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病人胆囊黏膜脂肪酸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蔡劬 蒋兆彦 +2 位作者 胡海 韩天权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沉积症病人胆囊黏膜内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方法:采集38例因胆囊结石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胆囊黏膜组织,其中23例伴有胆固醇沉积症(弥漫性12例,息肉样11例),15例无胆固醇沉积症。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沉积症病人胆囊黏膜内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方法:采集38例因胆囊结石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胆囊黏膜组织,其中23例伴有胆固醇沉积症(弥漫性12例,息肉样11例),15例无胆固醇沉积症。采用定量PCR方法测定胆囊黏膜中脂肪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无论是弥漫性还是息肉样胆固醇沉积症病人,其胆囊黏膜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表达分别较无胆固醇沉积症病人增加34%和32%(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的表达分别升高8.35倍和5.27倍(P<0.05),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也有增高趋势,但是无统计学差异。转录因子甾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在两组病人的胆囊黏膜表达也增加88%和132%。结论:胆囊黏膜脂肪酸合成增加可能是胆囊胆固醇沉积症形成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胆固醇沉积症 脂肪酸合成 甾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Galectin-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丰 计骏 +5 位作者 蔡劬 李健文 陆爱国 王明亮 刘炳亚 郑民华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Galectin-9基因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和20例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中Galectin-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析Galec-tin-9的表达与结... 目的:探讨Galectin-9基因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45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和20例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中Galectin-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分析Galec-tin-9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Galectin-9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P<0.05),Galectin-9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2%,在正常结直肠上皮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ectin-9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结论:Galectin-9在结直肠癌中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远处转移相关,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以及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半乳糖凝集素类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15和ki67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兰斌 陈雪华 +3 位作者 刘炳亚 瞿颖 蔡劬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和ki67在8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4.83%(31/89),显著高于邻近的非... 目的研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TK1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ki67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STK15和ki67在89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TK1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4.83%(31/89),显著高于邻近的非癌组织的4.49%(12/89)(P<0.01);STK15基因过表达与分化型胃癌及其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ki67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STK15基因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相应作用,其过表达程度可作为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新的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 KI67 免疫组化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c1基因表达沉默对胃癌细胞凋亡及分裂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瞿颖 蔡劬 +4 位作者 陈雪华 李建芳 王运伟 朱正纲 刘炳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研究癌症高表达(Hec1)基因表达沉默对胃癌细胞AGS分裂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iRNA使Hec1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ec1mRNA表达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经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胃癌细... 目的研究癌症高表达(Hec1)基因表达沉默对胃癌细胞AGS分裂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siRNA使Hec1基因表达下调,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Hec1mRNA表达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经Annexin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胃癌细胞AGS转染Hec1siRNA48h后,Hec1基因表达抑制率达到90%;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G2/M期比例显著高于各对照组(P<0.05),细胞分裂被阻滞,出现明显凋亡;形态学检测发现,Hec1siRNA转染48h后处于分裂中期细胞高于各对照组,转染72h后细胞呈明显凋亡形态学改变。