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袁一丁
杨玉盛
陈光水
杨智杰
林如强
凌华
-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2期47-52,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510018
2008J0124)
-
文摘
林木细根(≤2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根生长、衰老、死亡的动态过程进行了为期1年半的监测,运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细根存活率及中值寿命(Median root longevity,MRL),生成存活曲线(Survival curve).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比较不同直径、不同土层、不同季节出生的细根寿命差异程度.结果表明,细根主要出.现在雨季(3q月),以直径0~1mm的细根为主,并随观测期的延长,细根存活率下降,中值寿命为236d.直径0~1mm的细根累积存活率小于1~2mm的细根.土壤下层(20~40cm)的生存曲线在细根累积存活率达到50%以后始终高于上层(0~20cm),上下层中值寿命分别为236d和243d,这可能与土壤环境因素的垂直分布相关,下层土壤有利于延长细根寿命.不同出生时间的细根寿命不同,雨季与干季出生的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86d和270d.
-
关键词
杉木
细根
寿命
微根管
生存分析
-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fine root
longevity
Minirhizotrons
survival analysis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南充市中心区的转移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袁一丁
翟有龙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11期72-79,共8页
-
文摘
南充市中心区发生了由鸡市口一带向模范街转移,进而再向以五星花园为市中心,连接人民中路、文化路等经济重心,结合涪江路、人民南路、模范街形成的经济商圈的转移。本文对其转移的形成机制从城市经济重心的转移、商业活动内容的变化、商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人们置业观念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规划的推动作用这几个方面做了探讨。
-
关键词
南充市
中心区
经济重心
聚集效应
政府推动
-
Keywords
Nanchong city
centraldistrict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build-up effect
government-driving
-
分类号
F299.27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凌华
袁一丁
杨智杰
黄锦学
陈光水
杨玉盛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30-1138,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2347)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J0124)
-
文摘
利用微根管技术探讨细根径级、序级、出生季节、土层和林龄对福建南平18年生和90年生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的影响。杉木林细根中值寿命随径级增大而延长,18年生杉木人工林直径d≤0.3 mm、0.3<d≤0.6 mm、0.6<d≤1.0 mm和d>1.0 mm的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125±47)d、(158±16)d、(248±18)d和(272±53)d;90年生杉木人工林直径d≤0.3 mm和0.3<d≤0.6 mm的中值寿命分别为(95±20)d和(200±17)d,而0.6<d≤1.0 mm和d>1.0 mm的细根在观测期结束时,其累积存活率仍高于50%。18年生和90年生杉木高序级细根累积存活率都显著高于一级根,一级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180±13)d和(200±18)d,而高级根在观测期结束时,其累积存活率仍大于50%。18年生杉木秋季出生的细根累积存活率显著高于夏季,90年生杉木冬季和秋季出生的细根累积存活率均极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18年生杉木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出生细根的中值寿命分别为(216±16)d、(248±12)d、(172±6)d和125 d;90年生杉木秋季、春季、夏季出生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383 d、(127±23)d和(106±19)d,而冬季出生的细根在观测期结束时累积存活率仍在50%以上。90年生杉木细根累积存活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层深度0<D≤20 cm和20<D≤40 cm细根中值寿命分别为(156±14)d和(241±24)d,而40<D≤60cm土层细根寿命在观测期结束时累积存活率仍在50%以上;18年生不同土层细根累积存活率则均无显著差异,中值寿命分别为(187±19)d、(216±28)d和(120±47)d。不同林龄相同径级或序级细根的存活曲线均无显著差异;除了夏季外,不同季节出生的同生根群存活率曲线在不同林龄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0<D≤20cm、20<D≤40cm土层细根存活曲线在不同林龄间无显著差异,但40<D≤60cm土层的细根存活曲线在不同林龄间则存在显著差异。
-
关键词
细根
寿命
杉木
微根管
生存分析
-
Keywords
fine root
lifespan
Chinese fir
minirhizotron
survival analysis
-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 4
-
-
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刘乐中
李熙波
赵月彩
袁一丁
-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年第1期34-42,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00272)
-
文摘
森林地下碳分配(TBCA)是森林碳循环的重要通量,对森林碳吸存有十分重要作用.TBCA是森林生态系统GPP中一个最大的汇,可占GPP的21%~61%,土壤呼吸的2/3来自TBCA.目前国际上常用的TBCA测定方法为碳平衡法,在假定地下碳库处于稳定状态时,TB-CA可由土壤呼吸减去凋落物量获得,但该方法存在一系列问题.影响森林TBCA的因素有生产力、森林类型、树龄和森林演替阶段、土壤养分和水分有效性、林分密度和树种组成、气候变化因素等.TBCA中各个组成部分均较难以测定和量化,通常假定TBCA中根系呼吸与根系生产力各约占50%,而TBCA中菌根菌和根系分泌物的贡献则仍不清楚.有关TBCA各组分去向及影响机理的研究亦很少.TBCA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揭示TBCA的根本驱动因子和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以及TBCA转化为土壤新碳的效率及控制因素;同时应提高TBCA测定方法的确定性,特别是应将碳同位素法、微根管法及碳平衡法三者相结合.
