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1
作者
袁中许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功能再现再造、持续向新发展和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方法:采取6种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牵引带动模式、耦合带动模式、嵌入带动模式、渗透带动模式、融合带动模式和互动带...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功能再现再造、持续向新发展和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方法:采取6种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牵引带动模式、耦合带动模式、嵌入带动模式、渗透带动模式、融合带动模式和互动带动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场景,深入揭示每一种模式的作用机理和成效。指出牵引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手工技艺产业重现活力和繁荣发展,耦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农业获得高效生态发展,嵌入带动模式能够促使传统文艺产业在城镇集聚发展,渗透带动模式能够使传统小吃产业和曲艺产业再添创新动力,融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互动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艺术和文化产业开拓和革新发展。结果:研究表明,这些创新驱动模式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复兴。结论:这6种创新驱动模式能够对传统产业产生交互性、系统性影响,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这些系统性驱动模式能够赋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农业等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活力和价值,还能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传统产业
创新发展
驱动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旅游驱动重构传统产业新生态路径研究
2
作者
袁中许
《文化产业》
2024年第31期131-133,共3页
现旨在研究新时期我国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从现实条件差异和因地制宜视角,提出了“依托”路径、“依靠”路径、“跟踪”路径和“围绕”路径四种创新发展路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典型实例验证分析。研究表明,以上四...
现旨在研究新时期我国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从现实条件差异和因地制宜视角,提出了“依托”路径、“依靠”路径、“跟踪”路径和“围绕”路径四种创新发展路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典型实例验证分析。研究表明,以上四种路径能够为旅游驱动传统产业赢得相应的活跃发展、适应性革新发展和价值发展,并产生促进行业增收、社会灵活就业、繁荣城乡文化和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多重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产业
灵活就业
创新发展路径
生态路径
条件差异
典型实例
旅游驱动
多重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
100
3
作者
袁中许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80-88,共9页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了旅农耦合的前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由此进一步揭示得出,旅农耦合能够造就乡村旅游业战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手段,因而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提出在异质地理、文化与农业资源基础上,以差异品牌战略为重心推动旅农耦合模式,从而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业
旅农耦合
动力效应
异质资源
主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战略协整
被引量:
7
4
作者
袁中许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为探讨我国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所在相对微观区域城乡经济的深化互动发展,本文从系统共生视角出发,构建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之间"点域系统"战略协整的框架理论和水平测度模型,并运用典型实例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论证...
为探讨我国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所在相对微观区域城乡经济的深化互动发展,本文从系统共生视角出发,构建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之间"点域系统"战略协整的框架理论和水平测度模型,并运用典型实例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因地制宜采取"目标因素"与"资源因素"不同层次系统进行双向战略协整和协整创新演进,能够创造点域系统共生的异质性价值品牌,借助该品牌的价值动力可以推动该区域城乡经济整体联动、协同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此外,战略协整的协同性、适应性与竞争一致性,也决定了这不仅利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对所属县级城镇、近距离都市圈及远距离小城镇与新农村进行辐射的承接和传导,也会促动反向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合作及市场梯度培育,成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根植性途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
县域经济
战略协整
共生品牌
协同发展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户土地抵押贷款风险与均衡模型构建
被引量:
4
5
作者
袁中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0-52,共3页
文章运用投资风险与管理理论及数理统计概率理论,从风险因素出发,借以拟合类古典分布及Beta-PERT概型,分析了农户对土地抵押贷款项目经营所面临的临界风险概率,及临界损失度期望。通过先后定性和定量二次概率分析,得以建立临界差额公平...
文章运用投资风险与管理理论及数理统计概率理论,从风险因素出发,借以拟合类古典分布及Beta-PERT概型,分析了农户对土地抵押贷款项目经营所面临的临界风险概率,及临界损失度期望。通过先后定性和定量二次概率分析,得以建立临界差额公平保险模型。由此实现农户、银行与保险方三方利益的现期稳态均衡,从而解除了经营农户的后顾之忧。并在长期中通过风险因素因子的控制变动,使经营农户的收益水平在可变均衡中得以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额保险均衡
农户土地抵押贷款
临界风险概率
临界损失度期望
类古典分布
Beta-PERT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部后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袁中许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处在后发地位的中部地区要承担协调崛起的使命,应实施后发产业集群推动战略。以集群的竞争力本质为着眼点,立足后发和创新思想视角,在深入探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获取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中部产业集群竞争力现存问题与根源的梳理,得出其发展面...