AnnexinV/PI双染色法显示Hec1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抑制Hec1基因表达,可以明显阻滞细胞分裂并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同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高表达蛋白 凋亡 细胞周期 SIRNA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SRBI及其转录调节因子LRH-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海 所广军 +7 位作者 杨士勇 蔡劬 姜志宏 蔡杏兴 袁作彪 蒋兆彦 张圣道 韩天权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结石病人BI型清除剂受体(scavengerreceptorBtypeI,SRBI)及其转录调节因子肝脏受体类似物1(liverreceptorhomologue1,LRH-1)的表达,以探讨胆固醇结石发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10例无胆石症对照者测... 目的:研究胆固醇结石病人BI型清除剂受体(scavengerreceptorBtypeI,SRBI)及其转录调节因子肝脏受体类似物1(liverreceptorhomologue1,LRH-1)的表达,以探讨胆固醇结石发病的机制。方法:对20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和10例无胆石症对照者测定血清脂质、胆汁成分和计算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以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SRBI和LRH-1mRNA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胆石平均胆固醇含量(86.68±5.26)%,均为胆固醇结石。胆石组病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低于对照组[(0.86±0.62)mmol/L比(1.42±0.56)mmol/L,P<0.01]。胆石组胆汁胆固醇在总脂中的摩尔百分比和胆固醇饱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80±2.06)mol%比(5.26±2.80)mol%,P<0.05]。胆石组SRBI基因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2.48±0.44比1.00±0.23,P<0.05),胆石组LRH-1表达也高于对照组(2.05±0.29比1.00±0.28,P<0.05)。结论:胆固醇结石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异常为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肝脏LRH-1、SRBI表达增高,参与了胆固醇过饱和胆汁形成,并促进了胆固醇结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BI型清道夫受体 肝脏受体类似物-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RNA干扰抑制RegⅣ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兵 项明 +6 位作者 于颖彦 杨秋蒙 蔡劬 陈雪华 李建芳 刘炳亚 朱正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9-553,共5页
目的:拟探讨RegⅣ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干扰该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九株胃癌细胞株中RegⅣ基因的mRNA表达.针对RegⅣ基因设计三条小干扰RNA片段(siRNA1、siRNA2、siRNA3),瞬时转染高表达胃... 目的:拟探讨RegⅣ基因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干扰该基因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九株胃癌细胞株中RegⅣ基因的mRNA表达.针对RegⅣ基因设计三条小干扰RNA片段(siRNA1、siRNA2、siRNA3),瞬时转染高表达胃癌细胞株,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后RegⅣ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以永生化正常胃黏膜细胞株GES-1作为参照,除MKN-45和SNU-1胃癌细胞株外,其余胃癌细胞株中RegⅣ表达水平均升高5倍以上,尤以SNU-16细胞株明显,其RegⅣ的表达水平高出GES-1细胞数千倍,遂选用SNU-16细胞进行RNA干扰.合成的三对siRNA对RegⅣ基因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79.3%、77.4%和60.4%.选用siRNA1干扰SNU-16细胞株后96h和120h,其细胞增殖率受到明显抑制(P=0.0057,0.0173).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72h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231).结论:干扰RegⅣ基因具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的作用,RegⅣ基因可能成为胃癌基因靶向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EGIV RNA干扰 生长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FRZB基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瞿颖 李建芳 +2 位作者 蔡劬 刘炳亚 朱正纲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5-802,共8页
背景与目的:FRZB(frizzled motif associated with bone development)是sFRP(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家族的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FRZB的表达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 背景与目的:FRZB(frizzled motif associated with bone development)是sFRP(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家族的成员,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文献报道FRZB的表达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MMP-9表达而与前列腺癌的侵袭能力相关。本研究拟探讨FRZB基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成瘤性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FRZB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SGC-7901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克隆。用MTT法检测并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软琼脂培养和裸鼠皮下注射的体外和体内实验检测细胞成瘤性变化。用细胞免疫化学检测转染FRZB后细胞中MMP-2、MMP-7、MMP-9的表达变化,体外侵袭和粘附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经定量PCR检测,FRZB表达显著提高。体内外实验证实,转染FRZB的细胞(SGC-7901/FRZB)生长抑制率约为60%,克隆形成能力和成瘤性减弱。