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铺灸联合八段锦锻炼对50例阳虚体质干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敏 王海梁 +3 位作者 易文静 陈世萍 陈娉婷 蔡鸿敏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评估铺灸联合八段锦锻炼干预阳虚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阳虚体质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铺灸联合八段锦锻炼治疗组(观察组)、铺灸治疗组(对照1组)、八段锦锻炼组(对照2组),每组50例,分别在治疗1月后、治疗4月后对3组患者进行... 目的:观察评估铺灸联合八段锦锻炼干预阳虚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阳虚体质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铺灸联合八段锦锻炼治疗组(观察组)、铺灸治疗组(对照1组)、八段锦锻炼组(对照2组),每组50例,分别在治疗1月后、治疗4月后对3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1月后,观察组和对照1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月后,观察组和对照1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铺灸疗法对阳虚体质有显著的短期干预效果,坚持八段锦锻炼能够维持良性的干预效果,两者联合有助于阳虚体质转化为稳定的健康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灸 八段锦 阳虚体质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鸿敏 刘又文 +3 位作者 李红军 吴学建 段卫峰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 :对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进行影像学研究以指导置钉。方法 :将筛选出的9例成人正常骨盆的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结果导入MIMICS 10.0软件。通过后者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即位于髂前上棘及臀中肌结节之间的... 目的 :对骨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进行影像学研究以指导置钉。方法 :将筛选出的9例成人正常骨盆的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结果导入MIMICS 10.0软件。通过后者将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置钉区域,即位于髂前上棘及臀中肌结节之间的、髋臼之上的髋臼前柱的高位部分,进行真正矢状面及冠状面重建。然后应用该软件的测量工具于重建面上进行测量,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位于髂前上棘前缘后方16.5 mm宽度为49.6 mm的髂嵴节段可用作定位髂嵴外固定架Schanz钉的进钉点。该节段髂嵴所覆盖骨质相对丰厚及纵深,可完全容纳直径为5.0 mm的Schanz钉,并可经髂嵴将该直径的螺钉最浅打入71.7 mm至髋臼顶及最深打入143.5 mm至髋臼后方相对致密的骨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髂嵴外固定Schanz钉的置入,于上述进钉点区域将Schanz钉朝向髋臼或其后方打入臼顶或臼后相对致密的骨质以获得较好的把持力从而增强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髂骨 髋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6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段卫峰 张川 李洪伟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像并旋转至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后观察骶神经根管的方位、走行。辨识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上骶神经根管并观察其特点。结果:在S1、S2骶段内骶神经根管始于同节段椎管的头端前缘的两侧,止于同节段骶前孔,其走行由头端、后方、内侧至尾端、前方、外侧;在X线片上其密度低,尤其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常仅其前缘线显像且多有中断现象而需要仔细辨识。结论: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辨识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并以之作为骶髂螺钉安全通道的尾后界,则可以避免内置物进入神经根管及骶管,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骨折固定术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Teepee像的影像解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5 位作者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 目的 :研究骨盆Teepee像主体结构的影像解剖,包括其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方法 :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进行骨盆CT检查的成人检查结果进行筛选,排除骨骼畸形及由肿瘤、创伤等所导致骨盆骨性破坏的患者。将所筛选出的9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2±10.3)岁。应用Mimics 10.01对9例无病损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出的骨盆三维图像进行透明化处理后向髋臼闭孔斜位及骨盆出口位逐渐旋转,直至髋臼上方区域出现标准的"圆锥形帐篷"(即Teepee)样外观。此时的图像即骨盆Teepee像,"圆锥形帐篷"即此投照像的主体。沿主体的边缘进行剪切,对主体及其以外的骨盆结构同时显示,然后研究其于整个骨盆内的方位走行及影像解剖构成。结果:骨盆Teepee像所示主体起自髂前下棘后外侧骨皮质,经尾端、前方、外侧到头端、后方、内侧的指向,止于髂后上棘及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皮质。其由一顶、一底及两缘围成。其顶由髂骨的内板(形成其内缘)及外板(形成其外缘)的骨皮质相交形成,其底由坐骨大切迹形成。其内侧、下部、后方总包括小部分骶髂关节及所对应的骶骨侧骨质。结论:骨盆Teepee像的主体为丰富的骨性结构,除其内下方小部分区域外可作为容纳某些类型骨盆、髋臼骨折固定物的安全区域。骨盆Teepee像可用于指导固定物的安全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X线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蔡鸿敏 刘又文 +5 位作者 李红军 吴学建 唐洪涛 张颖 贾宇东 李无阴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 :介绍S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方法:通过术前骨盆CT或标准骶骨侧位X线片测量确定S2节段有足够的置钉空间。全麻后患者仰卧或俯卧,常规消毒铺巾。首先在标准骶骨侧位透视像监视下将导针尖确定在S2神经根管前缘线、椎体前缘线及S1... 目的 :介绍S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方法:通过术前骨盆CT或标准骶骨侧位X线片测量确定S2节段有足够的置钉空间。全麻后患者仰卧或俯卧,常规消毒铺巾。