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被引量:50
1
作者 赵谷风 蔡延(马奔) +2 位作者 罗媛媛 李铭红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86-3295,共10页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7.22%,Mn 25.00%~37.50%,Cu 3.80%~16.21%,Zn -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青冈 凋落物 分解 养分 C:N比 C:P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recA香鱼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成义 闫茂仓 +5 位作者 陈少波 管敏鑫 单乐州 艾为明 谢起浪 蔡延(马奔)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引起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溃烂症病因及致病菌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从患病香鱼的肝脏、肾脏及体表分离到11株病原菌(编号:X0901-X0911),运用常规细菌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致病菌所属种类;运用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 为研究引起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出血溃烂症病因及致病菌系统发育地位,本研究从患病香鱼的肝脏、肾脏及体表分离到11株病原菌(编号:X0901-X0911),运用常规细菌生理生化方法鉴定致病菌所属种类;运用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研究致病菌的系统发育地位。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鳗利斯顿氏菌,11株细菌生理生化结果相同,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吲哚阳性、精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硝酸盐还原阳性、甘露醇阳性、MR测定阳性;H2S阴性、V-P测定阴性等。根据16SrRNA基因、recA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弧菌科常见细菌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致病菌与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均聚为一枝,聚类结果与细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相符。致病菌与鳗利斯顿氏菌16SrRNA基因、recA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8%。以rec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学结构与16SrRNA基因建树结果相类似。此外,与16SrRNA基因相比,recA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具有更高的鉴别能力,本研究表明recA基因适合作为弧菌科常见细菌物种间进化关系研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鳗利斯顿氏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元素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积累和循环
3
作者 李铭红 蔡延(马奔) +1 位作者 夏振国 于明坚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Mg的积累和循环.结果表明:群落各代表种类的Mg浓度为0.028%~0.265%,变幅较大.新的器官和个体中积累了较多的Mg.优势种青冈体内Mg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鲜叶和鲜枝中的Mg浓... 研究了分布于浙江建德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Mg的积累和循环.结果表明:群落各代表种类的Mg浓度为0.028%~0.265%,变幅较大.新的器官和个体中积累了较多的Mg.优势种青冈体内Mg浓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鲜叶和鲜枝中的Mg浓度比枯叶和枯枝高.降水通过林冠时有部分Mg被淋溶出来.Mg在群落中现存量为89.96kg/hm^2,死地被层中积累量为15.62kg/hm^2,土壤(A0-B层)中储存量为39840kg/hm^2.群落中Mg的存留量为11.64kg/(hm^2·a)归还量为8.52kg/(hm^2·a),其中大部分通过凋落物和穿透水归还(占99%);吸收量为20.16kg/(hm^2·a).降水输入了2.67kg/(hm^2·a)的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生态系统 积累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黑荆树的种群结构与更新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延(马奔) 骆争荣 +2 位作者 李乐 邹望好 丁炳扬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64,共7页
黑荆树被认为是一种恶性入侵种,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入侵以后造成严重生态后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目前在国内已经有比较广的分布,但国内一直缺少对其在中国的入侵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本研究调查了温州地区10个黑荆树群落,对... 黑荆树被认为是一种恶性入侵种,已在世界许多地方入侵以后造成严重生态后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引入我国以来,目前在国内已经有比较广的分布,但国内一直缺少对其在中国的入侵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本研究调查了温州地区10个黑荆树群落,对其中胸径大于1cm的个体进行了鉴定、测量和定位,重点分析了其中4个群落中黑荆树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黑荆树的种群动态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更新较差且幼苗萌发后受草本层盖度影响较大。由于黑荆树更新依赖于林窗的出现,并受到种子扩散的限制,黑荆树的空间分布以聚集分布为主。黑荆树种群受到Janzen-Connell效应的制约,幼苗很难在母树周围实现更新,所以就空间资源利用上来说黑荆树入侵不会形成纯林。总的来说,黑荆树对本地演替高级阶段群落的入侵性并不高,对这类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破坏能力也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荆树 外来种 点格局分析 种群结构 入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自然放养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延(马奔) 单乐州 +5 位作者 陈少波 张水琴 潘钦权 谢起浪 邹颖颖 仲伟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5年第4期545-547,共3页
2002~2003年,在浙江省平阳县岭根溪流进行了香鱼自然放养试验.2002年放养香鱼鱼苗3.5×104尾,回捕率为21.4%,回捕香鱼平均尾重35 g,最大个体150 g;2003年放养香鱼鱼苗4.5×104尾,由于当年夏季罕见高温而致干旱溪水断流,结果不... 2002~2003年,在浙江省平阳县岭根溪流进行了香鱼自然放养试验.2002年放养香鱼鱼苗3.5×104尾,回捕率为21.4%,回捕香鱼平均尾重35 g,最大个体150 g;2003年放养香鱼鱼苗4.5×104尾,由于当年夏季罕见高温而致干旱溪水断流,结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流 香鱼 自然放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珊溪水库库区森林植被类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顾雪萍 蔡延(马奔) 邹颖颖 《江西科学》 2008年第2期334-336,共3页
珊溪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中亚热带针叶林、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
关键词 森林植被类型 珊溪库区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