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词典编纂中运动类词条义项排序的思考——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运动类词条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袁莉容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4-96,共3页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及问题的提出 文章所说的运动类词条指的是多义词,主要是具有两个义项的词语。只有一个义项的单义运动类词条不在研究之列,因为单义词不存在义项排序问题。比如: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排序问题 词条 运动 义项 词典编纂 第五版 多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不尽的把字句——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字句研究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袁莉容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的特有句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法学者对把字句的研究继续深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的理论方法,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对把字句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笔者对近十年的把字句研究作一个总结。
关键词 把字句 综述 语义研究 语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酉”部字族语义范畴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袁莉容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3-125,共3页
以"酉"为义符的字共同构成了一个与酒有关的范畴,"酉"作为显性范畴标记和隐性的"酒"核心义素一起在范畴化和概念化过程、范畴成员的归类衍生方面,成为认知思维进行发散联系的基础。
关键词 酉部 字族 词群 涉酒 范畴 酒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二人称指示语映射使用的交互主观性功能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莉容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38-41,共4页
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错位和虚化现象,即映射现象,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交互主观性功能实质。虽然不同的映射使用显示的交互主观性意义有差别,但都显示的是将听话人纳入话语中心,视作交际... 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错位和虚化现象,即映射现象,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交互主观性功能实质。虽然不同的映射使用显示的交互主观性意义有差别,但都显示的是将听话人纳入话语中心,视作交际主体的语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 映射 交互主观性 “你” “我” “You”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子弹飞》:电影语言的魅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袁莉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2-33,共2页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子弹飞》作为贺岁片的一个异类,取得了极大的争议与反响,其近7亿的票房也令人惊讶。而如果仔细品味这部电影,我们可... 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让子弹飞》作为贺岁片的一个异类,取得了极大的争议与反响,其近7亿的票房也令人惊讶。而如果仔细品味这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电影语言、人物心理挖掘与艺术感染力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是该电影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子弹飞》 电影语言 心理挖掘 艺术感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两种周遍句及其相应的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义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7-89,共3页
现代汉语中,“再……也……”和“最……也……”格式的句子其肯定式和否定式都可以表示全称和周遍的语义,它们的肯定式对应的否定式和否定式对应的肯定式则失去了全称和周遍的语义。引起此种现象有不同原因。
关键词 用遍句格式 肯定式 否定式 语义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答语的交互主观性功能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09-114,共6页
应答语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始发语话语内容的回应,是交际起承转合的机杼。虽然大多数应答语较为凝固且所含信息量较少,但从话语交际角度来看,应答语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下一话轮的开启起到一个承转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交互主观性功能,主要... 应答语是听话人针对说话人始发语话语内容的回应,是交际起承转合的机杼。虽然大多数应答语较为凝固且所含信息量较少,但从话语交际角度来看,应答语为交际的顺利进行和下一话轮的开启起到一个承转的作用,具有很强的交互主观性功能,主要体现为对说话人主体地位的关注,对听话人自身交际主体地位的承认和对引发语的礼貌性顺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语 交互主观性 相邻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人称代词句法语篇功能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93-95,共3页
第三人称代词与第一、二人称代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体现是:第三人称代词不是言语角色,在语义解释上依赖于一个先行词语,体现在句法、语篇上就会有与之同指的先行词语。这种同指关系既受句法制约,更具有语篇属性,是我们理解语篇句间联... 第三人称代词与第一、二人称代词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的体现是:第三人称代词不是言语角色,在语义解释上依赖于一个先行词语,体现在句法、语篇上就会有与之同指的先行词语。这种同指关系既受句法制约,更具有语篇属性,是我们理解语篇句间联系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词语 回指 照应 同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复合动词零标记名词化的转喻动因
9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08-113,共6页
汉语复合动词零标记名词化的过程包含着极强的转喻动因,它是一个动词转喻名词的过程在共时平面的投影,这种转喻与一般转喻有共通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谁转喻谁的问题上,与一般共时平面的显著度条件有矛盾,而主要与产生时间先后有关。
关键词 零标记 名词化 转喻 邻接性 显著度 非范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称指示语“我”“你”的反先用现象及其交互主观性体现
10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69-77,共9页
人称指示语"我""你"的反先用现象在儿向语言、上下尊卑的社会交际中都会存在。人称指示语"我""你"反先用站在对方的视角说话,其背后有着话语交互主观性功能的支撑,主要表现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 人称指示语"我""你"的反先用现象在儿向语言、上下尊卑的社会交际中都会存在。人称指示语"我""你"反先用站在对方的视角说话,其背后有着话语交互主观性功能的支撑,主要表现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顺应、礼貌、拉近心理距离等,而这些恰恰是交互主观性的核心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 先用 反先用 交互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家”的交互主观性和交互主观化
11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77-80,共4页
第三人称指示语"人家"用作第一人称时,会表现出社会语言学意义上的交互主观性:宣告说话人自己的弱势地位和听话人的强势地位。这种现象是以听话人为中心作出的指示错位和映射。"人家"的交互主观功能的发展是一个从... 第三人称指示语"人家"用作第一人称时,会表现出社会语言学意义上的交互主观性:宣告说话人自己的弱势地位和听话人的强势地位。这种现象是以听话人为中心作出的指示错位和映射。"人家"的交互主观功能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交互主观化的过程。这一功能是从"人家"的核心语用意义上发展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指示语 人家 交互主观性 交互主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句子的持续体及其标记“着”
12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2-95,共4页
持续体是汉语非完整体中的一类,它的主要标记是语法化程度较高的助词"着"。"V+着"表示静态持续的核心语法意义,但不同情状类型的动词与"着"搭配是不平衡的,持续体内部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非完整体 持续体 动词情状类型 “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关系类情态副词
13
作者 袁莉容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5-58,共4页
情态副词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主观认识;关系副词是指对两个句子或小句有某种连接作用的副词;情态副词中也有表示关系的小类,关系类情态副词既能够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态度,也可以表示小句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类似连词的用法,说明副... 情态副词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主观认识;关系副词是指对两个句子或小句有某种连接作用的副词;情态副词中也有表示关系的小类,关系类情态副词既能够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态度,也可以表示小句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类似连词的用法,说明副词的内部分类和外部分界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副词 关系副词 关系类情态副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话语篇中起衔接作用的“那”
14
作者 袁莉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1期31-33,共3页
在语篇中起衔接作用的“那”有两个:代词“那”和连词“那”。其中,代词“那”所体现的衔接方式是回指照应,连词“那”所体现的衔接方式是连接。本文着重讨论两个“那”的功能,进而说明两种衔接手段的异同。
关键词 语篇衔接 代词“那” 连词“那” 回指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及其否定形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莉容 邓英树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2期85-92,330,共10页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力图分类描写"... 四川方言中的情态助词"得"黏附于动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评价。"得"可以标示动力、道义和认识三种情态义。"得"在四川方言的情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情态载体之一。文章力图分类描写"得"字情态句的构成和意义,并对情态助词"得"的否定形式做了简要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 动力情态 道义情态 认识情态 四川方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