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日龄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抗体水平和保护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薛家宾 杨龙圣 +1 位作者 徐为中 胡元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7-329,共3页
通过攻毒试验比较了新西兰家兔免疫前后0、1、2、3和4 log25种抗体水平对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保护效果,同时测定了30、35、40、45、50、55和60日龄非免疫兔的母源抗体效价和用RHD组织灭活苗免疫后8周内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通过攻毒试验比较了新西兰家兔免疫前后0、1、2、3和4 log25种抗体水平对病毒性出血症(RHD)的保护效果,同时测定了30、35、40、45、50、55和60日龄非免疫兔的母源抗体效价和用RHD组织灭活苗免疫后8周内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抗体效价高于3 log2时可产生100%的保护,2 log2的保护率仅为50%;母源抗体与日龄呈负相关,在30日龄时最高,可以产生有效的保护,在40日龄后已无保护作用;免疫日龄与抗体峰值和有效保护时间呈正相关,30日龄免疫,抗体效价不但不升,反而显著下降,无保护作用;35日龄免疫,抗体峰值较低,有效保护时间仅为2周;大于40日龄免疫,抗体峰值较高,有效保护时间延长。因此建议35日龄首免、2周后二免为最佳免疫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免疫日龄 抗体效价 有效保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兔生物净化初报 被引量:7
2
作者 薛家宾 徐为中 +2 位作者 诸玉梅 周永银 陈兴祥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174-175,共2页
采用无菌剖宫产仔兔人工哺乳技术,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微生物和寄生虫净化,4窝剖宫产兔共产仔兔24只,存活率100%。30日龄离乳存活22只,存活率91.7%,离乳平均体重478.9g。将此离乳兔由隔离器移至屏障设施中饲养繁殖。通过2年的两次微生... 采用无菌剖宫产仔兔人工哺乳技术,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微生物和寄生虫净化,4窝剖宫产兔共产仔兔24只,存活率100%。30日龄离乳存活22只,存活率91.7%,离乳平均体重478.9g。将此离乳兔由隔离器移至屏障设施中饲养繁殖。通过2年的两次微生物、寄生虫检测,结果表明符合SPF兔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净化 人工哺乳 剖宫产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试制和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家宾 王启明 +3 位作者 徐为中 周永银 诸玉梅 陈兴祥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67,共2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畜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试制 5批 ,计 10 0余万头份。疫苗效力试验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总保护率为 10 0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总保护率为 95 %。疫苗于苏、...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畜禽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试制 5批 ,计 10 0余万头份。疫苗效力试验对兔病毒性出血症总保护率为 10 0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总保护率为 95 %。疫苗于苏、鲁、皖、浙、沪、晋、闽、津等省、市养兔单位应用 ,据反馈信息表明 ,疫苗安全、有效。确认本疫苗的生产工艺成熟、可行 ,可进行工厂化生产。所生产的二联苗能有效预防该两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灭活疫苗 中间试制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A)型三联灭活疫苗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家宾 徐为中 +2 位作者 周永银 陈兴祥 诸玉梅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88%。在免疫期试验中 ,免疫 6个月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保护率为 1 0 0 % ,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 79%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的保护率为 88%。在保存期试验中 ,4~ 8℃保存 1年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产气荚膜梭菌病 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癣宁防治仔兔皮肤真菌病的试验 被引量:9
5
作者 薛家宾 徐为中 +1 位作者 周永银 诸玉梅 《中国养兔》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皮癣宁 防治 仔兔 皮肤真菌病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魏氏梭菌毒素毒力测定替代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薛家宾 陈兴祥 +2 位作者 蔡吉日 徐为中 黄克和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Kaerber方法测定α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后 ,定量出 10LD50 毒力标准的毒素所能引起卵磷脂水解反应的稀释度为 6 ,每一水解稀释度相当于LD50 /6 4的毒力标准 ,从而建立起A型魏氏梭菌毒素毒力测定动物试验的替代试验。α毒素毒力... 通过Kaerber方法测定α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后 ,定量出 10LD50 毒力标准的毒素所能引起卵磷脂水解反应的稀释度为 6 ,每一水解稀释度相当于LD50 /6 4的毒力标准 ,从而建立起A型魏氏梭菌毒素毒力测定动物试验的替代试验。α毒素毒力与卵磷脂水解反应的浑浊度在该试验条件下具有稳定的相关性 ,不同批次的卵磷脂及毒素中所含菌体的数量对试验结果的判定无影响。该替代试验比原方法操作更简单 ,取材也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 毒力测定 替代试验 水解特性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流行性腹胀病 被引量:15
7
作者 薛家宾 尹秀凤 +2 位作者 周勇岐 范志宇 王芳 《中国养兔》 2008年第1期26-28,共3页
自2004年春以来,各地兔场陆续发生断奶至4月龄兔患腹胀病,发病率50%~70%,死亡率90%以上,病理剖检多见结肠内有大量胶冻样粘液,盲肠内容物变干,但病因至今不明,暂定名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经临床实践,用复方新诺明拌料对预防... 自2004年春以来,各地兔场陆续发生断奶至4月龄兔患腹胀病,发病率50%~70%,死亡率90%以上,病理剖检多见结肠内有大量胶冻样粘液,盲肠内容物变干,但病因至今不明,暂定名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经临床实践,用复方新诺明拌料对预防该病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场无公害疾病防治技术规范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家宾 陈兴祥 +2 位作者 徐为中 周永银 诸玉梅 《中国养兔》 2004年第5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兔场 无公害 疾病 防治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兔疫苗生产、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薛家宾 《中国养兔》 2011年第2期30-32,共3页