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MP-2、MMP-7、MMP-9在细胞浆内的阳性表达降低或接近阴性,对细胞外基质成分(CollagenI、IV、Vitronectin、Fibronectin、Laminin)粘附能力均增高,比空载体转染对照组(SGC-7901/vector)增加12.8%、19.8%、59.8%、26.7%、1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空载体转染对照组与亲本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C-7901、SGC-7901/vector和SGC-7901/FRZB细胞侵袭能力分别是每高倍视野55.90±5.68、54.80±6.97、6.60±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RZB高表达在体内体外均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成瘤性和侵袭能力,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FRZB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抑制MMP-2、MMP-7、MMP-9的表达为抑癌功能相关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SGC-7901细胞 FRZB 软琼脂培养 MMP-7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靶基因GS 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彭春伟 燕敏 +5 位作者 于颖彦 李建芳 计骏 蔡劬 刘炳亚 朱正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77-1781,共5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 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5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97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肠化生组织中GS蛋...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 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5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97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肠化生组织中GS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25.508±5.090vs13.001±2.040,P<0.05).癌组织GS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6.994,54.929,5.173,均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无明显相关.结论:GSmRNA和蛋白高表达同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胃癌 谷氨酰胺合成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GL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雪华 柯山 +7 位作者 李建芳 张晓青 蔡劬 瞿颖 俞焙秦 顾琴龙 刘炳亚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3-507,共5页
目的观察TAGL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GLN在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7株胃癌细胞株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表达;分析TAGLN的表... 目的观察TAGLN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运用实时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AGLN在40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7株胃癌细胞株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表达;分析TAGL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运用细胞侵袭和移动试剂盒检测高表达TAGLN的CAFs或沉默TAGLN表达后的CAFs对胃癌细胞株MKN45侵袭及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在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方面,各胃癌细胞株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相应癌旁组织相比,胃癌组织TAGLN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AGLN蛋白表达于胃癌组织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浸润的黏膜肌层中的肌细胞,且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和细胞浆。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组织TAGLN蛋白的表达为3.751±0.681,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1.084±0.328(P<0.05)。细胞侵袭和移动试验结果显示,高表达TAGLN的CAFs能够促进胃癌细胞株MKN45的侵袭及移动能力;而经siRNA沉默TAGLN表达后的CAFs则明显降低胃癌细胞株MKN45的侵袭及移动能力。结论TAGLN基因在胃癌组织的基质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对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AGLN基因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核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士勇 王建承 +6 位作者 韩天权 王小平 蔡劬 姜志宏 蒋兆彦 蔡杏兴 张圣道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 目的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肝脏的核受体基因:肝脏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α,LXRα)、法尼醇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人类固醇异生物受体(steroid xenobiotic receptor,SXR)及肝受体同类物1(liver receptor homolog 1,LRH-1)的表达,探讨胆固醇结石病的发病机理。方法27例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胆石组),男6例,女21例,平均年龄(52.44±1.92)岁。10例无胆石症的胆囊息肉患者为对照(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7.10±2.73)岁。测定胆石胆固醇成分及血清脂类成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载脂蛋白(Apo)B和ApoA1和胆汁脂类成分(胆固醇、磷脂和胆汁酸),并计算胆汁总脂和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LRH-1、FXR、SXR及LXRα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胆石组血清中HDL-c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0.93±0.05)mmol/L vs(1.33±0.09)mmol/L〕,P<0.001;ApoA1浓度也低于对照组〔(1.19±0.05)g/L vs(1.36±0.06)g/L〕,P<0.05;血清ApoB、TC和TG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胆汁呈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过饱和指数:1.17±0.02 vs 0.79±0.10,P<0.001);胆汁胆固醇摩尔百分比浓度较对照组升高〔(7.96±0.39)mol% vs(5.26±0.89)mol%〕,P<0.01;胆汁总脂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04.72±10.51)g/L