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猪源GM-CSF重组PRRSV疫苗对同源高致病性毒株的免疫保护效力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虞凌雪 姜一峰 +11 位作者 杨莘 于海 周艳君 童武 高飞 李国新 刘长龙 郑浩 单同领 李丽薇 孔宁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为研究表达猪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动物体内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对其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将15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DMEM)4头、疫苗对照组(HuN4-F112株)4头、疫苗... 为研究表达猪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重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动物体内的免疫调节特性及对其的保护效力评价,本研究将15头30日龄仔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DMEM)4头、疫苗对照组(HuN4-F112株)4头、疫苗组(rPRRSV-GM-CSF株)3头和攻毒对照组(DMEM^(+)HuN4株)4头。疫苗对照组肌注免疫HuN4-F112株10^(5) TCID_(50)/头、疫苗组肌注免疫rPRRSV-GM-CSF株10^(5) TCID_(50)/头,实验空白组和攻毒对照组肌注DMEM 2 mL/头,免疫后28 d,疫苗组、疫苗对照组和攻毒对照组肌注HuN4株(10_(5) TCID_(50)/头)。攻毒后的试验结果表明,免疫rPRRSV-GM-CSF重组病毒组和疫苗株HuN4-F112组获得完全保护,阴性对照组全部死亡;通过IDEXX试剂盒检测仔猪血清中PRRSV抗体水平可知,在免疫14 d后,疫苗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疫苗对照组(P<0.05);由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内免疫细胞亚群比例可知,疫苗组同疫苗对照组相比,疫苗组的重组疫苗株能够引起免疫记忆细胞亚群CD4^(+)CD8^(+)T在免疫后28 d显著升高,以及引发攻毒后其抗原递呈细胞显著增多,进而促进CD4-CD8^(+)T的增殖以发挥抗病毒免疫应答。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株具有改善HuN4-F112弱毒疫苗株免疫效果的重组病毒rPRRSV-GM-CSF,为进一步研发广谱通用的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RRSV-GM-CSF 免疫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 杀伤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
2
作者 严杰聪 王帅勇 +11 位作者 王曼茱 王娟 荣新利 邢燕茹 虞凌雪 周艳君 单同领 童武 郑浩 刘长龙 童光志 于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Cap蛋白作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是PCV2的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在PCV2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PCV2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去核定位信号肽的ORF2基因,并通过同... Cap蛋白作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是PCV2的主要免疫保护性抗原,在PCV2血清学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PCV2的ORF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得到去核定位信号肽的ORF2基因,并通过同源重组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中,经测序鉴定成功获得重组质粒pCold-Ⅰ-Cap。将重组质粒转化至感受态细胞BL21中进行表达,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以及免疫印迹试验检测Cap蛋白的表达,同时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PCV2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表明:重组去核定位信号肽Cap蛋白可溶性表达且可以与PCV2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通过探索不同蛋白包被浓度以及不同一抗孵育浓度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检测方法,进而为PCV2抗体的有效监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CAP蛋白 同源重组 表达纯化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经典疫苗株Bartha-K61对家兔的致病性研究
3
作者 包玮玲 郑浩 +11 位作者 李国新 周艳君 单同领 于海 姜一峰 高飞 虞凌雪 刘长龙 李丽薇 孔宁 童武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已有研究表明伪狂犬经典疫苗株Bartha-K61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为了研究伪狂犬疫苗株Bartha-K61对兔的致病性,本研究以10^(3)TCID_(50)的剂量接种5只成年家兔,家兔于接种后第3 d出现死亡,并陆续在5 d内全部死亡。对病死兔进行解剖后... 已有研究表明伪狂犬经典疫苗株Bartha-K61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死性,为了研究伪狂犬疫苗株Bartha-K61对兔的致病性,本研究以10^(3)TCID_(50)的剂量接种5只成年家兔,家兔于接种后第3 d出现死亡,并陆续在5 d内全部死亡。对病死兔进行解剖后发现大脑血管扩张及出血,心脏出现坏死以及肺部气肿、出血、坏死等典型的伪狂犬病病理变化。病理切片也显示心脏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轻度水肿,脑部胶质细胞增生,细胞数量增多,其他各脏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病死兔各组织的病毒载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病死兔的各组织脏器均检测出高水平的病毒D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为了进一步研究伪狂犬疫苗株Bartha-K61对家兔的致病性,本研究测定了Bartha-K61对家兔的半死致死量,结果表明:Bartha-K61对家兔的半数致死量为10^(0.3)TCID_(50),以1×TCID_(50)的剂量接种成年家兔后,仍可引起20%的家兔致死,由此可见Bartha-K61对家兔的致死性要显著强于小鼠。因此在使用Bartha-K61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物种注意生物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Bartha-K61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SD株的分离及体外3D肠道类器官感染模型建立
4
