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给水系统运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李坤 薛东发 谢昌均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68,72,共4页
根据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汽动给水泵及其前置泵在正常运行和甩负荷试验时的汽蚀余量,分析了该机组给水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安全裕度,并提出在恶劣工况下防止前置泵汽蚀的措施,如在设计中提高除氧器布置高度,改善泵结构,降低下降... 根据某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汽动给水泵及其前置泵在正常运行和甩负荷试验时的汽蚀余量,分析了该机组给水系统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安全裕度,并提出在恶劣工况下防止前置泵汽蚀的措施,如在设计中提高除氧器布置高度,改善泵结构,降低下降管压损等;在运行中快速投入除氧器的备用加热汽源,减小除氧器压力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减缓前置泵入口压力的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MW机组 给水系统 汽动给水泵 前置泵 汽蚀 汽蚀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火电机组凝汽器抽气系统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薛东发 王波 +1 位作者 马汀山 郑李坤 《发电设备》 2014年第1期40-42,共3页
对射水抽气器和水环真空泵两种凝汽器抽气方式性能进行了比较。结合某300 MW火电机组凝汽器抽气系统由射水抽气器更换为水环真空泵的节能改造工作,介绍了制定的改造方案,分析了节煤收益和节电收益。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凝汽器 射水抽气器 水环真空泵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薛东发 张宗振 《广东电力》 2012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厂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设计特点以及设备性能,对其电动主油泵润滑油系统与常规主轴驱动主油泵润滑油系统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该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结构紧凑,可靠性、效率高,便于运行维护。
关键词 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 电动主油泵 主轴驱动主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甩负荷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阚伟民 蔡笋 +2 位作者 谢诞梅 郑李坤 薛东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80,共5页
对潮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4号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的逻辑控制功能及旁路系统功能,分析了影响调节系统转速控制和运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甩负荷结果表明,汽轮机调节动态特性良好,能... 对潮州发电有限公司一期4号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甩负荷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数字式电液控制系统(DEH)的逻辑控制功能及旁路系统功能,分析了影响调节系统转速控制和运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甩负荷结果表明,汽轮机调节动态特性良好,能够适应机组甩100%负荷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1000MW机组 甩负荷 DEH 超速保护(O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 M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孙锦余 刘晓伟 +5 位作者 戴高峰 赵小军 郑仕杰 薛东发 RAHMAN Ur Zia 王学斌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37,共6页
生物质是零碳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被视为清洁能源,但生物质燃烧过程仍会排放NO_(x)(NO、N_(2)O)和温室气体(CH_(4)、N_(2)O、CO_(2)),有必要对生物质直燃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进行研究。... 生物质是零碳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被视为清洁能源,但生物质燃烧过程仍会排放NO_(x)(NO、N_(2)O)和温室气体(CH_(4)、N_(2)O、CO_(2)),有必要对生物质直燃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进行研究。测量某15 M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并探究了改变床压、一二次风比、前后墙二次风比、废木料掺烧比例等因素对NO_(x)和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燃烧调整试验表明:升高床压有利于降低NO排放,但降幅很小,且会造成CO和CH_(4)体积分数上升,CO_(2)体积分数降低;随一二次风比增大,NO排放略降低,这意味着可适当降低二次风以降低NO排放量,CO和CH_(4)体积分数降低,CO_(2)体积分数升高;当前墙二次风开度/后墙二次风开度较小或较大时,均有利于降低NO,CO和CH_(4)排放量也较低;高含氮废木料掺烧比例由20%增至50%时,NO和CO_(2)排放量先升高后降低,CO和CH_(4)排放量先降低后升高。研究表明当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低过量空气系数控制NO_(x)排放时,CO和CH_(4)排放浓度显著提高,一方面降低了燃烧效率,另一方面CH_(4)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也需引起关注;炉内燃烧调整手段对NO_(x)降低有限,高含氮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还会生成NH_(3)和HC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NO N_(2)O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单流环式和双流环式密封油系统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薛东发 《广西电力》 2009年第2期84-86,92,共4页
国内现代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常用密封油系统有单流环式和双流环式。为了比较两种密封油系统的优缺点,通过对两种常用密封油系统的运行回路、净化方式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知道双流环式密封油系统更具可靠性,而单流环式密封油系... 国内现代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常用密封油系统有单流环式和双流环式。为了比较两种密封油系统的优缺点,通过对两种常用密封油系统的运行回路、净化方式及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比较,可以知道双流环式密封油系统更具可靠性,而单流环式密封油系统简单、便于维护且油质优良,可以综合两种密封油系统的优点,进行合理的系统选择和运行方式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 单流环式密封油系统 双流环式密封油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CFD数值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小军 王学斌 +1 位作者 孙锦余 薛东发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6-64,共9页
