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地表区地震采集关键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陈飞旭 何伟 +3 位作者 裴广平 胡善政 徐凯驰 马川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由于地形剧烈起伏、近地表结构复杂、地表岩性复杂多变以及地下构造复杂等原因,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落实程度较低。地震资料采集是油气地震勘探的关键环节之一,采集资料的品质决定了地震勘探的效果。为了在塔里木... 由于地形剧烈起伏、近地表结构复杂、地表岩性复杂多变以及地下构造复杂等原因,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构造落实程度较低。地震资料采集是油气地震勘探的关键环节之一,采集资料的品质决定了地震勘探的效果。为了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区获得高质量的地震资料,近年来在该区开展了持续、深入的采集技术攻关,形成了适用于该区的一系列地震采集关键技术。该系列采集技术应用结果表明:1) 基于三维模型正演的观测系统优化技术,可以从偏移成像角度更加经济有效地论证不同观测系统的有效性,观测系统的炮道密度和接收线距是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2) 通过将爆炸仿真方法引入到地震激发模拟分析之中,形成了基于激发仿真的激发参数优化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模拟不同地表岩性参数、炸药参数、激发方式等对地震激发效果的影响;3) 采用空腔激发技术可以降低爆轰初始压力,延长爆轰冲击的持续时间,减少用于破碎岩石的能量,从而增加产生的弹性波的能量转化效率;4) 通过高精度表层模型正演及约束层析反演分析表明,库车山前戈壁区一定密度的超深微测井能够大幅改善静校正效果,超深微测井密度达到3口/12 km较为合适。综上认为,该系列技术的应用为库车地区获得高品质地震资料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库车地区勘探开发取得持续性的突破。Due to the dramatic topographic ups and downs, complex near-surface structure, complicated and variable surface lithology, and complex underground structure, the seismic data in the Kuqa area of the Tarim Basin has a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a low degree of tectonic implementation.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is one of the key links in oil and gas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acquired data determines the effect of seismic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high-quality seismic data in the complex mountainous area of Kuqa in the Tarim Basin, continuous and in-depth acquisi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area in recent years, and a series of key seismic acquisition technologies applicable to this area have been formed.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eries of acquisition techniques show that: 1) The optimization technique of observation system based on 3D model orthogonal evolution can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observation systems more economically and efficien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ffset imaging, and the channel density and receiving line distance of the observation system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imaging;2) The excitatio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excitation simulation has been formed by introducing the explosion simulation method into seismic excitation simulation analys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different ground surface data. This technique can effectively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face lithological parameters, explosive parameters, and excitation methods on the effect of seismic excitation;3) The use of cavity excitation technology can reduce the initial pressure of the blast, prolong the duration of the blast impact, and reduce the energy used to break the rock, thus increasing th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generated elastic wave;4) Through the high-precision surface modeling and the constraints of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inver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Kuche pre-mountain The analysis of high-precision surface modeling and constrained stratigraphic inversion shows that a certain density of ultra-deep micro-logging wells in the Kucha pre-mountainous area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ect of static correction, and the density of ultra-deep micro-logging wells reaches 3 wells/12 km. In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series of technologies has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obtaining high quality seismic data in the Kucha area, and ensured the sustainable breakthrough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Kucha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 复杂地表区 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优化 激发仿真 空腔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析+折射约束迭代反演近地表建模方法及应用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崔永福 吕景峰 +4 位作者 裴广平 魏疆宁 王国纬 李艳君 苏子玉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塔西南山前带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之一,其地表为巨厚黄土覆盖,黄土厚度可达500 m以上,速度在纵、横向上变化快,表层结构复杂。