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探讨
1
作者 李宇楠 江任辉 +2 位作者 蔡思齐 刘洁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3—5月外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CD34细胞计数检测后剩余的单采造血干细胞悬液标本共12例,分别探讨读取有核细胞不同数量(50万、5万、0.5万个)、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4年3—5月外周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CD34细胞计数检测后剩余的单采造血干细胞悬液标本共12例,分别探讨读取有核细胞不同数量(50万、5万、0.5万个)、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抗体的先后顺序不同、距离失效期时长不同的HLA-C抗体,对HLA-C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的影响,并采用Student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结果分别读取50万、5万、0.5万个有核细胞,3组数据组间HLA-C阳性细胞占比、平均荧光强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及抗体的先后顺序不同,对于HLA-C阳性细胞占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先裂解红细胞再加抗体”的HLA-C MFI值显著低于“先加抗体再裂解红细胞”的MFI值(P<0.05);使用距失效期仍有24个月的HLA-C抗体所检出的阳性细胞占比及MFI值,显著高于距失效期仅剩有5个月的HLA-C抗体(P<0.05)。结论本文探讨了流式细胞术检测HLA-C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规范HLA-C表达水平的实验操作、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HLA-C基因 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平均荧光强度(M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蔡思齐 陈素梅 +1 位作者 钱红丽 包亚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3-9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31例和无脑微出血组66例。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检测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和不同出血部位的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明确血清OPG、血钙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OPG、血钙对脑微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脑微出血组年龄、饮酒者占比、高血压者占比、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者占比和血清OPG、血钙水平与无脑微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饮酒史、高血压史、收缩压高、OPG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0、1.330、1.843、1.632、1.652,P<0.05),血钙水平高是脑微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721,P<0.05)。血清OPG、血钙单独和联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的AUC分别为0.853、0.825、0.921,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单独预测(Z=2.895、3.138,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OPG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0.736,P<0.05),血钙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752,P<0.05)。不同部位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患者血清OPG升高、血钙降低,血清OPG、血钙水平与脑微出血病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脑微出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微出血 骨保护素 血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淋巴细胞比值相关免疫-炎症反应评分的网络计算器预测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
3
作者 施理敏 张明星 +3 位作者 蔡思齐 杨悦仪 杨春忆 张雯琼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目的:构建淋巴细胞比值相关免疫-炎症反应评分(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score,IRS),并构建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风险的网络计算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 目的:构建淋巴细胞比值相关免疫-炎症反应评分(immune-inflammatory response score,IRS),并构建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预后风险的网络计算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进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收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to lymphocyte ratio,MLR)和C反应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lymphocyte ratio,CLR)。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构建IRS。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HCC患者死亡风险因素。使用rms、foreign、readxl、Hmisc和rmda等R包构建和评估列线图预测的准确性。使用Dyn Nom包开发HCC患者死亡风险网络计算器。结果:154例患者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其中1年、3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为30.5%、50.6%和61.0%。根据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系数β构建IRS=0.213×NLR+0.005×PLR+0.042×CLR。