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吉林省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影响模拟及分析
1
作者 徐琛 王丹 +9 位作者 薛振山 姜明 李濡旭 王孝海 秦树林 邹元春 吕宪国 武海涛 张仲胜 刘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5-1274,共10页
吉林省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然而近年气候变化导致吉林省沼泽湿地面积减少,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因此气候变化对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对沼泽湿地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吉林省沼泽湿地6601个样点的30种优势植物分布数据... 吉林省沼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然而近年气候变化导致吉林省沼泽湿地面积减少,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因此气候变化对沼泽湿地植物多样性影响研究对沼泽湿地保护和恢复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吉林省沼泽湿地6601个样点的30种优势植物分布数据和19个环境因子数据,利用SSDMs模拟了现状年(1981—2010年)吉林省优势沼泽湿地植物物种丰富度格局,对各物种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识别,并对21世纪末(2071—2100年)3种气候情景(SSP1-2.6,SSP3-7.0,SSP5-8.5)优势沼泽湿地物种的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优势沼泽湿地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湿季度的降水量、土壤pH和最温暖月份的最高温度。吉林省优势沼泽湿地植物分布不均匀,东部物种丰富度高于西部,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为敦化市;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吉林省优势沼泽湿地植物分布范围缩小,物种丰富度降低;吉林省优势沼泽湿地植物大部分现存已经被保护,模拟发现的一些适宜分布区和未来气候风险区,在保护网络建设时应予以考虑保护。期望研究结果为吉林省沼泽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物种分布模型 吉林省 沼泽湿地 优势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沼泽湿地信息提取
2
作者 李濡旭 武海涛 +6 位作者 姜明 邹元春 秦树林 徐琛 王丹 田恩朋 薛振山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旨在探讨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的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沼泽湿地遥感信息,...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旨在探讨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的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沼泽湿地遥感信息,并在大兴安岭山区的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以及松嫩平原区的莫莫格保护区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方法,可显著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在平原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雷达数据比多光谱数据贡献度更高;在山地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二者具有相近的贡献度。Sentinel-1、Sentinel-2数据和地形湿度指数数据的组合更有利于各种地形沼泽湿地信息提取。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对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GEE 沼泽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海岸带地貌特征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薛振山 苏奋振 +2 位作者 杨晓梅 孙晓宇 高义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珠江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受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影响,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出现耕地流失、恶性围填海等诸多问题。文中以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区,借助GIS和RS技术,应用Landsat ETM数据,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1980―2010年珠江口的... 珠江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受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影响,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出现耕地流失、恶性围填海等诸多问题。文中以珠江口海岸带为研究区,借助GIS和RS技术,应用Landsat ETM数据,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对1980―2010年珠江口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定量分析地形地貌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近30a期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耕地减少至原有量的42.1%,城镇用地增长了近8.5倍;土地利用变化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显著,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主要发生在海拔130m以下地区,而在这一区间内,存在0~6m和20~80m两个活跃地段,分别是大规模围填海和城镇建设的分布区;对坡度而言,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分布在0°~2°区间,在1980―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类型转化量分别占总量的63.8%和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海岸带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RS-02与SPOT5融合数据及其在海岸带土地利用调查中应用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薛振山 杨晓梅 +1 位作者 苏奋振 孙晓宇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2,I0007,共7页
以珠海市横琴岛为试验区,对CBERS-02星多光谱数据和SPOT5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融合方法包括HIS变换法、Brovey法、主成分融合法、小波融合法、SFIM法、Gram-Schmidt法、PANSHARP法,并使用定量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波段均... 以珠海市横琴岛为试验区,对CBERS-02星多光谱数据和SPOT5全色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融合方法包括HIS变换法、Brovey法、主成分融合法、小波融合法、SFIM法、Gram-Schmidt法、PANSHARP法,并使用定量指标对融合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波段均值、信息熵、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指标对各融合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探讨适合两种数据的融合方法;对CBERS-02和SPOT5数据的PANSHARP法融合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总体分类精度为82.55%,Kappa系数为0.7358;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融合CBERS-02多光谱数据与SPOT5全色数据,既可以增强空间纹理信息,又可以弥补SPOT5多光谱数据缺少蓝光波段的缺陷,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可以在海岸带土地利用调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RS-02 SPOT5 影像融合 支持向量机分类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a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0
