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局部点云信息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
1
作者 常正平 袁国帅 +2 位作者 李玖桦 赵阳 王仲奇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 面向新一代航空航天型号高性能制造需求,基于实测数据的性能预测方法愈来愈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零件尺寸大、结构遮挡多和设备性能不足等问题,该方法难以获得零件完整的实测数据,影响了产品性能预测精度。为此,提出面向局部点云缺失的模型重构方法,构建扫描区域与点云缺失区域的拓扑关系,求得缺失区域的表面点集。首先,提取理论3维模型表面几何信息,并将其转换至拉普拉斯坐标系;其次,将扫描点云数据进行划分,结合粗配准与迭代最近点(ICP)精配准算法进行区域匹配,得到理论模型上与扫描点云对应的区域;然后,采用拉普拉斯网格变换使匹配区域驱动理论三角网格发生形变,并用扫描点云替换对应区域,得到零件完整点云。最后,以飞机起落架外筒为例,采用传统方法与本文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当扫描点云覆盖达到一定范围时,所提方法的最大偏差为0.145 mm,显著低于传统方法的0.717 mm,验证了该方法在重构模型精度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点云 信息缺失 模型重构 拉普拉斯网格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国帅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9期772-773,共2页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牵引治疗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推拿结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仅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很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因子图消元优化的激光雷达视觉惯性融合SLAM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袁国帅 齐咏生 +2 位作者 刘利强 苏建强 张丽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42-3052,共11页
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在复杂环境中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图消元优化的激光雷达、视觉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融合SLAM算法(Multi Factor Graph fusion SLAM... 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技术在复杂环境中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图消元优化的激光雷达、视觉和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融合SLAM算法(Multi Factor Graph fusion SLAM with IMU as the Dominant system,ID-MFG-SLAM).首先,采用多因子图模型,提出以IMU为主系统,视觉与激光雷达为辅系统,通过引入辅系统观测因子约束IMU偏差,并接收IMU里程计因子实现运动预测与融合的全新结构.之后,为降低融合后的优化成本,加入滑窗机制并设计基于Householder变换的QR分解消元法将因子图转换为贝叶斯网络.最后,引入一种球面线性插值与线性插值之间的自适应插值算法,将激光雷达点云投影到单位球体上实现视觉特征点深度估计.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经典算法,该方法在复杂大、小场景中绝对轨迹误差分别可达到约0.68 m和0.24 m,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多传感器融合 复杂场景 激光雷达 IMU里程计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在某地区的运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国帅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21期187-189,共3页
在PDC钻头钻进的情况下,由于岩石颗粒较细,或呈粉状,造成的岩石记录难度大,是目前录井工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录井的实际情况,对测井原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井方法——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介绍了... 在PDC钻头钻进的情况下,由于岩石颗粒较细,或呈粉状,造成的岩石记录难度大,是目前录井工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根据录井的实际情况,对测井原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井方法——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介绍了岩石碎屑天然伽马录井的原理及试验方法,经实际应用证明,这种岩屑自然伽马录井技术与电测天然伽马法比较,其结果是一致的,这将为将来更好地解决细碎石碎屑录井岩性鉴别难题,并为岩石碎屑录井岩性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为岩石碎屑录井岩性鉴别增添新的途径。本文主要分析了岩屑伽马能谱录井技术在准噶尔盆地的应用,希望对于相关研究和实际工作能提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 伽马 能谱录井技术 运用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