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和试验序贯分析
1
作者 虞兵兵 王婷婷 +2 位作者 方俊霖 郭云 黄英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6305-6316,共12页
目的:评估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针灸治疗绝经... 目的:评估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4-07-23。使用GRADEprofiler和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2.0版对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和偏倚风险进行评估。利用StataSE 15和TSA 0.9.5进行Meta分析、异质性分析、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发表偏倚分析、剪补法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纳入1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1464例患者。①通过Meta分析发现,与常规疗法相比,针灸疗法可显著提升总有效率[RR=1.25,95%CI(1.19,1.32),P<0.001]、腰椎L_(2)-L_(4)骨密度[MD=0.08,95%CI(0.05,0.11),P<0.001]、雌激素水平[SMD=0.55,95%CI(0.30,0.81),P<0.001],也可提高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等部位骨密度和促性腺激素水平,降低目测类比评分以及改善骨代谢,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显著提高;②主要结局指标的亚组分析显示当体质量指数>23.9 kg/m^(2)、总疗程为6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其余亚组均显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③发表偏倚分析显示总有效率方面存在潜在发表偏倚风险,但通过剪补法分析显示该风险对结论的可靠性没有显著影响,而腰椎L2-L4的骨密度值和雌二醇水平方面不存在显著发表偏倚;④试验序贯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针灸疗法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腰椎L_(2)-L_(4)的骨密度值和雌二醇水平的确凿性。结论:针灸疗法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未来需更多设计严谨、高质量的研究验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落枕取穴规律分析
2
作者 虞兵兵 方俊霖 +3 位作者 郭云 郑凯 王婷婷 黄英如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1期62-68,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落枕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录的自建库起至2023年10...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落枕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收录的自建库起至2023年10月13日有关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文献。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分析符合纳排标准文献的治疗方法及腧穴选取、腧穴归经、所属部位和特定穴位等方面的应用规律。结果: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应用中后溪为最高频次腧穴,紧随其后的是落枕、悬钟和外关等腧穴;腧穴归经主要是手太阳小肠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所属部位应用最多的为上肢,其次为下肢、颈项部;特定穴以八脉交会穴最为常用,之后是输穴与络穴。聚类分析得到3大类腧穴配伍聚类处方,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腧穴配伍单元公因子。结论:针刺治疗落枕取穴以远端取穴为主,主要是后溪、落枕与外关等上肢穴位,同时重视近端取穴、循经取穴和特定穴的联合使用,常配合辨经、辨证及辨症理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枕 失枕 数据挖掘 针刺 取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取穴规律分析
3
作者 虞兵兵 王婷婷 +3 位作者 方俊霖 郭云 黄英如 郑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37-1544,共8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紧张性头痛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的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紧张性头...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紧张性头痛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收录的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31日有关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文献。共检索到783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文献90篇。采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统计并分析符合纳排标准文献的腧穴选取频次、归经、所属部位、特定穴位等方面的应用规律。运用SPSS 25.0软件对出现频次≥16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并绘制树状图、冰状图及旋转空间载荷图。结果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应用中风池为最高频腧穴,紧随其后的是百会、太阳、头维等腧穴;腧穴归经主要是督脉、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所属部位应用最多的为头面部,其次为下肢、上肢;特定穴以原穴最为常用,之后是输穴与络穴。聚类分析得到3类腧穴配伍关联聚类处方,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为一类;印堂、神门为一类;风池、太阳、头维、百会、合谷、四神聪、率谷为一类。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腧穴配伍单元公因子。分别为F1(丰隆、三阴交、太冲、足三里)、F2(风池、头维、百会)、F3(四神聪、率谷)、F4(印堂、神门)、F5(合谷、太阳)。结论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取穴以近部取穴为主,主要是百会、太阳、头维等穴位,同时重视循经取穴、远端取穴与特定穴的使用,常配合辨经、辨证理念治疗。通过数据挖掘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取穴规律,为其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紧张性头痛 肌收缩性头痛 头风 取穴规律 经络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弹拨法治疗痉挛性斜颈33例
4
作者 阳鹏 虞兵兵 +1 位作者 王婷婷 郭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弹拨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用经筋弹拨法治疗。结果:经筋弹拨法可降低Tsui评分、HAMA评分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升高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功率频率值(MPF),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经筋弹拨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用经筋弹拨法治疗。结果:经筋弹拨法可降低Tsui评分、HAMA评分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升高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功率频率值(MPF),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4.8%。治疗后Tsui评分、HAMA评分、肌电图(sEMG)参数与随访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经筋弹拨法治疗痉挛性斜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斜颈 经筋弹拨法 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筋弹拨法治疗难治性面瘫3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虞兵兵 方俊霖 +3 位作者 王婷婷 谭飞 郭云 郑曾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68-870,共3页
难治性面瘫又称顽固性面瘫,一般指病程超过3个月且尚未痊愈,存在面肌运动障碍、眼睑闭合不全、瘫痪肌肉挛缩(倒错)、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常与早期治疗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当、面神经损伤程度重或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 难治性面瘫又称顽固性面瘫,一般指病程超过3个月且尚未痊愈,存在面肌运动障碍、眼睑闭合不全、瘫痪肌肉挛缩(倒错)、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常与早期治疗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当、面神经损伤程度重或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目前西医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激素冲击疗法、半导体激光疗法等进行治疗,但临床疗效并不显著[1]。笔者采用经筋弹拨法治疗难治性面瘫3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面瘫 经筋弹拨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