处在后发地位的中部地区要承担协调崛起的使命,应实施后发产业集群推动战略。以集群的竞争力本质为着眼点,立足后发和创新思想视角,在深入探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获取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中部产业集群竞争力现存问题与根源的梳理,得出其发展面临"培育与提升"双重任务。并进而通过前述经济理论与现实因素及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分析,最终提出中部产业集群以"环境系统创新、政府引导内生发展"为中心的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集群竞争力
系统创新
内生发展模式
自身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周期个人拓展消费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袁中许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展,因而提出拓展消费这一新的概念。同时改变现有的在研究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对周期阶段划分的方法,把拓展消费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借以引入各阶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展,因而提出拓展消费这一新的概念。同时改变现有的在研究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对周期阶段划分的方法,把拓展消费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借以引入各阶段倾向的效用模型,并运用多阶段最优动态规划和变分法原理来探讨完全行为个人整个生命周期谋求拓展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各阶段的最优消费解。通过研究,得出了在次优消费解的选择下,得以实现现实最优构成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用优化
次优选择
拓展消费
生命周期
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与升级的动力机制及实施对策
8
作者
袁中许
《全国商情》
2016年第15期58-60,共3页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从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元经济社会功能转变和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发展的转换升级。为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视角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了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从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元经济社会功能转变和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发展的转换升级。为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视角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了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得出此动力机制构成,一方面在于政府引导推动全省产业集聚区的三种功能分类承载,另一方面在于各类别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应立足于自身和政府协同的层次动因的培育。并由此提出四点该动力机制实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动力机制
转型与升级
功能类分
内外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状态转移空间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牛裕琪
袁中许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对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一般并-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了有层次的分类,刻画了状态空间的结构,给出了各类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发生改变后状态空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减少了分析计算的复杂性.
关键词
可靠性
可修并-串联系统
状态转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
被引量:
14
10
作者
袁中许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定价权作为对外市场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标志,承载着相关利益战略的引导和保证功能。因而,稀土定价权攸关"中国元素"稀土的资源利益、国家创新战略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稀土定价权与稀土治理存在"的"和"...
定价权作为对外市场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标志,承载着相关利益战略的引导和保证功能。因而,稀土定价权攸关"中国元素"稀土的资源利益、国家创新战略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稀土定价权与稀土治理存在"的"和"矢"的关系,所以只有深刻把握定价权规律,才能科学推动中国稀土深化治理,从而实现稀土定价权真正获取。为此,面对中国稀土治理维艰和其定价权改善不稳、定价权依然缺失,亟需系统汲取和借鉴定价权国际经验理论。本文运用立体透视方法对三大国际定价权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揭示,发现协同应变能力、适宜的持续创新能力及对资源与环境特殊性的正确把握是其以不同风格获得与保持定价权的关键。由此提出中国稀土下一步以定价权为导向的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独特促进与科学战略、全面获取的选择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定价权
稀土治理
定价权规律透视
协同应变与创新能力
资源与环境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资源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本真研究
被引量:
9
11
作者
袁中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7,共11页
从重要而不可再生稀土资源的稀缺性价值与功能特性价值的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和提出具有突出资源优势的中国稀土其贸易定价权长期缺失属于双重性质缺失:即一般稀土定价权缺失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绝对丢失",而特...