为改善地震成像效果,针对复杂地表区表层模型精度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开展了拟合时深曲线量板、... 塔西南山前带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勘探接替领域之一,其地表为巨厚黄土覆盖,黄土厚度可达500 m以上,速度在纵、横向上变化快,表层结构复杂。为改善地震成像效果,针对复杂地表区表层模型精度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开展了拟合时深曲线量板、层析反演及折射反演等方面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多种表层建模方法综合运用是提高近地表模型精度的有效途径;黄土曲线量板可反映连续介质区近地表速度变化规律;层析+折射约束迭代反演近地表建模方法能够将模型精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逐级递进约束层析反演可拓展可信速度场深度约1500 m。以上成果认识,对类似探区构建高精度近地表模型及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 折射 近地表建模 塔西南 黄土 表层结构 地震成像 连续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表连续介质区Q值调查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凯驰 吕景峰 +3 位作者 裴广平 段孟川 王国纬 周旭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原始资料进行吸收补偿,需要提高近地表Q模型的精度。针对结构疏松、速度变化快且风化层厚度较大的连续介质近地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品质因子调查、近地表Q建模等方面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 为了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对原始资料进行吸收补偿,需要提高近地表Q模型的精度。针对结构疏松、速度变化快且风化层厚度较大的连续介质近地表对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的问题,开展了品质因子调查、近地表Q建模等方面研究工作。结果表明:1)井中激发、地表和井底同时接收的双井微测井调查方式,可提高品质因子的精度;2)涵盖了不同风化层速度、厚度且样点数据充分的近地表Q值调查结果保证了Q-v经验公式的统计规律;3)微测井调查的高精度近地表模型为构建层状近地表Q模型奠定了基础;4)连续介质近地表Q模型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实际近地表Q值的分布规律。以上成果认识,对近地表为连续介质的沙漠、黄土塬等工区提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采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 连续介质 Q值调查 吸收衰减 吸收补偿 双井微测井 近地表Q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油田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杰 洪涛 +4 位作者 朱永峰 刘俊锋 裴广平 袁源 吴萧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共8页
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潜山油藏。采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和残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将轮古油田二级古地貌自西向东划分为岩溶缓坡、岩溶台地、岩溶高地、峰丛谷地和岩溶盆地共5种类型。研究区奥陶系岩... 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奥陶系油藏属于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潜山油藏。采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和残留厚度法进行古地貌恢复,将轮古油田二级古地貌自西向东划分为岩溶缓坡、岩溶台地、岩溶高地、峰丛谷地和岩溶盆地共5种类型。研究区奥陶系岩溶储层以洞穴型储层为主,可细分为山高洞大型和暗河连通型2种;目前已勘探开发的洞穴型储层主要发育于奥陶系潜山面以下0~135 m,不同埋深、不同区块洞穴型储层的充填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洞穴充填相可划分为化学沉积相、搬运型岩相、垮塌型岩相和渗流充填相4种类型;洞穴充填模式可划分为峡谷区顺河潜流型洞道充填模式、峡谷区伏流型洞道洪水回泛及深潜型洞道垮塌充填模式、顺河潜流垮塌落水洞充填模式和深潜流型竖井未充填模式4种。油气主要富集于轮古油田奥陶系潜山残丘高部位,沟谷趋势面指示原始的油水界面,不同井区控制油水界面的沟谷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河 沟谷 古地貌 洞穴型储层 碳酸盐岩潜山 轮古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东走滑断裂破碎带结构及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杰 袁源 +4 位作者 洪涛 吴梅莲 裴广平 刘俊锋 张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04-1316,共13页
利用最新处理完成的轮古东300 km2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多手段识别出轮古东气田发育3期4组断裂。断裂控制了裂缝走向与裂缝发育密度,裂缝主要为高角度(45°~75°)构造窄裂缝,沿裂缝存在溶蚀,走向主要为NESW。纵向上,一间房... 利用最新处理完成的轮古东300 km2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多手段识别出轮古东气田发育3期4组断裂。断裂控制了裂缝走向与裂缝发育密度,裂缝主要为高角度(45°~75°)构造窄裂缝,沿裂缝存在溶蚀,走向主要为NESW。纵向上,一间房组裂缝发育密度最大(14条/100 m),其次为鹰山组(6条/100 m)和良里塔格组(4条/100 m);平面上,裂缝主要分布在主干断裂周边1 km范围内,随着距断裂距离增大,裂缝发育强度(裂缝线密度)呈指数降低。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主干断裂及伴生裂缝发育特征,将轮古东断裂破碎带平面上划分为“羽状破碎带、转换破碎带、斜列破碎带、复合破碎带”4种结构,羽状破碎带分布面积最广,是油气最富集的区域,是目前高效井的集中分布区,围绕羽状破碎带的钻探为走滑断裂控储控藏研究和寻找新的油气富集区域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东 奥陶系 碳酸盐岩 断裂 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MP算法五维数据规则化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崔永福 苗青 +3 位作者 党青宁 吴国忱 裴广平 袁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数据规则化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它对改善地震数据的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有很大的优势。基于OMP算法五维数据规则化技术能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的"纵向、横向、时间、偏移距、方位角"五个维... 