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医药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侯瑜 裴志燕 《中国物价》 2024年第11期33-38,53,共7页
本文基于2014-2022年申银万国医药上市企业数据,考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医药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结果表明: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提升企业营运资金效率、降低企业销售费用显著促进医药企业创新。这种促进作用... 本文基于2014-2022年申银万国医药上市企业数据,考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对医药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和机制。结果表明:集中带量采购通过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提升企业营运资金效率、降低企业销售费用显著促进医药企业创新。这种促进作用因企业规模、行业集中度、企业股权性质、所属医药行业以及中标次数的不同存在异质性。本文建议进一步扩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强化创新支持;完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促进原料药企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带量采购 研发创新 营运资金效率 销售费用 质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活检比较肝硬度值和血清学模型对慢性乙型肝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人群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霞 王亮 +4 位作者 刘天府 李娟 刘元元 裴志燕 张岭漪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35-43,共9页
目的 基于肝病理Scheuer评分比较肝硬度值(LSM)和血清学模型对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MVR)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86例符合MVR且丙氨酸转氨酶正常、Scheuer评分G<2的CHB患者,收集并计算患者LSM及天... 目的 基于肝病理Scheuer评分比较肝硬度值(LSM)和血清学模型对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MVR)的慢性乙型肝炎(CHB)人群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86例符合MVR且丙氨酸转氨酶正常、Scheuer评分G<2的CHB患者,收集并计算患者LSM及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计数、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数、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小板、S指数、AGAP评分、King's指数、Forns指数等。根据肝活检Scheuer评分分组:轻微纤维化组35例(1≤S<2)、显著纤维化组41例(2≤S≤3)、进展期纤维化组10例(3<S≤4),对3组患者进行Scheuer分期与LSM和血清学模型之间Spearman相关性研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LSM与各血清学模型对S≥2及S≥3的诊断效能,并进行亚组分析,探讨LSM和血清学模型对不同乙型肝炎e抗原状态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患者无创纤维化指标基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天冬氨酸/丙氨酸转氨酶外,LSM和血清学模型与Scheuer分期均呈正相关关系,LSM相关性最大(rs=0.615,P<0.001)。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AUC分别为0.818、0.887,均高于血清学模型,尤其S≥3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AP评分+Forns指数+LSM-AUC(0.905)较LSM-AUC(0.887)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3)。在Scheuer分期S≥2、S≥3时,LSM在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组AUC均高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组。结论 LSM诊断CHB-MVR患者纤维化效能高于各血清模型,尤其对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CHB-MVR患者评估作用更强。但LSM用于肝纤维化动态进展评估效能的稳定性需做更长期的队列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持续病毒学应答 肝硬度值 肝纤维化 血清学指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裴志燕 张岭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326-1330,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其侵袭性强,死亡率高,而治疗手段有限。HCC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促使人们深入研究其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HCC患者存在Wnt/β...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其侵袭性强,死亡率高,而治疗手段有限。HCC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促使人们深入研究其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约95%的HCC患者存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靶向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HCC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在HCC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在HCC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肝细胞癌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中关键micro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裴志燕 王健力 张岭漪 《肝癌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9-37,共9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关键microRNA的鉴定及其对HC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①利用GEO2R工具分析GEO数据库中GSE69580和GSE67882数据集,筛选HBV相关HCC组织与...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关键microRNA的鉴定及其对HC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①利用GEO2R工具分析GEO数据库中GSE69580和GSE67882数据集,筛选HBV相关HCC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RNAs(DEMs);②利用miR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NAs的靶基因,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DEMs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③利用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确定DEMs的关键miRNAs,并利用miRNACancerMAP数据库分析miRNAs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④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关键miRNAs与HCC临床预后的关系;⑤使用MTT法和划痕实验验证DEMs对HCC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出12个上调DEMs和1个下调DEMs,并通过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表明,miR-93和miR-125b参与MAPK、PI3K-AKT和P53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生存分析发现,miR-93表达水平与HBV相关HCC患者的预后负相关(P=0.036),而miR-125b表达水平与HBV相关HCC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关系(P=0.032)。