从重要而不可再生稀土资源的稀缺性价值与功能特性价值的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和提出具有突出资源优势的中国稀土其贸易定价权长期缺失属于双重性质缺失:即一般稀土定价权缺失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绝对丢失",而特种稀土定价权缺失为创造和体现可得性价值上的"相对迷失"。在定价权缺失状态和价格弹性条件分析基础上,分别根据异质成本古诺竞争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两类不同性质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内因机理模型。进而,运用1992—2009年两类稀土代表性产品贸易数据及相关稀土数据,先后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和面板RE检验,对中国两类稀土对外贸易定价权缺失及内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该"双重缺失"的理论分析判断,并表明稀土行业低集中度和特种稀土国际专利水平落后依次为一般稀土和特种稀土贸易定价权缺失的最主要内在因素,同时,也表明扭曲的国内稀土低端消费持续增长率与进口特种稀土消费比率偏低也分别是其缺失的重要因素。因而,针对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性质和内因本真,为其缺失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科学全面增进与获取,并最终为维护稀土资源和价值利益及环境利益、以及在根本上促使中国稀土产业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广大稀土资源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及稀土企业首先应采取相应分而治之的措施和战略。一方面,两类稀土定价权缺失抑制的战略储备上应实施不同策略,同时,它们定价权的实现也应有不同的科学战略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应认清一般稀土定价权获取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支撑,并把握好特种稀土定价权实现的关键和核心,此外,还应创新政府稀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资源异质性
定价权“双重缺失”
内因机理
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
7
12
作者
袁中许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和方向困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或然关联。目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承载力有限、凝聚力不足和带动力弱"等诸多困境与城乡一体化诉求紧密相关。由于忽视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深刻...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和方向困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或然关联。目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承载力有限、凝聚力不足和带动力弱"等诸多困境与城乡一体化诉求紧密相关。由于忽视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深刻认知,缺失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增添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理论困惑;而实践中一些错误的行为理念和施策,导致新型城镇化陷入困境。探索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助于突破新型城镇化困境,提升发展成效,更攸关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行为方向和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二者不但在社会主义本质体现和城乡资源要素协同方面存在共同质态属性,而且客观存在"共生演进"和"互动演进"的规律关系。这种"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目标的手段关系。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引领,形成双螺旋式共同发展模式当作为未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约束
共同质态
共生互动
短期依赖弥补
长期响应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一般稀土定价权根植性增进的集群化创新研究
13
作者
袁中许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5,共5页
基于现实和理论分析提出开采加工龙头企业自主集群化是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增进的必然选择。进而,构建对应自主三环节集群化创新路径,并阐释其根植性增进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根植性增进推动...
基于现实和理论分析提出开采加工龙头企业自主集群化是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增进的必然选择。进而,构建对应自主三环节集群化创新路径,并阐释其根植性增进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根植性增进推动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稀土产业
开采加工龙头企业
自主集群化
下游技术对接
定价权增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汽车产业的“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袁中许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1,共12页
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产生逆转,现有对外依赖和被动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该产业新阶段战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凝聚动力和造就创新竞争能力相贯通的追逐发展模式。并从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与产业系统内行业协同视角出...
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产生逆转,现有对外依赖和被动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该产业新阶段战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凝聚动力和造就创新竞争能力相贯通的追逐发展模式。并从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与产业系统内行业协同视角出发,建构了"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行业2001~2010年度面板数据,进行该现实假定模式形成的"二维"关联检验与模式水平估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追逐发展模式前行态势缓慢和趋弱,因素系统内在核心因素呈现普遍障碍,导致行业间存在长期矛盾与失调。故而,中国汽车产业应着力向该新模式转变,同时亟需重心培育与跨越提升。进而提出以下措施为主的政策建议:立足产业系统内行业有机协同,发挥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的主导作用,突出增强包括创新驱动能力、技术能力和产品供给自生动力与能力这些内在核心因素的根植性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动力与能力”追逐模式
本土性内生创新
行业内外协同
原文传递
模糊因子下知识产权保护与侵犯的动态博弈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袁中许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
针对知识产权屡禁不止的侵权行为现状,运用模糊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和博弈论原理,从知识产权保护和侵犯双方效用及模型出发,以系统和动态的视角对双方行为进了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与侵犯构成为一对均衡策略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