vs(154.24±14.20)g/L〕,P<0.05;胆汁中胆汁酸和磷脂成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石组LRH-1表达高于对照组(14.18±1.80 vs 7.22±2.22),P<0.05,LXRα、FXR和SXR表达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类肝脏LRH-1的表达增高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结石病 肝受体同类物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邱明远 李健文 +7 位作者 王磊 崔江涛 叶青 蔡劬 刘炳亚 王明亮 陆爱国 郑民华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X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XCR7 mRNA表达在结肠直肠癌和相对应癌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8例结肠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XCR7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CXCR7 mRNA表达在结肠直肠癌和相对应癌旁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但结肠直肠癌中CXCR7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及肿瘤部位均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4、0.024、0.010)。结论:CXCR7在结肠直肠癌中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有差异;CXCR7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CXCR7蛋白 趋化因子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炜 李建芳 +4 位作者 蔡劬 瞿颖 孔雷 秦建民 刘炳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优化应用于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质。比较不同蛋白提取方法(机械匀浆+TCA沉淀法,碾磨+丙酮/TCA沉淀法)、不同最高聚焦电压、不同样本上样量以及不同pH... 目的优化应用于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方法利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正常胃黏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质。比较不同蛋白提取方法(机械匀浆+TCA沉淀法,碾磨+丙酮/TCA沉淀法)、不同最高聚焦电压、不同样本上样量以及不同pH值范围固相pH梯度胶条对双向凝胶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机械匀浆+TCA沉淀法得到的蛋白质点较多,但电泳图谱中出现大量横纹,对电泳图后期分析的干扰相对严重;碾磨+丙酮/TCA沉淀法则能达到最高聚焦电压,上样量少,使用pH 5-8固相pH梯度胶条获得可分辨的蛋白质点数最多且效果较好。结论对胃癌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全蛋白抽提方法和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电泳联合串联质谱技术筛查人胃癌血清蛋白质标记物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文韬 刘炳亚 +4 位作者 蔡劬 辛林 李建芳 陈雪华 朱正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238-1242,共5页
目的: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胃癌标记物,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文中比较胃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差异,以寻找候选血清标记物。方法:①随机选取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血清,pTNM分期(Ⅰ-Ⅳ期)各5例,10例正常人(对照组)... 目的:通过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胃癌标记物,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文中比较胃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的差异,以寻找候选血清标记物。方法:①随机选取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血清,pTNM分期(Ⅰ-Ⅳ期)各5例,1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作对照。②血清样品处理:通过蛋白亲和柱去除血清清蛋白和IgG两种高丰度蛋白。③通过双向电泳进行差异比较,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 I/TOF/TOF/MS)鉴定差异蛋白点。④利用免疫印记方法对筛选的标记物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较正常人存在多个蛋白质点差异,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结果显示,补体C4-B前体在胃癌血清中含量明显增高;补体因子Ⅰ前体和血清结合珠蛋白前体则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利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可筛选出胃癌血清蛋白标记物,为胃癌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清 蛋白标记物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法检测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羧肽酶E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士勇 韩天权 +8 位作者 蒋兆彦 蔡劬 胡海 姜志宏 蔡杏兴 袁作彪 王侃侃 张济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中羧肽酶E(carboxypeptidase E,CPE)的mRNA表达,探讨CPE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胆石...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中羧肽酶E(carboxypeptidase E,CPE)的mRNA表达,探讨CPE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病人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胆石、胆汁成分测定。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为共同参照,用含10 000个cDNA克隆的芯片对8份肝脏标本样品(包括6例胆囊结石和2例无胆囊结石对照)进行基因表达谱对比分析;通过实时PCR验证阳性结果。结果:有效表达基因6 068个,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结石病人的肝脏有67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CPE基因呈下调表达,经实时PCR验证与芯片筛选结果一致。进一步比较另12例胆固醇结石病人和8例对照组的肝脏组织CPE表达,CPE在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人肝脏中的表达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9.52±6.21比124.50±36.36,P<0.05)。