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袁小康 邬定荣 +1 位作者 范嘉智 范雨娴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 含油率是油茶重要的经济性状,构建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对于茶油产量预报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普通油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油茶种仁含油率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影响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关键气象因子,然后用回归分析法构建基于关键气象因子的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并用独立资料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结果表明:8月平均气温、8月最高气温、9月最高气温、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高气温与含油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拟合得到了3个油茶含油率预测模型,用独立资料检验后,发现基于9月降水量(x_(1))、9月最高气温(x_(2))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最长连续无降水天数(x3)的油茶种仁含油率(y)预测模型(y=79.46-0.03x_(1)-0.86x_(2)-0.30x3)效果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6%,可应用于普通油茶种仁含油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仁含油率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量夏玉米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特征及其反演 被引量:23
2
作者 袁小康 周广胜 +1 位作者 王秋玲 何奇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43-552,共10页
植物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与植物的光谱特征密切相关。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水方法研究了夏玉米七叶期不同灌溉量下冠层叶绿素含量特征及其与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溉量越少,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越低,... 植物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其光合作用,并与植物的光谱特征密切相关。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控水方法研究了夏玉米七叶期不同灌溉量下冠层叶绿素含量特征及其与光谱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溉量越少,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越低,冠层光谱反射率越高,绿峰位置"红移",而红边位置"蓝移"。叶绿素含量与光谱特征参数、植被光谱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冠层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算模型,且基于植被指数模型较基于单一光谱特征参数模型模拟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夏玉米叶绿素含量的快速无损测定以及夏玉米干旱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不同灌溉量 叶绿素含量 高光谱特征 反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光谱估算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袁小康 杨再强 +2 位作者 邱译萱 侯奇奇 张婷华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0-707,共8页
以番茄品种"金粉2号"为试验材料,在玻璃温室内设置3种土壤水分胁迫水平,以正常灌溉为对照,于2013年3-7月和8-12月两个生长季对番茄进行全生育期持续处理。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各生育期番茄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同步测定叶... 以番茄品种"金粉2号"为试验材料,在玻璃温室内设置3种土壤水分胁迫水平,以正常灌溉为对照,于2013年3-7月和8-12月两个生长季对番茄进行全生育期持续处理。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测定各生育期番茄冠层的光谱反射率,同步测定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并基于3-7月数据计算常见高光谱植被指数,分别建立番茄叶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估算模型,用8-12月生长季的试验数据对模拟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对番茄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含量和番茄冠层光谱反射率产生明显影响,水分胁迫越严重,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含量均越低,番茄冠层光谱反射率也越低;(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番茄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均持续增加,而冠层光谱反射率在红光和蓝光波段的反射率逐渐减少;(3)4种估算模型中R670模型的决定系数(R2)最高,效果最佳(P<0.01),番茄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最佳估算模型分别为:Cchl(a+b)=44.83R670+7.36,Cchla=39.92R670+5.12,均根方误差分别为0.45、0.42mg·g-1,表明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番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叶绿素 番茄 水分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及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小康 杨再强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3-360,共8页