生物质作为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良好的燃煤替代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为研究煤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影响,对300 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生物质掺烧比例和送粉温度对炉内参... 生物质作为零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被视为良好的燃煤替代燃料,与煤粉耦合燃烧是实现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为研究煤粉耦合掺烧生物质的影响,对300 MW电站煤粉锅炉耦合掺烧生物质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生物质掺烧比例和送粉温度对炉内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掺烧比例增加,炉膛内氧气消耗量下降,CO及焦炭浓度降低,而NO_(x)排放因生物质中N元素高而有所增加。降低生物质送粉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主燃区O_(2)体积分数升高,CO体积分数降低,对于炉膛内部各参数的影响总体不显著,因此在生物质混烧的工程中可以适当降低送粉温度而不对炉内燃烧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生物质 耦合掺烧 燃烧特性 送粉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生物质燃料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结焦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小军 孙锦余 +1 位作者 薛东发 刘义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7-122,共6页
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燃用混合燃料(桉树皮、木尾、木板、竹子和工业合成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区域结焦严重。考虑到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的差异性,了解混合生物质燃料燃烧中壁面的结焦机理尤为迫切。... 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燃用混合燃料(桉树皮、木尾、木板、竹子和工业合成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高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区域结焦严重。考虑到不同生物质燃料特性的差异性,了解混合生物质燃料燃烧中壁面的结焦机理尤为迫切。研究了5种生物质燃料的灰成分和灰熔点特性,并对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严重的高温和低温过热器受热面区域的结焦和积灰样品进行物理和化学特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锅炉所燃用的生物质燃料中,竹、木尾和木板的钙和钾含量高,灰中CaO含量在30%左右,K_(2)O含量在10%以上;桉树皮硅和铝含量高,灰中SiO_(2)含量高达62.4%;工业合成板与木尾含有较多的氯元素,灰中氯含量分别为0.670%和0.865%。5种生物质除竹和工业合成板灰熔融温度较低外,其余生物质灰熔融温度高,软化温度在1200℃以上。过热器区域的结焦呈分层结构:高温过热器焦样的外层较硬,中层包含白色的KCl晶体和飞灰颗粒,外层以及飞灰颗粒均以Ca_(2)Al_(2)SiO_(7)、SiO_(2)、KCl、Ca_(2)MgSi_(2)O_(7)等为主;低温过热器焦样外层的灰成分与高温过热器侧焦样的组分相同,但白色中层的KCl晶体含量更高,其同烟气中KCl蒸气的冷凝析出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 结焦机理 灰熔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添加剂抑制生物质锅炉受热面沉积试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定青 王鹏 +3 位作者 姜春光 薛东发 毕武林 毕皓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23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试验平台,在工业环境下加入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采集高温受热面沉积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对沉积物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和沉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复合添加剂后锅炉... 以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试验平台,在工业环境下加入复合添加剂进行试验,采集高温受热面沉积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对沉积物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和沉积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复合添加剂后锅炉高温受热面沉积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添加剂反应生成了CaSO_(4)、Ca_(2)AL_(2)SiO_(7)、CaSiO_(3)等高熔点的钙盐化合物,提高了灰熔点,降低了灰沉积性,对高温受热面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同时通过阶梯添加试验可得出复合添加剂的最经济添加量为0.15 t/d,电厂可以根据有效添加量来进一步评估长期添加复合添加剂的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锅炉 复合添加剂 沉积物 高温受热面 高温过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CFB锅炉受热面沉积结构和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姜春光 李定青 +2 位作者 王鹏 薛东发 毕武林 《山东电力技术》 2023年第3期63-68,共6页
针对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尾部受热面发生严重沉积问题,采用常用的生物质燃料(桉树皮、园林枝丫、废木料)进行掺烧试验,对生物质燃料进行成分分析检测,采集受热面沉积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 针对某7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尾部受热面发生严重沉积问题,采用常用的生物质燃料(桉树皮、园林枝丫、废木料)进行掺烧试验,对生物质燃料进行成分分析检测,采集受热面沉积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技术手段,对沉积物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沉积特性和生成机理。研究发现,高温受热面沉积初始层KCl质量分数超过56%,随着受热面烟气温度降低,沉积样品中KCl含量逐级递减,沉积物中CaO质量分数在22%~34%范围内变化,SiO_(2)质量分数从7.6%增加到24.8%。结果表明:高温受热面沉积初始层生长主要受KCl冷凝和富集作用,高温受热面沉积外层及低温受热面沉积主要受灰颗粒惯性冲击影响,KCl的存在是引起锅炉尾部受热面沉积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解决锅炉受热面沉积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CFB锅炉 沉积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