针对知识产权屡禁不止的侵权行为现状,运用模糊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和博弈论原理,从知识产权保护和侵犯双方效用及模型出发,以系统和动态的视角对双方行为进了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与侵犯构成为一对均衡策略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定条件下,保护方期望的效用均衡处于低水平态势,从而提出在效用模糊因子的调整中不断提高保护方的动态效用水平是推进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动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动态博弈
效用模型
模糊因子
原文传递
题名
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1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4期127-129,共3页
基金
2024年度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宏观决策课题“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4HGJCK06。
文摘
目的:文章旨在通过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功能再现再造、持续向新发展和经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方法:采取6种创新驱动模式,分别为牵引带动模式、耦合带动模式、嵌入带动模式、渗透带动模式、融合带动模式和互动带动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场景,深入揭示每一种模式的作用机理和成效。指出牵引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手工技艺产业重现活力和繁荣发展,耦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农业获得高效生态发展,嵌入带动模式能够促使传统文艺产业在城镇集聚发展,渗透带动模式能够使传统小吃产业和曲艺产业再添创新动力,融合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互动带动模式能够促进传统艺术和文化产业开拓和革新发展。结果:研究表明,这些创新驱动模式均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复兴。结论:这6种创新驱动模式能够对传统产业产生交互性、系统性影响,发挥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这些系统性驱动模式能够赋能传统文化艺术、传统农业等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的活力和价值,还能推动旅游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
旅游驱动
传统产业
创新发展
驱动创新模式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旅游驱动重构传统产业新生态路径研究
2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出处
《文化产业》
2024年第31期131-133,共3页
基金
2024年度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宏观决策课题“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HGJCK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现旨在研究新时期我国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从现实条件差异和因地制宜视角,提出了“依托”路径、“依靠”路径、“跟踪”路径和“围绕”路径四种创新发展路径,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机理分析和典型实例验证分析。研究表明,以上四种路径能够为旅游驱动传统产业赢得相应的活跃发展、适应性革新发展和价值发展,并产生促进行业增收、社会灵活就业、繁荣城乡文化和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多重功效。
关键词
传统产业
灵活就业
创新发展路径
生态路径
条件差异
典型实例
旅游驱动
多重功效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被引量:
100
3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5期80-88,共9页
文摘
就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源优势以及城乡与区域统筹迫切的现实情形而言,我国乡村旅游业亟须蓬勃发展。然而,尚未有理论方法为保证我国乡村旅游业整体持续、深化及和谐的战略发展提供可选择的途径。基于此,文章在辨识产业耦合与产业融合概念理论基础上,立足乡村旅游业与包含丰富异质性农业、地理与文化资源的大农业耦合,从产业互动与要素凝聚理论视角分别阐述了旅农耦合对农村第一、第三产业分别产生牵动效应和促动发展效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借助1993~2010年的序列经验数据,结合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直观考察,主要运用模型实证,证实了旅农耦合的前述农村产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由此进一步揭示得出,旅农耦合能够造就乡村旅游业战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手段,因而可以成为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最后,提出在异质地理、文化与农业资源基础上,以差异品牌战略为重心推动旅农耦合模式,从而战略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业
旅农耦合
动力效应
异质资源
主导模式
Keywords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agriculture coupling
dynamic effects
heterogeneous resource
leading mode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2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战略协整
被引量:
7
4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3,共7页
文摘
为探讨我国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所在相对微观区域城乡经济的深化互动发展,本文从系统共生视角出发,构建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之间"点域系统"战略协整的框架理论和水平测度模型,并运用典型实例做进一步深入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因地制宜采取"目标因素"与"资源因素"不同层次系统进行双向战略协整和协整创新演进,能够创造点域系统共生的异质性价值品牌,借助该品牌的价值动力可以推动该区域城乡经济整体联动、协同发展和竞争力的持续。此外,战略协整的协同性、适应性与竞争一致性,也决定了这不仅利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对所属县级城镇、近距离都市圈及远距离小城镇与新农村进行辐射的承接和传导,也会促动反向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合作及市场梯度培育,成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根植性途径选择。
关键词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
县域经济
战略协整
共生品牌
协同发展
竞争力
分类号
F291.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户土地抵押贷款风险与均衡模型构建
被引量:
4
5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50-52,共3页
文摘
文章运用投资风险与管理理论及数理统计概率理论,从风险因素出发,借以拟合类古典分布及Beta-PERT概型,分析了农户对土地抵押贷款项目经营所面临的临界风险概率,及临界损失度期望。通过先后定性和定量二次概率分析,得以建立临界差额公平保险模型。由此实现农户、银行与保险方三方利益的现期稳态均衡,从而解除了经营农户的后顾之忧。并在长期中通过风险因素因子的控制变动,使经营农户的收益水平在可变均衡中得以逐步提升。
关键词
差额保险均衡
农户土地抵押贷款
临界风险概率
临界损失度期望
类古典分布
Beta-PERT概型
分类号
F224.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部后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10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02D&020)
文摘
