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裴雅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5,共7页
风格特征是艺术作品风貌、格调、风采的整体特征体现。蒙汉调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旋律基础上融合了西北汉族山歌的音乐因素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着力阐述这种蒙汉结合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形态上的具体表...
风格特征是艺术作品风貌、格调、风采的整体特征体现。蒙汉调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旋律基础上融合了西北汉族山歌的音乐因素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着力阐述这种蒙汉结合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形态上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混合风格是如何在音乐形态中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短调
汉族山歌
蒙汉调
融合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
被引量:
10
2
作者
裴雅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本文从音乐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女子十二乐坊的传受关系、表演方式、传播路径三个方面,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探讨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关系
传播
女子十二乐坊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裴雅勤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3,4,共7页
民歌的体裁划分是研究民歌的基础,它与音乐表现方法、音乐风格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蒙汉调”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它是蒙古族短调歌曲与西北汉族山歌相结合的混生体民歌歌种,它的体裁既不属于汉族山歌也不属于蒙古族短调,因此...
民歌的体裁划分是研究民歌的基础,它与音乐表现方法、音乐风格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蒙汉调”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它是蒙古族短调歌曲与西北汉族山歌相结合的混生体民歌歌种,它的体裁既不属于汉族山歌也不属于蒙古族短调,因此,“蒙汉调”在体裁上具有特殊性。本文力图找出“蒙汉调”与汉族山歌及鄂尔多斯短调在体裁上的联系与区别,从功用特征、音乐表现形式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体裁划分,同时,进一步分析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短调
汉族山歌
蒙汉调
体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裴雅勤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84-187,共4页
音乐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途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内容。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重点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任务和相关举措,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性...
音乐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途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内容。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重点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任务和相关举措,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音乐
素质教育
原文传递
聆听美国购物商城的声音:编程音乐和商业空间的建构
被引量:
6
5
作者
乔纳森·斯特恩
裴雅勤
(译)
汤亚汀(校)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9,共11页
在美国购物商城中,音乐以及音乐传播的设备可视为构筑商城精神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编程音乐,在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以及对建构商业空间起到了较大作用。商城中的音乐作为大众媒体音乐的一种,它的本质是商品化。因此,民族音乐...
在美国购物商城中,音乐以及音乐传播的设备可视为构筑商城精神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编程音乐,在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以及对建构商业空间起到了较大作用。商城中的音乐作为大众媒体音乐的一种,它的本质是商品化。因此,民族音乐学家的视野,不仅要关注程序化与非程序化音乐的差别,更应该看到由这种音乐所反映出来的阶层、性别、种族、年龄等诸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购物商城
编程音乐
商业空间建构
消费文化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琵琶流派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
5
6
作者
裴雅勤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琵琶流派是琵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据史料记载,我国琵琶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清代中叶以后,在我国江南一带形成众多琵琶流派,到了21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刘德海的琵琶作品和演奏称为"刘派"。那么,我国的琵琶...
琵琶流派是琵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据史料记载,我国琵琶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清代中叶以后,在我国江南一带形成众多琵琶流派,到了21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刘德海的琵琶作品和演奏称为"刘派"。那么,我国的琵琶流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对19世纪以后的诸多琵琶流派的划分方法是否科学?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
流派
成熟阶段
史料记载
明末清初
清代中叶
19世纪
刘德海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裴雅勤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出处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5,共7页
文摘
风格特征是艺术作品风貌、格调、风采的整体特征体现。蒙汉调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短调歌曲的旋律基础上融合了西北汉族山歌的音乐因素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本文着力阐述这种蒙汉结合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形态上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混合风格是如何在音乐形态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
鄂尔多斯短调
汉族山歌
蒙汉调
融合
风格
Keywords
Erdos short tune, the Han nationality folk song, Mongolia Chinese tune, fusion, style
分类号
J61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
被引量:
10
2
作者
裴雅勤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文摘
本文从音乐传播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女子十二乐坊的传受关系、表演方式、传播路径三个方面,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探讨女子十二乐坊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
关系
传播
女子十二乐坊
路径
Keywords
relation
prevalence
12 Girls Band
route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裴雅勤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3,4,共7页
文摘
民歌的体裁划分是研究民歌的基础,它与音乐表现方法、音乐风格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蒙汉调”流行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它是蒙古族短调歌曲与西北汉族山歌相结合的混生体民歌歌种,它的体裁既不属于汉族山歌也不属于蒙古族短调,因此,“蒙汉调”在体裁上具有特殊性。本文力图找出“蒙汉调”与汉族山歌及鄂尔多斯短调在体裁上的联系与区别,从功用特征、音乐表现形式及性格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体裁划分,同时,进一步分析它的特点。
关键词
鄂尔多斯短调
汉族山歌
蒙汉调
体裁
分类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被引量:
1
4
作者
裴雅勤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84-187,共4页
文摘
音乐素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途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内容。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重点阐述了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主要任务和相关举措,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
音乐
素质教育
分类号
C40-012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聆听美国购物商城的声音:编程音乐和商业空间的建构
被引量:
6
5
作者
乔纳森·斯特恩
裴雅勤
(译)
汤亚汀(校)
机构
美国匹兹堡大学传播系副教授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9,共11页
文摘
在美国购物商城中,音乐以及音乐传播的设备可视为构筑商城精神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编程音乐,在不同类型的商业空间中以及对建构商业空间起到了较大作用。商城中的音乐作为大众媒体音乐的一种,它的本质是商品化。因此,民族音乐学家的视野,不仅要关注程序化与非程序化音乐的差别,更应该看到由这种音乐所反映出来的阶层、性别、种族、年龄等诸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美国购物商城
编程音乐
商业空间建构
消费文化
身份认同
分类号
J618.9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琵琶流派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
5
6
作者
裴雅勤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博士研究生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33,共4页
文摘
琵琶流派是琵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据史料记载,我国琵琶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清代中叶以后,在我国江南一带形成众多琵琶流派,到了21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刘德海的琵琶作品和演奏称为"刘派"。那么,我国的琵琶流派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对19世纪以后的诸多琵琶流派的划分方法是否科学?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标准来划分?
关键词
琵琶
流派
成熟阶段
史料记载
明末清初
清代中叶
19世纪
刘德海
分类号
J632.33 [艺术—音乐]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蒙汉调”的风格特征
裴雅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音乐传播角度论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功
裴雅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蒙汉调”的体裁特征
裴雅勤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改革:科学发展观的视角
裴雅勤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
1
原文传递
5
聆听美国购物商城的声音:编程音乐和商业空间的建构
乔纳森·斯特恩
裴雅勤
(译)
汤亚汀(校)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我国琵琶流派划分的思考
裴雅勤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