作者 蔡鸿明 张敏 +9 位作者 吕丽蕾 姜一峰 高飞 虞凌雪 童武 李丽薇 李国新 周艳君 刘长龙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主要感染仔猪小肠的肠道冠状病毒。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PEDV体外研究的仔猪小肠类器官模型。首先从PEDV发病猪场的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PEDV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1株PEDV,命名为PEDV S...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一种主要感染仔猪小肠的肠道冠状病毒。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用于PEDV体外研究的仔猪小肠类器官模型。首先从PEDV发病猪场的临床仔猪腹泻样品中分离PEDV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分离1株PEDV,命名为PEDV SD株。另外采用肠道类器官的培养技术,从10日龄健康仔猪小肠中分离小肠隐窝组织,经过体外培养7 d左右分化成具有肠道隐窝结构的猪小肠类器官,并能进行连续传代。然后将分离的PEDV SD株感染传代培养的猪小肠道类器官,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PEDV可以很好地感染猪小肠道类器官,表明成功建立了PEDV感染肠道类器官的模型。猪小肠类器官感染模型可以在体外很好地重现PEDV感染肠道细胞的复杂结构的过程,为深入研究PEDV的致病机制提供一种新的可再生的体外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肠道类器官 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源GM-CSF蛋白的重组PRRSV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虞凌雪 周艳君 +8 位作者 姜一峰 童武 高飞 夏天奇 王康 杨莘 李丽薇 程群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0-264,共5页
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高致病性PRRS弱毒疫苗株HuN4-F112感染性分子克隆为基础,在NSP2区域删除了110个氨基酸,将猪源GM-CSF基因和PRRSV ORF6转录引导序列(TRS6)通过融合PCR方法插入HuN4-F112... 为提高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以高致病性PRRS弱毒疫苗株HuN4-F112感染性分子克隆为基础,在NSP2区域删除了110个氨基酸,将猪源GM-CSF基因和PRRSV ORF6转录引导序列(TRS6)通过融合PCR方法插入HuN4-F112疫苗株的ORF1b和ORF2a之间,构建了全长重组质粒pHN4-△110-GM-CSF。将该重组质粒采用SwaⅠ酶切线性化,经体外转录病毒基因组RNA后转染BHK-21细胞,然后在Marc-145细胞中进行病毒拯救及传代。结果显示重组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可以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经RT-PCR、DNA测序、MluⅠ酶切鉴定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救获的重组PRRSV含有GM-CSF基因并能够有效表达,将其命名为rHN4-△110-GM-CSF。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插入的外源基因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由于GM-CSF能够活化树突状细胞,是一种良好的免疫佐剂。该重组病毒的构建为动物体内免疫保护攻毒试验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GM-CSF rHN4-△ 110-GM-C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玉璐 程群 +5 位作者 虞凌雪 侯怡轩 王康 刘光清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370-4377,共8页
【目的】利用RT-PCR技术建立一种在临床上便于区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毒株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 ORF3基因序列,在其存在基因缺失区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近两年采集的仔猪腹泻样品进... 【目的】利用RT-PCR技术建立一种在临床上便于区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自然感染与疫苗免疫毒株的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PEDV ORF3基因序列,在其存在基因缺失区两端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近两年采集的仔猪腹泻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流行毒株的ORF3基因,选择部分阳性样品利用鉴定引物进行RT-PCR扩增,优化其反应体系、Tm值等条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并对大量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从新发仔猪腹泻临床样品中克隆获得了11株PEDV的ORF3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新分离的9株ORF3基因不存在缺失,属于自然感染野毒,其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8%—97.1%。建立的鉴别诊断方法可以特异性扩增PEDV的ORF3基因,其中获得的PEDV自然感染毒株基因片段大小约300 bp,而弱毒疫苗株则为250 bp左右;该鉴别诊断方法与其他猪源病毒无交叉扩增,其敏感性可达到100TCID50/0.1mL,对仔猪腹泻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EDV自然感染的阳性率为65.4%。【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PEDV ORF3基因的RT-PCR鉴别诊断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区分自然感染的野毒和弱毒疫苗免疫毒株,为PEDV的疫情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一种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基因 RT-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猪瘟病毒C株E2蛋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飞 曲泽慧 +7 位作者 姜一峰 李丽薇 虞凌雪 周艳君 杨莘 夏天奇 郑海红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共9页