处在后发地位的中部地区要承担协调崛起的使命,应实施后发产业集群推动战略。以集群的竞争力本质为着眼点,立足后发和创新思想视角,在深入探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获取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中部产业集群竞争力现存问题与根源的梳理,得出其发展面临"培育与提升"双重任务。并进而通过前述经济理论与现实因素及创新机制相结合的分析,最终提出中部产业集群以"环境系统创新、政府引导内生发展"为中心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产业集群竞争力
系统创新
内生发展模式
自身优势
Keywords
middle of China
competition of industry clusters
system innovation
endogenous mode
own advantage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周期个人拓展消费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2-26,共5页
文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也在逐步提高,消费领域在不断扩展,因而提出拓展消费这一新的概念。同时改变现有的在研究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对周期阶段划分的方法,把拓展消费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借以引入各阶段倾向的效用模型,并运用多阶段最优动态规划和变分法原理来探讨完全行为个人整个生命周期谋求拓展消费效用最大化时各阶段的最优消费解。通过研究,得出了在次优消费解的选择下,得以实现现实最优构成的结论。
关键词
效用优化
次优选择
拓展消费
生命周期
阶段
Keywords
optimization utility
the second choice of opimization
expandable consumption
the life cycle
phase
分类号
O29 [理学—应用数学]
F019.4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与升级的动力机制及实施对策
8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16年第15期58-60,共3页
基金
2015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编号:2015B14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载体的产业集聚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从单一经济功能向多元经济社会功能转变和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发展的转换升级。为此,本文从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视角与协同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和研究了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得出此动力机制构成,一方面在于政府引导推动全省产业集聚区的三种功能分类承载,另一方面在于各类别产业集聚区功能发挥应立足于自身和政府协同的层次动因的培育。并由此提出四点该动力机制实施的对策。
关键词
产业集聚区
动力机制
转型与升级
功能类分
内外协同
分类号
F426.8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状态转移空间分析
被引量:
3
9
作者
牛裕琪
袁中许
机构
许昌学院数学系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文摘
对由多个部件组成的一般并-串联系统的状态空间进行了有层次的分类,刻画了状态空间的结构,给出了各类状态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系统的某些组成部分发生改变后状态空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描述,减少了分析计算的复杂性.
关键词
可靠性
可修并-串联系统
状态转移图
Keywords
reliability
repairable parallel-series systems
state-transferring diagram
分类号
O21 [理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
被引量:
14
10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2036)
文摘
定价权作为对外市场贸易领域的话语权标志,承载着相关利益战略的引导和保证功能。因而,稀土定价权攸关"中国元素"稀土的资源利益、国家创新战略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稀土定价权与稀土治理存在"的"和"矢"的关系,所以只有深刻把握定价权规律,才能科学推动中国稀土深化治理,从而实现稀土定价权真正获取。为此,面对中国稀土治理维艰和其定价权改善不稳、定价权依然缺失,亟需系统汲取和借鉴定价权国际经验理论。本文运用立体透视方法对三大国际定价权经验规律进行深入揭示,发现协同应变能力、适宜的持续创新能力及对资源与环境特殊性的正确把握是其以不同风格获得与保持定价权的关键。由此提出中国稀土下一步以定价权为导向的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独特促进与科学战略、全面获取的选择之策。
关键词
稀土定价权
稀土治理
定价权规律透视
协同应变与创新能力
资源与环境异质性
Keywords
rare earth pricing power
rare earth governance
perspective of pricing power
coordination to copy with cha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F4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资源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本真研究
被引量:
9
11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16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调查视角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研究"(批准号:71372036)
文摘
从重要而不可再生稀土资源的稀缺性价值与功能特性价值的异质性视角出发,分析和提出具有突出资源优势的中国稀土其贸易定价权长期缺失属于双重性质缺失:即一般稀土定价权缺失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利益为代价的"绝对丢失",而特种稀土定价权缺失为创造和体现可得性价值上的"相对迷失"。在定价权缺失状态和价格弹性条件分析基础上,分别根据异质成本古诺竞争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两类不同性质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内因机理模型。进而,运用1992—2009年两类稀土代表性产品贸易数据及相关稀土数据,先后采用动态面板GMM估计和面板RE检验,对中国两类稀土对外贸易定价权缺失及内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该"双重缺失"的理论分析判断,并表明稀土行业低集中度和特种稀土国际专利水平落后依次为一般稀土和特种稀土贸易定价权缺失的最主要内在因素,同时,也表明扭曲的国内稀土低端消费持续增长率与进口特种稀土消费比率偏低也分别是其缺失的重要因素。因而,针对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性质和内因本真,为其缺失根本治理和定价权科学全面增进与获取,并最终为维护稀土资源和价值利益及环境利益、以及在根本上促使中国稀土产业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和广大稀土资源区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及稀土企业首先应采取相应分而治之的措施和战略。一方面,两类稀土定价权缺失抑制的战略储备上应实施不同策略,同时,它们定价权的实现也应有不同的科学战略目标定位。另一方面,应认清一般稀土定价权获取的关键基础和重要支撑,并把握好特种稀土定价权实现的关键和核心,此外,还应创新政府稀土管理。
关键词
稀土资源异质性
定价权“双重缺失”
内因机理
实证
Keywords
rare earth heterogeneity
pricing power 'double deficiency'
intrinsic factor mechanism
empirical analysis
分类号
F062.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
7
12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结构转型
时空质均衡演化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研究"(14BJL062)