-
关键词
地下碳分配
根系生产力
根系呼吸
气候变化
-
Keywords
Total belowground carbon allocation
root production
root respiration
climate changes
-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属性识别理论在闽江沙溪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汪伟
钱伟
袁一丁
赵月彩
杨玉盛
-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2-155,共4页
-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510011)
-
文摘
应用属性识别理论和属性识别准则,对闽江沙溪段支流水中11个典型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建立属性识别模型。模型评价结果为,8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可作为饮用水源,而另3个断面水质均超标。评价结果与模糊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属性识别模型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同时,通过11个断面水样在254 nm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分析可知,其主要污染物均为无机物。
-
关键词
属性识别模型
闽江
断面
水质评价
吸光度
-
Keywords
attribute recognition model
Minjiang River
section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absorbency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杉木人工林皆伐火烧后土壤呼吸研究
被引量:10
- 6
-
-
作者
刘乐中
杨玉盛
郭剑芬
袁一丁
-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D0510018)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
-
文摘
通过静态碱吸收法对福建三明27年生杉木人工林皆伐火烧后土壤呼吸进行为期1年多的定位研究.研究发现,林地皆伐火烧后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变化呈单峰曲线,对照地和皆伐地最大值均出现在6月,火烧地最大值出现在4月和5月之间,3块样地最小值均出现在12月.1年中对照地、皆伐地和火烧地土壤呼吸速率(释放CO2)变化范围分别在86.1~367.9mg m^-2h^-1、62.2~211.7mg m^-2h^-1和42.6~150mg m^-2h^-1之间.用指数模型和双因素模型对土壤呼吸进行拟合显示,温度和湿度是对照地的主要影响因子,但温度和湿度不能很好地解释皆伐地和火烧地土壤呼吸速率的变化.双因素模型中,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因子Q10对照地为2.1,皆伐地和火烧地分别为1.3和1.1,小于已报道范围.
-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皆伐火烧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
Keywords
Chinese fir plantation
clear-cutting
slash burning
soil respiration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亚热带4种行道树树干表面CO_2释放速率昼夜动态
被引量:6
- 7
-
-
作者
魏国军
盛浩
杨智杰
袁一丁
杨玉盛
-
机构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1期23-31,共9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J0346)
-
文摘
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与自制的树干呼吸观测气室相连,原位观测亚热带春、秋2个季节4种行道树树干呼吸速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昼夜动态.结果表明:在秋季土壤水分较低水平下(VWC平均为11.6%),羊蹄甲、香樟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呈单峰曲线,和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峰值分别出现在17:00和13:00;芒果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单峰不明显,白天与树干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但芒果白天与夜间的树干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夜间显著高于白天,二者出现"白昼抑制"现象.在春季土壤水分较高水平下(VWC平均为22.1%),羊蹄甲、芒果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呈单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5:00和14:00;而香樟树干呼吸速率单峰不明显,4种树种的树干呼吸速率昼夜动态均与温度变化呈极显著指数函数关系.2个季节中,树干温度与树干呼吸的指数函数关系最好,秋季羊蹄甲、芒果和香樟树干呼吸速率对树干昼夜温度变化的Q10值分别为2.04、2.37和2.18,春季羊蹄甲、芒果、香樟和高山榕树干呼吸速率对树干昼夜温度变化的Q10值分别为2.27、2.58、1.90和1.83.秋季,羊蹄甲、高山榕、芒果和香樟日均树干呼吸速率分别为10.52、6.86、5.14和4.35μmol.m-2.s-1,春季,高山榕、香樟、羊蹄甲和芒果日均树干呼吸速率分别为14.01、10.59、4.27和4.14μmol.m-2.s-1.