本研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弱毒株(Hu N4-F112)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在其基因组ORF1b和ORF2之间插入(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疫苗毒C株的E2基因,并在E2基因3'... 本研究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弱毒株(Hu N4-F112)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在其基因组ORF1b和ORF2之间插入(classical swine fever,CSF)疫苗毒C株的E2基因,并在E2基因3'端下游插入PRRSV的转录调控序列6(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sequence 6,TRS6),构建成重组全长感染性克隆(p A-C-E2)。用SwaI线性化该质粒,并体外转录后,将RNA转染MARC-145细胞并传代1次,即可拯救出重组病毒vA-C-E2,在至少20代的传代过程中能够保持遗传稳定性。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vHu N4-F112在病毒滴度、空斑形态、蛋白表达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多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该重组病毒与亲本毒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 uorescence,IFA)结果显示,重组病毒不仅能够表达PRRSV N蛋白,也可以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本研究结果为研制CSF和PRRS新型基因重组疫苗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重组病毒 E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玉璐 朱建平 +7 位作者 杨莘 王亚欣 徐彦召 虞凌雪 于海 刘光清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9-303,共5页
为深入了解仔猪腹泻的病因,本研究在不同发病猪场采集了115份临床样品,通过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总阳性率为81.7%。进一步从部分样品中对PEDV的N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临床样品中各分... 为深入了解仔猪腹泻的病因,本研究在不同发病猪场采集了115份临床样品,通过RT-PCR方法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总阳性率为81.7%。进一步从部分样品中对PEDV的N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临床样品中各分离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9%以上,与代表性病毒株CV777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4%~98.1%,表明目前流行的PEDV其N基因仍然相对保守的。同时,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N,经诱导表达显示该重组蛋白呈可溶性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81 ku,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够被PEDV阳性猪血清特异性识别。将纯化后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对20份已知背景的临床猪血清抗体进行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有9份血清为抗体阳性,11份血清呈抗体阴性,与应用RT-PCR方法鉴定抗原的结果符合率为85%。本研究表达的重组N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将其作为PEDV血清学诊断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重组N蛋白 抗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HeB10/2014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康 王鑫 +10 位作者 杨德强 侯怡轩 谢春 虞凌雪 姜一峰 杨莘 高飞 李丽薇 黄勤峰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4-288,共5页
为确定2014年河北某猪场哺乳仔猪群腹泻的病原,本研究从该发病猪场采集了22份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腹泻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7份样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均为阴性。选... 为确定2014年河北某猪场哺乳仔猪群腹泻的病原,本研究从该发病猪场采集了22份临床样品,采用PCR方法进行腹泻病原的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7份样品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均为阴性。选取其中5份PEDV阳性样品在Vero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分离,结果显示,仅一份样品在接种细胞24 h后即可观察到细胞病变。对病变细胞进行RT-PCR及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均为PEDV阳性。将分离的病毒株命名为He B10/2014。将其在Vero细胞中传至F5代次后病毒增殖明显增快,病毒滴度于感染细胞24 h达到峰值。对分离株的S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分离株符合国内近年来流行病毒株S蛋白的变异特征,即在S蛋白中存在4个连续氨基酸的插入(^(59)QGVN^(62))和3个氨基酸的缺失(^(14)0N和^(163)NI^(164))。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HeB10/2014株为国内近年来新的PEDV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HeB10/2014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1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德强 李慧春 +10 位作者 陈鹏飞 王康 李先斌 张文超 虞凌雪 姜一峰 高飞 黄勤峰 于海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22,共5页