文摘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困惑和方向困惑与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并非人们通常认为的或然关联。目前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承载力有限、凝聚力不足和带动力弱"等诸多困境与城乡一体化诉求紧密相关。由于忽视对城乡一体化作用的深刻认知,缺失对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增添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理论困惑;而实践中一些错误的行为理念和施策,导致新型城镇化陷入困境。探索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助于突破新型城镇化困境,提升发展成效,更攸关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行为方向和中国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二者不但在社会主义本质体现和城乡资源要素协同方面存在共同质态属性,而且客观存在"共生演进"和"互动演进"的规律关系。这种"共生互动"的内在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互为目标的手段关系。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引领,形成双螺旋式共同发展模式当作为未来的选择。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约束
共同质态
共生互动
短期依赖弥补
长期响应互动
分类号
R120.3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一般稀土定价权根植性增进的集群化创新研究
13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2036)
文摘
基于现实和理论分析提出开采加工龙头企业自主集群化是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增进的必然选择。进而,构建对应自主三环节集群化创新路径,并阐释其根植性增进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一般稀土产业定价权根植性增进推动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般稀土产业
开采加工龙头企业
自主集群化
下游技术对接
定价权增进
Keywords
General rare earth
Leading enterprises
Independent clustering
Downstream docking
Pricingpower improvement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汽车产业的“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14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31,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自主创新能力增进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10&ZD020)
文摘
新时期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动力产生逆转,现有对外依赖和被动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该产业新阶段战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此,本文提出凝聚动力和造就创新竞争能力相贯通的追逐发展模式。并从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与产业系统内行业协同视角出发,建构了"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的内涵及其形成与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行业2001~2010年度面板数据,进行该现实假定模式形成的"二维"关联检验与模式水平估计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汽车产业追逐发展模式前行态势缓慢和趋弱,因素系统内在核心因素呈现普遍障碍,导致行业间存在长期矛盾与失调。故而,中国汽车产业应着力向该新模式转变,同时亟需重心培育与跨越提升。进而提出以下措施为主的政策建议:立足产业系统内行业有机协同,发挥本土性因素系统内生创新的主导作用,突出增强包括创新驱动能力、技术能力和产品供给自生动力与能力这些内在核心因素的根植性素质。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动力与能力”追逐模式
本土性内生创新
行业内外协同
Key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power and ability" pursuing pattern
indigenous endogeny innovation
in- dustry internal and external synergy
分类号
F42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模糊因子下知识产权保护与侵犯的动态博弈分析
被引量:
1
15
作者
袁中许
机构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出处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2,共6页
文摘
针对知识产权屡禁不止的侵权行为现状,运用模糊数学、数理统计方法和博弈论原理,从知识产权保护和侵犯双方效用及模型出发,以系统和动态的视角对双方行为进了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与侵犯构成为一对均衡策略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定条件下,保护方期望的效用均衡处于低水平态势,从而提出在效用模糊因子的调整中不断提高保护方的动态效用水平是推进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动力途径.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动态博弈
效用模型
模糊因子
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dynamic game
utility model
fuzzy factors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24.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旅游驱动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袁中许
《艺术科技》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旅游驱动重构传统产业新生态路径研究
袁中许
《文化产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乡村旅游业与大农业耦合的动力效应及发展趋向
袁中许
《旅游学刊》
CSSCI
2013
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战略协整
袁中许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农户土地抵押贷款风险与均衡模型构建
袁中许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部后发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袁中许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命周期个人拓展消费的优化研究
袁中许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河南产业集聚区转型与升级的动力机制及实施对策
袁中许
《全国商情》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可修并-串联系统的状态转移空间分析
牛裕琪
袁中许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定价权规律国际透视与中国稀土下一步选择——基于稀土治理和定价权关系指向的研究
袁中许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资源异质性视角下中国稀土定价权缺失本真研究
袁中许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关系
袁中许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我国一般稀土定价权根植性增进的集群化创新研究
袁中许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国汽车产业的“动力与能力”追逐发展模式研究
袁中许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15
模糊因子下知识产权保护与侵犯的动态博弈分析
袁中许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