死亡HCC患者IRS高于生存HCC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IRS≥2.88分)HCC患者总生存率低于低风险组(IRS<2.88分)HCC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IRS预测HCC患者1年、3年、5年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9[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760~0.885]、0.901(95%CI为0.842~0.943)和0.898(95%CI为0.839~0.94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和IRS是HCC患者死亡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基于IRS构建预测HCC患者1年、3年及5年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1年、3年和5年死亡风险的C-index分别为0.836(95%CI为0.818~0.912)、0.903(95%CI为0.882~0.961)和0.847(95%CI为0.817~0.932)。时间-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显示,风险阈值在0~1时,该列线图能提供显著意义临床净收益。网络计算器操作界面见https://nomogramdynamic.shinyapps.io/Dyn Nomapp/。结论:IRS能有效预测HCC患者死亡风险。IRS结合肿瘤最大直径、GGT、ALP、AFP水平构建的HCC患者死亡风险网络计算器有助于指导临床医师为预后较差的HCC患者提供更积极的治疗和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淋巴细胞 炎症 免疫 预后 网络计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 2DL4基因测序分型中杂合碱基位置峰高不平衡现象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喻琼 甄建新 +3 位作者 张国彬 陈瑞 蔡思齐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研究KIR 2DL4基因测序分型中序列及分型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 2016年5月对KIR 2DL4基因测序分型时检出的2例杂合碱基位置峰高不平衡、判定为模棱两可结果或无完全匹配分型结果的标本,采集新鲜外周血样,提取mRNA,反转录... 目的研究KIR 2DL4基因测序分型中序列及分型结果"异常"的原因。方法 2016年5月对KIR 2DL4基因测序分型时检出的2例杂合碱基位置峰高不平衡、判定为模棱两可结果或无完全匹配分型结果的标本,采集新鲜外周血样,提取mRNA,反转录成c DNA后,进行c DNA分子克隆和单体型测序;同时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基因组DNA中2DL4基因的拷贝数。结果分子克隆和单体型测序表明,1例标本携带正常的KIR 2DL4*00102,*00501及*011等位基因;另一标本中检出了KIR 2DL4*00102,*00501及*00602等位基因。2例标本中均检出了3种不同的KIR 2DL4等位基因,无新等位基因检出。荧光定量PCR实验证实这2例标本KIR 2DL4拷贝数均为3个。结论人类KIR单体型上KIR 2DL4基因的拷贝数存在多样性,当出现杂合碱基位置峰高不平衡、无与之完全匹配分型结果,并非由新等位基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 2DL4基因 测序分型 基因拷贝 杂合碱基 峰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两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蔡思齐 邓志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比较并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体外细胞毒功能的方法。方法:采用Calcein-AM释放法或CFSE/7-AAD法分别对靶细胞进行标记,按10∶1和20∶1效靶比与7例NK细胞在37℃5%CO2培养箱共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不同标记方法的靶细胞... 目的:比较并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人NK细胞体外细胞毒功能的方法。方法:采用Calcein-AM释放法或CFSE/7-AAD法分别对靶细胞进行标记,按10∶1和20∶1效靶比与7例NK细胞在37℃5%CO2培养箱共培养4 h,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不同标记方法的靶细胞死亡率。结果:各实验组中CFSE/7-AAD法检出的靶细胞死亡率均高于Calcein-AM释放法,在低效靶比、弱细胞毒作用条件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毒作用较弱时,Calcein-AM释放法平均荧强度变化不显著、结果误差较大;而CFSE/7-AAD法则能更加敏感地检出靶细胞的死亡率。结论:CFSE/7-AAD法能够特异、灵敏地检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细胞毒作用 NK细胞 钙黄绿素乙酰甲酯 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 7-氨基-放线菌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 3DL3基因cDNA分子克隆测序法鉴定1个常见型新等位基因
6
作者 邓志辉 夏华动 +2 位作者 张国彬 陈瑞 蔡思齐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建立KIR3DL3基因c DNA分子克隆测序方法,鉴定在南方汉族人群中新发现的1个KIR3DL3等位基因。方法对1例KIR3DL3基因测序分型结果异常的标本,采集EDTA抗凝新鲜外周血样,提取mRNA,反转录成c DNA后,采用1对KIR3DL3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对... 目的建立KIR3DL3基因c DNA分子克隆测序方法,鉴定在南方汉族人群中新发现的1个KIR3DL3等位基因。方法对1例KIR3DL3基因测序分型结果异常的标本,采集EDTA抗凝新鲜外周血样,提取mRNA,反转录成c DNA后,采用1对KIR3DL3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对全部编码区序列做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切胶回收纯化后,做分子克隆和单体型测序。结果经分子克隆和测序,检出1个正常的KIR3DL3*01002等位基因和1个新变异的KIR3DL3等位基因,该新等位基因的序列与KIR3DL3*048最相近,但存在编码区(CDS)nt 1074 A>G同义突变,位于第8外显子的第337密码子由CAA变成CAG,其序列提交国际Gen Bank(序列号:KU529269)和IPD-KIR Database(IWS40002178),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HLA因子命名委员会KIR分委会正式命名为KIR3DL3*04802,该新等位基因在306名南方汉族无关个体中共检出12次,检出频率为3.92%。结论成功建立KIR3DL3基因c DNA分子克隆测序方法,在等位基因水平的KIR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3DL3基因 CDNA 分子克隆和单倍体测序 新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3DL3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方汉族人群白血病的关联研究
7
