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栓子监测与动脉硬化斑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袁妙兰 宋志彬 梁干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微栓子监测 动脉硬化斑块 DOPPLER 动脉粥样硬化斑 检测技术 经颅多普勒 微栓子检测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素对成骨细胞向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5
2
作者 袁妙兰 段新云 马育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9-274,共6页
目的探讨网膜素对成骨细胞向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CVSMCs)分化的影响。方法网膜素处理VSMCs细胞,用茜素红S染色确定基质矿化范围,用PCR探测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表达,免疫印迹分析MAPK和Akt活性。结果网膜素剂量依耐性抑制CVSMCs ALP... 目的探讨网膜素对成骨细胞向钙化血管平滑肌细胞(CVSMCs)分化的影响。方法网膜素处理VSMCs细胞,用茜素红S染色确定基质矿化范围,用PCR探测碱性磷酸酶(ALP)及骨钙素表达,免疫印迹分析MAPK和Akt活性。结果网膜素剂量依耐性抑制CVSMCs ALP及骨钙素mRNA转录(P<0.05);与对照组比较,100 ng/ml,500 ng/ml及1000 ng/ml网膜素分别降低茜素红染色22%、41%及85%(P<0.05);网膜素时间依耐性提高CVSMCs Akt活性(P<0.05),对ERK、p38及JNK无影响;网膜素对VSMCs细胞内c AMP生成无明显影响。细胞用LY294002或HIMO处理后,网膜素对ALP活性及基质矿化的影响被消除了。结论本研究结果首次表明网膜素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为CVSMCs,表明肥胖者网膜素降低会促进动脉钙化的发展,网膜素有抑制动脉钙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膜素 成骨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钙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比格列酮治疗肥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妙兰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3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咯列酮联合治疗对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对照组...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吡咯列酮联合治疗对肥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饮食干预、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比较,均明显降低,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空腹C肽、餐后2hC肽、FINS、2hINS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HbAIc、hc-CRP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HbAIc、hc-CRP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时存在协同治疗效应,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初诊 二甲双胍 吡咯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68例中老年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雪珍 张建东 +4 位作者 官荣光 段新云 莫和国 袁妙兰 马育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3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调查并分析小榄地区中老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现状及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慢性病史及家族病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 目的:调查并分析小榄地区中老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现状及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以慢性病史及家族病史。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全自动生化仪测血生化及血脂。使用美国 HOLOGIC公司Saraha型号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左侧跟骨骨密度。结果在调查的1768例绝经后中老年妇女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39.2%,50~59岁年龄组为19.0%,60~69岁年龄组为36.5%,70岁以上年龄组为70.1%。年龄与骨密度负相关(r=-0.437,P<0.01),体质量指数(BMI)(r=0.28,P<0.01)及绝经年龄( r=0.115,P<0.01)与骨密度正相关,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血25‐(O H ) D与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小榄地区绝经后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患病率 小榄地区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育林 袁妙兰 +3 位作者 濮先明 朱俊 李超杰 段新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 目的评估雷奈酸锶对小榄地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4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雷奈酸锶+钙剂+骨化三醇组(SA),阿伦膦酸+钙剂+骨化三醇组(AL),钙剂+骨化三醇组(CA),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6个月、用药12个月测定受试者的骨密度及血骨转换生化指标。结果药物干预6个月,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药物干预12个月,与基线相比较,SR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增加显著高于AL及CA组(P<0.05),AL组显著高于CA组P<0.05)。与基线相比较,各组血清β-CTX均降低,SR组及AL组降幅显著高于CA组(P<0.05);SR组及CA组血清PINP及OC均升高,AL组降低,AL组与CA组及SR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R组升幅显著高于CA组(P<0.05)。雷奈酸锶治疗组有3例(9.1%)患者因恶心及纳差而退出研究,阿伦膦酸组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雷奈酸锶疗效优于阿伦膦酸钠,雷奈酸锶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奈酸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转换血清标志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危象伴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一例
6
作者 袁妙兰 周培雯 +2 位作者 谭奇江 麦镇流 周智明 《医师在线》 2022年第9期37-39,共3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致病原因为Graves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Graves病合并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极为罕见。本文报告的病例为非心脏疾病的年轻女性患者,以甲亢危象伴心包积液和胸腔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的致病原因为Graves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Graves病合并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极为罕见。本文报告的病例为非心脏疾病的年轻女性患者,以甲亢危象伴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出院。通过回顾该病例的治疗过程,探讨甲亢危象导致多浆膜腔积液的原因,旨在提高对甲亢危象伴并发症危重疾病的诊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危象 心包积液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育林 张建东 +3 位作者 吴凤 袁妙兰 盛志峰 陈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01-1207,1229,共8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两组(n=12):地塞米松组(DEX,1 mg/kg,肌肉注射,2次/周),对照组。4 w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和骨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24只4周龄雌性小鼠随机分两组(n=12):地塞米松组(DEX,1 mg/kg,肌肉注射,2次/周),对照组。4 w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肽(PINP)和骨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胫骨干骺端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方法检测破骨细胞;一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结果 DEX组小鼠胫表观骨密度和骨体积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小梁数量高于对照组,结构模型指数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DEX组小鼠血清PINP及β-CTX浓度显著下降(P<0.05)。DEX组小鼠胫骨干骺端OPG表达明显增多,而RANKL表达无明显变化,相对于对照组,OPG/RANKL比值升高。