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监利县高血压流行情况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飒 黄从新 +2 位作者 黄锐 王建铭 袁早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778-781,786,共5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监利县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13年9—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湖北省监利县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抽取1758例,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 目的了解湖北省监利县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13年9—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对湖北省监利县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抽取1758例,进行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其中男890例,女868例,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等方法对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湖北省监利县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3.4%(412/1758),女性(24.1%,209/868)高于男性(22.8%,203/890),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3.2%(178/412)、36.4%(150/412)、14.8%(61/412)。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的4个率也在不断增长,女性的4个率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月食油量、超体质量或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湖北省监利县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控制率偏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监利县有关高血压的相关健康教育及指导,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发病率 危险因素 湖北省监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袁早送 黄从新 +3 位作者 郭宗文 吴吉圆 马瑞松 舒泳翔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47-951,共5页
目的 评价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有关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多中心对照研究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2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达比加... 目的 评价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有关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多中心对照研究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2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达比加群酯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7篇(中文1篇,英文6篇),总样本量为33 502例。Meta分析显示,与华法林比较,达比加群酯明显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OR=0.82,95%CI 0.73-0.93,P=0.001)、全因出血率(OR=0.86,95%CI 0.79-0.95,P=0.003)及颅内出血发生率(OR=0.42,95%CI 0.29-0.62,P=0.001);而动脉栓塞率(OR=0.75,95%CI 0.45-1.25,P=0.28)及全因死亡率(OR=0.91,95%CI 0.82-1.00,P=0.06)无明显差异。结论 达比加群酯可有效降低房颤患者脑卒中、全因出血及颅内出血的风险,疗效优于传统药物华法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 非瓣膜性房颤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广水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文杰 张琰 +2 位作者 戴永恋 袁早送 黄从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 了解湖北省广水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水市2个乡镇:太平镇、杨寨镇,再随机抽取乡村,并在被抽中的乡村中按性别及年龄抽取2037人,男性1022人,女性1015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获取1... 目的 了解湖北省广水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水市2个乡镇:太平镇、杨寨镇,再随机抽取乡村,并在被抽中的乡村中按性别及年龄抽取2037人,男性1022人,女性1015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获取15岁及以上居民相关情况数据资料,并现场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湖北省广水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36%,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但各年龄层次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上随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P<0.05).长期饮酒、职业及超重等与高血压发病相关(P<0.05).在55~64岁年龄段男女各组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最高;男女间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吸烟与不吸烟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男女饮酒与否,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超重与非超重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控制率超重者较高(P<0.05),女性超重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较非超重者高(P<0.05),控制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广水市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对可能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未给予重视.高血压有随年龄增加而患病率升高的趋势,且与性别、长期饮酒、职业及体重超重有关.应加强有关高血压的科普宣传,积极做好预防及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洪山区居民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早送 黄从新 +4 位作者 张琰 谢文杰 戴永恋 孔彬 来欣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11-813,817,共4页
目的调查武汉市洪山区15岁以上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月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洪山区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96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 目的调查武汉市洪山区15岁以上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月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洪山区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963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武汉市洪山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8.69%(180/963),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1.38%vs.16.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07,P〉0.05);MS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青年组男性高于女性(21.6%vs.4.5%,χ^24.604,P〈0.05),而中年组和老年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45.5%的研究对象合并≥2种的代谢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FPG、高血压家族史、腰围、收缩压、年龄、心率与MS存在正相关(OR=2.691、1.774、1.767、1.156、1.055、1.026、1.024,P〈0.05),可视为MS的危险因素;文化水平、HDLC与MS存在负相关(OR=0.097、0.850,P〈0.05),可视为MS的保护因素。结论武汉市洪山区有很大比例成人患有MS,年龄、高血压史、TG、HDL-C、FPG、腰围、心率、收缩压、文化水平均为相关危险因素,MS已成为本地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洪山区居民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袁早送 黄从新 +2 位作者 张琰 谢文杰 戴永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32期34-38,共5页
目的研究武汉市洪山区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洪山区社区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963例。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烟酒嗜好、饮食运动情况、个人... 目的研究武汉市洪山区人群高血压病的流行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完善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从武汉市洪山区社区居民中抽取调查样本963例。调查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烟酒嗜好、饮食运动情况、个人及家族疾病史、血压、心率、体重指数、血液生化项目、心电图及彩超等。结果调查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7.90%,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40.2%和35.8%,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70.96%、25.13%、35.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家族史、、三酰甘油、身体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年龄和尿微量蛋白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P<0.05);基础代谢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武汉市洪山区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较高,治疗率、控制率较低,尤其发现本地区超重现象十分严重。应普及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加强健康教育,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市 高血压病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铭 黄从新 +3 位作者 袁早送 黄锐 谢文杰 刘浙波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分析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0个地市(自治州)中年人共6054例,年龄35~55岁,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 目的分析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0个地市(自治州)中年人共6054例,年龄35~55岁,采用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分析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湖北省中年人群高血压的检出率为6.9%,男性、女性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7.5%和6.3%。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为中年人群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高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在湖北省中年人群中高血压并不少见,中年人群应健康饮食、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中年人 危险因素 湖北省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琰 袁早送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29-63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收集所有已公开发表的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系统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收集所有已公开发表的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0年1月—2015年12月。按Meta分析的要求对检索到的原始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g个高质量研究,样本总量为1 612例。Meta分析显示,与单用倍他乐克相比,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可显著提高临床症状疗效(OR=4.62,95%CI 3.40-6.29,P〈0.01);明显降低室性早搏次数(OR=2.36,95%CI 1.82-3.06,P〈0.01);也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5,95%CI 0.28-0.74,P〈0.01)。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较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可显著提高临床症状疗效、明显降低室性早搏次数,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倍他乐克 室性早搏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市成人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戴永恋 张琰 +2 位作者 谢文杰 袁早送 黄从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7-10,共4页
