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交BC3F1品系光合特性研究
1
作者 蔡伟俊 何永定 +2 位作者 李鸿博 赵晓凤 沈万宽 《中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3-22,共10页
为了评价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交后代BC3F1品系的光合特性,以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交后代BC3F1品系为材料,采用叶绿素仪和光合仪测定了参试材料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田间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 为了评价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交后代BC3F1品系的光合特性,以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交后代BC3F1品系为材料,采用叶绿素仪和光合仪测定了参试材料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田间甘蔗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Gs)、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研究结果表明14个BC3F1品系及对照(柳城05-136)的新植及宿根的叶片叶绿素含量、Gs、Pn和Tr在苗期、分蘖期及拔节期均呈现升高的趋势,而Ci随生育时期的发展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HE15-30、HE15-71、HE15-77、HE15-61和HE15-63等5个品系的新植及宿根的叶片叶绿素含量、Gs、Pn和Tr在苗期、分蘖期及拔节期3个生育时期均高于CK,而Ci均低于CK,表明这5个品系具有较强的光合生理特性。总之,本研究鉴定出5个光合特性优良的甘蔗斑茅BC3F1品系,为甘蔗高光效种质或亲本创新提供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属间杂交 光合特性 BC3F1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理型图形密码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蔡伟俊 杜晓荣 万里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87-2690,共4页
为解决一般图形密码认证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该认证过程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了一般图形密码认证过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推理型图形密码的认证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图形密码的基础上融入了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抽象的推理认证规则与... 为解决一般图形密码认证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了该认证过程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了一般图形密码认证过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推理型图形密码的认证方法。该方法在传统图形密码的基础上融入了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将抽象的推理认证规则与可视化相结合,根据推理认证规则推理出正确的认证几何多边形。最后,与一般的图形密码的实例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 信息安全 推理认证规则 认证图形 图形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无源光网络改造县级有线电视网络 被引量:1
3
作者 蔡伟俊 《中国有线电视》 2009年第11期1177-1178,共2页
广电网络面临数字电视变革和一系列技术变化带来的冲击,小县城的有线电视网络设计模式陈旧,带宽窄,安全性与可靠性差,亟需改造,但用户少且分散,资金紧张,改造困难,数字化、双向化的增值业务为广电网络带来了希望,所以必须根据自身经营... 广电网络面临数字电视变革和一系列技术变化带来的冲击,小县城的有线电视网络设计模式陈旧,带宽窄,安全性与可靠性差,亟需改造,但用户少且分散,资金紧张,改造困难,数字化、双向化的增值业务为广电网络带来了希望,所以必须根据自身经营环境、资源条件,认真规划设计、全力运作,在网络改造中应按用户需求,先难后易,重点突出,分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精心规划 分步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线电视网光缆主干环网建设——以缙云县为例
4
作者 蔡伟俊 田耀亮 《丽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5-48,共4页
介绍缙云县有线电视网络的历史和现状,论述缙云县有线电视环网的方案设计,分析有线电视环网建设中的各项技术指标。
关键词 广电网 光缆主干线 环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办法
5
作者 蔡伟俊 《中国有线电视》 2010年第6期750-751,共2页
关键词 农村有线电视 网络改造 行政村 网络建设 传输网络 中带宽 缙云县 光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PON技术改造五云镇有线电视网
6
作者 蔡伟俊 《中国有线电视》 2010年第10期1190-1193,共4页
关键词 技术改造 有线电视网 EPON 网络资源 市场发展 网络设计 视频业务 用户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多发伤抢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蔡伟俊 谢扬 黄铿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研究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应用于严重多发伤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诊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救治,观察组给予DCS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血管内凝血发生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恢复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液碱剩余(BE)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血管内凝血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92.79±35.4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71.61±35.14)mim,出血量为(1987.35±434.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9.54±502.16)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8.91±1.46)h vs(18.87±1.99)h]、乳酸恢复时间[(11.52±6.27)h vs(32.34±8.37)h]、APTT和PT恢复时间[(12.45±5.46)h vs(29.42±16.23)h]、BE恢复时间[(14.31±4.35)h vs(29.39±5.87)h]、ICU停留时间[(7.13±1.54)d vs(11.52±4.12)d]、住院时间[(78.14±25.34)d vs(95.46±30.41)d]比较,观察组明显快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应用DCS技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损伤控制外科 急诊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糖、丰产甘蔗新品种湛选0617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伟俊 沈万宽 +3 位作者 苏岳平 梁华川 冯恩友 徐军杰 《热带农业科学》 2022年第9期25-30,共6页
为加快甘蔗品种改良进程,选育适合湛江旱坡地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从台湾引进的甘蔗新品系(暂命名为湛选0617)进行种性研究。经2009—2012年4年14点次新植宿根试验,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糖、丰产、农艺性状... 为加快甘蔗品种改良进程,选育适合湛江旱坡地蔗区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对从台湾引进的甘蔗新品系(暂命名为湛选0617)进行种性研究。经2009—2012年4年14点次新植宿根试验,该品种表现为早熟、高糖、丰产、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新宿平均蔗茎产量102 405 kg/hm^(2)、含糖量15 885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52%,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21.2%、增产糖25.2%、蔗糖分提高0.51%(绝对值,下同)。其中,新植8点次平均蔗茎产量107 730 kg/hm^(2)、含糖量16 695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49%,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12.60%、增产糖16.30%、蔗糖分提高0.49%;宿根6点次平均蔗茎产量95 295 kg/hm^(2)、含糖量14 820 kg/hm^(2)、11月至次年1月平均蔗糖分15.56%,分别较对照ROC22增产蔗36.90%、增产糖41.50%、蔗糖分提高0.52%。该品种适宜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旱坡地或水旱地种植,宜保留1~2年宿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湛选0617 早熟 高产 高糖 抗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早期诊断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蔡伟俊 陈旭哲 谢扬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5期459-461,共3页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对早期诊断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意义。