TRAP染色示DEX组小鼠胫骨干骺端破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间断给药可能通过上调OPG/RANKL比率维持生长期小鼠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生长期小鼠 骨微结构 骨代谢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国俊 宋志彬 +3 位作者 郭文超 袁妙兰 周聪 陈晓燕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59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分),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分),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时间进行对照观察,评分及凝...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方法59例病人分为2组,治疗组(普通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5分),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4分),对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凝血时间进行对照观察,评分及凝血时间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2-3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天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性脑卒中发病后6-48小时,进展较快者推荐静脉滴注普通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治疗 进展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濮先明 宋志彬 袁妙兰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5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小牛血去蛋提取物+基础治疗组)及对照组(小牛血去蛋治疗组+基础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目的探讨高压氧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5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高压氧+小牛血去蛋提取物+基础治疗组)及对照组(小牛血去蛋治疗组+基础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5%(P<0.05),两组之间比较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高压氧及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濮先明 袁妙兰 曾丰夏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1期318-31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多因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开放研究,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集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治疗和多因素强化治疗,经...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多因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前瞻性开放研究,将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集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治疗和多因素强化治疗,经t检验,比较分析颈总动脉内膜的厚度、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高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BMI、HbA1c、CCAIT减小值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因素强化干预能延缓CCAIT增厚的进展,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治疗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因素强化治疗 普通治疗 2型糖尿病 CCAIT增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对尿激酶溶栓治疗脑硬塞的动态监测
11
作者 郑国俊 宋志彬 +5 位作者 王本国 刘淑芹 郭文超 章小兵 袁妙兰 周聪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确定TCD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1d、3d、7d进行TCD监测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再通比例而好转,血管再通比例第7天最高。结论:脑梗塞的溶栓... 目的:确定TCD对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的病人,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h、1d、3d、7d进行TCD监测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再通比例而好转,血管再通比例第7天最高。结论: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后进行TCD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治疗 动态监测 脑硬塞 急性脑梗塞 功能评分 血管再通 TCD监测 治疗后 静脉溶栓 同时进行 临床意义 治疗前 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澳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的影响
12
作者 濮先明 宋志彬 袁妙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0期79-79,共1页
目的:研究克林澳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克林澳+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基出治疗组,1个疗程后检测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结果:治疗组:克林澳可缩短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 目的:研究克林澳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痛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克林澳+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基出治疗组,1个疗程后检测体感及脑干听觉诱电位。结果:治疗组:克林澳可缩短2型糖尿病患者体感诱发电位N13及N20峰潜伏期,可缩短脑干听觉诱电位的部分峰间潜伏期,明显缩短中枢传导时间。结论:克林澳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枢神经机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澳 2型糖尿病 体感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屈国雄 宋志彬 +5 位作者 郑国俊 王本国 郭文超 章小兵 袁妙兰 周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4-315,共2页
目的确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急性脑梗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 h、1 d、3 d7、d用TCD监测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血流情况,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 目的确定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急性脑梗溶栓治疗后的监测意义。方法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 h、1 d、3 d7、d用TCD监测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血流情况,并同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功能评分随脑血管再通比例而好转,与大脑中动脉的总体平均血流呈负相关,血管再通比例第7天最高。结论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后进行TCD监测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经颅多普勒超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护骨素基因敲除小鼠骨微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段新云 马育林 +3 位作者 旷小艳 周培文 袁妙兰 盛志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OPG途径的关系。方法 20只4周龄OPG^(-/-)雌性小鼠及20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四组(n=10):野生型安慰剂组(WT+saline),野生型地塞米松干预组(WT+DEX,地塞米松1mg/kg体重,肌...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生长期小鼠骨密度及骨微结构的影响及其与OPG途径的关系。方法 20只4周龄OPG^(-/-)雌性小鼠及20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四组(n=10):野生型安慰剂组(WT+saline),野生型地塞米松干预组(WT+DEX,地塞米松1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周3次),OPG^(-/-)敲除小鼠安慰剂组(OPG^(-/-)+saline),OPG^(-/-)敲除小鼠DEX干预组(OPG^(-/-)+DEX,地塞米松1 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周3次)。6周后处死小鼠,一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结果OPG^(-/-)组的组织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较其他三组降低(P<0.05)。OPG^(-/-)+DEX组的组织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均较WT及WT+DEX组降低(P<0.05)。OPG^(-/-)组的骨小梁模型因子及骨小梁分离度均较其他三组增加(P<0.05);OPG^(-/-)+DEX组的骨小梁模型因子及骨小梁分离度均较WT及WT+DEX组增加(P<0.05)。WT及WT+DEX组之间骨小梁微结构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生长期小鼠OPG基因功能缺失时,地塞米松有部分拮抗骨量丢失的作用,表明除了OPG/RANKL途径,地塞米松对骨代谢的影响是多途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小鼠 护骨素 基因敲除 骨微结构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XN和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熊丽丽 姬劲峰 +2 位作者 袁妙兰 黄萍 朱向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706-1711,共6页