数据规则化技术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它对改善地震数据的面元属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成像质量有很大的优势。基于OMP算法五维数据规则化技术能综合利用三维地震数据的"纵向、横向、时间、偏移距、方位角"五个维度的信息,利用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实现数据规则化。与常规数据规则化方法相比,该方法规则化和插值更精确,解决了连片偏移处理中块与块之间覆盖次数不均造成的能量不均和偏移画弧问题。该技术在塔北隆起LG地震工区得到成功应用,新资料清楚地刻画出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潜山面,并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出奥陶系内幕孔洞型"串珠"储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规则化 五维插值 OMP算法 孔洞型储层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域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的应力速度声波方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7
作者 彭更新 刘威 +3 位作者 郭念民 胡自多 徐凯驰 裴广平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5,173,共11页
目前应力速度声波方程数值模拟普遍采用时间二阶和空间2M阶交错网格差分法,相应的差分系数仅利用空间域频散关系和泰勒展开求解。但波动方程数值求解在时间和空间域同时进行,仅利用空间域频散关系计算差分系数,易产生数值频散,因而影响... 目前应力速度声波方程数值模拟普遍采用时间二阶和空间2M阶交错网格差分法,相应的差分系数仅利用空间域频散关系和泰勒展开求解。但波动方程数值求解在时间和空间域同时进行,仅利用空间域频散关系计算差分系数,易产生数值频散,因而影响数值模拟精度。针对该问题,从差分离散波动方程和平面波理论出发,推导出了时间二阶、空间2M阶交错网格差分法的时空域频散关系,并进一步导出了基于时空域频散关系和泰勒展开的差分系数算法,该算法求解的差分系数随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自适应变化。数值频散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差分系数算法能够有效减小数值频散进而提高模拟精度;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的差分系数算法能够有效增强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的稳定性,使得该方法能采用更大的时间步长从而提高计算效率。层状介质模型和塔里木盆地典型复杂构造模型数值模拟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新差分系数算法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在提高模拟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系数 数值频散 交错网格 时空域频散关系 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西奥陶系潜山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特征与充填规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世银 罗春树 +4 位作者 邓兴梁 李保华 常少英 王轩 裴广平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4,共5页
洞穴型岩溶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多数高效井均钻遇大型洞穴型岩溶储层。依据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大量单井资料分析,洞穴型岩溶储层可分为充填洞穴、半充填洞穴和未充填洞穴三种类型。结合古地貌... 洞穴型岩溶储层是塔里木盆地轮古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多数高效井均钻遇大型洞穴型岩溶储层。依据轮古西奥陶系潜山大量单井资料分析,洞穴型岩溶储层可分为充填洞穴、半充填洞穴和未充填洞穴三种类型。结合古地貌精细刻画与岩溶垂向分带成果,认为古地貌位置由岩溶台地向岩溶缓坡和岩溶盆地逐渐降低,而洞穴发育和充填程度在逐渐增高。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主要发育在岩溶台地和岩溶缓坡的溶峰边坡、溶丘边坡及沟槽谷洼地边坡等地貌单元。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带洞穴型岩溶储层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垂直渗滤带和潜流溶蚀带。未充填与半充填洞穴型岩溶储层主要发育在表层岩溶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古油田 奥陶系 古潜山油气藏 岩溶型油气藏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轮古西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孔洞充填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苗青 常少英 +3 位作者 裴广平 翟姝玲 刘俊锋 袁源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大量溶洞作为存储油气的岩溶孔洞,对该区产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钻井证实,该区油气主要分布于潜山顶面以下50m范围内,但这个领域也是岩溶孔洞充填较为严重的地方。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充填洞穴及未充填...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大量溶洞作为存储油气的岩溶孔洞,对该区产能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钻井证实,该区油气主要分布于潜山顶面以下50m范围内,但这个领域也是岩溶孔洞充填较为严重的地方。在常规地震剖面上,充填洞穴及未充填洞穴均表现"串珠状"反射特征,仅靠单一的地球物理手段很难识别出有效储层。通过对工区内多口井的岩心观察,结合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通过模型正演,划分出不同盖层条件下的溶洞充填相,并利用频谱分析技术,识别出有效储层的反射特征,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较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 轮古西 奥陶系 溶洞充填 盖层 频谱分析 模型正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谱分解方法比较及其在轮古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露露 孙赞东 +2 位作者 罗春树 苗青 裴广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6,117,共5页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和基质孔渗性低等特点,给储层的预测带来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开展了频谱分解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不同分频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其中基于S-变换的...