为了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膨大-成熟期各阶段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并构建昼夜温差对果实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 为了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膨大-成熟期各阶段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并构建昼夜温差对果实品质影响的模拟模型,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DIF)水平,即-18℃(16℃/34℃,昼温/夜温)、-12℃(19℃/31℃)、0℃(25℃/25℃)、+12℃(31℃/19℃)、+18℃(34℃/16℃),测定各处理下番茄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正昼夜温差可提高番茄果实营养成分含量和品质,而负昼夜温差使其降低。正昼夜温差使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蛋白、Vc含量增加,+12℃DIF处理下各营养品质含量高于+18℃DIF下,而负昼夜温差使其降低,且随负昼夜温差的增大而降低。有机酸含量在正昼夜温差下减少,而在负昼夜温差下增加。番茄红素含量在+12℃DIF下上升,而在+18℃DIF和负昼夜温差下降低。不同昼夜温差处理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辐热积呈Logistic模型关系,通过拟合昼夜温差值与Logistic模型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到昼夜温差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动态变化影响的模拟模型。有机酸、Vc含量均与辐热积呈二次多项式关系,通过拟合昼夜温差与二次多项式模型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到昼夜温差对有机酸、Vc动态变化影响的模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 果实品质 辐热积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开花坐果期寒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袁小康 谷晓平 +2 位作者 杨再强 龙先菊 梁平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69,共7页
为了找出火龙果寒害指标,以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polyrhizus Briton&Rose)6a生成龄树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坐果期将其置于人工气候室,在火龙果成龄树低温敏感范围内模拟设置日最低气温分别为4、2、0、-2℃的低温过程,每个... 为了找出火龙果寒害指标,以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polyrhizus Briton&Rose)6a生成龄树为试验材料,在开花坐果期将其置于人工气候室,在火龙果成龄树低温敏感范围内模拟设置日最低气温分别为4、2、0、-2℃的低温过程,每个低温处理分别持续1、3、7d,以人工气候室日最低气温20℃为对照.处理结束后取枝条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岐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等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探讨它们与低温及其持续时间的定量关系,结合寒害症状观察,确定火龙果成龄树的寒害指标.结果表明,一级寒害(轻微)为日最低气温为2~4℃持续3d以上或日最低气温为0~2℃持续1~3d;二级寒害(中等)为日最低气温为0~2℃持续4d以上或最低气温-2 ~0℃持续1~3d;三级寒害(严重)为日最低气温-2~0℃持续4d以上;四级寒害(极重)为日最低气温低于-2℃持续1d.通过实地调查大田火龙果寒害情况并搜索公开发表的有关火龙果寒害调查的文献,利用其受害程度及受害前温度数据验证上述寒害指标,结果表明其适于作为火龙果大田生产寒害指标.本研究可为火龙果寒害预警、防御、种植区划和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火龙果 寒害 相对电导率 丙二醛 超氧化岐化酶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袁小康 谷晓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8-109,113,共3页
为充分利用贵阳市太阳能资源,应用贵阳市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及日照资料对贵阳市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贵阳市1980—2010年30a总辐射气候平均值为3 578MJ/(m2.a),属于资源一般区;贵阳市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是3.9,属... 为充分利用贵阳市太阳能资源,应用贵阳市1961—2010年太阳总辐射及日照资料对贵阳市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贵阳市1980—2010年30a总辐射气候平均值为3 578MJ/(m2.a),属于资源一般区;贵阳市太阳能资源稳定程度是3.9,属比较稳定型,全年日照时数≥6h的天数在63~166d,7月、8月和9月是贵阳市太阳能资源利用价值最高的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资源评估 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开花期冻害分级指标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小康 邬定荣 +3 位作者 王培娟 王庆龄 范雨娴 何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3-641,共9页
为构建普通油茶开花期冻害指标,以普通油茶品种“铁成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湖南省常德市油茶基地开展人工控制试验。以自然状态为对照,利用低温冻箱设置-6~3℃(或-8~2℃)多个不同强度低温处理,以非离体的方式将开花... 为构建普通油茶开花期冻害指标,以普通油茶品种“铁成1号”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在湖南省常德市油茶基地开展人工控制试验。以自然状态为对照,利用低温冻箱设置-6~3℃(或-8~2℃)多个不同强度低温处理,以非离体的方式将开花期油茶树枝条置于冻箱处理4h,处理结束后7d观察油茶树枝条冻害症状,测定油茶落花(果)率和光合作用参数。结果表明:低温对油茶形态、落花(果)率和光响应参数均有明显影响。温度越低,冻害症状越明显,落花(果)率越大,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越低。根据冻害症状和上述生理指标对不同低温的响应,确定-2℃为开花期油茶遭受冻害的上限,-6℃是冻害明显加重的临界温度,-8℃是严重冻害的临界温度,进而建立油茶开花期轻度冻害指标为,-6℃<日最低气温≤-2℃,中度冻害指标为,-8℃<日最低气温≤-6℃,重度冻害指标为,日最低气温≤-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开花期 低温 落花率 最大净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
8
