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特点及随访 被引量:9
1
作者 虢艳 于明华 +4 位作者 刘特长 张丽 苏玲俐 谢小斐 李淑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及恢复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对伴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KD患儿恢复期接受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按... 目的探讨广州市儿童医院2001至2004年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及恢复期变化特点。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KD患儿,对伴冠状动脉损害者进行随访,KD患儿恢复期接受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的程度,将KD患儿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分别比较其发病及变化特点。结果共纳入KD患儿356例,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为41·3%(147/356);巨大型和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确诊前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冠状动脉扩张组[(18·5±12·0)d、(12·9±8·2)dvs(7·4±3·6)d,P均<0·01)]。有119例(81.0%,119/147)冠状动脉损害患儿定期门诊随访。随访2年,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扩张组72例患儿冠状动脉全部恢复正常;中小型冠状动脉瘤组77.8%(28/36)患儿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11例患儿无一例恢复正常。40例冠状动脉有损害的KD患儿恢复期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中小型和巨大型冠状动脉瘤组室壁运动异常、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扩张组(P<0·05)。结论KD患儿急性期冠状动脉扩张损害为一过性;大部分中小型冠状动脉瘤改变可恢复;巨大型冠状动脉瘤造成的损害可长期存在。超声心动图和三磷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追踪观察KD冠状动脉损害的变化及心肌供血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超声心动图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右房通道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1
2
作者 虢艳 李维光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2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左室-右房通道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4例左室-右房通道的患儿进行一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4例均显示右房、右室及左室增大,左室→右房的高速穿膈血流信号,右房内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结论与手术相符。结论... 目的:分析左室-右房通道的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对4例左室-右房通道的患儿进行一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4例均显示右房、右室及左室增大,左室→右房的高速穿膈血流信号,右房内可探及高速血流频谱,结论与手术相符。结论:右房、右室及左室增大,左室→右房的高速穿膈血流信号,右房内探及高速血流频谱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右房通道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术前诊断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
3
作者 虢艳 于明华 +2 位作者 刘特长 张丽 吕淑泓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作为诊断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TOF)术前诊断主要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对57例3岁以下拟接受根治手术的TOF患儿进行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其诊断婴幼儿TOF...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作为诊断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TOF)术前诊断主要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对57例3岁以下拟接受根治手术的TOF患儿进行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其诊断婴幼儿TOF的准确性.结果57例患儿主要畸形诊断与手术对照符合率100%;合并畸形中与手术对照诊断体、肺静脉与心房连接段敏感度80%,特异度100%;诊断动脉导管未闭与手术对照敏感度100%,特异度96.08%.结论超声心动图节段分析法诊断婴幼儿法乐氏四联症准确性高,能为早期手术矫治提供较全面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节段分析法 法乐氏四联症 婴幼儿 彩色多普勒超声 术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谢永强 虢艳 邓秋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49-751,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来广州市儿童医院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中段晨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A 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并用K irby-B auer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对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 目的:了解近3年来广州市儿童医院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取中段晨尿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A 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并用K irby-B auer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对大肠埃希氏菌和克雷伯菌进行E SB Ls的检测;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279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阳性球菌68株,占24.4%;革兰氏阴性杆菌211株,占75.6%,其中大肠埃希氏菌102株,占36.6%。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75%,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 R S)发生率达68%,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第3代头孢菌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E SB Ls产生率为11.5%,对亚胺培南敏感;非发酵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高于30%)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率较低(低于20%)。结论:儿童泌尿系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是首位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有上升的倾向;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且有逐渐加剧的趋势,多重耐药株大量出现。泌尿系感染宜根据不同病原菌参照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合理用药是抗感染治疗及控制细菌耐药性产生和蔓延的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 病原学分析 革兰氏阳性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第3代头孢菌素 ESBLs 氨基糖苷类 泌尿系统感染 肠杆菌科细菌 喹诺酮类 病原菌分布 诊断和治疗 常用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附1294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明华 刘特长 +4 位作者 黄荷清 张丽 何苍生 陈兆鸿 虢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新生儿先心病 12 94例 ,对检出的各类畸形进行分类及疾病顺位的排列 ,同时对部分有手术或尸解的病例进行结果对照。结果 非青紫型先心病中 ,室间隔缺损居本组首位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 目的和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新生儿先心病 12 94例 ,对检出的各类畸形进行分类及疾病顺位的排列 ,同时对部分有手术或尸解的病例进行结果对照。