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蒋桂战争——国民党新军阀史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1-19,共9页
一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他们在反共反人民这一点上虽然取得了一致,但在各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地主买办阶级的支持下,内部依然纷争不已,进行了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争。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就是新...
一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他们在反共反人民这一点上虽然取得了一致,但在各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地主买办阶级的支持下,内部依然纷争不已,进行了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争。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就是新军阀混战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蒋介石同桂系的矛盾,由来已久,蒋桂战争爆发的原因错综复杂。蒋桂关于国民党中央统治权的争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宁汉分裂之后,在“北伐”和西征的问题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桂战争
蒋介石
军队
南京
部队
李宗仁
旧桂系
湖南省
分会委员
国民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蒋冯战争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91-97,共7页
(一) 冯玉祥自1927年6月在徐州会议上晤见蒋介石后,彼此关系逐步密切起来。1928年2月,蒋介石到开封会晤冯玉祥时,就和冯结拜为换谱兄弟。但是,冯玉祥和蒋介石这种互相利用的结合,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最后终于走向破裂。破...
(一) 冯玉祥自1927年6月在徐州会议上晤见蒋介石后,彼此关系逐步密切起来。1928年2月,蒋介石到开封会晤冯玉祥时,就和冯结拜为换谱兄弟。但是,冯玉祥和蒋介石这种互相利用的结合,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最后终于走向破裂。破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河北省和北平、天津的地盘问题,一是军队的编遣问题。在“北伐”战争的最后阶段,冯玉祥派鹿钟麟指挥韩复榘等部战胜奉军,进兵河北,直取平津。鹿和韩都是河北人,鹿钟麟还是1924年至1926年北京的实际统治者京师警备总司令,他们都有打回老家,取得河北地盘的要求。冯玉祥军事集团长期侷促于西北瘠苦地区,早就有向外发展的打算。虽然这时蒋介石委任冯部孙良诚为山东省主席,但济南和胶东地区都在日军的占领下,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省份,远非平、津、冀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北平
冯玉祥
军队
主要原因
平津
张学良
阎锡山
部队
将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铭枢十一军入闽与驱谭事件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谋成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5,共6页
(一)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陈铭枢曾亲往南昌见蒋介石。1927年3月,陈铭枢即辞去武汉卫戍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职,离汉口出走。从事后陈铭枢告四军十一军将士书...
(一)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陈铭枢曾亲往南昌见蒋介石。1927年3月,陈铭枢即辞去武汉卫戍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职,离汉口出走。从事后陈铭枢告四军十一军将士书来看,当时陈铭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铭
卢兴邦
杨树庄
谭曙卿
军余
军事委员会
起义部队
陈维远
副军长
张发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共合作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4
作者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4-89,共6页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抗日同盟军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合作共同进行的,总结这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抗日同盟军
军校学员
冯玉祥
第三次国共合作
革命根据地
部队
华北
领导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失败
5
作者
薛谋成
郑全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42-54,共13页
一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影响下,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的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抗日反蒋协...