作者 范雨娴 袁小康 +3 位作者 毛辉 杨舟非 张中杰 郭赖晗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为了分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病情预测模型,利用湘西州气象观测资料及烤烟K326病害测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并构建了病情发展动态... 为了分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建立病情预测模型,利用湘西州气象观测资料及烤烟K326病害测报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法确定两种病害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并构建了病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烤烟赤星病、花叶病的主要致病气象因子为温度、风速、湿度,其中温度影响最大;低温高湿有利于烤烟赤星病发展,烤烟打顶前,高温低湿有利于烤烟花叶病发展;湿度在病情指数较小时影响不明显,病情指数达10以上时影响才显现;当病情指数较低时,较大的风速有利于烤烟赤星病发展,当病情指数较高时,较大的风速对烤烟赤星病发展不利。以致病气象因子结合前期病情指数构建的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发展动态预测模型,经独立数据检验,模拟预测较好,以期为湘西州烤烟赤星病、花叶病动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赤星病 花叶病 发展动态 预测模型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州烤烟花叶病、赤星病的发病阈值研究
9
作者 张胜 范雨娴 +3 位作者 袁小康 何娜 张明发 毛云 《农技服务》 2024年第4期41-47,共7页
为湘西洲烟草花叶病、赤星病的提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指标支撑,使用正态检验及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对湘西州龙山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发病前后的有效积温、累积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气象因子,并通过正态拟合和回代检... 为湘西洲烟草花叶病、赤星病的提前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与指标支撑,使用正态检验及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对湘西州龙山烟草花叶病、赤星病发病前后的有效积温、累积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分析,找出具有显著差异的气象因子,并通过正态拟合和回代检验判断最佳阈值。结果表明:烟草花叶病呈现移栽早,则发病早的特征。赤星病发病最佳气象阈值为移栽后有效积温>1 173℃·d;烟草花叶病发病最佳气象阈值为移栽后有效积温>252℃·d且累积水汽压>245 hPa,累积相对湿度>1 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326 烟草病害 花叶病 赤星病 发病阈值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中海拔地区湘烟7号适宜移栽期的筛选 被引量:8
10
作者 袁小康 张胜 +2 位作者 张明发 陈前锋 刘思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30-37,共8页
【目的】确定湘西自治州中海拔地区烤烟品种湘烟7号的最佳移栽期,为烤烟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方法】于2019年和2020年在湘西中海拔地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5个移栽期处理:处理1(4月12日)、处理2(4月19日)、处理3(4月26日,当地常规期)... 【目的】确定湘西自治州中海拔地区烤烟品种湘烟7号的最佳移栽期,为烤烟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方法】于2019年和2020年在湘西中海拔地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5个移栽期处理:处理1(4月12日)、处理2(4月19日)、处理3(4月26日,当地常规期)、处理4(5月3日)和处理5(5月10日),研究移栽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4月12日移栽的烤烟株高和叶面积最大,农艺性状最佳,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均较大,经济性状最佳;5月10日和4月12日移栽的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分较高,化学性状最好。气象因子与株高、茎围、叶长、叶面积等农艺性状及均价、上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湘烟7号适当提前移栽,有利于增大其株高、叶面积,提高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化学性状和工业可用性。4月12日是湘西自治州中海拔地区湘烟7号的最佳移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烟7号 移栽期 化学成分 花垣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来自合成控制法的证据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立勇 张晨阳 袁小康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7,共16页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贸易新业态,是否有助于缓解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循环面临的挑战值得关注。文章以2012年和2013年实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作为准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反事实分析,以此来识别跨境电商产... 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贸易新业态,是否有助于缓解当前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外循环面临的挑战值得关注。文章以2012年和2013年实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作为准实验,运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了反事实分析,以此来识别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因果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揭示了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出口开放度,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试点城市出口开放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低试点城市贸易成本这一渠道产生的。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产业政策 出口开放度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小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65-167,共3页
