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狭窄67例食管成形术分析
1
作者 陈铃雄 张旭明 +2 位作者 缪仙花 李毓英 薛锦秋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食道钡透及胃镜确诊的良恶性狭窄67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于DSA透视下选用"萨"式扩张条扩张、球囊导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操作成功,术后患... 目的:探讨食管良恶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食道钡透及胃镜确诊的良恶性狭窄67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于DSA透视下选用"萨"式扩张条扩张、球囊导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均操作成功,术后患者进食困难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透视下选用"萨"式扩张条扩张、球囊导管成形术及内支架置入治疗良恶性狭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狭窄 “萨”式扩张条扩张 球囊导管成形术 内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铃雄 张旭明 +1 位作者 江伏燕 薛锦秋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4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以便于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 目的:研究探讨介入栓塞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以便于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栓塞治疗,观察疗效、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介入栓塞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 急性非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铃雄 张旭明 +1 位作者 阮成梅 薛锦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31期133-134,共2页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患者27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 7%。由于左下肢缺血...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患者27例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存活26例,死亡1例,围术期病死率为3. 7%。由于左下肢缺血性坏死进行截肢处理1例,术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脑功能障碍1例,Ⅰ型内漏1例。术后随访12个月假腔显著缩小或完全吸收6例,其他患者假腔呈缩小趋势,主动脉最大平均直径未出现明显恢复迹象。结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腔内修复术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术后效果较好,假腔内血栓形成率较高,不会出现较多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 腔内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旭明 陈铃雄 +1 位作者 薛锦秋 江伏燕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3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作用。方法:观察6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拟定此研究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随机均分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以动脉支架成形术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作用。方法:观察6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拟定此研究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随机均分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以动脉支架成形术为对照组,观察组以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Rutherford分级为0级、1级、2级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Rutherford分级为3级、4级的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共54例患者治疗好转,观察组占30例,有效率96.77%,远较对照组的77.42%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能缓解下肢动脉闭塞症临床症状,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支架成形 动脉置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5
作者 尹志达 陈铃雄 +3 位作者 江伏燕 张旭明 薛锦秋 阮成梅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101条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51条动脉)采用髂动... 目的探讨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101条动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51条动脉)采用髂动脉支架联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治疗,试验组47例(50条)采用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生命质量评分表(QOL)评分、血管血流通畅率、保肢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两组胫后动脉ABI、足背动脉ABI、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试验组胫后动脉ABI、足背动脉ABI、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血管通畅率、保肢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球囊成形术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下肢血运,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预防子宫瘢痕妊娠清宫大出血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旭明 陈铃雄 +3 位作者 李毓英 缪仙花 薛锦秋 袁石琴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预防子宫瘢痕妊娠清宫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超声引导下清宫,记录手术时阴道出血量,回顾分析并随访患者的血...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预防子宫瘢痕妊娠清宫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超声引导下清宫,记录手术时阴道出血量,回顾分析并随访患者的血β-h CG、术后并发症、超声及术后月经情况。结果 18例UACE均获得成功。后续统计分析得出,术后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中阴道出血量约2-800 m L。复查血β-h CG进行性下降至正常,术后并发症少,超声提示孕囊消失。18例患者术后4个月内月经复潮。结论 UACE可以明显减少清宫术中的出血量,无严重并发症,可保留患者子宫和女性生育功能,应当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子宫瘢痕妊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