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胺氧化酶修饰聚苯胺电极的生物电化学响应特性 |
薛怀国
沈之荃
李永舫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
2
|
葡萄糖氧化酶修饰聚苯胺电极的动力学 |
薛怀国
穆绍林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3
|
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张国林
张景辉
张小兴
张国庆
薛怀国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4
|
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张国林
韩莹
薛怀国
刁国旺
|
《大学化学》
CAS
|
2010 |
40
|
|
5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扬州大学为例 |
王干
刁国旺
薛怀国
李玉军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6
|
“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化学工程领域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为例 |
王干
薛怀国
刁国旺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5 |
18
|
|
7
|
优质教学资源协同创新 构建高素质化学人才培养平台 |
胡效亚
薛怀国
刁国旺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8
|
浅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必要前提条件——以化学专业为例 |
陈铭
李娟
郑珍珍
薛怀国
刁国旺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4 |
3
|
|
9
|
异戊二烯/1,2-环氧己烷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固定化酶 |
胡志国
张一烽
薛怀国
沈之荃
|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0
|
新工科项目“地方(行业)高校化学类专业应对产业变化的升级改造研究与实践”的实施 |
丁玉强
朱亚先
宋丽娟
刘卫
刘小珍
霍冀川
薛怀国
郭荣
廖青
倪哲明
周立亚
陆靖
|
《大学化学》
CAS
|
2020 |
6
|
|
11
|
葡萄糖氧化酶在氧化铋纳米多晶膜中的固定及生物传感 |
丁收年
单丹
张静
薛怀国
孙岳明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2
|
浅谈高校新教师如何上好化工原理课程 |
臧杨
吴德峰
薛怀国
|
《广州化工》
CAS
|
2018 |
1
|
|
13
|
土豆组织匀浆传感器 |
陈巍林
单丹
薛怀国
|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4
|
聚苯胺黄嘌呤氧化酶电极的生物电化学活性 |
穆绍林
薛怀国
|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7
|
|
15
|
耐力运动对血色素及铁代谢状况的影响 |
潘同斌
施永凡
薛怀国
|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16
|
别嘌呤醇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薛怀国
仲雷
邵亮
阚锦晴
穆绍林
|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7
|
牛乳中黄嘌呤氧化酶的固定及其生物电化学活性 |
薛怀国
阚锦晴
穆绍林
|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7 |
1
|
|
18
|
南京市召开伊斯兰教第七次代表会议 |
薛怀国
|
《中国穆斯林》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9
|
聚苯胺葡萄糖氧化酶电极的应用研究 |
薛怀国
穆绍林
|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2 |
0 |
|
20
|
聚邻氯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及性质 |
薛怀国
穆绍林
|
《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