本文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流行毒株FJzz1/2011株的S1蛋白的切割位点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S1基因,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 Fast Bac HTA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 Fast Bac HTA-S1,将该重... 本文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流行毒株FJzz1/2011株的S1蛋白的切割位点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获得S1基因,将其克隆至转移载体p Fast Bac HTA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 Fast Bac HTA-S1,将该重组质粒转化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r Bacmid-S1,再将重组穿梭质粒r Bacmid-S1转染Sf9细胞,48 h后即可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将收获的r Bac-S1-P1代病毒在Sf9细胞上连续传3代后,收获细胞培养物,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鉴定(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P3代重组病毒r Bac-S1感染的细胞均呈现亮绿色荧光,证实表达产物可以被PEDV阳性血清和抗S1蛋白的单抗特异性识别;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大约120 k Da左右可观察到特异性条带;Western blot结果证实该蛋白可以被抗S1蛋白的特异性单抗识别。综上研究结果,证明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成功表达了PEDV的S1蛋白,为进一步研究PEDV S蛋白的抗原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S1蛋白 杆状病毒 SF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强弱毒体外诱导IL-10产生差异的分子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天奇 姜一峰 +6 位作者 虞凌雪 周艳君 杨莘 高飞 李丽薇 曲泽慧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8,共6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后能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抑制,IL-10在病毒介导的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PRRSV HuN4株感染PAM细胞后能够诱导IL-10高水平表达,而其传代致弱毒株H...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后能够引发机体产生免疫抑制,IL-10在病毒介导的免疫抑制中起重要作用。PRRSV HuN4株感染PAM细胞后能够诱导IL-10高水平表达,而其传代致弱毒株HuN4-F112感染PAM细胞后IL-10表达水平很低。本研究以PRRSV HuN4株及HuN4-F112株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PAM细胞后IL-10上游关键因子表达差异进行研究,揭示诱导IL-10产生差异的分子基础。结果显示,PRRSV强弱毒感染PAM细胞后,强毒HuN4株诱导TLR2与TLR4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弱毒HuN4-F112株,TLR3、TLR7和TLR9转录水平则无显著差异;强毒HuN4株感染PAM细胞后,其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弱毒HuN4-F112株,而ERK磷酸化水平差异不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PRRSV强弱毒株感染PAM细胞诱导IL-10表达水平的差异推测是由于强弱毒诱导p38 MAPK磷酸化水平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IL-10 PAMs P38 MA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强弱毒ORF1a、ORF1b、ORF2-ORF7片段互换嵌合病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一峰 周艳君 +5 位作者 王亚欣 朱建平 徐彦召 童武 虞凌雪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强弱毒之间毒力差异的分子基础,本实验分别以HP-PRRSV强毒HuN-F5株及其传代致弱的疫苗病毒株HuN4-F112为亲本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分别将ORF1a、ORF1b或ORF2-7编码序列在强弱毒之...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强弱毒之间毒力差异的分子基础,本实验分别以HP-PRRSV强毒HuN-F5株及其传代致弱的疫苗病毒株HuN4-F112为亲本病毒,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分别将ORF1a、ORF1b或ORF2-7编码序列在强弱毒之间互换。将6种含有不同嵌合基因的全长病毒基因组的重组质粒体外转录后转染BHK-21细胞,然后在Marc-145细胞中传代,拯救的重组病毒经RT-PCR、测序和免疫荧光鉴定,并分别命名为rHuN4-F5-ORF1a、rHuN4-F5-ORF1b、rHuN4-F5-ORF2-7(以强毒为骨架)和rHuN4-F112-ORF1a、rHuN4-F112-ORF1b、rHuN4-F112-ORF2-7(以弱毒为骨架)。进一步测定这些病毒在Marc-145上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以强毒为骨架的嵌合病毒rHuN4-F5-ORF1a生长滴度显著高于亲本强毒rHuN4-F5,而以弱毒为骨架的嵌合病毒rHuN4-F112-ORF1a在细胞上的生长滴度低于其亲本弱毒rHuN4-F112,其他片段替换对病毒在细胞上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本实验结果提示ORF1a对于PRRSV在体外细胞培养上的生长调节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嵌合病毒 ORF1a ORF1b ORF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猪瘟病毒E2蛋白重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童武 周艳君 +8 位作者 徐彦召 姜一峰 王亚欣 张善瑞 朱建平 虞凌雪 孙晶 陈焕春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509,共5页
为构建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重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本研究首先利用高致病性PRRSV弱毒疫苗HuN4-F112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在nsp2区有缺失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命名为pHuN4-F112-△480-620。以pHuN4-F1... 为构建表达猪瘟病毒(CSFV)E2蛋白重组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PRRSV),本研究首先利用高致病性PRRSV弱毒疫苗HuN4-F112株的感染性分子克隆作为平台,构建了一个在nsp2区有缺失的感染性分子克隆,命名为pHuN4-F112-△480-620。以pHuN4-F112-△480-620作为载体,采用突变PCR的方法将CSFV的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1 bp~9 99 bp,1 bp~600 bp,1 bp~330 bp及256 bp~330 bp基因片段分别插到nsp2中aa 480~aa 620位氨基酸缺失编码区域。结果显示,插入完整E2基因或较大E2基因片段的重组PRRSV cDNA质粒均未能拯救出病毒,只有插入较小的E2基因片段(256 bp~330 bp)的重组病毒cDNA质粒成功地拯救出了重组病毒rPRRSV-F112-E2(256-330),拯救的病毒能够在MARC-145细胞上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而且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亲本病毒,间接荧光检测表明该重组病毒能够表达外源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感染性分子克隆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小肠上皮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慧春 陈鹏飞 +12 位作者 李先斌 丁思嘉 王康 张文超 杨德强 李林 徐晶晶 虞凌雪 姜一峰 高飞 于海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4,共6页