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有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特征显著和基质孔渗性低等特点,给储层的预测带来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开展了频谱分解的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不同分频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其中基于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采用的时窗随频率变化,适用于非平稳地震信号的处理,有较好的时频分辨率和多分辨率,具有局部性、时移性和无损可逆性等特点,低频段的成像效果好,特别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研究。应用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对塔里木盆地轮古地区进行地震频谱成像分析,预测溶蚀孔洞的空间展布,和已有实钻井全部符合,证明该方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地区 碳酸盐岩 频谱分解 S-变换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奥陶潜山油水界面识别方法及油气分布特征评价——以轮古LG7井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兴梁 李世银 +3 位作者 梁彬 李保华 裴广平 刘俊锋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39-344,共6页
为保证油气勘探取得成效,本文以轮南奥陶系古潜山LG7井区为例,探讨油水界面的分析识别方法.轮古7井区位于轮古西部,岩溶储层主要为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泥晶、亮晶砂屑灰岩,灰岩原生孔隙较低,平均孔隙度仅为1.2%,但岩溶构造缝洞相当发育... 为保证油气勘探取得成效,本文以轮南奥陶系古潜山LG7井区为例,探讨油水界面的分析识别方法.轮古7井区位于轮古西部,岩溶储层主要为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泥晶、亮晶砂屑灰岩,灰岩原生孔隙较低,平均孔隙度仅为1.2%,但岩溶构造缝洞相当发育,平均孔隙度可达3.4%,且裂缝和溶蚀孔洞相互沟通,形成了以缝洞系统为主要储集空间的碳酸盐岩储集体.通过钻录井、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比,并结合古岩溶地貌分析,认为控制岩溶残丘发育的岩溶沟谷底基本可以指示岩溶残丘的油水界面位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完钻井生产情况,对油水界面之上的有利岩溶残丘油气储量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油井产能与油水界面埋深关系密切,残丘厚度>90 m的Ⅰ类区,其分布面积为13.86 km2,油气资源量为693×101 t;残丘厚度50~90 m的Ⅱ类区,面积为27.13 km2,资源量为1 085×104 t;残丘厚度<50 m的Ⅲ类区,面积为20.21 km2,资源量为404×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 奥陶系 潜山 残丘 沟谷 油水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单元多学科综合划分方法研究--以塔里木盆地轮古11井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兴梁 刘俊锋 +5 位作者 裴广平 李保华 翟姝玲 常少英 高翔 王霞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2-78,共7页
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进行缝洞单元精细研究非常重要。盲目部署加密井,很容易导致因为所在单元的储量已被动用而失利。本文采用的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多学科综合划分方法是:在有井控制的地区,首先分析井间连通性,... 对于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进行缝洞单元精细研究非常重要。盲目部署加密井,很容易导致因为所在单元的储量已被动用而失利。本文采用的碳酸盐岩缝洞单元多学科综合划分方法是:在有井控制的地区,首先分析井间连通性,然后结合生产动态、常规解析试井、流体性质、数值试井等多学科资料确定缝洞单元边界;在无井控制的地区,影响连通性最重要的主控因素是储层本身的相互连通性,其次才是断裂和裂缝,这时可在连通性约束下进行储层和裂缝预测,并以此为主要依据确定缝洞单元边界。对塔里木盆地轮古油气田轮古11井区划分出80个缝洞单元,其中有55个为储量未动用单元(潜力单元),并部署了一些加密井,已钻的XW1井获得了成功,投产初期日产油95t,不含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气藏 缝洞单元 综合研究 轮古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西南厚黄土戈壁区地震资料静校正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念民 雷刚林 +3 位作者 崔永福 徐凯驰 裴广平 邓建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202-208,共7页
静校正技术是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地震成像的核心技术,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厚黄土戈壁区受低速层速度低、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在传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了改进的层析反演静校正处理技术,核心技术包... 静校正技术是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地震成像的核心技术,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厚黄土戈壁区受低速层速度低、变化大,静校正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地震资料品质。在传统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基础上,这里提出了改进的层析反演静校正处理技术,核心技术包括精确的初至拾取技术、分偏移距从浅到深逐步迭代的回转波层析反演技术、等速面静校正计算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厚黄土戈壁区地震数据初至信息拾取的精度、近地表速度模型的精度和静校正计算量的精度。将改进的层析反演静校正处理技术,在塔西南厚黄土戈壁区的普东三维进行了实例应用,静校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地震成像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静校正 初至拾取 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陶系古潜山底水油藏油水界面确定方法——以轮古西油藏轮古15井区为例
14
作者 王霞 刘俊锋 +3 位作者 杨文明 裴广平 王轩 周永亮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21期142-144,共3页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储层横向普遍发育,主要含油层段集中分布在表层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油气水产出部位多位于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不整合面以下约180m范围内,属非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圈闭,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加大了对油水界面分布评价... 轮古西地区奥陶系储层横向普遍发育,主要含油层段集中分布在表层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油气水产出部位多位于奥陶系潜山风化壳不整合面以下约180m范围内,属非构造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圈闭,不具有统一油水界面,加大了对油水界面分布评价研究的难度。本文以轮古15井区为例,利用压力恢复曲线确定的原始地层压力,以及取样测试的地层流体密度资料,计算出油藏厚度,进而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对油藏油水界面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测算出油水界面的位置。油水界面的分布研究对轮古西奥陶系油藏以及整个轮古潜山油藏今后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西 轮古井区 油水界面 原始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工模块划分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复杂山地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15
