好的敏化作用。在Ce3+,Eu3+共掺杂复合凝胶体系中,复合凝胶荧光强度增大的原因既可能是电子转移过程,也可能是Ce3+→Eu2+的能量传递过程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学 荧光光谱 能量传递 电子转移 稀土元素 (K Sr)C1-SiO2复合凝胶 荧光性能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综合中学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褚联峰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综合中学 中国 日本 教育模式 设置目的 招生对象 课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水滑石的合成及其催化环己醇脱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良准 杜立芬 +2 位作者 曹锋雷 褚联峰 蒋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8-41,共4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些类水滑石 ,考察了它们在环己醇脱氢制备环己酮的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对 HTCu Zn Al和 HT Cu Mg Al用 XRD、IR、DT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这两种类水滑石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在温度 1 80℃时 ,环己醇转化率达 99... 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些类水滑石 ,考察了它们在环己醇脱氢制备环己酮的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对 HTCu Zn Al和 HT Cu Mg Al用 XRD、IR、DT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这两种类水滑石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在温度 1 80℃时 ,环己醇转化率达 99%以上 ,选择性为 1 0 0 % ,HT Cu Zn Al的催化性能优于 HT Cu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合成 环己醇 催化 脱氢反应 环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实践教学管理刍议
13
作者 褚联峰 《职教通讯(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教学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8020型离子膜的劣化及其废弃膜的再生 被引量:1
14
作者 郎万中 许振良 +1 位作者 郭亚军 褚联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研究了Ca2+,Mg2+,Fe3+,SO42-,SiO23-及I-等杂质离子对F-8020型离子膜制碱过程的影响,探讨了离子膜污染产生机理;用盐酸对F-8020型工业污染膜进行了再生,采用EDAX,SEM及电解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新旧膜及再生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碱... 研究了Ca2+,Mg2+,Fe3+,SO42-,SiO23-及I-等杂质离子对F-8020型离子膜制碱过程的影响,探讨了离子膜污染产生机理;用盐酸对F-8020型工业污染膜进行了再生,采用EDAX,SEM及电解性能测试等手段对新旧膜及再生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氯碱工业废弃的F-8020型污染膜经再生后膜表面上的Al,Si,Fe,Ti及I等元素形成的污染物能有效去除,电解性能明显改善,再生后离子膜用于盐水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达到93%以上,槽压在3.20V以下,能够满足离子膜法制碱工艺的要求和其他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膜 电解 烧碱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催化剂HRh(CO)(PPh_3)_3反应中不同氢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亚军 刘训稳 +4 位作者 曾群英 郎万中 褚联峰 杨春基 王斯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以乙醇为溶剂、RhCl3.3H2O为铑源、三苯基膦(PPh3)为配体及甲醛为羰基源,在常压回流条件下一步法合成目标铑膦配合物HRh(CO)(PPh3)3,考察了不同氢源(H2、NaBH4和KOH)对铑膦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利用FT-IR、31P CP MAS NMR和XPS等对不同氢... 以乙醇为溶剂、RhCl3.3H2O为铑源、三苯基膦(PPh3)为配体及甲醛为羰基源,在常压回流条件下一步法合成目标铑膦配合物HRh(CO)(PPh3)3,考察了不同氢源(H2、NaBH4和KOH)对铑膦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利用FT-IR、31P CP MAS NMR和XPS等对不同氢源条件下制备的铑膦配合物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以H2为氢源时,铑膦配合物产物主要为trans-RhCl(CO)(PPh3)2;以NaBH4为氢源时,产物为trans-RhCl(CO)(PPh3)2和HRh(CO)(PPh3)3的混合产物,同时甲醛溶液的滴加速度对产物的组成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控制甲醛溶液的滴加速度可以有效抑制产物中trans-RhCl(CO)(PPh3)2的含量;以KOH为氢源时,产物为目标产物HRh(CO)(PPh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h(CO)(PPh3)3 加氢甲酰化 氢源 铑膦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相转移催化合成辛烯醛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媛媛 郎万中 +1 位作者 褚联峰 郭亚军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9期155-157,160,共4页
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正丁醛自缩合生成辛烯醛,研究了反应时间、PVP分子量及催化体系(由PVP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的配比等对反应转化率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P能够显著增加正丁醛在水中... 以PVP(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正丁醛自缩合生成辛烯醛,研究了反应时间、PVP分子量及催化体系(由PVP和氢氧化钠水溶液组成)的配比等对反应转化率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P能够显著增加正丁醛在水中的溶解性,并能吸附催化体系中的OH-进入有机相,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以PVPK25(M_W=24000)为相转移催化剂时催化合成辛烯醛较为适宜条件为:在100mL0.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反应组成(正丁醛质量:离子液体质量:氢氧化钠质量)配比为80:1.5:0.5,预热温度为70℃,常压反应25min,正丁醛的转化率和辛烯醛的选择性分别达到98.87%和98.59%。与目前工业上所采用的工艺相比,降低了反应温度和压力,提高了反应速率和辛烯醛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醛 相转移催化剂 PV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CM-41分子筛微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17
作者 陈婷 卫怡婷 +2 位作者 郭亚军 褚联峰 郭亚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利用XRD、SEM、FT-IR、TEM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的反应温度及老化时间对MCM-41分子筛形貌、粒径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反应温度在2080℃时,合成的纳...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合成MCM-41分子筛.利用XRD、SEM、FT-IR、TEM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探究不同的反应温度及老化时间对MCM-41分子筛形貌、粒径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反应温度在2080℃时,合成的纳米MCM-41分子筛的颗粒形貌呈球形,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形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当温度升高到110℃时,MCM-41分子筛呈现出不规则的颗粒形貌;当老化时间为015h时,纳米MCM-41分子筛的单分散度较好,但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粒径也在增加,同时颗粒团聚也比较严重.通过对纳米球形MCM-41分子筛形成机理的分析,得出合成纳米MCM-41分子筛微球的最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球形 MCM-41 形貌 反应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泡沫复合材料
18
作者 计陈红 郭亚军 褚联峰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2期176-179,181,共5页
以多孔聚氨酯泡沫为基体,经过预处理、电化学沉积等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多孔网状结构的、高空隙率的羟基磷灰石泡沫复合材料,将羟基磷灰石涂层浸泡在模拟体液SBF中进行浸泡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分析仪(FT... 以多孔聚氨酯泡沫为基体,经过预处理、电化学沉积等工艺制备了具有三维多孔网状结构的、高空隙率的羟基磷灰石泡沫复合材料,将羟基磷灰石涂层浸泡在模拟体液SBF中进行浸泡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分析仪(FTIR)等技术对羟基磷灰石涂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可得到纯羟基磷灰石涂层;随着温度的升高,晶体端面边长和长度逐渐增大;涂层在模拟体液SBF中浸泡24h后,涂层表面生成了很多球状磷灰石颗粒相互堆积,磷灰石颗粒尺寸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电化学沉积 HA涂层 模拟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scibility on blends of PVA and PFSA by viscometry
19
作者 郎万中 许振良 +2 位作者 郭亚军 褚联峰 童蔚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3期260-262,共3页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viscometric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were measured b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PFSA and PVA was... The intrinsic viscosity and viscometric interaction parameters of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and poly(vinyl alcohol) (PVA) were measured b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PFSA and PVA was estimated by the criteria of AB and μ.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FSA and PVA were completely miscible for any weight fraction in aqueous 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CIBILITY dilute solution viscometry perfluorosulfonic acid (PFSA) poly(vinyl alcohol)(P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