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在术后并发DVT划分为并发DVT组(n=...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对早期诊断老年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的意义。方法:选择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在术后并发DVT划分为并发DVT组(n=15)与未并发DVT组(n=57),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与术后7d的FIB、D-D水平变化,并对单独与联合FIB、D-D指标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及阳性预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并发DVT组术后3d及7d的D-D水平、术后7d的FIB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两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未并发DVT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前FIB、D-D水平及术后3d的FIB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FIB联合D-D指标特异度为94.74%、灵敏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0.82与阴性预测值为0.98,FIB联合D-D指标检测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下肢骨折采用FIB联合D-D指标检测可有效提高术后DVT形成早期诊断真阳性检出率,对早期预防DVT形成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术 深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通道在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伟俊 陈旭哲 曾机灿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研究绿色通道在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案划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救治方案,观察组... 目的:研究绿色通道在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例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救治方案划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应用常规救治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绿色通道救治方案,对两组患者救治所需时间、救治生存情况及感染率、血红蛋白与收缩压、输血量、救治前后昏迷情况及生存质量、救治满意度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观察组急诊室滞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出急诊室到手术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救治存活率、实施绿色通道后血红蛋白与收缩压均比对照组更高,而输血量、感染率及死亡率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绿色通道用于多发伤伴严重骨盆骨折抢救中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严重骨盆骨折 绿色通道抢救 救治时间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手术对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伟俊 柯佳捷 曾机灿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55例,以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28例,损伤控制性手...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性手术对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55例,以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治疗)和研究组(28例,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输血量及死亡率降低,确定性手术用时、体温恢复时间均缩短(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患者Majeed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96%(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63%(P<0.05)。结论针对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更符合临床治疗的特点,可降低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损伤控制性手术 多发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2008~2012年无偿献血者HIV筛查与确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伟俊 王雷 +1 位作者 刘品霞 章晓冬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22-1023,共2页
目的调查宿迁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了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151 447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IV初筛,对单侧有阳性的标本作双孔复检,复检只要有1孔呈有阳性者即送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 目的调查宿迁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为无偿献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了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151 447份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IV初筛,对单侧有阳性的标本作双孔复检,复检只要有1孔呈有阳性者即送HIV确证实验室确认。结果初筛抗-HIV阳性共计207例,确认阳性12例,不确定14例,其余为阴性;HIV的感染为7.92/10万,年份间标本数与确认阳性数间比较:χ2=371384,P<0.05;<25岁未婚青年男性感染较明显;WB确证试验中各条带均可或大部分显现。结论随着每年供血量的增加,本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者有逐年上升趋势,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应加大宣传、教育、排查和检测的力度和方式,确保血液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无偿献血 WB带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伟俊 崔名花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82-483,共2页
目的 了解宿迁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招募合格献血者、保障血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5年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无偿献血共250 709人次,检出HIV感染28人,检出率为11.1/10万... 目的 了解宿迁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招募合格献血者、保障血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5年献血者HIV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无偿献血共250 709人次,检出HIV感染28人,检出率为11.1/10万。18-25岁组检出率最高为18.63/10万;感染者均为男性,文化程度偏低,职业主要为工人,也发现学生感染者。结论 宿迁市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者分布偏向于年轻、低学历、普通职业人群。应加强HIV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减少和防止感染扩散,同时采取更加先进的HIV检测技术以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艾滋病 无偿献血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1年湛江市农科所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14
作者 蔡伟俊 汪云 +2 位作者 宋珠文 刘福业 陈勇生 《甘蔗糖业》 2013年第1期6-9,共4页