首先在标准骶骨侧位透视像监视下将导针尖确定在S2神经根管前缘线、椎体前缘线及S1骶前孔下缘三者所围成的区域内并打入髂骨外板1~2 mm,然后在骨盆出口位透视像监视下引导导针沿S1骶前孔下缘及S2骶前孔上缘之间的区域行进,在骨盆入口位透视像监视下确认导针位于S2椎体及侧块前缘的后方,将导针打至合适长度,再次透视标准骶骨侧位像确认导针尖位于椎体前缘线后方及S2骶神经根管前缘线的前方。之后沿导针测量长度,钻孔、攻丝后拧入骶髂螺钉。结果:应用此技术于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7例,置入30枚S2骶髂螺钉。经术后骨盆出入口位X线及CT检查确认所有螺钉均位于S2椎体及侧块骨质内,置钉均准确。结论:S2骶髂螺钉置入技术安全且可复制,可用于指导S2骶髂螺钉的置入以增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后环固定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矢状面上S_2和S_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蔡鸿敏 高书图 +6 位作者 成传德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段卫峰 张川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 目的:探讨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方法:筛选出58例患者的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15例;年龄18~68岁,平均40.7岁.于每一例骨盆CT的正中矢状面上分别测量S2、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来模拟由骨盆正位进行骨盆入口位投照时所需要的最佳X线调整角度.以S2与水平面间夹角为基数并减去S1与水平面间夹角来计算两者间的差值,进而评判S2、S1椎体前缘夹角对骨盆入口位的影响.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可信区间设为95%,差异的显著性设为P<0.05.结果:S2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30.5±6.5)°,S1椎体前缘与水平面间夹角平均(25.7±5.9)°,两组角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1).S2、S1椎体前缘夹角为零度者10例;负角14例,平均-(8.9±8.1)°;正角34例,平均(11.8±6.4)°.结论:正中矢状面上S2、S1椎体前缘夹角使得S1入口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于S2入口位,且对S1、S2入口位的成像及应用的可靠性均有影响.根据术前骨盆CT正中矢状面的测量结果透视出患者个体化的S1、S2入口位可准确地指导相应S1、S2骶髂螺钉的置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骶髂关节 骶骨 脱位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鸿敏 成传德 +3 位作者 张俊 王武超 汤金城 常守亚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 目的:探讨骨盆轴向CT扫描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39例正常骨盆轴向CT扫描图像进行系统分析,男31例,女8例。年龄18~66岁,中位数41岁。均排除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髂关节病变及骨盆后环骨折后畸形愈合患者。分析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并测量骶髂螺钉钉道。结果:骶骨翼斜坡高于髂骨皮质密度影8例、平于髂骨皮质密度影20例、低于髂骨皮质密度影11例。平向骶髂螺钉钉道宽(12.7±3.9)mm;一侧进钉点距离S1椎体中心矢状面(75.0±10.0)mm,距离对侧骶髂关节骶骨侧软骨(127.7±12.1)mm;两侧进钉点之间相距(153.7±10.7)mm。结论:骨盆轴向CT扫描能够明确骶骨翼斜坡与髂骨皮质密度影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准确测量骶髂螺钉钉道,在平向骶髂螺钉内固定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髂关节 骶骨 髂骨 骨折固定术 内骶髂螺钉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对体外培养兔雪旺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蔡鸿敏 吴学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2-314,共3页
目的:观察及评价甲基泼尼松龙对体外培养的兔雪旺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预变性7d的新西兰兔坐骨神经植块分成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A)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B)、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C)培养液中分别加... 目的:观察及评价甲基泼尼松龙对体外培养的兔雪旺细胞迁移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预变性7d的新西兰兔坐骨神经植块分成3组培养:空白对照组(A)用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B)、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C)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1mg/L和1.0mg/L的甲基泼尼松龙。比较各组植块雪旺细胞迁移出的时间和距离;各组第2代雪旺细胞继续培养10d,隔日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计算增殖指数,并于传代后24h和72h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处于S期的雪旺细胞的百分比。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雪旺细胞迁出的速度和距离、第2代雪旺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指数和S期细胞百分比均较大(P<0.05);B组和C组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能增强体外培养雪旺细胞的迁移及增殖能力,进而有助于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泼尼松龙 雪旺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Ⅱ型螺钉的经皮置入操作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蔡鸿敏 刘又文 +7 位作者 李红军 成传德 唐洪涛 倘艳锋 张颖 叶晔 李无阴 吴学建 《中医正骨》 2016年第3期34-37,共4页