结论:肝脏CPE表达下降可能与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肽酶类 胆结石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在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施敏敏 朱沂 +6 位作者 张博森 郭滟 张佳年 计骏 蔡劬 顾江宁 陈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研究氯喹对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建立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氯喹组给予氯喹预处理,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肝脏再灌注1、6、24 h后检测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E染... 目的:研究氯喹对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建立肝脏部分热缺血-再灌注模型。氯喹组给予氯喹预处理,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肝脏再灌注1、6、24 h后检测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IL-6 m 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肝脏TLR4及HMGB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氯喹组再灌注1、6、24 h血清ALT显著下降(P<0.05);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显著减轻(P<0.01);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织TNF-α、IL-6 m RNA表达以及HMGB1、TLR4蛋白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氯喹预处理可显著减轻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HMGB1表达及TLR4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肝脏 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节拍化疗策略优化及调节胃癌免疫微环境的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蒋金玲 周尘飞 +6 位作者 奚文崎 施敏 耿梅 赵丽琴 蔡劬 蒋劲松 张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605,共10页
背景与目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胃癌化疗的骨架药物,传统大剂量5-FU常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及耐药。低剂量5-FU节拍化疗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药物毒性,但何种给药节拍可达到最佳抗肿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 背景与目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胃癌化疗的骨架药物,传统大剂量5-FU常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及耐药。低剂量5-FU节拍化疗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药物毒性,但何种给药节拍可达到最佳抗肿瘤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索5-FU的最佳节拍化疗模式,并研究其对胃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建立SGC-7901胃癌细胞系的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分成4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组、每日节拍化疗(daily 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qd)组、隔日节拍化疗(every other day 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qod)组和每周2次节拍化疗(twice-weekly metronomic chemotherapy,MET-biw)组。21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期间观测裸小鼠的一般状况,每周称重并测量瘤体,绘制肿瘤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裸小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s,CEP),瘤体及脾脏内浸润的B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TAM)、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瘤体内CD11c和CD163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裸小鼠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和IL-12的表达。采用白细胞计数及H-E染色等评价肝、肺、肾和心脏毒性。结果:5-FU的3种节拍化疗模式均显示出与MTD组类似的抑制裸小鼠移植瘤生长效应,其中MET-qod组的抗肿瘤效应最明显(P<0.05)。与MTD组(45.3%±4.3%)相比,5-FU的3种节拍化疗模式均可明显降低裸小鼠外周血的CEP数量,其中MET-qd组降低最明显(14.8%±3.8%)。外周血中VEGF在MET-qod组中下降最明显(P<0.001),而在MET-biw组中则明显升高(P<0.001)。PDGF的表达与VEGF趋势基本一致。5-FU的3种节拍化疗模式与MTD组相比均可导致裸小鼠脾脏和瘤体内浸润的M1与M2型TAM比值增加,MET-qod组中该比值增加最显著(脾脏1.78±0.21 vs 1.19±0.07;瘤体0.57±0.11 vs 0.14±0.09;P<0.001)。外周血中代表M2型TAM的IL-10在MET-qod中的表达量最少(P<0.001),代表M1型TAM的IL-12则相对高表达(P<0.001)。与节拍化疗组相比,MTD组裸小鼠体重减轻、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绝对值明显减少(P<0.001),而3个节拍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D组裸小鼠的肺间质明显增厚和慢性炎症改变,类似表现在节拍化疗组中未见。结论:在不同的5-FU给药模式中,MET-qod节拍给药方式显示出最佳的抗肿瘤效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除抗血管生成外,还可通过调节TAM极化发挥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节拍化疗 胃癌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黏膜ABCA1的表达和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大海 韩天权 +6 位作者 蒋兆彦 王明亮 蔡劬 计俊 蒋渝 郑民华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研究ABCA1在胆囊黏膜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胆囊疾患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胆石、胆汁、胆囊黏膜及胆囊壁全层组织共计42例,其中胆囊胆固醇息肉1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15例,对照组12例(胆囊腺瘤... 目的:研究ABCA1在胆囊黏膜的表达及其表达与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胆囊疾患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胆石、胆汁、胆囊黏膜及胆囊壁全层组织共计42例,其中胆囊胆固醇息肉15例,胆囊胆固醇结石15例,对照组12例(胆囊腺瘤5例,非胆固醇胆囊结石7例)。