结果 非青紫型先心病中 ,室间隔缺损居本组首位 ,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分别居第二、三位 ;青紫型先心病中大动脉转位居首位 ,法洛四联征及肺动脉闭锁分别居第二、三位。 5 7例有手术或病理结果对照者超声诊断单一畸形符合率为 10 0 % ,复杂畸形诊断符合率为 91 2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快速、安全、准确性高 ,是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确诊及分型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非紫绀型先心病 紫绀型先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儿童左室心肌的应变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小斐 于明华 +3 位作者 虢艳 刘特长 张丽 黄慕仪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正常儿童左室心肌应变率在各节段、室壁之间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100例正常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别测定左室心肌室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各节段的应变率参数并分析。结果1~9岁儿童... 目的探讨我国正常儿童左室心肌应变率在各节段、室壁之间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100例正常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应用应变率成像技术分别测定左室心肌室间隔、侧壁、下壁、前壁各节段的应变率参数并分析。结果1~9岁儿童左室心肌各室壁收缩期和舒张晚期应变率由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渐递减,心尖与基底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14岁儿童收缩期、舒张早期应变率在各室壁、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应变率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儿童左室心肌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应变率在各室壁、节段的分布随年龄增长逐渐趋向一致,不同性别儿童左室心肌应变率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儿童 心肌 应变率 左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韦茹 张丽 +5 位作者 曾华松 姚翠婵 熊小燕 唐娟 虢艳 王蓓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2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及28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VEGF含量,并将KD患儿分为有冠脉损伤(CAL)组与无冠脉损伤(NCAL)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2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及28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VEGF含量,并将KD患儿分为有冠脉损伤(CAL)组与无冠脉损伤(NCAL)组。结果KD患儿组急性期和缓解期的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31.26±75.31)pg/ml,(127.67±63.17)pg/ml比(43.94±19.58)pg/ml,P<0.01];NCAL组急性期VEGF水平明显高于CAL组[(269.99±69.33)pg/ml比(184.10±52.48)pg/ml,P<0.01],缓解期NCAL组血浆VEGF含量下降值显著大于CAL组;KD患儿组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04,P<0.01)。结论VEGF参与了川崎病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持续不降的VEGF可能与KD发生了冠脉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冠状动脉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管径和肺动脉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特长 于明华 +3 位作者 张丽 虢艳 李淑华 苏伶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与心导管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管径和肺动脉压力。方法PDA61例,应用TTE诊断,测量其最窄内径和主动脉端内径,应用连续多普勒获取PDA两端压力差...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与心导管造影测量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管径和肺动脉压力。方法PDA61例,应用TTE诊断,测量其最窄内径和主动脉端内径,应用连续多普勒获取PDA两端压力差估测主肺动脉压,将TTE结果与PDA封堵术前心导管造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TE测量的PDA最窄内径和主动脉端内径,PDA两端压力差和主肺动脉压力的估测值与对应导管测量值呈正相关(P<0.05)。PDA最窄内径的超声测值高于导管造影测值,而超声估测的主肺动脉压力低于导管测值(P<0.05)。结论TTE与心导管造影在PDA管径和肺动脉压力的定量测量方面相关性好,但有一定差异,总结差异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评估PDA合并肺动脉高压和介入治疗封堵器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经胸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心导管 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特长 于明华 虢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73-673,共1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40 8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 15 0例 ,其中 12 0例发生在病程的 2周内 ,最早发现为起病第 5天。发现心包积液 16例 ...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40 8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川崎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 15 0例 ,其中 12 0例发生在病程的 2周内 ,最早发现为起病第 5天。发现心包积液 16例 ,二尖瓣返流 41例 ,左心室增大 2 2例 ,均发生在病程 2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心血管损害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及随访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特长 于明华 +3 位作者 黄荷清 张丽 虢艳 李小英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川崎病307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发生率38.4%,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8例,冠状动脉瘤20例,左冠状动脉发病率高于右冠状动脉,同时发现用CA/AO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更为准确.冠状动脉病变98%(116/118)发... 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随访川崎病307例,发现冠状动脉病变118例,发生率38.4%,其中冠状动脉扩张98例,冠状动脉瘤20例,左冠状动脉发病率高于右冠状动脉,同时发现用CA/AO值来判断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更为准确.冠状动脉病变98%(116/118)发生于病程4周内,冠状动脉扩张多为一过性改变,冠状动脉瘤预后与瘤的大小有关.心包积液、瓣膜返流、心脏扩大等病变多与冠状动脉病变同时存在,多于恢复早期回复正常.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川崎病心血管损害,并便于随访,对临床诊疗有很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损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永强 虢艳 邓秋连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时产生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 .方法 对 2 0 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 134株大肠埃希菌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ESBLs的测定 ,纸片扩散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性疾病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时产生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情况及其耐药特点 .方法 对 2 0 2株肺炎克雷伯菌和 134株大肠埃希菌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ESBLs的测定 ,纸片扩散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 ,按照NCCLS的标准判读结果 .