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在ECMO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王玉光 裴永菊 +1 位作者 时新萍 刘玉荣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技术(ECMO)治疗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接受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4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采取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技术(ECMO)治疗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接受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4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47例,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ECMO辅助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白蛋白与肠内营养素耐受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白蛋白水平均升高,肠内营养素耐受性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素耐受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CMO患者肠内营养护理中加入基于循证的集束化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患者临床指标时间与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提高白蛋白水平、改善肠内营养指标与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技术 循证 集束化护理 肠内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裴永菊 谢舒棠 +2 位作者 席芳 王昊 张爱兰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鼻胃管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超声组应用床旁超...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给予鼻胃管持续泵入肠内营养液。超声组应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注射器抽吸法评估胃残余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护士操作时间、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肠内营养达标时间、护士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给予肠内营养前后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胀、腹泻和营养液泵入中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床边超声监测机械通气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胃残余量,可以有效地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方案的调整,缩短护士操作时间和患者肠内营养达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胃残余量 床旁超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外科住院肿瘤患者营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宋红霞 郭迎迎 +8 位作者 王琳娜 陈培培 李宁宁 杨婷婷 杨阳 裴永菊 罗晓 黄静 蒋秋焕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789-794,共6页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住院肿瘤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住院肿瘤患者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肝胆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性开展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7—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和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营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352例患者,营养知识得分为(10.70±2.47)分,营养态度得分为(17.53±3.62)分,营养行为得分为(20.98±4.08)分。营养相关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受教育程度(β=0.530)、户籍(β=-0.958)、就业类型(β=-0.565);营养相关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为性别(β=0.819)、是否有高血压(β=1.151)、体育锻炼(β=1.151)和知识得分(β=0.409);营养相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性别(β=1.354)、体育锻炼(β=2.059)、知识得分(β=0.375)和态度得分(β=0.181)。结论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对营养知识了解有所欠缺,营养行为仍有改善。可针对性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围手术期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外科 肿瘤 营养 知信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4
作者 赵敬 程青云 +3 位作者 彭胜伟 任建伟 倪明辉 裴永菊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总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管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等。经过18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至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和康复,出院后1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 总结1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机械通气护理、呼吸道管理、功能训练、营养支持、出院指导与随访等。经过18 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至基层医院继续治疗和康复,出院后1个月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3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呼吸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爱兰 裴永菊 +1 位作者 单海娟 刘丹 《现代临床护理》 2016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时置入胸腔双侧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和对照组(分期胸... 目的探讨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同时置入胸腔双侧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和对照组(分期胸腔置入引流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时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导致恶性胸腔积液,可缩短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应用过程无增加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中心静脉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负压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的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爱兰 裴永菊 +1 位作者 单海娟 刘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25-392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式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改良式负压引流装置的治疗组(47例)和应用传统负压引流装置的对照组(48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式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应用中的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2014年本院收治的95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改良式负压引流装置的治疗组(47例)和应用传统负压引流装置的对照组(48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改良式负压引流装置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92.5%vs.91.6%)、复发率(7%vs.8%)无明显差异,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2±1.8)vs.(6.7±1.2)],治疗组的耐受性(95.74%vs.87.5%),脱管率(4.25%vs.10.41%)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整个流程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2±2.2)vs.(27±3.2)]。结论:改良后负压式引流装置对自发性气胸进行引流,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 负压引流装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婷 裴永菊 +1 位作者 王文慧 王欣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肺部感染与否分为肺部感染组(30例)与肺部未... 