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s)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在宿主体内感染的靶细胞,为了研究PEDV在体内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以便于揭示其致病机理,本研究以IECs为研究对象,... 猪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s)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在宿主体内感染的靶细胞,为了研究PEDV在体内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以便于揭示其致病机理,本研究以IECs为研究对象,提取了IECs的总RNA,利用SMART技术经过反转录、扩增和纯化获得双链cDNAs后,将其与pGADT7-Rec和carrier DNA共同转化至酵母Y187菌株,进行选择性培养基(SD/-Leu)筛选以及文库容量及质量的鉴定。结果显示,本研究构建的IECs-cDNA文库其库容量为1.3×10~8 pfu/mL,插入cDNA片段长度为250~2500 bp,文库阳性率达100%。本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IECs-cDNA文库具有较好的多态性,为后续研究PEDV与宿主细胞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小肠上皮细胞 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基因的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玉璐 虞凌雪 +5 位作者 程群 王康 于海 刘光清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近两年在我国爆发的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疫情,本实验室收集不同发病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V)RT-PCR检测,并挑选8个阳性样品对其M基因进行扩增,克隆... 为了更好的研究近两年在我国爆发的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疫情,本实验室收集不同发病地区的临床样品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V)RT-PCR检测,并挑选8个阳性样品对其M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8个分离株与14个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以及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6.5%~99.9%和96.0%~100%,表明目前流行的PEDV其M基因是相对保守的。同时,我们将ZZ-1株的M基因克隆于原核载体pGEX-6p-1,转入菌株BL21中后获得了大量表达,重组蛋白大小约为50 kDa。利用PEDV阳性猪血清对纯化后的重组M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表达的M蛋白与临床阳性猪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M蛋白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在感染早期通过活化CREB竞争抑制p65与CBP结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先斌 王鑫 +9 位作者 谭祥梅 陈鹏飞 赵雄伟 吴瑕 虞凌雪 高飞 姜一峰 于海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70-676,共7页
为研究细胞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结合蛋白(CBP)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感染后的结合动态对Ⅰ型干扰素(IFN-Ⅰ)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P-PRRSV强毒Hu N4株感染宿主细胞,采用CO-IP方法分析CREB的磷酸化情... 为研究细胞内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结合蛋白(CBP)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感染后的结合动态对Ⅰ型干扰素(IFN-Ⅰ)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利用HP-PRRSV强毒Hu N4株感染宿主细胞,采用CO-IP方法分析CREB的磷酸化情况及其结合动态。结果显示Hu N4株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能够引起CREB明显磷酸化,Hu N4株感染PAMs和Marc-145细胞使p38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KA通路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Marc-145细胞中CREB的磷酸化水平,但不影响PAMs中CREB的磷酸化水平。并且Hu N4株感染Marc-145细胞1 h后磷酸化的CREB能够与CBP结合,并抑制了p65与CBP的结合。当抑制剂H-89和SB203580抑制Marc-145细胞中CREB的磷酸化后,CREB与CBP的结合同时受到抑制。本研究表明HP-PRRSV Hu N4株感染细胞后,可以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而活化CREB,活化的CREB与p65竞争结合CBP,而抑制p65与CBP的结合,使得HP-PRRSV在感染早期抑制了IFN-β的表达。本研究为深入研究HP-PRRSV的免疫抑制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CREB P65 CBP IFN-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重组病毒非必需基因区的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曲泽慧 高飞 +5 位作者 李丽薇 姜一峰 虞凌雪 周艳君 郑海红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为鉴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非必需基因区,本研究在高致病性PRRSV细胞致弱株感染性克隆Hu N4-F112的基础上,在其基因组ORF1b和ORF2a之间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并在外源基因3'端下游插入该病毒的转录调... 为鉴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非必需基因区,本研究在高致病性PRRSV细胞致弱株感染性克隆Hu N4-F112的基础上,在其基因组ORF1b和ORF2a之间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并在外源基因3'端下游插入该病毒的转录调控序列6(TRS6),构建PRRSV-EGFP感染性克隆。