-
关键词
行道树
树干呼吸
昼夜动态
城市
碳通量
温室气体
-
Keywords
street tree
stem respiration
diurnal dynamics
urban
carbon flux
greenhouse gas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张悦
刘云飞
袁一丁
-
机构
河北省发电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
出处
《山东电力技术》
2017年第1期54-57,61,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D2014-03-0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71060)
-
文摘
通过选取床温、烟气含氧量和炉膛残碳量3个参考对象,以小室模型为基础对流化床锅炉内的物料平衡、氧气体积平衡和能量平衡做数学模型描述,用Matlab对其做阶跃响应仿真,通过仿真曲线和历史趋势进行对比发现二者趋势基本一致,验证了所建循环流化床燃烧系统机理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机理建模
床温
-
Keywords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mechanism modeling
bed temperature
-
分类号
TP273.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LS-SVM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模型辨识
- 9
-
-
作者
袁一丁
董泽
姚峻
-
机构
河北省发电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
-
出处
《山东电力技术》
2017年第11期38-41,5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1060)
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MD2014-03-06-02)
-
文摘
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在非线性预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回归算法辨识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模型。LS-SVM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较快的计算速度,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实时建模。考虑到系统的耦合问题,提出将MIMO对象分解为多个MISO对象,分析历史输入和输出数据对每个输出分量进行建模。通过基于实际采样数据的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模型辨识方法是有效的,且具有很好地泛化能力。
-
关键词
协调控制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多输入多输出对象
-
Keywords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least-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bject
-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现场痕迹物证的复印胶片反转法
- 10
-
-
作者
袁一丁
张燕熙
-
机构
河北邯郸市公安局
-
出处
《刑事技术》
1991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由于形成现场手印的物质成分、承受客体、显现方法以及拍照时用光种类、配光角度和使用滤光镜的不同,现场手印照片上的乳突纹线往往呈黑线条或白线条。
-
关键词
黑底
滤光镜
痕迹物证
反转法
比对检验
配光
小犁沟
物质成分
捺印
印文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气液混合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李何伟
张潆月
蔡峥
李昊轩
袁一丁
钟高跃
-
机构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出处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1年第6期203-206,共4页
-
文摘
阐述了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系统中的关键核心部件气液混合器,以及对衡量灭火泡沫液的性能指标如析液时间、附壁能力和发泡倍数等作出释义。随后介绍了目前气液混合装置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气液混合装置的设计方向,最后提出对气液混合器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
关键词
压缩空气
泡沫灭火系统
气液混合器
CAFS
-
Keywords
compressed air
foam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gas-liquid mixer
CAFS
-
分类号
TU998.132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千斤顶破环保险柜的痕迹特征
- 12
-
-
作者
张燕熙
袁一丁
-
机构
河北邯郸市公安局(
-
出处
《刑事技术》
1992年第4期14-,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我市发生了多起利用千斤顶破坏保险柜进行犯罪的案件。有关千斤顶的种类、结构及用其破坏保险柜的方法已有文介绍(《刑事技术》1990年第5期),这里不再赘述。本文只就千斤顶破坏保险柜形成的痕迹特征谈些粗浅认识。
-
关键词
痕迹特征
擦划痕迹
刑事技术
码盘
被盗案
案件现场
柜门
轴断裂
羽绒制品
头部形成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用照相胶片提取灰尘指印的方法
- 13
-
-
作者
郭军旺
袁一丁
-
机构
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公安局
-
出处
《刑事技术》
2002年第4期43-43,共1页
-
-
关键词
全色胶卷
照相胶片
提取
灰尘指印
-
分类号
D918.9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邯郸市防盗劫防诈骗技术防范网络预(报)警系统
- 14
-
-
作者
张燕熙
郭小林
袁一丁
-
出处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2002年第6期25-29,共5页
-
文摘
邯郸市公安局技防办对邯郸市既行的安防技术设备如固定目标监测、城市移动目标监控、卫星定位监控、票据查询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发现它们自成一体,互不关联,客观上形成信息壁垒。经过大胆尝试,他们运用安防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综合信息网络技术等科学手段,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打破封闭格局,将它们有机地衔接起来,综合研制开发了遏制刑事犯罪性强的四位一体的覆盖全市19个县(市)、区的防盗劫防诈骗技术防范网络预(报)警系统。
-
关键词
邯郸市
防盗劫
防诈骗
技术防范网络预警系统
系统结构
系统功能
安防技术
-
分类号
X924.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P39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米槠天然林树木根系分解和化学组分变化
被引量:6
- 15
-
-
作者
林成芳
杨玉盛
郭剑芬
陈光水
袁一丁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78-1284,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重点学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9
40435014)资助
-
文摘
运用网袋法,在福建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天然林内,将米槠根系按直径大小分成0~1、1~2和2~4mm3个级别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期2年(720d)的分解试验过程中,网袋内所有米槠根系的分解速率均呈现前期较快、后期较慢的变化特征,主要是可萃取物的淋溶损失使根系的前期分解较快,而酸不溶性物质浓度的上升抑制了其后期分解.根系分解1年(360d)后,不同径级根系的分解速率由其初始可萃取物和N浓度控制;而分解2年(720d)后,其根系底物中初始C/N、初始酸不溶物质与N、P浓度共同决定分解速率.在分解过程中,米槠3个径级根系都表现为N浓度不断上升、P浓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其中N的释放呈现富集-释放格局,而P则为直接释放.
-
关键词
根
分解
酸不溶性物质
N
P
米槠林
-
Keywords
root
decomposition
acid-insoluble substances
N
P
Castanopsis carlesii stand.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