为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自然条件、产业集聚基础、劳动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条件等方面总结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从油茶单产水平、经营模式、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劣势,从市场潜力和政府扶持... 为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自然条件、产业集聚基础、劳动力资源和科技支撑条件等方面总结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从油茶单产水平、经营模式、资金投入和宣传力度等方面分析其发展劣势,从市场潜力和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发现其发展机遇,从市场竞争和生产成本等方面看到其存在的威胁。针对劣势和存在威胁提出了推进湖南省油茶产业规模化经营、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政策扶持宣传力度等的相应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袁小康 谷晓平 王济 《贵州气象》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从太阳能资源估算、利用价值、稳定度和日最佳利用时段几个方面回顾了我国在太阳能资源评估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国内太阳能资源评估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为深入展开太阳能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太阳能资源 评估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PSⅡ光化学活性及能量耗散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小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研究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和PSⅡ光化学活性及能量耗散的影响,在人工气候箱对果实膨大期番茄进行昼夜温差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DIF)水平,即-18℃(16℃/34℃)、-12℃(19℃/31℃)、0℃(25℃/25℃)、+12℃... 为研究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和PSⅡ光化学活性及能量耗散的影响,在人工气候箱对果实膨大期番茄进行昼夜温差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DIF)水平,即-18℃(16℃/34℃)、-12℃(19℃/31℃)、0℃(25℃/25℃)、+12℃(31℃/19℃)、+18℃(34℃/16℃)。结果表明:正昼夜温差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增大,但其均在+18℃DIF处理下低于+12℃DIF处理,且随负昼夜温差的增大而减少。昼夜温差也影响了PSⅡ能量耗散机制,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和光量子过剩程度(EPD)在负昼夜温差下增大,在正昼夜温差下减少。正昼夜温差促进光合作用,而负昼夜温差抑制光合作用,并导致一定程度光抑制,光合速率在负昼夜温差下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 果实膨大期 光合作用 能量耗散
原文传递
湖南省油菜开花结荚期湿渍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小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得出湖南省油菜开花结荚期湿渍害指标,为油菜湿渍害监测预警业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湖南省南县、怀化市、益阳市、衡阳市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油菜产量实测资料,结合同年开花结荚期气象数据,分析油菜相对气象产量... 【目的】研究得出湖南省油菜开花结荚期湿渍害指标,为油菜湿渍害监测预警业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湖南省南县、怀化市、益阳市、衡阳市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多年油菜产量实测资料,结合同年开花结荚期气象数据,分析油菜相对气象产量和减产年开花结荚期气象因子关系,得到油菜湿渍害的致灾气象因子;对油菜减产年相对气象产量和同期致灾气象因子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油菜湿渍害指标,再用独立数据对该指标进行检验。【结果】过程降水量和过程降水天数是湖南省油菜开花结荚期湿渍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湖南省油菜开花结荚期轻度湿渍害指标是:40 mm≤降水过程雨量<75 mm,降水过程持续天数为5 d;中度以上湿渍害指标是:降水过程雨量≥75 mm,降水过程持续天数≥6 d。【结论】经独立数据检验,本研究提出的油菜湿渍害指标基本准确,可用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湿渍害指标 过程降水量 过程降水天数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湿环境对设施栽培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小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147-149,共3页
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一般都较高,容易引发各种病害。近年来,设施栽培环境湿度对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设施作物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从设施栽培环境湿... 设施栽培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一般都较高,容易引发各种病害。近年来,设施栽培环境湿度对作物生理代谢及生长发育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为设施作物的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从设施栽培环境湿度对作物叶片气孔开张度、光合作用、同化物积累与分配、生长发育与品质等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湿度 设施栽培 生理代谢 影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袁小康 谷晓平 《贵州气象》 2013年第3期7-9,共3页