在HBsAg阳性的肝癌细胞系MHCC-97H中,过表达miR-93或抑制miR-125b均可增强MHCC-97H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而过表达miR-125b或抑制miR-93可降低MHCC-97H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P<0.05)。结论:miR-93和miR-125b是HBV相关HCC的关键miRNAs,且上调miR-125b或下调miR-93可抑制肝癌细胞系MHCC-97H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小RNA 增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一项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梁文霞 孔银 +6 位作者 丁洁 刘天府 刘元元 麻爱娣 裴志燕 李龙泉 张岭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NCALBT)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48例NCALB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肝活检,采用改良Scheuer评分评估。常规检测血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248例NCALB...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的慢性血生化异常(NCALBT)患者病因诊断及其肝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48例NCALB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肝活检,采用改良Scheuer评分评估。常规检测血生化、血清学和病毒学指标。结果在248例NCALBT患者中,诊断药物性肝损伤(DILI)89例(35.9%),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67例(27.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39例(15.7%),遗传代谢性肝病(IMLD)30例(12.1%),特发性非硬化性门静脉高压(INCPH)20例(8.1%)和其他肝病3例(1.2%);DILI和AILD患者血生化指标显著高于其他肝病患者(P<0.05);本组168例(67.8%)NCALBT患者肝组织处于G_(2-4)/S_(2-4)状态,即有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损伤,DILI(61.8%)、AILD(95.5%)、NAFLD(56.4%)、INCPH(65.0%)和其他肝病(100.0%)均以G_(2-4)/S_(2-4)为主,而IMLD患者肝组织G_(2-4)/S_(2-4)只占36.7%。结论NACLBT患者病因以常见病为主,综合血清和组织学检查往往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明原因的肝生化指标异常 病因 组织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离DNA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高危人群风险筛查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戚德涛 李娟 +5 位作者 刘天府 孔银 刘元元 麻爱娣 裴志燕 张岭漪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2期1480-1488,1494,共10页
目的 探究基于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检测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高/低风险组的相关人群特征,分析并构建预测HCC发生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 目的 探究基于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检测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高/低风险组的相关人群特征,分析并构建预测HCC发生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方法 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来自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HCC高危、极高危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cfDNA检测的HIFI值分为:HCC高风险组(HIFI值≥1)和HCC低风险组(HIFI值<1);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至2023年12月,依照随访中是否临床诊断HCC分为:HCC组与非HCC组。分别回溯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并进一步行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并构建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140例CHB患者,其中高风险组60例、低风险组80例;随访中HCC组24例,非HCC组116例。高低风险组在经过1∶1倾向性匹配去除混杂因素后,两组人群在随访发生HCC的人数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对研究人群的随访结果(经1∶4倾向性匹配)中,与非HCC组患者数据相比,HCC组患者呈现甲胎蛋白(AFP)偏高(P<0.001),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偏高(P<0.001)以及存在拷贝数变异(CNV)的人数占比偏高(P=0.018)的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异常凝血酶原、存在拷贝数变异为CHB患者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发生HCC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多因素HCC预测模型B[AUC 0.831 (95%CI:0.734~0.928)]与AFP联合PIVKA-Ⅱ预测模型[AUC 0.818(95%CI:0.718-0.912)]对HCC发生均有较好预测价值。结论 预测HCC的发生应结合多因素考虑,高PIVKA-Ⅱ水平、存在拷贝数变异,同时合并高甲胎蛋白水平的CHB患者存在发生HCC的较高潜在风险,应予以临床的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DNA 肝细胞癌 倾向性评分匹配 异常凝血酶原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突变致胆管炎型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
7
作者 何晶晶 裴志燕 张岭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先天性肝纤维化目前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与胆管板畸形所致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有关。现以1例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突变致胆管炎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为例,探讨该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 先天性肝纤维化目前仍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该病与胆管板畸形所致的肝内胆管遗传发育障碍有关。现以1例多囊肾/多囊肝病变1基因突变致胆管炎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为例,探讨该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治疗进展,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胆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有效提高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肝纤维化 磁共振 肝活检
原文传递