作者 蔡思齐 邓志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汉族人群KIR3DL3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n=13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组,n=141)以及健康无关志愿献血者(对照组,n=306)的血样(3组均为南方汉族),提取基因组...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汉族人群KIR3DL3等位基因多态性与白血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组,n=13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ALL组,n=141)以及健康无关志愿献血者(对照组,n=306)的血样(3组均为南方汉族),提取基因组DNA,应用本实验室设计的引物对KIR3DL3全部外显子进行测序分型,用Assign 4. 7. 1软件判定基因型。使用SPSS 22. 0统计软件对2个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检出的每个KIR3DL3等位基因做差异性分析。结果 AML组、ALL组和对照组分别检出了12、14、16种等位基因。ALL病例组和对照组中KIR3DL3*004和*028等位基因的检出比例分别为12. 77%(18/141) vs 1. 63%(5/306)与11. 35%(16/141) vs 3. 27%(10/306),(Pc〈0. 05)。AML病例组中检出的各等位基因的检出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本组人群携带的KIR3DL3*004、*028等位基因为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发生ALL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3DL3基因 等位基因 多态性 白血病 中国南方汉族 测序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联合临床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黎伟成 吴正林 +3 位作者 吴昆仑 蔡南盛 朱国都 蔡思齐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61-269,共9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临床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2022年1月于我院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住院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TEG、血...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临床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2022年1月于我院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住院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TEG、血脂代谢、凝血四项、D二聚体、空腹血糖、血常规。先后通过Lasso回归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从上述候选指标中筛选出的最重要变量建立AIS联合诊断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呈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的面积AUC、临床决策曲线和校准曲线分别用于评估模型区分度、临床使用价值和模型准确性。结果共筛选出6个变量用于建立AIS的诊断模型,分别为MA、GLU、CHOL、吸烟史、既往史、收缩压。得出AIS形成诊断模型的方程并建立列线图呈现模型。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8684,0.950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提示模型预测AIS的风险与AIS实际发生风险相一致(Hosmer-Lemeshow检验,P=0.104),临床决策曲线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阈值概率在0.6~1.0之间临床应用价值更为显著。结论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TEG各参数以及临床指标可建立AIS诊断模型,为临床AIS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Logistic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916例健康体检者血栓弹力图参考范围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黎伟成 吴昆仑 +6 位作者 蔡思齐 朱国都 钟玉宝 徐韵靖 蔡南盛 伍利利 吴正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深圳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栓弹力图(TEG)数据,探讨确立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血栓弹力图参考范围,比较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与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体检科916例健康成人,年龄19-59岁之... 目的通过测定深圳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栓弹力图(TEG)数据,探讨确立符合本地区特点的血栓弹力图参考范围,比较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并与试剂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本院体检科916例健康成人,年龄19-59岁之间,用乐普公司西芬斯弹力图仪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并对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凝固角(α-Angle)、最大震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纤维蛋白溶解指数LY30和EPL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地区916例成人健康体检者TEG各参数参考范围为:R 3.25-8.19 min,K 0.66-3.18 min,α-Angle 47.70-76.56 deg,MA 50.05-72.91 mm,CI-4.3-3.4,LY300-2.2%,EPL 0-3%,各参数中Angle、CI、K、LY30、MA、R值均有超过或低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916人中有227人至少1项超过或低于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78例被诊断凝血功能异常,根据厂家提供的参考范围,检测特异性为75.2%。结论深圳地区TEG参数参考范围与厂商提供的参考范围存在明显差异,TEG实验室应建立本地区人群特点的参考范围,临床参考值范围可根据性别和年龄分组来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正常参考范围 深圳健康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渗透微泵稳定抑制小鼠血浆CD26/DPPIV分子酶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 目的研究采用皮下植入渗透微泵给予西他列汀对小鼠体内CD26/DDPIV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效果与持续时间。