目的: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肺部感染与否分为肺部感染组(30例)与肺部未感染组(50例)。记录肺部感染组的病原菌检出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脑出血情况、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展开多因素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30例患者痰培养共检出30株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肺部感染组血浆白蛋白水平<30 g/L、术前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6分、基底节出血、机械通气时间≥24 h及留置鼻饲管时间≥10 d者占比较肺部未感染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白蛋白水平<30 g/L、术前GCS评分<6分、基底节出血、机械通气时间≥24 h、留置鼻饲管时间≥10 d等可能是H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血浆白蛋白水平<30 g/L、术前GCS评分<6分、基底节出血、机械通气时间≥24 h及留置鼻饲管时间≥10 d等,临床需据此给予适当干预,从而降低HICH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黛力新与艾司唑仑治疗肺癌失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兰 裴永菊 单海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4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肺癌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例肺癌失眠患者分为黛力新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100例。治疗8周,停药后观察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量表给予睡眠治疗评估,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肺癌失眠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0例肺癌失眠患者分为黛力新组和艾司唑仑组,每组100例。治疗8周,停药后观察12周。采用匹兹堡睡眠治疗量表给予睡眠治疗评估,观察临床疗效和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黛力新组总有效率为96%,显效率为80%;艾司唑仑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50%;黛力新组显效率显著高于艾司唑仑组(P<0.05)。黛力新组停药2周后复发率为10%,艾司唑仑组为80%。黛力新组不良反应少于艾司唑仑组。结论黛力新治疗肺癌失眠疗效明显好于艾司唑仑,不良反应较少,药物戒断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艾司唑仑 神经阻滞剂 肺癌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技术联合氧气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维 裴永菊 孟祥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3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氧气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压疮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VSD治疗,观察组以VSD治疗为主,并辅以间断高浓度氧气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高于...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氧气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择压疮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VSD治疗,观察组以VSD治疗为主,并辅以间断高浓度氧气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联合氧气治疗对压疮创面感染的防治效果良好。认为VSD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氧气治疗Ⅳ期压疮操作简单、适用性强,能加速组织生长,促进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负压封闭引流 氧气治疗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下无痛支气管镜治疗的护理
10
作者 张爱兰 裴永菊 +1 位作者 单海娟 潘金兵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70-672,共3页
本文报道2012年11月-2014年3月介入治疗中心性气道狭窄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48例的护理经验,全身麻醉,喉罩机械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高频电凝、高压球囊导管扩张及气道支架置入治疗。48... 本文报道2012年11月-2014年3月介入治疗中心性气道狭窄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48例的护理经验,全身麻醉,喉罩机械通气下经支气管镜应用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高频电凝、高压球囊导管扩张及气道支架置入治疗。48例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气道狭窄 喉罩 支气管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ICU后综合征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露 刘影 +4 位作者 赵平凡 裴永菊 陶琳 张倩 李佳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期188-192,共5页
ICU后综合征(PICS)可以影响ICU重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增加病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医护人员较少关注危重患者转出ICU后的身心健康和长期疗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PICS的危险因素... ICU后综合征(PICS)可以影响ICU重症患者病情的恢复,增加病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目前,国内医护人员较少关注危重患者转出ICU后的身心健康和长期疗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PICS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ICU后综合征的认识,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后综合征 谵妄 情感障碍 干预措施 早期活动 延续性护理 ICU过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市三级医院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静儒 蒋秋焕 +4 位作者 杨慧 陶琳 裴永菊 刘赛赛 陈瑞云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调查郑州市三级医院护士营养护理能力,分析影响因素,为后续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47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自评量表通过问卷星... 目的:调查郑州市三级医院护士营养护理能力,分析影响因素,为后续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647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能力自评量表通过问卷星对其进行调查,分析郑州市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回64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23%。护士营养护理能力总分为(236.95±41.31)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定期开展营养培训、定期督查病人营养状况、科室、是否为营养支持专科护士是护士营养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郑州市三级医院护士的营养护理能力仍有待提升,管理者应定期开展营养培训,尤其加强外科、重症医学科、妇产科、儿科等科室的营养培训,重视营养支持专科护士的培养,完善督导机制,增强护士营养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 护理 调查研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奶酪模型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冠宇 张玲玲 +3 位作者 李雪阳 陈云霞 冯英璞 裴永菊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胃潴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成立研究小组对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原因进行调查,寻找原因漏洞,制定填补漏洞的相应对策,并对实施后胃潴留的发生率、前白蛋白...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胃潴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成立研究小组对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原因进行调查,寻找原因漏洞,制定填补漏洞的相应对策,并对实施后胃潴留的发生率、前白蛋白白蛋白均值、7d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发生率由59.13%下降至37.39%,干预组营养监测指标前白蛋白及白蛋白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7d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瑞士奶酪模型应用于神经重症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胃潴留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奶酪模型 肠内营养 神经重症 胃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监测联合营养支持用于ICU急性皮肤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星 裴永菊 +3 位作者 卫晓静 张付娟 刘万乐 赵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3期3601-3607,共7页