结果 对 336株儿童患者感染菌株试验 ,共检测出 81株ES BLs菌株 ,ESBLs总产生率为 2 4 .1%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为 2 9.7% ,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为 15 .7% .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产ESBLs菌株 (t=6 .6 0 3,p <0 .0 1) ,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耐药 ,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 /舒巴坦的耐药率也较高 (耐药率高于 6 0 % ) ,且多为多重耐药株 ,对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敏感率较高 (耐药率低于 30 % ) ;所有被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 0 .结论 儿童感染细菌ESBLs发生率相当高 ,产ESBLs菌株已成为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耐药高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治疗较困难 ,需加强ESBLs检测 ,以合理使用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率成像对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形变能力的定量研究
12
作者 谢小斐 于明华 +4 位作者 虢艳 黄慕仪 刘特长 张丽 苏玲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定量研究我国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参数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方法正常儿童92名,按年龄分为4组,应用GEVivid7超声仪及Q-analyze软件分别对各组儿童左心室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后室间隔心肌各节段进行应变率定量分析。... 目的定量研究我国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参数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方法正常儿童92名,按年龄分为4组,应用GEVivid7超声仪及Q-analyze软件分别对各组儿童左心室侧壁、下壁、前壁、后壁及前、后室间隔心肌各节段进行应变率定量分析。结果前3组(1~9岁)儿童左心室心肌应变率在各节段的分布不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4岁组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应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呈均衡分布。结论正常儿童左心室心肌各节段收缩期、舒张早期应变率随年龄增长逐渐趋向一致,10岁后分布模式与成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儿童 心肌 应变率 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13
作者 刘特长 于明华 +3 位作者 何苍生 黄荷清 张丽 虢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6期329-330,共2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检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80例,按顺序分段法进行。结果 80例均显示主动脉在前,发自右心室,肺动脉在后,发自左心室,合并畸形包括VSD、ASD、PDA、PS等。其中2例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检查完全性大动脉转位80例,按顺序分段法进行。结果 80例均显示主动脉在前,发自右心室,肺动脉在后,发自左心室,合并畸形包括VSD、ASD、PDA、PS等。其中2例手术病例及7例尸解病例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大动脉转位及伴随畸形,并提供部分血流动力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超声心动图 诊断 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急性期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施婷婷 于明华 +5 位作者 张丽 曾华松 刘特长 虢艳 王红英 公亮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11-416,共6页
目的以川崎病(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KD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并发GCA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09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的KD并发GCAA患儿为GCAA组;选取同期KD并发中小冠状... 目的以川崎病(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KD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并发GCA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09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的KD并发GCAA患儿为GCAA组;选取同期KD并发中小冠状动脉瘤(CAA)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GCAA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GCAA组纳入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10岁,平均(2.9±2.8)岁。中小CAA组纳入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Pearsonχ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6个月或≥5岁、发热时间>14d、延误诊断、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Hb降低、ESR升高和ALB降低与GCAA发生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延误诊断(OR=2.998,95%CI:1.004~8.950,P=0.047),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OR=6.556,95%CI:1.561~28.542,P=0.010),ESR≥100mm.h-1(OR=3.591,95%CI:1.164~11.079,P=0.026)为发生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延误诊断、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ESR≥100mm.h-1为KD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巨大冠状动脉瘤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窝特殊切面连续扫描探查小儿双主动脉弓的临床应用价值(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玲 虢艳 +3 位作者 于明华 刘特长 张明杰 王慧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5期880-883,共4页
目的探讨胸骨上窝特殊切面连续扫描探查在小儿双主动脉弓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对双主动脉弓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针对在我科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儿,从剑下、心尖四腔、五腔,左室长轴、短轴、胸骨旁、胸骨上窝等部位... 目的探讨胸骨上窝特殊切面连续扫描探查在小儿双主动脉弓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超声对双主动脉弓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针对在我科常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儿,从剑下、心尖四腔、五腔,左室长轴、短轴、胸骨旁、胸骨上窝等部位顺序连续扫描进行检查,详细检查心房、心室、大动脉的位置,房室连接、心室大动脉连接关系。结果 4000余例经过胸骨上窝长短轴及过渡切面连续扫描排除主动脉弓异常,2例经上述特殊切面扫描心脏彩超诊断为双主动脉弓所致血管环,1例行心脏CT进一步证实该诊断并在全麻下行"双主动脉弓矫治术"。另1例患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在随访中。结论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诊断小儿双主动脉弓,关键在于胸骨上窝特殊切面的连续扫描及细致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主动脉弓 胸骨上窝特殊切面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的临床特征:附27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斌 张丽 +4 位作者 袁家 黄萍 虢艳 徐文彪 龚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患儿27例,其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7个月(10 d^6岁);体质量6(1.4~17.4)kg;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包括...