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裘旭华 翟勇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6-249,共4页
克拉霉素是新一代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自1997年以来,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克拉霉素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反应率,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这个发现使得克拉霉素在多发性骨髓瘤上的作用受到了重... 克拉霉素是新一代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自1997年以来,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克拉霉素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反应率,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这个发现使得克拉霉素在多发性骨髓瘤上的作用受到了重视。它为复发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增加了一种新疗法,也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相关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尚需进一步进行探索研究。本文就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现状及可能的治疗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调节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相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附1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雷 梅建刚 +1 位作者 裘旭华 张春妮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早幼粒白血病(t-APL)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1例前列腺癌伴发的t-APL行病历分析及血象、骨髓象、FISH等相关检查分析。结果:放疗为本例t-APL的发病原因。血象示三系轻度减少。骨髓象示异常早幼粒细... 目的:探讨治疗相关性早幼粒白血病(t-APL)的发病机制、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对1例前列腺癌伴发的t-APL行病历分析及血象、骨髓象、FISH等相关检查分析。结果:放疗为本例t-APL的发病原因。血象示三系轻度减少。骨髓象示异常早幼粒细胞克隆性增生。FISH检测证实存在PML/RAR融合基因并伴发多倍体。结论:t-APL与APL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相似,而对于骨髓象异常早幼粒细胞比例增高不明显的t-APL,FISH检测为确诊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相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前列腺癌 放疗 骨髓象 荧光原位杂交 PML RAR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坦索罗辛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及杂质控制限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冬 薛敏华 +2 位作者 裘旭华 赵述强 陆益红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7-1056,共10页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有关物质,并基于Nexus 2.6软件(包含Derek和Sarah模型)遗传毒性预测结果拟定各已知杂质的控制限度。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以高氯酸盐缓冲... 目的建立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有关物质,并基于Nexus 2.6软件(包含Derek和Sarah模型)遗传毒性预测结果拟定各已知杂质的控制限度。方法采用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150 mm,3.5μm),以高氯酸盐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225 nm波长下测定盐酸坦索罗辛8个已知杂质的校正因子,通过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盐酸坦索罗辛的有关物质,并采用Nexus 2.6软件对已知杂质进行遗传毒性预测。结果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各已知杂质含量与外标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差值为±0.02%),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各已知杂质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定量限、检测限均满足检测要求,遗传毒性软件预测结果杂质I为阳性(ICH M7第3类),其他杂质均为阴性(ICH M7第5类)。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快速、高效、准确、灵敏,并且基于遗传毒性软件预测结果拟定各已知杂质限度为0.1%,本研究可为盐酸坦索罗辛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坦索罗辛 校正因子法 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有关物质 遗传毒性预测 杂质限度
原文传递
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厄贝沙坦及其制剂的杂质谱
4
作者 张文慧 程冬 +2 位作者 陆益红 赵述强 裘旭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2-626,共15页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分析厄贝沙坦及其制剂的杂质谱。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SB-C18(4.6 mm×150 mm,3.5μm),以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3.5)-乙腈(体积比62∶38)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对厄贝沙... 目的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分析厄贝沙坦及其制剂的杂质谱。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SB-C18(4.6 mm×150 mm,3.5μm),以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至3.5)-乙腈(体积比62∶38)为流动相,等度洗脱,对厄贝沙坦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进行分离,采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ESI-TOF-MS/MS)测定各有关物质分子结构信息,并结合对照品质谱结构信息确证有关物质结构。结果厄贝沙坦与其有关物质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共检出16个有关物质,通过对照品确证其中10个有关物质的结构。结论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方法能够有效分离鉴定厄贝沙坦及其制剂中有关物质,为其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厄贝沙坦制剂 有关物质 杂质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鸦胆子苦醇调控小鼠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
5
作者 裘旭华 周吉 +3 位作者 马汝钧 戈榭 林莹 姚兵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对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的影响。方法6~8周小鼠雌雄合笼,以雌性小鼠见阴栓记为胚胎0.5d(E0.5)。收集E11.5、E12.5、E13.5、E14.5的雌性胎鼠生殖嵴,分别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E2(... 目的探讨鸦胆子苦醇对雌性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的影响。方法6~8周小鼠雌雄合笼,以雌性小鼠见阴栓记为胚胎0.5d(E0.5)。收集E11.5、E12.5、E13.5、E14.5的雌性胎鼠生殖嵴,分别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因子E2(NF-E2)相关因子2(Nrf2)mRNA及蛋白水平。分离E12.5雌性胎鼠的生殖嵴,分别用二甲基亚砜(对照组)、10nmol/L、20nmol/L的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1μmol/L视黄酸或20nmol/L鸦胆子苦醇+1μmol/L视黄酸处理48h后,检测Nrf2通路、减数分裂启动、视黄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药物处理48h后继续培养10d,对体外培养的生殖嵴行石蜡切片和HE染色进行原始卵泡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nmol/L、20nmol/L的鸦胆子苦醇显著下调减数分裂启动关键基因Stra8、Sycp3及Dazl的mRNA水平(P<0.05)。与对照组的单位面积卵泡数量(151.1±6.8)相比,10nmol/L、20nmol/L组的单位面积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109.5±12.2,49.1±8.0)(P<0.01)。与对照组相比,20nmol/L鸦胆子苦醇显著抑制视黄酸合成酶(P=0.001)及其受体(P=0.049)的表达。添加视黄酸能部分挽救鸦胆子苦醇对基因Raldh、RARa(P<0.01)及基因Stra8、Sycp3及Dazl的表达抑制作用(P<0.01)。结论鸦胆子苦醇通过抑制Nrf2通路调控减数分裂启动及早期卵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鸦胆子苦醇 生殖嵴 视黄酸 小鼠
原文传递
3种囊胚移植方案在FBT周期中的临床结局 被引量:2
6
作者 伏海燕 裘旭华 +4 位作者 陈莉 随刘才 吴蓉花 林莹 许娟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9期4761-4764,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冷冻囊胚移植(FBT)周期中3种囊胚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南京总医院行FBT的398个周期,分3组:1枚优质囊胚组(A组)、2枚优质囊胚组(B组)、1枚优质囊胚和1枚非优质囊胚组(C组),分析3组临床结局。结... 目的探讨在冷冻囊胚移植(FBT)周期中3种囊胚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0月在南京总医院行FBT的398个周期,分3组:1枚优质囊胚组(A组)、2枚优质囊胚组(B组)、1枚优质囊胚和1枚非优质囊胚组(C组),分析3组临床结局。结果 3组在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C两组在多胎率上均显著增加(P<0.01);与B组相比,C组多胎率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早产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单个优质囊胚移植可显著降低多胎率及早产率,为最优移植方案。与2枚优质囊胚策略相比,1枚优质囊胚和1枚非优质囊胚移植策略多胎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囊胚移植 临床妊娠率 多胎率 早产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