目的 探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室(ICU)急性皮肤衰竭(ASF)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目的 探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重症监护室(ICU)急性皮肤衰竭(ASF)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86例ICU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ASF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皮肤灌注量[皮肤花斑评分(SMS)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与营养状况(转铁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SF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MS评分低于对照组,CR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重症患者,采用基于皮肤温度监测的护理管理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可以降低ASF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皮肤灌注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温度监测 护理管理 营养支持 重症监护室 急性皮肤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评估在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霍珍珍 裴永菊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2期4463-4465,共3页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在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疼痛评估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在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疼痛评估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情况、心理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活动性疼痛强度、静息性疼痛强度及疼痛控制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评估护理能改善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疼痛程度、负性心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提升病人的诊疗效果和护理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护理 蛛网膜下隙出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彩媛 凡秀娟 +1 位作者 李云玲 裴永菊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5期3125-3127,共3页
[目的]了解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整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给予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19例心脏支架术后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脏支架术后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评... [目的]了解心脏支架术后病人的整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给予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19例心脏支架术后病人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营养KAP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心脏支架术后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评分及格率分别为5.9%,13.4%;饮食口味偏咸占42.0%,服用营养补充剂情况及关注保健品分别仅占12.6%,11.8%。[结论]心脏支架术后病人可参考日历式居家自我护理干预建议实施自我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支架手术 自我护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蜂蛰伤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ECMO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万乐 裴永菊 《全科护理》 2020年第36期5182-5184,共3页
总结1例蜂蛰伤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密切监测ECMO运行状况及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30 d后康复... 总结1例蜂蛰伤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的精细化护理管理。及时准确评估病情,密切监测ECMO运行状况及时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30 d后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会娇 裴永菊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538-540,共3页
总结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加强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血糖控制、抗感染护理、肠内外营养护理、胸腔引流护理、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经过多学科... 总结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加强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血糖控制、抗感染护理、肠内外营养护理、胸腔引流护理、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及对精心舒适的护理照顾,该患者血糖控制较好,感染、胸腔积液好转,营养状况较前明显改善,预后较好,最终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人 肺部感染 营养支持 护理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消毒与传统人工消毒在ICU终末消毒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9
作者 赵敬 裴永菊 +2 位作者 张红梅 王曦 孙明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对比智能机器人与传统人工消毒在ICU终末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病区分别采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和传统人工消毒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方式对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的合格率、消毒后检出... 目的对比智能机器人与传统人工消毒在ICU终末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3—9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病区分别采用智能消毒机器人和传统人工消毒的方法进行终末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方式对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的合格率、消毒后检出菌落数及终末消毒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物表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气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观察组物表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空气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两组终末消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消毒机器人能提高ICU物体表面的终末消毒效果,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机器人 人工消毒 重症监护病房 终末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医疗在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赵敬 裴永菊 +3 位作者 王卫香 倪明辉 彭胜伟 任建伟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2期739-743,共5页
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人员利用通信设施及智能化电子设备为患者进行远程疾病监测和康复指导。文章对远程医疗在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应用局限及挑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 远程医疗是医疗卫生人员利用通信设施及智能化电子设备为患者进行远程疾病监测和康复指导。文章对远程医疗在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应用局限及挑战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肺移植患者居家呼吸康复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肺移植 呼吸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