目的探究桩蛋白(PXN)和帕金森病蛋白7(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 目的探究桩蛋白(PXN)和帕金森病蛋白7(PARK7)蛋白在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PXN和PARK7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PXN和PARK7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根据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XN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5.034,P<0.05);胃癌组织PARK7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837,P<0.05)。根据Cox回归分析表明,PXN阳性表达、PARK7阳性表达、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XN和PARK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蛋白 帕金森病蛋白7 免疫组织化学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智明 周培雯 袁妙兰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8期1623-1627,共5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类以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并发症。DPN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临床治疗较困难。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治疗DPN,但存在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且手术创伤较大,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类以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并发症。DPN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临床治疗较困难。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治疗DPN,但存在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且手术创伤较大,会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脊髓电刺激(SCS)疗法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因此,深入研究SCS治疗DPN的作用机制,对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脊髓电刺激 代谢紊乱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研究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1
17
作者 袁妙兰 李意 +5 位作者 冯慧芳 濮先明 周培雯 周智明 李超杰 朱俊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住院分娩的159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随机选取的634例健康分娩产妇为...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和改善妊娠结局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住院分娩的159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为观察组,并以同期随机选取的634例健康分娩产妇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不良孕产史、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合并有阴道念珠菌感染以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患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不良孕产史、有糖尿病家族史、TPOAb阳性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441、2.889、1.486、4.879、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羊水过多、剖宫产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者肥胖、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且严重影响妊娠结局,临床因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危险因素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症肝功能损害7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妙兰 濮先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33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重症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甲亢合并重症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指标将其分为单纯转氨酶升高组(A组)40例、单纯黄疸组(B组)22例及转氨酶升高合并黄疸...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合并重症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甲亢合并重症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功能指标将其分为单纯转氨酶升高组(A组)40例、单纯黄疸组(B组)22例及转氨酶升高合并黄疸组(C组)14例,比较三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临床转归及其预后。结果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或^131I治疗,70例肝功能改善,2例黄疸加重,2例放弃治疗,2例治疗无效改手术治疗。结论ATD或,^131I治疗可显著改善甲亢患者的肝功能,控制甲亢仍是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的首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肝功能不全 抗甲状腺药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妙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2型糖尿病肾功不全患者资料,并进行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生化指标及不同部位骨密度、骨质疏松情况测定.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与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异常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2型糖尿病肾功不全患者资料,并进行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生化指标及不同部位骨密度、骨质疏松情况测定.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12例2型糖尿病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发生严重程度也逐渐加重,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33.3%,44.8%,56.5%,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所致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与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相关性。为了更好地控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应努力控制并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肾功能
原文传递
绝经后妇女体测量指标与血脂之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妙兰 马育林 +1 位作者 段新云 盛志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1062-1065,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南地区绝经后妇女体测量指标与血脂之间的关系,间接评估大腿脂肪含量是否是更好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175例绝经后妇女(年龄51 ~76岁),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体成分,并检测血脂,分析体测量指标与血脂的关系.结果 大... 目的 探讨中南地区绝经后妇女体测量指标与血脂之间的关系,间接评估大腿脂肪含量是否是更好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方法 纳入175例绝经后妇女(年龄51 ~76岁),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量体成分,并检测血脂,分析体测量指标与血脂的关系.结果 大腿脂肪含量与TG呈反比,与HDL-C呈正比,内脏脂肪含量与TG呈正比,与HDL-C呈反比,经体重校正后结果相似.血脂成分与其他体测量指标之间无相关性.当TG和HDL-C分别为因变量时,大腿脂肪含量的β绝对值高于内脏脂肪含量、臂部脂肪含量、WC和BMI(P<0.05).结论 对绝经后妇女而言,大腿脂肪量是血TG及HDL-C最有效的决定因素,提示大腿脂肪可能是心血管疾病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期 身体测量 血脂 心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