方法将灌注西他列汀药物的渗透泵经手术植入BL6/C57小鼠皮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监测小鼠体内血液药物浓度,酶标法检测小鼠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流式细胞术观察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小鼠T细胞迁移能力。取渗透泵周围皮肤,病理切片检查小鼠皮下病理损害或炎性反应。结果B6/C57小鼠在植入渗透泵后,体内药物浓度比采用直接皮下注射法稳定,持续时间久,血浆DPPIV蛋白酶活性抑制程度与血药浓度明显相关。给药24 h后,小鼠脾T细胞CD26分子表达无明显变化,渗透泵组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皮下植入渗透泵小鼠组饮食活动度无明显改变,皮肤病理检查未见炎性反应与病理损害。结论通过渗透泵给予小鼠药物能够保持西他列汀血药浓度稳定,持续抑制体内DPPIV活性,降低T细胞迁移能力,为CD26/DPPIV分子功能与免疫体内研究提供更方便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DPPIV分子 西他列汀 渗透泵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6基因敲除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的研究
11
作者 薛兴奎 韩新华 +2 位作者 蔡思齐 陈晓玲 Melody Y.Zeng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 目的研究CD26基因敲除对建立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CD26基因敲除C57BL/6小鼠(CD26^(-/-))骨髓细胞和脾T细胞,输注经过900 cGy剂量照射的BALB/C小鼠,进行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根据回输的细胞不同分为骨髓细胞组(BM组)、小鼠骨髓加脾脏T细胞组(BM+SP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基因小鼠移植的嵌合体。移植后监测小鼠体质量、活动度、弓背情况、毛发等,统计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指数。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制备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结果敲除CD26的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受者小鼠体内,BM组、BM+SP组在第8周嵌合率[(71.16±7.34)%vs (66.72±6.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的供者造血干细胞能在受者体内引起GVHD的发生,在移植后第35天,BM组、BM+SP组小鼠体质量分别平均下降2.2%与28.5%,GVHD分数分别为0.30±0.44与5.2±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取小鼠肝脏、皮肤、肠道组织,病理切片评估,结果显示,BM组和BM+SP组均有明显的病理损害,提示有GVHD的发生。结论 CD26基因敲除小鼠造血干细胞能够顺利植入受者小鼠并构建异基因骨髓移植模型,导致GVHD发病,为研究CD26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 移植物抗宿主疾病 异基因骨髓移植 嵌合体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栓弹力图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昆仑 蔡思齐 +3 位作者 吴正林 蔡南盛 钟玉宝 黎伟成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90-39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栓弹力图(TEG)的特点,以便更全面准确地对老年性疾病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体检科健康老年人,年龄60~83岁,用北京乐普公司TEG仪进行检测,并对其凝血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栓弹力图(TEG)的特点,以便更全面准确地对老年性疾病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体检科健康老年人,年龄60~83岁,用北京乐普公司TEG仪进行检测,并对其凝血形成速率(α角)、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凝血最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纤维蛋白溶解指数(LY30)和血凝块力学强度(G)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厂家提供的TEG参考值比较,老年人的α角、G值偏大,LY30、EPL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健康老年人的TEG参数与健康年轻人比较,除R和G以外,其余各参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的TEG参考区间与厂商提供及健康年轻人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异,应根据人群特点制定相应的参考范围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老年人 特点
原文传递
妊娠期血栓弹力图参数特点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伟成 吴正林 +6 位作者 吴昆仑 蔡南盛 伍利利 徐韵靖 钟玉宝 朱国都 蔡思齐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856-86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妊娠期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差异并与正常人群对比,分析妊娠高血压(HDP)、妊娠糖尿病(GDM)、年龄、受孕方式、妊娠分期、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期TEG参数的影响,探讨TEG参数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研究不同妊娠期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差异并与正常人群对比,分析妊娠高血压(HDP)、妊娠糖尿病(GDM)、年龄、受孕方式、妊娠分期、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水平对妊娠期TEG参数的影响,探讨TEG参数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4月于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孕妇265例为观察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科女性健康体检正常人群31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病种分为4组:健康妊娠组(191例)、HDP组(26例)、GDM组(38例)、HDP合并GDM组(10例),测定各组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大强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常规指标:Hb、PLT。