5
作者 高义 苏奋振 +3 位作者 孙晓宇 杨晓梅 薛振山 张丹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3,共9页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地总面积的31.4%;(2)研究区内共围填海370 km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占12.6%,31.2%和56.2%;(3)珠海、广州、东莞、深圳、汕头和大亚湾等地城区面积扩张均在10倍以上,形成了环珠江口城市带;(4)近20 a来,研究区内整体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率达24.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为15.6%,22.8%和28.2%。研究揭示了20 a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模式及其驱动力,为该区域土地资源规划、近岸海洋环境保护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其他海岸带及近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围填海 扩张系数 动态变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61
6
作者 肖烨 商丽娜 +4 位作者 黄志刚 张文广 薛振山 张仲胜 吕宪国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94-1001,共8页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变化显著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为阐明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吉林省敦化市4种典型山地沼泽湿地:落叶松-苔草湿地(T1)、莎草湿地(T2)、小叶章-甜茅湿地(T3)和沼泽化草...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和磷含量变化显著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为阐明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吉林省敦化市4种典型山地沼泽湿地:落叶松-苔草湿地(T1)、莎草湿地(T2)、小叶章-甜茅湿地(T3)和沼泽化草甸湿地(T4)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山地沼泽湿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均值分别为343.11 mg/g、28.03 mg/g和4.00 mg/g,变异系数为有机碳(9.26%)〈全氮(16.52%)〈全磷(48.64%)。在0-40 cm土层内,T1、T2和T3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10-20 cm土层出现累积峰;T4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全氮 全磷 山地沼泽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库分子结构特征与稳定性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7
作者 张仲胜 李敏 +5 位作者 宋晓林 薛振山 吕宪国 姜明 武海涛 王雪宏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机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虽然目前在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全球等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在分子尺度上探究气候因子波动对土壤有机碳库化学结构特征影响机制方面却鲜有研究... 气候变化与土壤碳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耦合机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虽然目前在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全球等不同尺度上开展了大量研究,然而在分子尺度上探究气候因子波动对土壤有机碳库化学结构特征影响机制方面却鲜有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气候因子变化及其导致的环境、生态因子变化与土壤有机碳库分子结构特征的关系。气温升高不仅将改变土壤中源自植物部分的有机碳来源特征,同时也会将加速土壤木质素等碳组分分解,排水或者旱化引起有机质分解加速,土壤中C=O键增加。植被演替、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等与气候变化密的切相关的生态因子则会影响输入土壤植被残体性质,加速糖类、脂类及木质素分解、并改变有机碳结构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土壤中有机碳稳定性与分子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土壤中具有高的苯环结构(芳香族化合物)及O-烷基碳通常表明土壤碳库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之前认为较为稳定的木质素等结构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可能并不稳定。未来研究中应着重关注与土壤有机碳分子标志物的识别与生态意义判读、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转换过程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大尺度环境/生态过程与碳库分子结构转变的耦合机制及新的土壤有机碳分子结构辨识技术及判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土壤碳库 分子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湿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71
8
作者 张仲胜 吕宪国 +1 位作者 薛振山 刘晓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0-1169,共10页
明确区域及全球湿地土壤中是否存在类似"Redfield比值(Redfield ratio)"的碳氮磷(C∶N∶P)比例,是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构建湿地物质循环模型的基础。本文基于《中国沼泽志》中有详细土壤理化性质记录的119块沼泽湿地... 明确区域及全球湿地土壤中是否存在类似"Redfield比值(Redfield ratio)"的碳氮磷(C∶N∶P)比例,是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构建湿地物质循环模型的基础。本文基于《中国沼泽志》中有详细土壤理化性质记录的119块沼泽湿地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区域尺度上湿地土壤中碳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湿地土壤中C∶N、C∶P和N∶P(摩尔比)平均为18.22、245.22和13.60,高于中国及世界土壤中C∶N、C∶P和N∶P的平均值,C∶N∶P比例平均值为245∶13.6∶1。碳、氮、磷三者之间并不具备显著的两两相关性,说明中国湿地土壤中不存在类似于"Redfield比值"的C∶N∶P比例。相比于N元素,湿地生态系统更多受到P供应的限制。不同湿地类型或不同盐度情况下湿地土壤中C∶N、C∶P和N∶P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植被类型对土壤中C∶N、C∶P和N∶P影响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拔高度、温度(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活动积温)及p H是决定湿地土壤中C∶N、C∶P和N∶P的主要因素。考虑到海拔与C∶P及N∶P之间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海拔这一非地带性因子是决定湿地土壤C∶N∶P计量学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 C∶N∶P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高义 苏奋振 +1 位作者 孙晓宇 薛振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5-220,226,共7页