LC-Ⅱ型螺钉可在骨盆Teepee像、闭孔斜位入口位和髂骨斜位透视的监视指导下,经皮置入位于髋臼顶、坐骨支撑柱及骶髂关节外侧的具有相对丰厚且致密骨质的髂骨内,故可用于固定LC-Ⅱ型骨盆骨折的后环骨折部及髋臼高位前柱骨折。本文就LC-... LC-Ⅱ型螺钉可在骨盆Teepee像、闭孔斜位入口位和髂骨斜位透视的监视指导下,经皮置入位于髋臼顶、坐骨支撑柱及骶髂关节外侧的具有相对丰厚且致密骨质的髂骨内,故可用于固定LC-Ⅱ型骨盆骨折的后环骨折部及髋臼高位前柱骨折。本文就LC-Ⅱ型螺钉的经皮置入操作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髂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螺丝 LC-Ⅱ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杨玉霞 杨桦 +3 位作者 范茹 蔡鸿敏 朱英杰 刘又文 《中医正骨》 2016年第3期77-78,8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术前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康复...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术前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疼痛护理,术后一般护理、疼痛护理、康复锻炼,规范护理接受DAA微创THA的患者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37~86岁,中位数64岁。左髋22例,右髋16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7.3~29.4 kg·m^(-2),中位数23.6 kg·m^(-2)。股骨头坏死16例,其中激素性9例、酒精性6例、缺血性1例;股骨颈骨折10例,GardenⅢ型6例、Ⅳ型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CroweⅠ型2例、Ⅱ型2例;髋关节骨关节炎8例。随访观察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个月,中位数3个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假体脱位、压疮、泌尿系统感染及肺栓塞。1例发生大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术后5个月恢复;1例发生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痊愈。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90.76±3.759)分。结论:对接受DAA微创THA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入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武超 刘超 +6 位作者 成传德 李培峰 张俊 马献忠 常守亚 汤金城 蔡鸿敏 《中医正骨》 2013年第6期42-43,46,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 目的:探讨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2001年9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患者27例,男21例,女6例。年龄17~59岁,中位数31岁。左侧17例,右侧10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13例。单纯髋臼后壁骨折者6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21例,合并股骨头骨折3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9例。骨折线波及髋臼顶12点钟位置及其前缘者4例,波及后柱内侧缘者17例,其中5例骨折线接近坐骨大切迹前缘。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21例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患者中,手法复位成功者18例,复位失败者3例。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73个月,中位数30个月。4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1~7个月后恢复;1例出现坐骨神经永久性不完全损伤,表现为腓骨长、短肌肌力Ⅳ级,拇长伸肌肌力0级;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非手术治疗2年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行走;2例患者于术后1年内因髋臼后壁骨折塌陷移位,股骨头严重磨损而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个月根据Matta影像学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优21例,良4例,差2例;术后24个月随访时采用d’Aubigné-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19例,良4例,中2例,差2例。结论:对于扩大的髋臼后壁骨折,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术中注意保护骨折部位血液循环、解剖复位及牢固固定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术前应常规进行MRI检查,以免漏诊股骨头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髋臼后壁骨折 骨折固定术 坐骨神经 骨牵引复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髂骨摇摆复位法
12
作者 汤金城 蔡鸿敏 +1 位作者 常守亚 刘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9期1180-1181,共2页
目的:介绍使用髂骨摇摆复位法对骶骨骨折进行复位的效果。方法:5例采用双侧髂后上棘拧入复位钉,使用骨盆复位钳进行骶骨骨折复位。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了很好的复位。结论:骶骨骨折的髂骨摇摆复位法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骶骨骨折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Mini-CEX护理查房对中医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丹 蔡鸿敏 李秀彬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11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引入中医护理查房的考核中,能否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综合能力。方法:由一名中医师和护士长对护士就七个方面进行测评:沟通技巧、中医四诊、辨证施护、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 目的:探讨将Mini-CEX(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引入中医护理查房的考核中,能否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综合能力。方法:由一名中医师和护士长对护士就七个方面进行测评:沟通技巧、中医四诊、辨证施护、健康教育、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评价。结果:通过1年的实践,中医药知识掌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中医护理操作技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文书书写及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P<0.01)。结论:实施中医Mini-CEX护理查房可有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CEX 中医 护理查房 护理质量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德寿 蔡鸿敏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转移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顺行或逆行移植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和软组织缺损35例。结果35例转移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3~24个月,皮瓣均成活且功能良好。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血管皮瓣具有手术简单易行,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易于切取和转位等优点。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穿支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骨盆轴向CT扫描的上骶段分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鸿敏 高书图 +5 位作者 成传德 吴学建 王武超 汤金城 段卫峰 张川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66-869,共4页