以贵阳市1961—2008年48 a气候统计资料,计算国内外常用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对各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气候舒适度指数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产生差异的原因是评价指数本身决定的。
关键词 旅游气候舒适度 比较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栽期对湘西中海拔地区云烟87烤烟生长·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小康 张胜 +2 位作者 范雨娴 张明发 陈前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4期33-37,共5页
找出湘西自治州中海拔地区烤烟云烟87的最佳移栽期,为烤烟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在湘西中海拔地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5个移栽期作为5个不同处理:处理1(4月12日)、处理2(4月19日)处理3(4月26日)、处理4(5月3日)和处... 找出湘西自治州中海拔地区烤烟云烟87的最佳移栽期,为烤烟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在湘西中海拔地区开展大田试验,设置5个移栽期作为5个不同处理:处理1(4月12日)、处理2(4月19日)处理3(4月26日)、处理4(5月3日)和处理5(5月10日),研究移栽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19—26日移栽的烤烟在株高、中部叶面积和上部叶面积等关键农艺性状指标上表现最好;从产量、产值等关键经济性状指标看,4月19—26日是中海拔地区的云烟87最佳移栽期。从糖碱比和氮碱比等关键化学成分指标看,4月19日移栽的烤烟糖碱比和氮碱比最大,化学性状最优。≥10℃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与株高、茎围、叶长、叶面积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移栽期对湘西中海拔地区烤烟品种云烟87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影响。4月19—26日是湘西中海拔地区云烟87的最佳移栽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期 烤烟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气象产量4种分离方法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小康 刘富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12-118,共7页
【目的】确定湖南省油菜气象产量分离的适宜方法,为油菜产量预报提供支撑。【方法】利用湖南省南县1987—2019年共33年油菜单产数据,分别通过HP滤波法、Logistic函数拟合法、5 a滑动平均法和平均趋势法4种方法拟合趋势产量,进而分离出... 【目的】确定湖南省油菜气象产量分离的适宜方法,为油菜产量预报提供支撑。【方法】利用湖南省南县1987—2019年共33年油菜单产数据,分别通过HP滤波法、Logistic函数拟合法、5 a滑动平均法和平均趋势法4种方法拟合趋势产量,进而分离出气象产量,将4种不同方法拟合的趋势产量及由其分离得到的气象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筛选油菜气象产量分离最佳方法。【结果】4种方法拟合的趋势产量均能反映实际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HP滤波法和5 a滑动平均法拟合的趋势产量与实际产量最吻合,其中5 a滑动平均法是4种方法中唯一体现减产情况的方法。4种方法分离得到的气象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能准确反映气象条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在气象灾害偏重发生年,HP滤波法和5 a滑动平均法分离得到的气象产量更能准确反映气象灾害的影响。【结论】5 a滑动平均法分离湖南省油菜气象产量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气象产量 HP滤波法 Logistic法 滑动平均法 平均趋势法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温差对番茄果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及模拟
20
作者 袁小康 刘富来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6,共7页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DIF)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18℃(16/34,昼温/夜温,℃,以下同)、-12℃(19/31)、0℃(25/25)、+12℃(31/19)、+18℃(34/16),研...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DIF)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18℃(16/34,昼温/夜温,℃,以下同)、-12℃(19/31)、0℃(25/25)、+12℃(31/19)、+18℃(34/16),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干物质分配在果期各阶段的影响,并构建综合了昼夜温差、辐射和热效应的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与零昼夜温差处理相比,+12℃DIF使根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茎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18℃DIF使叶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而使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减少。而负昼夜温差使根、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茎、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不同昼夜温差处理下,根、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指数递减关系,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Logistic模型递增关系,通过拟合昼夜温差值与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到昼夜温差对根、茎、叶、果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影响的模拟模型。经独立试验数据检验表明,模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温差 番茄 干物质分配 影响 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