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 miR-92a-1-p5导入蚜虫条件筛选
1
作者 赵许惠 李忠蔚 +5 位作者 常美玲 蔡智岩 王云开 阚云超 张东海 李丹丹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蚜虫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利用miRNA作为靶标进行害虫防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miRNA导入蚜虫的方式有很大局限。为探索miRNA导入蚜虫的最适条件,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为研究对象,探... 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蚜虫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近年来利用miRNA作为靶标进行害虫防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miRNA导入蚜虫的方式有很大局限。为探索miRNA导入蚜虫的最适条件,以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为研究对象,探究显微注射、饲喂、纳米系统递送三种方式对microRNA miR-92a-1-p5的导入效果;同时将不同浓度的miRNA模拟物或抑制剂通过纳米递送系统导入蚜虫体内,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RT-PCR)筛选miRNA导入蚜虫的最佳浓度。结果发现,蚜虫体壁薄且体液多,显微注射方式会导致内容物流出过多而死亡,因此显微注射方式不适于蚜虫miRNA的导入。使用豌豆苗幼嫩组织吸收miRNA抑制剂后再饲喂蚜虫,发现处理48 h后miR-92a-1-p5表达量下降45.3%,其靶标基因flightin表达量上升65.6%,呈显著负调控(P<0.01),表明该方式适合miRNA在蚜虫中的有效导入。使用纳米材料包裹miRNA模拟物或抑制剂后在蚜虫背板点滴,可实现miRNA在蚜虫中的有效过表达或干涉,且最适浓度为160 ng/μL。综上所述,植物吸收miRNA后饲喂蚜虫的方式和纳米递送系统介导miRNA导入的方式,均能实现miRNA在豌豆蚜中的有效导入,纳米递送系统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研究为miRNA导入蚜虫方式提供了参考,也为miRNA用于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蚜 miR-92a-1-p5 RNA干涉 纳米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