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肺动脉吊带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肺动脉吊带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本组患儿27例,其中男13例,女14例;年龄7个月(10 d^6岁);体质量6(1.4~17.4)kg;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喘鸣和气促;14例患儿在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胸部平片检查19例提示为支气管肺炎,3例为支气管炎,5例未见异常。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23例,心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27例。21例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其中2例伴室间隔缺损,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6例合并多发心脏畸形;19例合并气管畸形。24例患儿行肺动脉吊带矫治术和(或)合并心内畸形矫治术,其中3例术后死亡。另3例患儿术前均因肺炎进展快、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肺动脉吊带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临床上出现无法解释的呼吸道梗阻症状,应警惕该病的可能。采用各种检查方法如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肺动脉吊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诊断法与64排螺旋CT诊断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5
17
作者 虢艳 张明杰 +5 位作者 陈欣欣 于明华 曹睿 刘特长 王莉 李健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探讨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和64排螺旋CT术前诊断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PA/VSD患儿于术前进行TTE和心脏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脏及大血管各解剖节段分别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比较二者诊断效能... 目的探讨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和64排螺旋CT术前诊断肺动脉闭锁(PA)伴室间隔缺损(VSD)的准确性。方法对45例PA/VSD患儿于术前进行TTE和心脏MSCT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按心脏及大血管各解剖节段分别与手术所见对照,分析比较二者诊断效能的差异性。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TTE和MSCT对腔静脉、肺静脉与心房连接、心室位置与房室连接、心室水平分流、心室与大动脉连接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TTE与MSCT诊断肺动脉发育情况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诊断心房水平分流方面、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异常起源方面,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TE顺序分段诊断法及MSCT均能较准确诊断PA/VSD。TTE在心内分流方面的诊断准确度优于MSCT;而在诊断主-肺动脉间侧支血管及冠状动脉起源方面,MSCT优于T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顺序分段诊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川崎病远期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虢艳 于明华 +4 位作者 张丽 刘特长 周惠明 李健茹 廖育儒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损害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6例KD患儿于恢复期行ATP负荷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负荷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冠状动脉损害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56例KD患儿于恢复期行ATP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其中15例患儿同时进行CAG。随访时间为自急性期后6个月至10年,按急性期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分为冠状动脉瘤组、冠状动脉扩张组及冠状动脉正常组。结果恢复期ATP负荷超声检查结果显示,3组均有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下降和(或)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其在冠状动脉瘤组和冠状动脉扩张组的发生率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0%(30/40)vs.44.29%(31/70)vs.21.74%(10/46),P>0.01]。15例同时进行CAG与负荷超声检查的患者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的符合率为93.33%(Kappa=0.04,P=0.70)。结论 CAG能较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形态,但不能准确地提供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信息及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情况;ATP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安全、可靠地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补充冠状动脉造影的不足,可用于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长期追踪随访以及药物疗效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吊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虢艳 刘特长 +2 位作者 于明华 李健茹 曹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G)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sling,PAS)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PAS25例,可疑2例,经手术证实25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27例研究对象中,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G)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sling,PAS)的临床价值。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PAS25例,可疑2例,经手术证实25例,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27例研究对象中,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术中探查吻合率为93%。25例手术证实的PAS患者中,9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房间隔缺损,2例合并主动脉缩窄,1例合并左上腔静脉,1例合并法洛四联症并右位主动脉弓,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所有术后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其疗效。结论:肺动脉吊带是极为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为肺动脉吊带畸形的早期诊断及手术疗效的评价提供一种及时、无创、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肺动脉吊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患儿的超声诊断13例病例系列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徐妹 刘特长 +3 位作者 虢艳 王莉 李健茹 陈欣欣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的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 目的 探讨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13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的ALCAPA患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和临床资料.结果 13例ALCAPA患儿均可见右冠状动脉增宽,其他超声征象包括左冠状动脉血流逆灌12例、左冠状动脉直接开口于肺动脉9例、肺动脉内逆灌血流7例、心肌侧枝血流8例、左室明显增大8例、二尖瓣功能不全7例、左室心内膜纤维化5例.<1岁ALCAPA患儿的心肌侧枝血流信号不明显,左心室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且二尖瓣功能良好;≥1岁患儿可见丰富侧枝血管、左室明显扩大以及二尖瓣功能不全.4例误诊的ALCAPA左冠状动脉均起源于肺动脉右后方.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ALCAPA,如果超声科医生在怀疑该诊断时能全面探查冠状动脉的起源和血流方向,可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