2010~2011 2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粤甘26号和粤甘24号增产、增糖显著或极显著,居参试品种前2位,它们农艺性状好,前者宿根性能中等,后者宿根性较强,均属早熟高糖性能突出的品种;其余品种表现不一。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波 刘海波 +11 位作者 蒋昵真 张立波 赵艳梅 金一明 许友山 濮云峰 徐志华 徐长根 张冬民 蔡伟俊 王克成 范恩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运行现状,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由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检验专业委员会制订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2019年-2021年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的血液检测样本量、人力资源配置等数据... 目的了解江苏省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运行现状,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由江苏省输血协会血液检验专业委员会制订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2019年-2021年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的血液检测样本量、人力资源配置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的血液检测样本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学样本、核酸样本的上升幅度分别为8.75%、8.38%。工作人员以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92.90%)为主,中、高级人才占比为68.86%,在编人员占84.15%。3家实验室通过了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占21.43%。结论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血液检测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水平总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实验室存在人员编制比例偏低、中级和高级人才占比偏低、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采供血机构需加快出台人员编制文件,明确人员配备标准,优化岗位设置,提升在编人员比例,妥善解决同工同酬问题,以确保采供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采供血机构 血液检测实验室 检测样本 人力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 血液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鸿博 蔡伟俊 +3 位作者 谢雨彤 邓权清 陈健文 沈万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58,共8页
【目的】探究甘蔗10个优良新品系的抗旱性能,为抗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测定甘蔗伸长初期的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究甘蔗10个优良新品系的抗旱性能,为抗旱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人工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测定甘蔗伸长初期的根系活力,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8项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甘蔗伸长初期的抗旱性。【结果】受干旱胁迫后,甘蔗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含量升高,叶片SOD、POD、CAT活性增强。聚类分析将包括对照品种ROC22在内的11个甘蔗品系分成抗旱性强、中度抗旱和抗旱性弱3类。抗旱性强的新品系为A6-13115和A3-1320,中度抗旱的新品系为A13-1396和A6-13122,抗旱性弱的新品系为A6-13111、A11-1390、A1-1305、A7-13120、A7-13104和A4-1316。【结论】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提高甘蔗抗旱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甘蔗新品系A6-13115和A3-13120抗旱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生理响应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系对甘蔗黑穗病菌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鸿博 谢雨彤 +3 位作者 蔡伟俊 邓权清 陈健文 沈万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本研究采用浸渍接种和注射接种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和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育成的2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浸渍接种鉴定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中,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13177’(HR)和‘13113’(M... 本研究采用浸渍接种和注射接种方法,对华南农业大学和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育成的20个甘蔗新品系进行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浸渍接种鉴定的10个甘蔗新品系中,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13177’(HR)和‘13113’(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的有8个,占80%。经3个不同致病力菌株注射接种鉴定的10个供试甘蔗新品系中,对Ss16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供试品系有3个,分别为‘A6-13111’(HR)、‘A6-13115’(HR)和‘A13-1396’(MR),占供试品系的30%,中感及以下有7个,占70%;对Ss25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1个,为‘A6-13111’(HR),占供试品系的10%,中感及以下有9个,占90%;对Ss47菌株抗性水平达中抗及以上的品系有2个,分别为‘A3-1320’(HR)和‘A6-13111’(MR),占供试品系的20%,抗性水平为中感及以下有8个,占80%。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甘蔗新品系‘A6-13111’和‘13117’对甘蔗黑穗病具有良好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系 黑穗病 浸渍与注射接种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伟俊 梁土寿 +2 位作者 黄胜 苏岳平 陈余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50-51,共2页
对2015—2016年参加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在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试点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农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甘48号、粤甘49号、海蔗22号和粤引11号,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品... 对2015—2016年参加广东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7个品种(系)在湛江市农业科学院试点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农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有粤甘48号、粤甘49号、海蔗22号和粤引11号,其蔗茎产量、含糖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ROC22,可考虑在湛江周边糖厂蔗区扩大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区域试验 评价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冬文 林少胜 蔡伟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6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之分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分为对...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将之分为观察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IB和D-D水平,同时根据彩超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DVT组8例和非DVT组52例,同样比较两组FIB和D-D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FIB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VT组与非DVT组术前FIB和D-D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DVT组各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0.05)。结论 FIB和D-D是检测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指标,对预防及治疗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下肢骨折 手术 深静脉血栓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迁市2010~2014年无偿献血血液不合格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雷 蔡伟俊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4期342-343,共2页
目的分析本市血液不合格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报废率。方法对2010~2014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本站采集制备血液570 180U,其中不合格血液30 206U,占5.30%;因检验因素报废血液21 404U,占3.75%,其中丙氨酸... 目的分析本市血液不合格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报废率。方法对2010~2014年血液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本站采集制备血液570 180U,其中不合格血液30 206U,占5.30%;因检验因素报废血液21 404U,占3.75%,其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率最高;非检验项目因素报废血液8 802U,占1.54%,其中脂浆不合格率是主要原因。结论本市ALT不合格率最高,脂浆第2,血站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健康征询和初筛工作,强化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有效降低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