记录年龄、孕期、合并症、受孕方式等临床指标,测定对照组TEG。结果:与正常人群相比,妊娠组的α角、CI值、MA值升高,而R值、K值降低(P<0.001),TEG各参数在妊娠各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妊娠TEG各参数中R值受高血压和妊娠分期(P<0.05)影响,K值受年龄、妊娠分期、PLT(P<0.05)影响,α角受妊娠分期(P<0.001)影响,MA值受妊娠分期和PLT(P<0.05)影响,CI值受妊娠分期和PLT(P<0.05)影响,而TEG参数在健康妊娠组、GDM组、HDP组和GDM合并HD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PLT、Hb、PT、APTT、Fib与TEG参数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不同妊娠期TEG参数各有差异,并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部分指标相关,受HDP、妊娠分期、年龄、PLT等因素影响,对妊娠期凝血功能的评估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妊娠期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HLA-DPA1和-DPB1基因第2、第3外显子同步测序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鲍自谦 蔡思齐 +3 位作者 钟艳平 陈瑞 甄建新 邓志辉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6期929-932,935,共5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HLA-DPA1和-DPB1基因第2、第3外显子同步测序分型的方法。方法:采用一对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PA1基因的第2外显子、第2内含子、第3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2对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PB1目的基因片段:第... 目的:建立可靠的HLA-DPA1和-DPB1基因第2、第3外显子同步测序分型的方法。方法:采用一对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PA1基因的第2外显子、第2内含子、第3外显子及其两翼的部分内含子序列,采用2对位点特异性引物扩增HLA-DPB1目的基因片段:第1对引物扩增HLA-DPB1基因第2外显子及两翼的部分内含子序列,第2对引物扩增HLA-DPB1基因第3外显子及两翼的部分内含子序列。PCR产物经核酸外切酶和碱性磷酸酶纯化,用本文的测序引物分别对HLA-DPA1和-DPB1第2、第3外显子进行双向测序。纯化的测序反应产物,经ABI 3730测序仪电泳,用Assign 4.7.1分析软件判定基因型。结果:HLA-DPA1及-DPB1基因的PCR扩增获得了清晰的目的条带,对其第2、第3外显子进行测序,所获的序列中无背景杂峰。用本文的方法对随机的96人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标本进行HLA-DPB1测序分型,与采用SeCore^(TM) DPB1商品化测序分型试剂盒平行对照检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本文的方法在群体遗传学及疾病关联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PA1 HLA-DPB1 测序分型
原文传递
cDNA分子克隆法鉴定KIR3DL3*064新等位基因
15
作者 聂冬梅 蔡思齐 +1 位作者 张国彬 邓志辉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95-897,共3页
目的:应用cDNA分子克隆测序方法,鉴定中国南方汉族1个KIR3DL3新等位基因。方法:采集1例KIR3DL3基因测序结果异常的无偿志愿捐血者的外周血样,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设计1对具有KIR3DL3基因特异性的PCR引物对c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纯... 目的:应用cDNA分子克隆测序方法,鉴定中国南方汉族1个KIR3DL3新等位基因。方法:采集1例KIR3DL3基因测序结果异常的无偿志愿捐血者的外周血样,提取mRNA并逆转录为cDNA。设计1对具有KIR3DL3基因特异性的PCR引物对cDNA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进行分子克隆测序。结果:经分子克隆测序,检出1个正常的KIR3DL3*00802等位基因和1个KIR3DL3*064新变异等位基因。KIR3DL3*064与KIR3DL3*00601等位基因的序列最为接近,仅有编码区存在nt1184 C>T错义变异,导致第9外显子中的第374密码子由ACT变为ATT,所编码的苏氨酸(Thr)变为异亮氨酸(Ile)。该等位基因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KIR分委会正式命名为KIR3DL3*064。结论:cDNA分子克隆测序法能够鉴别常规测序分型中的异常结果,可用于鉴定KIR3DL3新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3DL3基因 CDNA 分子克隆测序 新等位基因
原文传递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标记的HBV小鼠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梁声强 蔡思齐 +3 位作者 周小芹 林凯 罗火桔 徐忠玉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8,共5页
建立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为报告基因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小鼠模型。通过水动力转染10μg质粒pGL3-CP-Fluc-HBV1.2分别导入C57BL/6和BALB/c小鼠肝细胞内,定期取血检测HBsAg和HBV-DNA水平,活体成像检测Fluc在小鼠的表达。在BALB/c小... 建立萤火虫荧光素酶(Fluc)为报告基因标记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小鼠模型。通过水动力转染10μg质粒pGL3-CP-Fluc-HBV1.2分别导入C57BL/6和BALB/c小鼠肝细胞内,定期取血检测HBsAg和HBV-DNA水平,活体成像检测Fluc在小鼠的表达。在BALB/c小鼠中,血清HBsAg表达水平在转染后第1w内迅速升高,随后快速下降。而在C57BL/6小鼠中,HBsAg表达水平下降较缓慢。血清病毒滴度在转染后第1d平均达到3.89×104copy/ml,在第4d和第7d达到最高,分别为1.61×105和1.31×105copy/ml,随后开始下降,在转染的第70d仍维持在103 copy/ml以上。免疫组化检测C57BL/6小鼠肝脏HBcAg的表达,结果显示在转染后第3dHBcAg高水平表达,第135dHBcAg仍有表达,但表达水平降低。活体荧光成像实时检测小鼠肝脏Fluc,结果表明两组小鼠均能持续高水平表达Fluc,转染后第7周Fluc的表达量仍然超过106 photon/s。我们建立的报告基因标记的HBV小鼠模型能够稳定表达HBV标志物和Fluc,为进一步进行HBV的疫苗评价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动物模型 水动力转染 活体荧光成像
原文传递
远方
17
作者 蔡思齐 《翠苑》 2017年第4期110-111,共2页
清晨6点一刻,天色朦胧,冬日的寒意仍拉着早春的衣袖恋恋不舍。急驰在上学路上,睡意被路尽头地平线上刚探出头的一轮朝阳驱散,远处的天空已被晕染成了红色,映衬着四周的树木、高楼焕发出了光彩。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