将其体外转录制备的病毒全长RNA转染Marc-145细胞后,拯救获得了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r Hu N4-F112-EGFP)。将r Hu N4-F112-EGFP在Marc-145细胞中进行连续传代至20代,其外源gfp基因仍能够持续表达,表明该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亲本病毒Hu N4-F112相比,重组病毒在病毒滴度、空斑形态等方面差异不显著;病毒生长曲线的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在PRRSV的ORF1b和ORF2a基因区中插入外源基因并未影响该病毒体外复制,该非必需基因区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以PRRSV疫苗为活病毒载体多价重组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重组病毒 增强性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蛋白磷酸化位点鉴定及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欢 姜一峰 +6 位作者 黄勤锋 杨莘 张文超 虞凌雪 高飞 周艳君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18-523,555,共7页
为了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磷酸化对于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影响,本研究利用Phos-tag和点突变技术实现了N蛋白磷酸化形式的分离并鉴定出磷酸化位点为第120位丝氨酸(Ser120)。通过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N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突变... 为了探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蛋白磷酸化对于病毒复制和转录的影响,本研究利用Phos-tag和点突变技术实现了N蛋白磷酸化形式的分离并鉴定出磷酸化位点为第120位丝氨酸(Ser120)。通过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将N蛋白的磷酸化位点突变并拯救出病毒。空斑实验、IFA检测、病毒生长曲线结果显示,磷酸化位点突变对于病毒的感染性和N蛋白的核定位没有影响,但是病毒的复制能力减弱。进一步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突变病毒与亲本病毒在不同感染时间的基因组RNA和亚基因组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突变病毒的g RNA和长链sg RNAs转录水平明显低于亲本病毒,表明N蛋白Ser120磷酸化可能参与了病毒的转录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N蛋白 磷酸化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X14T2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鑫 杨德强 +8 位作者 张文超 姜一峰 虞凌雪 杨莘 高飞 李丽薇 黄勤峰 童光志 周艳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共7页
江西省某猪场育肥猪群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死亡等症状,为确定疫病病原,本实验室从发病猪场随机采取20份病死猪血样和组织,用RT-PCR的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19份临床样品呈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 江西省某猪场育肥猪群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和死亡等症状,为确定疫病病原,本实验室从发病猪场随机采取20份病死猪血样和组织,用RT-PCR的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19份临床样品呈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阳性.随后对病死猪肺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分离的第1代病毒感染后48 h即可出现典型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对传至第5代的病毒进行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证实我们分离获得的病毒为PRRSV,命名为JX14T2.将JX14T2 P5代次的病毒与高致病性PRRSV强、弱毒代表株进行生长特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JX14T2在Marc-145细胞上形成的细胞病变、病毒噬斑形态以及病毒增殖动态均与HP-PRRSV毒株相似.对JX14T2进行全长基因测序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表明JX14T2基因组全长14960 bp,属于北美型毒株,其NSP2除存在的1+29个氨基酸的缺失而外,在598-717 aa还存在120个氨基酸的缺失,与HP-PRRSV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掌握PRRSV流行情况以及致病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JX14T2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猪SAMHD1蛋白的MARC-145细胞系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莘 姜一峰 +5 位作者 虞凌雪 刘欢 周艳君 高飞 黄勤峰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SAMHD1作为宿主的天然免疫限制性因子,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调控,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稳定表达猪SAMHD1的细胞系,本研究将猪SAMHD1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WPXL,构建重组质粒pWPXLpSAMHD1。将重组质粒... SAMHD1作为宿主的天然免疫限制性因子,参与机体的天然免疫调控,在机体抗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建立稳定表达猪SAMHD1的细胞系,本研究将猪SAMHD1全长编码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WPXL,构建重组质粒pWPXLpSAMHD1。将重组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将该慢病毒感染MARC-145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表达猪SAMHD1基因的MARC-pSAMHD1细胞系。经检测发现,该细胞系传至10代,仍能稳定表达猪SAMHD1蛋白。该细胞系的建立为猪SAMHD1抗病毒特性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机理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HD1 慢病毒系统 MARC-145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