目的:介绍基于连续骨盆轴向CT扫描的上骶段的分型及其意义。方法:对127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图像进行观察,测量S1的平向骶髂螺钉通道,根据平向通道的大小对上骶段进行分型。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至少4层扫描图像上其宽度均>7.3mm... 目的:介绍基于连续骨盆轴向CT扫描的上骶段的分型及其意义。方法:对127例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扫描图像进行观察,测量S1的平向骶髂螺钉通道,根据平向通道的大小对上骶段进行分型。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至少4层扫描图像上其宽度均>7.3mm,则将其定义为正常型上骶段;如平向通道存在且在扫描层面上其最大宽度≤7.3mm,则将其定义为过渡型;如平向通道不存在,即在所有扫描层面上其宽度均≤0 mm,则将其定义为变异型。计算各型的例数、百分比及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值。结果:正常型58例(45.7%),其平向螺钉通道平均宽度13.9 mm;过渡型42例(33.1%),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5.2 mm;变异型27例(21.2%),其平向螺钉通道的平均宽度为0.9 mm。所有病例的上骶段可归属于3型中的1型。结论:正常型上骶段因存在平向安全通道而可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及变异型上骶段因无平向通道而无法置入平向骶髂螺钉。过渡型较变异型的优势表现在其标准骶骨侧位像上的有限平向通道可以作为进钉点的选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髂关节 骶骨 骨折固定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蔡鸿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578-578,共1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工作的90例护理人员及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工作的90例护理人员及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护理人员45例、患者15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给予中医护理方案模式护理,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的评价,通过考察的方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进行评价,分析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技能水平评分情况、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技术操作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管理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方案质量评价 中医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中医特色基础护理前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鸿敏 李云琴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59-60,共2页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石,是临床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反映了医院护理水平和医院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1]。我院妇科病房为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将中医特色护理融入到基础护理中,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目标管理模式 提高中医特色护理质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鸿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0期75-76,共2页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皮德·德路克在1954年提出的,其含义为在组织内管理人员与下属在具体和特定的目标上达成协议,并写成书面文件,定期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定目标达到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中医护理发展明确指...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专家皮德·德路克在1954年提出的,其含义为在组织内管理人员与下属在具体和特定的目标上达成协议,并写成书面文件,定期以共同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定目标达到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中医护理发展明确指出,要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为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 中医特色护理 护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辨证施膳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蔡鸿敏 张香云 许敏利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近年来,笔者采用辨证施膳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6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缺乳诊断标准;(2)妊娠37~42周之间分娩者;(3)单胎妊娠.
关键词 辨证施膳 穴位按摩 产后缺乳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治疗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40例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鸿敏 张香云 高雪芬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6期451-451,共1页
据统计,在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约50%~60%合并高血压,个别报有85%合并高血压。血压长期不能控制会加速肾实质损害,增加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采用艾灸特定穴位治疗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高血压 艾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