经治慢性乙型肝炎低病毒血症患者人群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一项单中心横断面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彤 孔银 +5 位作者 刘元元 刘天府 麻爱娣 李龙泉 裴志燕 张岭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发生持续或间歇性低病毒血症(LLV)可能的相关人群特征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单中心对接受NAs治疗≥(48±2)周的门诊CH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48±2)周血清乙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发生持续或间歇性低病毒血症(LLV)可能的相关人群特征及其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单中心对接受NAs治疗≥(48±2)周的门诊CH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48±2)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进行研究分组:LLV组(20 IU/ml<HBV DNA<2000 IU/ml)和持续性病毒学应答组(MVR,HBV DNA<20 IU/ml);回溯收集2组患者在开始接受NAs治疗当时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资料作为基线及治疗中HBV DNA载量下降幅度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进一步行相关性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LLV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c检验、Spearman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或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509例CHB患者,其中LLV组189例、MVR组320例。与MVR组患者基线比较:(1)LLV组患者呈现年龄偏小(39.1岁,P=0.027)、多有家族史(60.3%,P=0.001)、61.9%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占比偏高(20.6%,P=0.025)等人口学基线特征;(2)LLV组患者呈现HBV DNA载量、qHBsAg水平、qHBeAg水平、HBeAg阳性率、C基因型HBV感染比例均在较高水平状态以及治疗中HBV DNA下降幅度低(P<0.001)等血清病毒学基线特征;(3)LLV组患者呈现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低(P=0.007)等血清生化学基线特征;(4)LLV组患者呈现为天冬氨基酸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P=0.02)、FIB-4(P=0.027)偏高的无创肝纤维化指标基线特征。其中HBV DNA、qHBsAg及qHBeAg与LLV的发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9、0.344、0.435),而年龄、HBV DNA下降幅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98、-0.876);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恩替卡韦治疗史、基线高HBV DNA载量、高qHBsAg水平、高qHBeAg水平、HBeAg阳性、低ALT水平及低HBV DNA下降幅度均为影响NAs经治CHB患者发生LLV的独立风险因素;多因素预测模型对LLV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 0.922(95%CI:0.897~0.946)]。结论研究中有37.1%经一线NAs治疗的CHB患者存在LLV。LLV的形成是多因素影响所致。HBeAg阳性、C基因型HBV感染、基线高HBV DNA载量、高qHBsAg水平、高qHBeAg水平、高APRI或FIB-4值、基线低水平ALT、治疗中HBV DNA下降幅度低、同时合并有家族史、代谢性肝病史、年龄<40岁的CHB患者存在治疗过程发生LLV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低病毒血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明明 张思薇 +5 位作者 胡璇 包飞云 裴志燕 刘元元 麻爱娣 张岭漪 《中华肝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HBeAg(+)/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以探索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CT)在判断CHB肝病进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7例血清丙氨酸...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与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阴性[HBeAg(+)/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以探索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CT)在判断CHB肝病进展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07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或轻度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ULN)]且经改良Scheuer评分的HBeAg(+)/HBeAg(-)CHB住院患者,分为轻度肝病组(M组,131例,改良Scheuer评分<G2S2)和进展肝病组(A组,276例,改良Scheuer评分≥G2和/或S2);亚组分为:HBeAg(+)-M组、HBeAg(-)-M组、HBeAg(+)-A组、HBeAg(-)-A组。回顾性分析ICG-R15与各组间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对数据采用t检验、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临床基本特征:407例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HBeAg(+)CHB 171例,HBeAg(-)CHB 236例;HBeAg(+)CHB患者血清HBV DNA基线均值[(6.06±1.95)log10IU/ml]高于HBeAg(-)CHB[(3.60±1.37)log10IU/ml,P=0.000]。纳入患者ICG-R15检测特征:(1)ICG-R15基线均值在HBeAg(+)CHB和HBeAg(-)CHB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基本在正常值范围(<10%);(2)ICG-R15基线均值在各亚组间比较显示,HBeAg(+)-A组/HBeAg(-)-A组患者分别高于HBeAg(+)-M组/HBeAg(-)-M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48)。纳入患者ICG-R15与改良Scheue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1)ICG-R15与HBeAg(+)/HBeAg(-)CHB两组患者改良Scheuer评分中炎症活动分级(G)均分别呈弱正相关性(r=0.237,P=0.002;r=0.244,P=0.000);(2)ICG-R15与HBeAg(+)/HBeAg(-)CHB两组患者改良Scheuer评分中纤维化分期(S)均分别呈弱正相关性(r=0.254,P=0.001;r=0.225,P=0.001)。ICG-R15对纳入患者肝组织学进展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当ICG-R15截断值取5.1%时,基于ICG-R15预测HBeAg(+)/HBeAg(-)CHB患者M组进展至A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1(P=0.001)。结论ICG-R15与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CHB患者肝组织改良Scheuer评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ICG-R15的截断值为10%时不能准确反映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CHB患者有效肝细胞储备功能;ICG-R15的截断值前移为4.0%~5.0%时可能具有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HBeAg(-)CHB患者肝病进展至改良Scheuer评分≥G2和/或≥S2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丙氨酸转氨酶 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 改良Scheuer评分
原文传递
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志燕 张岭漪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9-522,共4页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迅速、有效干预是一项重大挑战。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经验可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已经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疾病的核苷(酸)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干...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迅速、有效干预是一项重大挑战。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经验可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已经批准用于治疗艾滋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疾病的核苷(酸)类似物、蛋白酶抑制剂、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也是潜在的有效药物。本文对潜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抗病毒药物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