随着家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家兔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于一部分传染病(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等),疫苗是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好手段。1家兔疫苗研究与生产现状1.1我国家兔疫苗的发展1980年前后,国内流行一种以急性腹泻、死... 随着家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家兔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也随之不断进步,对于一部分传染病(如兔病毒性出血症等),疫苗是控制疾病发生和流行的最好手段。1家兔疫苗研究与生产现状1.1我国家兔疫苗的发展1980年前后,国内流行一种以急性腹泻、死亡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瘟 灭活疫苗 疫苗生产 免疫程序 养兔业 二联苗 波氏杆菌 魏氏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消化道疾病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家宾 王芳 +4 位作者 范志宇 胡波 魏后军 徐为中 宋艳华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15年第7期38-39,共2页
家兔消化道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病兔拉水样便、稀便、糊状便、血样便等,发病1~3天内死亡,多数预后不良。少数呈腹胀、便秘现象,发病后3~5天死亡。家兔因消化道疾病死亡占兔场常见病死亡的60%~70%,严重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消化道疾病 控制技术 家兔 临床表现 经济效益 死亡 常见病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兔场疾病控制要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家宾 《农家科技》 2013年第2期32-32,共1页
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在建场时应注意兔舍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地势高爽,安静。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呼吸疾病的发病率,如鼻炎、肺炎等。最适宜养兔的温度是15~25℃。兔笼应大小适宜,笼底板应平整光洁,缝隙大... 1.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在建场时应注意兔舍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地势高爽,安静。良好的通风条件,可以降低呼吸疾病的发病率,如鼻炎、肺炎等。最适宜养兔的温度是15~25℃。兔笼应大小适宜,笼底板应平整光洁,缝隙大小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兔场 疾病控制 通风条件 饲养环境 呼吸疾病 发病率 笼底板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规模兔场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初探
12
作者 薛家宾 《中国养兔》 2008年第10期6-7,共2页
随着我国养兔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这对养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兔病防控是养兔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同步发展,以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笔者现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随着我国养兔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程度也会不断提高,这对养兔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兔病防控是养兔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同步发展,以适应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要求。笔者现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体系 规模兔场 集约化生产 疾病 养兔技术 养兔生产 规模化 养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场无公害疾病的控制
13
作者 薛家宾 陈兴祥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 2005年第1期26-26,共1页
加强饲养管理 养兔者要创造适宜家兔生存的条件,提供丰富而又全面的营养物质,配合良好的疾病控制措施,以做到兔场无公害疾病的控制。在实际生产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键词 疾病控制 无公害 兔场 饲养管理 营养物质 家兔 养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2型的分离鉴定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魏后军 胡波 +5 位作者 范志宇 宋艳华 仇汝龙 陈萌萌 薛家宾 王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兔病。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RHD主要在欧洲流行,病兔的死亡率高达90%,而用经典RHDV...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急性致死性兔病。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引起的RHD主要在欧洲流行,病兔的死亡率高达90%,而用经典RHDV毒株制备的疫苗几乎不能预防家兔感染RHDV2,从而给世界养兔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20年4月,中国四川省某兔场首次发生由疑似RHDV2引起的RHD,笔者所在实验室通过红细胞凝集试验(Hemagglutination,HA)、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vp60基因序列分析和病毒复制试验,对采集的病死家兔肝脏样本进行病原鉴定。HA结果显示,部分病死家兔的肝脏样本不能引起血凝现象;RT-PCR结果显示,样品中出现了RHDV2的特异性条带。对新发现毒株cDNA的RT-PCR产物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扩增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经典RHDV 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77.5%~80.1%,与RHDV2 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3.6%~96.1%,并且与RHDV2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病毒复制试验结果显示,用病死家兔肝脏组织与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按1 g∶10 ml混合后制成的悬液分别人工感染5只非免疫25日龄未断奶仔兔和5只2月龄兔,在24~48 h全部死亡。基于以上试验结果,确定本研究新发现的RHDV毒株为RHDV2,并将其命名为SC2020,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RHDV2毒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 兔出血症病毒2型(RHDV2) VP60基因 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复方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IFN-γ和IL-10的mRNA表达以及兔出血症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龙圣 胡元亮 +3 位作者 薛家宾 王芳 王德云 徐为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809-3815,共7页