一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影响下,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的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抗日反蒋协定,这就是福建事变。福建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逐步降低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而产生的阶级关系新变化,是国民党内一部分政治、军事领导人对蒋介石政府的卖国内战政策不满而导致的国民党营垒的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人
共和国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人民
十九路军
闽西
革命政府
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政府
高级将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一制共和国是团结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国家结构形式
6
作者
邹永贤
薛谋成
+1 位作者
陈孔立
王增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3期103-118,共16页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民族产生的时候起,民族问题就随着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反对民族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经常地关心民族问题,坚决地为消灭民族压迫、为解决民族问题而斗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就在于无...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民族产生的时候起,民族问题就随着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反对民族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经常地关心民族问题,坚决地为消灭民族压迫、为解决民族问题而斗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就在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为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是民族压迫的根源。但有了这一前提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
建设社会主义
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
共和国
民族压迫
民族主义
单一制
联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蒋桂战争——国民党新军阀史研究之一
被引量:
4
1
作者
薛谋成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1-19,共9页
文摘
一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后,建立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他们在反共反人民这一点上虽然取得了一致,但在各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地主买办阶级的支持下,内部依然纷争不已,进行了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争。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就是新军阀混战中规模较大的一次。蒋介石同桂系的矛盾,由来已久,蒋桂战争爆发的原因错综复杂。蒋桂关于国民党中央统治权的争夺,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宁汉分裂之后,在“北伐”和西征的问题上,
关键词
蒋桂战争
蒋介石
军队
南京
部队
李宗仁
旧桂系
湖南省
分会委员
国民党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蒋冯战争述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薛谋成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91-97,共7页
文摘
(一) 冯玉祥自1927年6月在徐州会议上晤见蒋介石后,彼此关系逐步密切起来。1928年2月,蒋介石到开封会晤冯玉祥时,就和冯结拜为换谱兄弟。但是,冯玉祥和蒋介石这种互相利用的结合,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地发生了变化,最后终于走向破裂。破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河北省和北平、天津的地盘问题,一是军队的编遣问题。在“北伐”战争的最后阶段,冯玉祥派鹿钟麟指挥韩复榘等部战胜奉军,进兵河北,直取平津。鹿和韩都是河北人,鹿钟麟还是1924年至1926年北京的实际统治者京师警备总司令,他们都有打回老家,取得河北地盘的要求。冯玉祥军事集团长期侷促于西北瘠苦地区,早就有向外发展的打算。虽然这时蒋介石委任冯部孙良诚为山东省主席,但济南和胶东地区都在日军的占领下,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省份,远非平、津、冀可比。
关键词
蒋介石
北平
冯玉祥
军队
主要原因
平津
张学良
阎锡山
部队
将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铭枢十一军入闽与驱谭事件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谋成
机构
厦门大学历史系
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5,共6页
文摘
(一)1926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扩编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蒋介石举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陈铭枢曾亲往南昌见蒋介石。1927年3月,陈铭枢即辞去武汉卫戍司令兼第十一军军长职,离汉口出走。从事后陈铭枢告四军十一军将士书来看,当时陈铭枢、
关键词
陈铭
卢兴邦
杨树庄
谭曙卿
军余
军事委员会
起义部队
陈维远
副军长
张发奎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共合作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4
作者
薛谋成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84-89,共6页
文摘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抗日同盟军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合作共同进行的,总结这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民众抗日同盟军
军校学员
冯玉祥
第三次国共合作
革命根据地
部队
华北
领导
中国共产党
国民党军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失败
5
作者
薛谋成
郑全备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42-54,共13页
文摘
一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影响下,驻守在福建的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的一部分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抗日反蒋协定,这就是福建事变。福建事变是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逐步降低到次要和服从地位而产生的阶级关系新变化,是国民党内一部分政治、军事领导人对蒋介石政府的卖国内战政策不满而导致的国民党营垒的破裂。
关键词
领导人
共和国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人民
十九路军
闽西
革命政府
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政府
高级将领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一制共和国是团结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国家结构形式
6
作者
邹永贤
薛谋成
陈孔立
王增炳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3期103-118,共16页
文摘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从民族产生的时候起,民族问题就随着产生。因此,马克思主义者一贯反对民族问题上的虚无主义,经常地关心民族问题,坚决地为消灭民族压迫、为解决民族问题而斗争。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前提,就在于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剥削阶级。因为剥削制度(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是民族压迫的根源。但有了这一前提以后。
关键词
各民族
建设社会主义
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治地方
少数民族
共和国
民族压迫
民族主义
单一制
联邦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蒋桂战争——国民党新军阀史研究之一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蒋冯战争述论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陈铭枢十一军入闽与驱谭事件
薛谋成
《党史研究与教学》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共合作与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薛谋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失败
薛谋成
郑全备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单一制共和国是团结我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好国家结构形式
邹永贤
薛谋成
陈孔立
王增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