目的了解恩施市成人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恩施市年龄≥15岁的常住居民2 113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计算高血... 目的了解恩施市成人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恩施市年龄≥15岁的常住居民2 113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计算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并分析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17.5%,高血压前期患病率为34.1%。年龄≥45岁、长期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性超重、中心性肥胖、土家族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长期吸烟、饮酒、超重、肥胖、中心性超重、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有关。结论恩施市高血压、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呈高流行状态,长期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等是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土家族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恩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舒泳翔 吴鹏波 +2 位作者 郭芳 袁早送 谭诗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901-903,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最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纤维化,最后可能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仍以"二次打击"学说为基础,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肠肝轴、幽门螺杆菌感染、自噬与凋亡、脂肪因子、遗传变异、个人因素等均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上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发病机制 肠肝轴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注射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PCI病人预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慧良 甘受益 +3 位作者 李宾 冯光瑞 袁早送 宋巧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4期2172-2174,共3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与普通静脉注射替罗非班两种给药方式对急诊PCI病人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9月行急诊PCI的126例病人,按替罗非班的使用方式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组66例和静脉注射组60例。观察左...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与普通静脉注射替罗非班两种给药方式对急诊PCI病人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9月行急诊PCI的126例病人,按替罗非班的使用方式分为冠状动脉内注射组66例和静脉注射组60例。观察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LVST)、每搏输出量(SV)等心功能指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疾病转归情况、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冠状动脉内注射组的好转出院率优于静脉注射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静脉注射组(P<0.05)。治疗后,冠状动脉内注射组CK、CK-MB、LDH表达水平均低于静脉注射组(P<0.05);SV、LVEF优于静脉注射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改善急诊PCI病人预后的作用优于静脉注射替罗非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 静脉 注射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雅格 袁早送 +3 位作者 石少波 杨礼文 粱飒 黄从新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401-1404,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黄石市铁山区15岁及以上常驻居民1 925例,利用问卷调查及现场体格检查等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及体检数据,分析该地区居民的高... 目的了解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黄石市铁山区15岁及以上常驻居民1 925例,利用问卷调查及现场体格检查等方式获取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及体检数据,分析该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以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结果该地区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8.3%(544/1 925),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7.2%、29.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患病率、男性及女性患病率均随年龄上升而升高(P<0.05),各年龄段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吸烟、饮酒、超重、肥胖、家族高血压病史、内脏脂肪指数异常、腰围异常及家族高血脂病史者的比例均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7.24%、38.42%、23.53%,高血压患者以单一用药为主(77.03%),药物类型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类药物为主(70.33%),近20%患者使用非处方药。结论铁山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不够理想,吸烟、肥胖等因素可能与高血压有关,且存在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需要对该地居民大力宣教高血压危害因素,积极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患病 知晓 治疗 控制 湖北省 黄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Alarin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焦倩 黎艳 +2 位作者 袁早送 李艳红 李莉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961-2964,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larin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初诊T2DM患者,根据有无肥胖分为T2DM肥胖组40例,T2DM非肥胖组5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Alarin水平,分析T2DM...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larin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初诊T2DM患者,根据有无肥胖分为T2DM肥胖组40例,T2DM非肥胖组50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Alarin水平,分析T2DM患者Alarin水平与体质指数、糖脂代谢指标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A-IR)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T2DM非肥胖组、T2DM肥胖组的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浆Alarin、HOMA-IR指数依次升高,HDL-L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larin与体质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HbA1c、FINS、HOMA-IR指数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OMA-IR指数与体质指数均是Alarin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浆Alarin水平升高,其受体质指数和HOMA-IR指数的影响,可能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初诊 肥胖 Alarin 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15~18岁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7
13
作者 谢文杰 黄从新 +2 位作者 张琰 戴永恋 袁早送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湖北省15~18岁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性别抽取相应数目的个体。总共1540(男839、女701)人,城市767人,农村773人,在校生1481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资料... 目的探讨湖北省15~18岁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按城乡、性别抽取相应数目的个体。总共1540(男839、女701)人,城市767人,农村773人,在校生1481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资料,并进行现场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测量。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15~18岁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为17.99%(277/1540)。单因素分析显示:农村、高血压家族史、中学文化程度、高盐膳食、低强度运动、睡眠不足、超重和肥胖、腹型肥胖和高血压患病相关(均P〈0.05),在校生初中生及高中生高血压检出率较大学生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OR=1.474,95%CI 1.078~2.015)、超重(OR=2.709,95%CI 1.726~4.251)及肥胖(OR=4.065,95%CI 2.077~7.955)与青少年高血压发病呈正相关,中等强度运动(OR=0.615,95%CI0.435~0.869)、高强度运动(OR=0.498,95%CI0.352~0.705)、睡眠充足(OR=0.619,95%CI0.460~0.834)与青少年高血压发病呈负相关。结论湖北省15~18岁青少年高血压检出率较高,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有城乡差异、体质量指数、运动强度及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青少年 检出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