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FSTL1、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裴蕊慧 向宗兴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白细胞介素(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13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测定并记录患者心...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白细胞介素(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13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测定并记录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FSTL1、炎症指标(IL-11、IL-1β)、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等,实施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结局。根据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评估预后,比较不同预后患者基线资料、心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指标,重点分析CHF患者血清FSTL1、IL-1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完成后经6个月随访,137例老年CHF患者中有22例发生MACE,其中15例恶性心律失常,7例心力衰竭,不良预后患者占16.06%。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组患者LVEF、FSTL1低于预后良好组,LVEDd、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IL-11、IL-1β、cTnI、NT-Pro BNP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STL1、IL-1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入院时血清FSTL1、IL-11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858、0.861、0.874,均有一定评估价值。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老年CHF患者血清FSTL1与IL-11水平呈负相关(r=-0.217,P=0.011)。结论血清FSTL1高表达降低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IL-11高表达增加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风险,入院时血清FSTL1、IL-11可用于预测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卵泡抑素样蛋白1 白细胞介素-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型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敏 裴蕊慧 向宗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分析CYP2C19基因型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均行PCI治疗。观察组于术后72 h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 目的:分析CYP2C19基因型检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药物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86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均行PCI治疗。观察组于术后72 h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并指导用药,若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氯吡格雷慢代谢或中等代谢型的患者,需停用氯吡格雷,改用替格瑞洛治疗;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为氯吡格雷快代谢型的患者仍应用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不检测基因分布行氯吡格雷常规治疗。评估两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心肌标志物水平[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两组治疗前、随访结束(治疗12个月)的血小板聚集率,记录患者随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nI、CK-MB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结束,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AMI患者经PCI后CYP2C19基因型检测可指导抗血小板用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对患者心肌功能、血小板聚集率有良好的影响,能减少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CYP2C19基因 抗血小板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抢救老年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裴蕊慧 李竹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979-980,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S/T模式)抢救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抢救治疗,观察组30例除传统治疗,早期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S/T模式)抢救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老年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抢救治疗,观察组30例除传统治疗,早期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h症状、体征变化及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动脉血气指标PH、PO2、PCO2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6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HR、RR、MAP、PCO2、BNP明显下降,PH、PO2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使老年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获得缓解的时间缩短,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通气机 负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胆红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裴蕊慧 李竹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冠心病组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据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为观察组(冠心病组冠状动脉分支狭窄≥50%),据其病变严重程度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及28例冠状动脉造影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组间TBIL、IBIL、hs-CRP水平变化,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TBIL、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内TBIL、IBIL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hs-CPR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hs-CRP水平,对于监测冠心病发病及评估冠心病严重程度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生理学 C反应蛋白质类 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发性心肌炎与非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心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裴蕊慧 王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359-1362,1368,共5页
目的探讨暴发性心肌炎(FM)与非爆发性心肌炎(NFM)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异,分析患者心功能受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经救治后成功出院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暴发性心肌炎63例(FM组)、非暴发性心肌炎42例(NF... 目的探讨暴发性心肌炎(FM)与非爆发性心肌炎(NFM)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异,分析患者心功能受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经救治后成功出院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暴发性心肌炎63例(FM组)、非暴发性心肌炎42例(NFM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病历资料,并对其远期预后进行随访及比较。复查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出院后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超声心动图改变,对比心功能正常与心功能受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FM组相比,FM组患者年龄更大,入院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更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水平及住院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低值<55%占比均更高,LVEF恢复时间更长(P<0.05)。两组入院时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FM组相比,FM组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水平更高,每搏输出量(SV)、LVEF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组出院后心功能受损16例(25.40%),NFM组心功能受损2例(4.76%),FM组心功能受损率明显高于NFM组(P<0.05)。再将FM组分为心功能受损与心功能正常两个亚组,与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心功能受损组的LVEF恢复时间更长,出院LVEF<55%占比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LVEF恢复时间是暴发性心肌炎患者随访期间心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02,95%CI:1.101~1.592,P=0.017)。结论相比非暴发性心肌炎,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远期预后更差,心功能受损发生率更高,住院期间LVEF恢复时间长是患者出院后心功能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发性心肌炎 非爆发性心肌炎 远期预后 心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