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1、GM-CSF及TNF-α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评估 被引量:5
1
作者 仲华 林志强 +4 位作者 薄德映 王亚南 武艳伟 翟志佳 焦路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5期807-810,81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完全缓解组58例,未...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完全缓解组58例,未缓解组45例,难治复发组33例),选取同期本院的1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各组之间TGF-β1、TNF-α、GM-CSF的浓度变化情况,分析三者水平与患者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GM-C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1、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GM-CSF水平明显低于未缓解组、难治复发组,TGF-β1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缓解组、难治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TNF-α、GM-CSF水平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髓外浸润、危险度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5)。TGF-β1及TNF-α异常降低、GM-CSF异常增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死亡率更高(P<0.05)。髓外浸润、危险度分型、TGF-β1、TNF-α、GM-CSF为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GF-β1、TNF-α、GM-CSF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提示临床可加强三者联合检测,以尽快掌握患者病情,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GM-CSF TNFΑ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仲华 王朝辉 +6 位作者 林志强 戴许阳 薄德映 王亚南 张磊 翟志佳 焦路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1期1565-1569,共5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风湿免疫科及肾内科收治的145例SLE患者及100例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受试者外周血CD3-CD16^+CD...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风湿免疫科及肾内科收治的145例SLE患者及100例查体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受试者外周血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收集SLE患者临床指标,根据SLE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及非活动组,比较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差异并分析SLE患者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受试者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百分比均高于SL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患者C3、C4补体水平及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百分比均低于非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与SLEDAI、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C3、C4补体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C3补体、ESR、抗dsDNA抗体、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及百分比与SLE活动度独立相关(P<0.05)。ROC曲线示,CD3-CD16^+CD56^+NK细胞计数及CD3-CD16^+CD56^+NK细胞百分比评估SLE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94,当截点值为144.08个/μL、11.44%时,约登指数最大。结论 SLE患者存在CD3-CD16^+CD56^+NK细胞水平的降低,且其水平与SLE患者活动度密切相关,检测其水平或可为SLE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然杀伤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
3
作者 娄婷叶 常清利 +2 位作者 崔非非 薄德映 张永春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9期22-25,21,共5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7年临床分离的374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2017年临床分离的3741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ione10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生化反应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方法采用MIC法。结果:2008~2017年共分离致病革兰阴性杆菌25455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374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严重(>80%)。2008~2010年亚胺培南耐药率<34%,2008年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3.3%,氨曲南耐药率47.6%,环丙沙星耐药率42.9%,余耐药率>50%。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中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临床科室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阻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在医院内定值和交叉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分布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2017年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薄德映 娄婷叶 赵菊花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0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7年该院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并且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3254株大肠埃希菌;分别来自于尿液(55.32%),痰液(16.93%)和血液(1... 目的:分析该院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趋势。方法:收集2013~2017年该院医院感染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并且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3254株大肠埃希菌;分别来自于尿液(55.32%),痰液(16.93%)和血液(13.46%);主要分布于普通外科(14.35%)、泌尿外科(14.57%)、ICU(13.68%)和肾病科(13.31%)。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51.63%。耐药率>70%的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哌拉西林和氨苄西林。结论:临床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和耐药率在不断上升,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例较高,大肠埃希菌感染部位广泛,临床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重视并做好各科室的感控工作,定期检测抗菌药物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
5
作者 薄德映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3期2-2,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根据...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磁共振DWI-ASPECT评分分为3组:小体积梗死组(A组,21例)、中体积梗死组(B组,28例)、大体积梗死组(C组,31例)。比较血清NSE和hs-CRP浓度与脑梗死体积和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入院1d时,NIHSS评分A组<B组<C组(P<0.05)。入院7d时,NIHSS评分A组<C组,B组<C组(P<0.05)。入院1d的NIHSS评分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r=-0.901,P<0.05),入院7d的NIHSS评分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r=-0.572,P<0.05)。A组患者入院1d和3d时血清NSE浓度比B组和C组均低(P<0.05)。入院1d的血清NSE浓度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r=-0.412,P<0.05),入院3d的血清NSE浓度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r=-0.284,P<0.05)。A组和B组患者入院3d时血清hs-CRP浓度比C组低(P<0.05)。入院3d的血清hs-CRP浓度与DWI-ASPECT评分呈负相关(r=-0.272,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NSE和hs-CRP与脑梗死体积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试验室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NSE、hs-CRP水平 脑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醛对动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蛋白组学研究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谢明章 林飞 +10 位作者 张毅 李杰 崔小瑞 莫清江 赵峰 王立波 刘慧兵 汪磊 薄德映 焦路阳 赵国安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2-60,共9页
目的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丁烯醛导致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进程中的氧化损伤相关蛋白标记物。方法根据细胞活力损伤曲线确定导致90%细胞损伤所需的丁烯醛药物浓度(LD90)。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丁烯醛处理和... 目的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查丁烯醛导致人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进程中的氧化损伤相关蛋白标记物。方法根据细胞活力损伤曲线确定导致90%细胞损伤所需的丁烯醛药物浓度(LD90)。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丁烯醛处理和未处理过的人动脉内皮细胞的蛋白质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蛋白质数据;使用平行反应监测技术进行蛋白标记物的验证;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与分光光度法测谷胱甘肽活性验证目标蛋白改变对氧化损伤功能的影响。结果以倍数变化>1.5的标准(上调>1.5倍或者下调至<67%)共鉴定出153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氧化损伤相关差异表达蛋白质共12种:传感蛋白(A0A2P9AJA0)、激活信号辅整合素1复合体亚基2(B1AH59)、烟酰胺单核苷酸腺苷转移酶1(B1AN62)、cDNA FLJ58404(B4DRL9)、cDNA FLJ55250(B4DV58)、cDNA FLJ55007(B4DY35)、氧化酶(细胞色素1)装配蛋白样1(E7EVY0,OXA1L)、电子转移黄素蛋白α亚单位(H0YL12)、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6A(O9510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P48507)、细胞色素C氧化酶装配因子4(Q9NYJ1)、39S核糖体蛋白L3(P09001)。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明显富集的生物过程与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等有机物的代谢有关,而代谢过程则与ATP的产生、代谢氧化产物的产生和集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或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的相互作用等密切相关。丁烯醛作用于人动脉内皮细胞后线粒体膜电位出现明显降低,谷胱甘肽活性出现了明显下降。蛋白网络互作结果显示,OXA1L、电子转移黄素蛋白亚单位α(ETFA)、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MRPL3)及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修饰亚单位(GCLM)为4个关键的候选蛋白质。结论丁烯醛改变了人动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模式,表现为OXA1L、ETFA、GCLM蛋白表达升高,MRPL3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醛 动脉内皮细胞 氧化损伤相关蛋白 蛋白组学技术 生物信息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