分别测定胆石胆固醇含量、胆汁胆固醇、胆汁酸、磷脂的浓度;实时PCR定量检测胆囊黏膜ABCA1、LXRα、RXRα的mRNA表达;胆囊壁全层组织做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显示ABCA1蛋白在胆囊黏膜的表达。结果:胆固醇息肉组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为1.0±0.2,较对照组胆固醇饱和指数0.6±0.3明显增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显示ABCA1在胆囊黏膜上皮细胞有明显表达。息肉组、结石组和对照组胆囊黏膜ABCA1、LXRα、RXRα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黏膜ABCA1的表达可能并不是导致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息肉 ABCA1表达 胆囊黏膜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雌激素受体β与mTOR基因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慈 俞丽芬 +2 位作者 蔡劬 卢君瑶 钟捷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表达及其与mTOR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ERβ质粒转染(联合或不联合ERβ激动剂)、siRNA干扰mTOR基因、5-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HCT116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的表达及其与mTOR基因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ERβ质粒转染(联合或不联合ERβ激动剂)、siRNA干扰mTOR基因、5-氮脱氧胞苷(5-aza-dC)处理HCT116细胞株;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中之mTOR、ERβ和cyclinD1的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p-mTOR、mTOR、ERβ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结果:HCT116细胞株转染ERβ质粒后,无论是否存在ERβ激动剂,都可明显下调p-mTOR和cyclinD1的蛋白表达水平,但是mTOR蛋白的表达却无变化。siRNA干扰细胞的mTOR基因后,ERβ表达明显增加而cyclin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5-aza-dC处理后,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株中ERβ的表达,mTOR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都无明显差异,但p-mTOR的蛋白水平降低,cyclin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下降。结论:ERβ和mTOR之间具有负相互调节作用;HCT116细胞中亦存在ERβ启动子甲基化的现象。这为ERβ及其特异性激动剂和mTOR抑制剂的联合应用防治结肠肿瘤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甲基化 结肠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pinB5能促进胃癌细胞株的恶性倾向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科锋 刘炳亚 +4 位作者 陈雪华 蔡劬 柯山 刘文韬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8-511,532,共5页
目的了解SerpinB5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rpinB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中SerpinB5的表达水平;化学合成小片断干扰RNA(siRNA)下调胃癌细胞株SerpinB5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及... 目的了解SerpinB5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探讨SerpinB5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及正常胃黏膜细胞株中SerpinB5的表达水平;化学合成小片断干扰RNA(siRNA)下调胃癌细胞株SerpinB5的表达;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干扰前后SerpinB5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体外Matrigel侵袭实验观察SerpinB5减敲后胃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改变。结果SerpinB5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经SerpinB5特异的siRNAmix作用后,SerpinB5mRNA及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减敲SerpinB5后,胃癌细胞株HTB103的生长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结论SerpinB5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株中显著升高;SerpinB5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erpinB5 基因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X受体α对肝细胞HepG2胆固醇代谢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蕾 蔡劬 +6 位作者 蒋兆彦 施敏敏 崔巍 韩天权 袁耀宗 吴卫泽 张圣道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基因对HepG2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LXRα小片段干扰RNA(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人HepG2肝细胞,同时行HepG2肝细胞LXRα的激动(T09... 目的:研究肝细胞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基因对HepG2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LXRα小片段干扰RNA(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人HepG2肝细胞,同时行HepG2肝细胞LXRα的激动(T0901317)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干扰和激动前后的LXRα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TP结合盒(ABC)G5、ABCG8、ABCA1 mRNA的表达。结果:LXRαsiRNA干扰24h后,HepG2实验组LXRα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LXRα mRNA表达抑制率为86.06%。实验组ABCG5、ABCG8和ABCA1 mRNA表达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5)。HepG2加入激动剂(T0901317)48h后,实验组ABCG8和ABCA1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但ABCG5基因表达仅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RNA干扰使HepG2肝细胞LXRα表达受抑制,继而有使靶基因ABCG5、ABCG8、ABCA1表达降低趋势;人工合成配体T0901317与LXRα结合,使其活性增加,上调了ABCG8、ABCA1和ABCG5 mRNA的表达。提示LXRα可调控HepG2肝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X受体Α 胆固醇代谢 RNA干扰 激动剂 胆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