作者 徐凯驰 陈宇 +3 位作者 崔永福 张强 裴广平 吴增友 《自然科学》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之间,油气资源丰富。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加深,勘探目标向盆地边缘山前带和山地转移。山地地形十分恶劣、交通条件极差,给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降低施工中设... 塔里木盆地地处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和阿尔金山脉之间,油气资源丰富。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加深,勘探目标向盆地边缘山前带和山地转移。山地地形十分恶劣、交通条件极差,给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如何降低施工中设备搬迁和人员行走的风险,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本文介绍了施工模块划分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的勘探施工中,降低作业风险的应用实例,为塔里木盆地高难山地地震采集施工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采集施工 高难山地 模块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国家试点城市 加速“数字漯河”进程
16
作者 裴广平 李会军 《中国建设信息》 2010年第6期70-72,共3页
一.概述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 一.概述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和支持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构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建设数字城市、促进城市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城市 “数字城市” 进程 漯河 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自动采集 虚拟仿真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规划管理,建设美好家园——漯河市规划管理创新探讨
17
作者 裴广平 李会军 《中国建设信息》 2009年第18期66-67,共2页
《城市规划法》的废除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使规划管理工作局面出现了划时代的转变,为创新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有关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正在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积累... 《城市规划法》的废除和《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使规划管理工作局面出现了划时代的转变,为创新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有关城市规划行政管理制度创新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正在积极进行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也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理论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法》 管理创新 漯河市 家园 管理工作 制度创新 行政管理 政府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征管法》中有关纳税担保规定的理解
18
作者 裴广平 张光 《税务纵横》 2003年第1期50-50,共1页
新的《税收征管法》规定,在规定的限期内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应纳税的收入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61条、62条分别对担保及纳税保证人、纳税担保的... 新的《税收征管法》规定,在规定的限期内纳税人有明显转移、隐匿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应纳税的收入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61条、62条分别对担保及纳税保证人、纳税担保的提供作了解释规定。纳税保证人提供纳税担保后,就承担起了与纳税人相同的义务。那么,在纳税人拒不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无法责令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如何正确执行税收保全措施?对此,必须对纳税担保及相关规定有正确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管法》 纳税担保 纳税保证 财产保证 税收保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前带地震初至拾取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凯驰 吕景峰 +3 位作者 裴广平 李平 钟海 刘衍贵 《非常规油气》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复杂山前带表层结构在纵、横向上变化剧烈,单炮能量弱,背景噪声发育,信噪比低,地震初至难以准确拾取。为了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及效率,针对单炮初至难以准确识别及初至拾取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开展波动方程正演、可控震源预处理及不同初至范... 复杂山前带表层结构在纵、横向上变化剧烈,单炮能量弱,背景噪声发育,信噪比低,地震初至难以准确拾取。为了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及效率,针对单炮初至难以准确识别及初至拾取范围不明确等问题,开展波动方程正演、可控震源预处理及不同初至范围层析反演分析等方面工作。结果表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指导地震单炮的初至拾取,可以避免初至漏拾、错拾现象;可控震源单炮开展最小相位化和反褶积处理,近道初至识别率提高50%以上,可提高单炮初至信噪比;初至偏移距涵盖风化层及1 km左右的折射层时间范围即可满足层析反演精度需求。通过以上方法处理,采用相同的地震资料处理流程及层析反演参数,可以提高静校正精度,改善剖面的成像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前带 初至拾取 表层结构 波动方程正演 可控震源 层析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务机关行使的代位权&撤销权
20
作者 王本荣 裴广平 张光 《山东税务纵横》 2001年第12期25-25,32,共2页
关键词 税收征管法 税务机关 纳税人 代位权 撤销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