以专题地图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集1986、1995和2005年珠江口滨海湿地数据,选取基于景观类型的景观聚集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基于景观面积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研究珠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在各湿... 以专题地图和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集1986、1995和2005年珠江口滨海湿地数据,选取基于景观类型的景观聚集度指数、景观分维数和基于景观面积的景观多样性指数,从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研究珠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在各湿地景观类型中,面积占绝对优势的是浅海水域景观,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养殖水面,减少最多的是水田。(2)受人为开发因素影响,湿地总面积持续减少,1986―1995年和1995―2005年湿地总面积相继减少20821hm2和55708hm2,分别相当于研究区总面积的5.3﹪和14.2﹪。(3)湿地景观变化具有显著时间异质性,类型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人为开发和分割湿地景观导致各景观类型聚集度指数不同程度降低,而景观分维数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先小幅增加后大幅下降。(4)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导致湿地整体质心坐标经历了先向北移动0.4km,后向东南迁移6.1km。前后两个时期相比,湿地面积减少速度和质心迁移速度在后期明显加快,由此反映出岸线以上陆域湿地正在加速退化。研究珠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可为保护和长期规划珠江口滨海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滨海湿地 景观指数 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沼泽湿地景观变化及其保护策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姜明 薛振山 宋开山 《民主与科学》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保护修复黄河流域沼泽湿地,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沼泽湿地保护策略与技术研究;从流域尺度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沼泽湿地生态用水需求;开展针对不同沼泽类型及保护目标的退化湿地修复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沼泽湿地保护地类型,加强国家公园... 保护修复黄河流域沼泽湿地,要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沼泽湿地保护策略与技术研究;从流域尺度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沼泽湿地生态用水需求;开展针对不同沼泽类型及保护目标的退化湿地修复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沼泽湿地保护地类型,加强国家公园建设;完善沼泽湿地监测网络,研发天地空一体化的沼泽监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湿地 监测网络 景观变化 监测技术 保护修复 沼泽类型 流域尺度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建松嫩鹤乡国家公园范围划定与管理的思考
11
作者 刘晓辉 姜明 +5 位作者 吕宪国 武海涛 邹元春 薛振山 佟守正 侯光雷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10-115,共6页
松嫩平原自然保护地集自然性、典型性、珍稀性和多样性于一体,同时也是我国珍稀候鸟繁殖、停歇的重要栖息地。明确了松嫩平原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在空间位置上,将拟建松嫩鹤乡国家公园从北向南划分为5个保护片区,分别为... 松嫩平原自然保护地集自然性、典型性、珍稀性和多样性于一体,同时也是我国珍稀候鸟繁殖、停歇的重要栖息地。明确了松嫩平原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面临的若干问题,在空间位置上,将拟建松嫩鹤乡国家公园从北向南划分为5个保护片区,分别为扎乌片区、明水片区、图牧吉片区、莫莫格片区、向科片区。面向湿地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阐明了拟建松嫩鹤乡国家公园的核心价值。通过拟建国家公园源流的梳理,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拟建松嫩鹤乡国家公园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措施与空间布局建议,以期为湿地类型国家公园的确定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鹤乡 国家公园 问题与现状 空间布局 松嫩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苔草草丘恢复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以哈尔滨太阳岛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齐清 刘晓伟 +4 位作者 佟守正 张冬杰 王雪宏 薛振山 安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5261-5267,共7页
湿地景观变化是湿地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湿地景观要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研究是揭示湿地演变规律,开展生态恢复实践的重要科学基础。以哈尔滨太阳岛苔草草丘恢复湿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草丘面... 湿地景观变化是湿地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湿地景观要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研究是揭示湿地演变规律,开展生态恢复实践的重要科学基础。以哈尔滨太阳岛苔草草丘恢复湿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草丘面积、斑块形状特征、草丘数量及形态特征等指标,探究草丘湿地恢复过程中的景观变化,为开展湿地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经过8年的恢复,苔草草丘景观变化明显。草丘数量增多,丘墩高度、直径、植株高度、冠幅显著增加(P<0.05);湿地恢复后,苔草群落向外扩展722 m^2,苔草草丘总面积达2222 m^2,扩展率为48.13%;在湿地微地貌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草丘群落扩展方向具有一定规律性,斑块边界和质心分别向西南方向扩展了29.91 m和迁移了5.9 m,扩展度和曲线边界比重不断增加,斑块形状和边界趋于复杂,景观空间异质性增强;利用根茎克隆繁殖结合水位调控可实现苔草草丘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草草丘 景观变化 恢复过程 湿地 太阳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性研究
13