【目的】研究两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Is)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机理。【方法】选择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黄酮和人参皂苷4种中药成分组成两个复方,用MTT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它们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IL-10mRNA的表达影... 【目的】研究两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Is)的免疫增强作用和机理。【方法】选择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黄酮和人参皂苷4种中药成分组成两个复方,用MTT法和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它们对兔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IFN-γ、IL-10mRNA的表达影响;并将两个复方作为佐剂,配合兔出血症疫苗免疫幼兔,以铝胶苗和无佐剂苗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7、14、21、35、49d用MTT法和血凝抑制法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的动态变化,于免疫后63d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攻毒保护率。【结果】两个复方在体外均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淋巴细胞IFN-γ、IL-10mRNA的表达;作为佐剂,两个复方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兔的血清抗体效价,促进体内淋巴细胞增殖,显著促进圆小囊、肠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较高的攻毒保护效果。【结论】两个复方中药成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作用,可被开发成新型的免疫增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复方 兔出血症 淋巴细胞增殖 MRNA表达 抗体效价 免疫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传染性鼻炎及其防治
16
作者 薛家宾 《中国养兔杂志》 2000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家兔 传染性鼻炎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胡波 魏后军 +5 位作者 王芳 范志宇 徐鹏 徐为中 薛家宾 何孔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42-1446,共5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出最小RNA浓度为2.40ng·μL-1,敏感性为血凝试验(HA)的8×103倍。通过对自5个省采集的168份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22份,阳性率为13.09%。试验表明:RT-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RHDV,提示健康免疫兔群存在携带RHDV的现象,该方法适合临床进行大规模病原学检测和兔群携带病毒的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RT-PCR 鼻拭子 病毒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成分复方的佐剂作用及其与中药复方的功效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峻岭 薛家宾 +3 位作者 胡元亮 王德云 张宝康 刘家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9-112,共4页
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 I1,cCHM 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 分别用淫羊藿多糖(EPS)加蜂胶黄酮(PF)、黄芪多糖(APS)加人参皂甙(GS)制成2个中药成分复方(cCHM I1,cCHM I2),同时用相应的淫羊藿、蜂胶、黄芪和人参的提取物制成相应成分含量相同的2个中药复方(cCHM1,cCHM2)。试验1用2个中药成分复方(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配合兔瘟灭活苗免疫家兔,于免疫后第0、3、7、10、14、17、21、28、35、42天用血凝抑制试验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试验2将4个复方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强毒混合制成疫苗免疫雏鸡,以油佐剂苗、无佐剂苗和生理盐水为对照,分别于免疫后第7、14、21、28、35、42天用MTT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血清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个中药成分复方能显著提高家兔血清的兔瘟抗体效价,cCHM I1的效果优于cCHM I2;4个复方均能显著促进雏鸡淋巴细胞增殖和提高血清抗体效价,效果与油佐剂苗相当,中药成分复方稍优于中药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成分复方 中药复方 淋巴细胞增殖 抗体效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出血症发病概况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杨龙圣 薛家宾 +4 位作者 王芳 徐为中 王德云 胡元亮 闻发全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因而引起国际兽医界的高度重视,1989年,国际兽疫局(O IE)将该病正式列为“国际动物保健编目”B类传染病。本文主要对20年来RHD的发病... 兔病毒性出血症(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严重危害养兔业,因而引起国际兽医界的高度重视,1989年,国际兽疫局(O IE)将该病正式列为“国际动物保健编目”B类传染病。本文主要对20年来RHD的发病、佐剂灭活疫苗、细胞培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疫苗 佐剂 细胞培养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兔出血症病毒抗体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魏后军 范志宇 +6 位作者 王芳 宋艳华 胡波 仇汝龙 陈萌萌 徐为中 薛家宾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4-619,共6页
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重组RHDV VP60蛋白,抗VP60单抗A3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包被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优化试纸条制备条件,... 利用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体的方法,将胶体金标记重组RHDV VP60蛋白,抗VP60单抗A3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A(SPA)分别包被质控线(C线)和检测线(T线),通过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优化试纸条制备条件,并验证其性能及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结果显示,试纸条检测阳性血清时T线、C线颜色深度相同,强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深,弱阳性血清T线比C线颜色浅,阴性血清T线不显色、C线显色,检测强阳性、阳性、弱阳性、阴性血清与血凝抑制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93.75%、88.75%、91.25%、95.00%,总的符合率为91.54%;该试纸条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为兔病毒性出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出血症病毒 VP60 胶体金试纸条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