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非司酮序贯宫瘤宁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立英 袁飞群 彭鑫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78-379,共2页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序贯宫瘤宁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A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3月后服宫瘤宁6片/次,3次/日×3月。B组:单服米非司酮,服药方法同A组。结果:两组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瘤体均缩小,但A组...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序贯宫瘤宁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方法:A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3月后服宫瘤宁6片/次,3次/日×3月。B组:单服米非司酮,服药方法同A组。结果:两组服用米非司酮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瘤体均缩小,但A组远期复发率较B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序贯宫瘤宁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优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官肌瘤 米非司酮 宫瘤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64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飞群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妊娠合并卵巢肿瘤64例中手术63例,其中行卵巢肿瘤剥离切除术29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31例,一侧肿瘤剥除加对侧附件切除3例。自行消失1例,孕中期经B超提示卵巢囊肿,剖宫产术中发现肿块消失。...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妊娠合并卵巢肿瘤64例中手术63例,其中行卵巢肿瘤剥离切除术29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31例,一侧肿瘤剥除加对侧附件切除3例。自行消失1例,孕中期经B超提示卵巢囊肿,剖宫产术中发现肿块消失。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37例(57.8%),浆液性囊腺瘤8例(12.5%)、黏液性囊腺瘤3例(4.7%),卵巢冠囊肿4例(6.2%),子宫内膜样囊肿2例(3.1%),妊娠黄素瘤2例(3.1%),卵巢交界性肿瘤1例(1.5%)。合并卵巢肿瘤扭转率为12例(18.8%)。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发生率与普通患者相比较略有增加。卵巢肿瘤随孕期不同处理上应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妊娠 B型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剥除术 单侧附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袁飞群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67-267,共1页
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186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1/4片(每片200μg),每4小时1次,1天3次,无效者第2天再放。米索前列醇分娩引产78例,同等条件孕妇催产素引产108例。结果: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米索组为9... 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186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1/4片(每片200μg),每4小时1次,1天3次,无效者第2天再放。米索前列醇分娩引产78例,同等条件孕妇催产素引产108例。结果:经阴道分娩成功率米索组为93.5%,催产素组为89.6%,差异无显著性(P>0.05)。米索组平均分娩时间7.8h,催产素组13h,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后穹窿放置,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显著、安全、方便,易被孕妇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 足月妊娠 引产 药物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飞群 彭鑫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子宫脱垂和子宫增大如6-12孕周内、活动、估计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行改良筋膜内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23例成功完成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严重转开腹...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子宫脱垂和子宫增大如6-12孕周内、活动、估计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行改良筋膜内阴式子宫切除术。结果23例成功完成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1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粘连严重转开腹手术。平均子宫重量为267.5(45-490)g,手术时间平均95(60-15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50(50-400)ml。无明显并发症,术后平均3.3(1-7)d体温恢复正常。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克服了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缺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24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袁飞群 彭鑫美 孙立英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对24例子宫脱垂和子宫增大如6~12孕周内、活动、估计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筋膜内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小子宫体积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切除、子宫分碎、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方法.方法:对24例子宫脱垂和子宫增大如6~12孕周内、活动、估计无粘连的子宫肌瘤,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筋膜内阴式子宫切除术,减小子宫体积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切除、子宫分碎、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23例改良式经阴道手术成功,平均子宫重量为267.5g(45~490g),平均手术时间为95分钟(60~150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50ml(50 400ml).术后出院时间平均为5.3天(3~8天).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和有效的手术,手术的成功与子宫大小、活动度及术者的技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内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子宫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6例效果观察
6
作者 袁飞群 彭鑫美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5期374-374,376,共2页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宫颈糜烂187例(单纯型36例,颗粒型62例,乳头型89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苦参栓、微波、苦参栓加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苦参栓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宫颈糜烂187例(单纯型36例,颗粒型62例,乳头型89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苦参栓、微波、苦参栓加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苦参栓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P<0.05)及乳头型(P<0.01);微波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显著优于颗粒型(P<0.05)及乳头型(P<0.01);苦参栓加微波治疗组对颗粒型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乳头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在三种疗法中最高(P<0.01)。结论:单纯型及乳头型宫颈糜烂以苦参栓联合微波治疗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 苦参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致不孕122例
7
作者 袁飞群 《交通医学》 2003年第6期694-695,共2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 (EM)致不孕患者 168例 ,随机分为 :实验组 12 2例 ,手术前后辅以丹那唑加中药内异汤治疗。对照组 46例 ,采用丹那唑、三苯氧胺药物治疗。 4个月为一疗程 ,随访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子宫内膜异位症 (EM)致不孕患者 168例 ,随机分为 :实验组 12 2例 ,手术前后辅以丹那唑加中药内异汤治疗。对照组 46例 ,采用丹那唑、三苯氧胺药物治疗。 4个月为一疗程 ,随访 2年。结果 :两组症状有效率分别为 :实验组 95 .90 % ,对照组 71.72 %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两组受孕率分别为 :实验组 74.5 9% ,对照组 2 8.2 6% ,两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结论 :中药 +丹那唑对EM的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内异汤 丹那唑 三苯氧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孕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袁飞群 唐锦冲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83-283,共1页
观察 14 5例 11~ 14周孕妇 ,随机分为服药组 74例 ,给予米非司酮 2 5 mg,饭前、饭后 2 h口服 ,1天 2次 ,连服 3天 ,第 4天米索前列醇 60 0 μg,口服或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后清宫或钳刮。对照组 71例放置宫颈扩张物或直接钳刮术。结果两... 观察 14 5例 11~ 14周孕妇 ,随机分为服药组 74例 ,给予米非司酮 2 5 mg,饭前、饭后 2 h口服 ,1天 2次 ,连服 3天 ,第 4天米索前列醇 60 0 μg,口服或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后清宫或钳刮。对照组 71例放置宫颈扩张物或直接钳刮术。结果两组的宫颈软化及宫口扩张情况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5 )。两组术中综合反应程度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5 )。术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对孕 11~ 14周人流月份偏大者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后再清宫或钳刮 ,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医务人员便于操作和孕妇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中期妊娠 引产 终止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四地区妊娠妇女TORCH感染的调查分析
9
作者 袁飞群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10,共2页
①目的了解吕四地区妊娠孕妇TORCH的感染状态,以便采取优生指导,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②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42例TORCHIgM型抗体。将TORCH检测IgM阳性并且自愿要求继续妊娠的86例孕妇(观察组)与同... ①目的了解吕四地区妊娠孕妇TORCH的感染状态,以便采取优生指导,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②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542例TORCHIgM型抗体。将TORCH检测IgM阳性并且自愿要求继续妊娠的86例孕妇(观察组)与同期TORCH检测IgM阴性的456例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在542例中阳性率分别是TPAb(或/和TRUST)0.37%、Tox-Ab7.01%、RVAb1.84%、CMVAb4.24%、HSVAb2.39%。TORCH系列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育龄妇女,行TORCH筛查对防止出生缺陷和围生儿合并症及并发症完全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RCH感染 妊娠妇女 吕四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