作者 薛振山 《交通世界》 2009年第9期215-216,共2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同于普通碾压式沥青混合料,它是由高含量且高粘度的沥青、高剂量的矿粉,有时还加入纤维材料,再配以适量的集料,在高温(约220~260℃)下,经过长时间的搅拌熬制,形成的一种粘稠且有很好流动性、空隙率小于1%...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不同于普通碾压式沥青混合料,它是由高含量且高粘度的沥青、高剂量的矿粉,有时还加入纤维材料,再配以适量的集料,在高温(约220~260℃)下,经过长时间的搅拌熬制,形成的一种粘稠且有很好流动性、空隙率小于1%的特殊沥青混合料。该混合料浇注后用镘刀抹平,不需要碾压,冷却后即能密实成型,是一种悬浮-密实型结构,粗集料悬浮于沥青胶砂中,不能相互嵌挤形成骨架.其强度主要取决于沥青与填料相互作用产生的粘聚力,其性能特点主要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特性 技术 纤维材料 相互作用 性能特点 碾压式 密实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分析与技术研究
14
作者 薛振山 《交通世界》 2009年第11期236-237,共2页
高等级道路一般采用半刚性路面,即采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做基层或底基层。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相当高,行车荷载通过时半刚性材料层作用在土基顶面的应力相当小。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高等级公路上沥青路面... 高等级道路一般采用半刚性路面,即采用水泥或石灰粉煤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粒料做基层或底基层。这些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相当高,行车荷载通过时半刚性材料层作用在土基顶面的应力相当小。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高等级公路上沥青路面的车辙深度主要取决于沥青面层混合料的性质和面层的厚度。据分析,由面层产生的车辙深度约占总车辙深度的90%左右,故应分析面层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良和车辙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稳定性分析 高温稳定性 半刚性路面 水泥粉煤灰 沥青面层 车辙深度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碱管式气流干燥器效率优化控制研究
15
作者 薛振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2期320-320,共1页
纯碱的使用十分广泛,不仅是化工产品的主要质料,并且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十分主要的人物。纯碱不管作为枯燥剂、发酵粉还是作为制革、造纸等的质料,纯碱的枯燥都是十分要害的工序。使用广泛的气流枯燥技能具有热效率高、枯燥时间短、枯燥... 纯碱的使用十分广泛,不仅是化工产品的主要质料,并且在生活中也扮演着十分主要的人物。纯碱不管作为枯燥剂、发酵粉还是作为制革、造纸等的质料,纯碱的枯燥都是十分要害的工序。使用广泛的气流枯燥技能具有热效率高、枯燥时间短、枯燥量大、操作便利等优点,因而十分合适纯碱枯燥,而Brian和Jim也论说了流化床枯燥器在纯碱工业中的使用,黎树根规划了纯碱气流枯燥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碱 效率优化 气固两相 数值仿真 颗粒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应力工业废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
16
作者 薛振山 《交通标准化》 2009年第9期81-83,共3页
结合廊涿高速公路旧州段试验路,分别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灰剂量检测、氧化镁均匀性检测、强度检测等方面对路面基层结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并通过现场试验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测,有助于达到试验路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 水泥稳定碎石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应力工业废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研究
17
作者 薛振山 《交通标准化》 2009年第7期30-33,共4页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性质、配合比设计、灰剂量检测、氧化镁的均匀性检测、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方面探讨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特别对氧化镁的掺入方法以及掺入的均匀性检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可... 根据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并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从原材料性质、配合比设计、灰剂量检测、氧化镁的均匀性检测、拌和、摊铺、碾压、养生等方面探讨路面基层的施工工艺,特别对氧化镁的掺入方法以及掺入的均匀性检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可为自应力工业废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烧氧化镁 水泥稳定碎石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对春季迁徙鸟类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琬婧 薛振山 +2 位作者 王清波 杨萌尧 孙可冀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过境鸟类种类与数量波动性很大,分析和掌握迁徙季鸟类分布特征将促进鸟类科学保护工作的有序展开。利用2017年春季鸟类观测数据,配合遥感解析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通过冗余... 黑龙江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过境鸟类种类与数量波动性很大,分析和掌握迁徙季鸟类分布特征将促进鸟类科学保护工作的有序展开。利用2017年春季鸟类观测数据,配合遥感解析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通过冗余分析筛选土地利用类型对不同鸟类的影响,建立鸟类多样性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水田、旱田、沼泽、林地、河流对鸟类生物多样性影响贡献较大,鸟类对农田与天然栖息地之间的选择倾向没有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 鸟类多样性 土地利用类型 3S技术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
19
作者 薛振山 《水政水资源》 2019年第6期36-38,共3页
农田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予以足够地重视。本文以农田灌溉渠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意义为研究起点,详细探讨了当前灌溉渠道维护及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运行... 农田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必须予以足够地重视。本文以农田灌溉渠道维护及管理的重要意义为研究起点,详细探讨了当前灌溉渠道维护及管理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农田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及管理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灌溉渠道 维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灌溉渠系优化设计研究
20
作者 薛振山 《河北水利》 2019年第6期38-39,共2页
发展节水农业,提升灌溉水利用率,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以辽宁省灯塔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为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灌溉渠系优化设计展开研究,虽然原始设计方案为梯形断面,但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仍建议采用U型断面。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灌溉渠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