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127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蔡亭 李东冰 +8 位作者 李权 吴丹明 纪太军 张丽 周海祥 谭敬范 王占军 葛强 李华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8-949,共2页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 肠内容物 治疗困难 对症治疗 临床研究 便秘患者 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苦荞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蔡亭 汪丽萍 +5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刘艳香 吴娜娜 林亲录 谭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99,106,共6页
为评价超微粉碎对苦荞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Na NO2-Al(NO3)3法、Folin-Ciocalteu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粒径苦荞微粉中黄酮、酚与芦丁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清除法、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评价其抗氧... 为评价超微粉碎对苦荞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Na NO2-Al(NO3)3法、Folin-Ciocalteu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粒径苦荞微粉中黄酮、酚与芦丁的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清除法、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评价其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酚、黄酮、芦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微粉化程度的增加,黄酮、酚、芦丁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但减弱幅度较小,且微粉化程度较高时能较好的保留与提高多酚含量及增加抗氧化活性,对结合态芦丁含量影响不显著;苦荞粉中酚、黄酮、芦丁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超微粉碎是一种有效提升苦荞加工食用品质,释放苦荞多酚类植物活性成分的较好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超微粉碎 黄酮 多酚 芦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加工对小米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蔡亭 汪丽萍 +5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刘艳香 吴娜娜 林亲录 谭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02-106,共5页
研究了挤压加工温度、螺杆转数、物料含水量变化对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形式和抗氧化功能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挤压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挤压温度、螺杆转数、物料含水量变化对小米中... 研究了挤压加工温度、螺杆转数、物料含水量变化对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形式和抗氧化功能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挤压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挤压温度、螺杆转数、物料含水量变化对小米中多酚类物质含量、存在形式以及抗氧化功能存在显著性影响,其中游离黄酮含量受温度影响较小,螺杆转数的变化对结合酚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小米中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总体而言,挤压加工有利于保留小米中的多酚类物质,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挤压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出血及脱出13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亭 李东冰 +1 位作者 谢振年 苗春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X期162-162,共1页
痔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Ⅲ~Ⅳ度痔经常出血、疼痛和脱垂,使患者坐立不安,带来很大痛苦,出血和脱垂是痔的两个主要症状。我们于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以下简称铜离子)治疗1350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取得了良... 痔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Ⅲ~Ⅳ度痔经常出血、疼痛和脱垂,使患者坐立不安,带来很大痛苦,出血和脱垂是痔的两个主要症状。我们于2001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以下简称铜离子)治疗1350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电化学治疗 痔出血 痔脱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泡时间对绿豆浸泡液中多酚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蔡亭 汪丽萍 +4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刘艳香 吴娜娜 谭斌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浸泡液中多酚、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在4~12h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浸泡液中多酚... 研究了不同浸泡时间对绿豆浸泡液中多酚、黄酮、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析了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浸泡时间在4~12h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浸泡液中多酚、黄酮含量显著增加,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增强,浸泡12 h后,增长趋势渐缓;总抗氧化能力在4~8h内,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快速增大,之后保持缓慢增长,24 h时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大;多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浸泡时间 多酚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加工方式对其生理活性物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蔡亭 汪丽萍 +5 位作者 刘明 田晓红 刘艳香 吴娜娜 林亲录 谭斌 《粮油食品科技》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谷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不仅给人体提供了必需的大量营养素与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还提供了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谷物的加工方式对其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蒸煮、焙烤、... 谷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不仅给人体提供了必需的大量营养素与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还提供了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谷物的加工方式对其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蒸煮、焙烤、挤压加工、超微粉碎四个方面综述了不同加工方式对谷物中不同形态的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功能特性影响研究进展,以期指导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为人们的科学合理膳食与谷物加工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加工方式 生理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医学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研究
7
作者 蔡亭 蒋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2-173,共2页
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传输缓慢、肠内容物通过时间延长而导致的便秘。笔者于2009年至2011年对226例慢传输型便秘病例进行了临床研究,其中113例使用穴位强化埋线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穴位湿化埋线 传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东冰 谭敬范 +7 位作者 李华山 李权 吴丹明 纪太军 周爱生 蔡亭 张丽 周海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00-602,共3页
目的 :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埋线方法 ,对照组口服中药四磨汤治疗。每天记录排便时间及排便量 ,随访 3个月。结果 :观察组 87例中 81例治疗后排便均有改善 (93 ... 目的 :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埋线方法 ,对照组口服中药四磨汤治疗。每天记录排便时间及排便量 ,随访 3个月。结果 :观察组 87例中 81例治疗后排便均有改善 (93 1% ) ,于第 1次排便后即可通畅排便 ,排便次数≥ 1次 / 2天 ,治愈 6 8例 (78 2 % )。对照组 94例服药期间 93例可较正常排便 (排便次数≥ 1次/ 2天 ) ,但停药后 7天内 6 6例逐渐恢复至治疗前情况 ,其余病例 15天内除 1例外亦均恢复到治疗前情况 ,有效率 (1 1% ) ;显效及治愈数为 0。结论 :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前 排便 穴位埋线 慢传输型便秘 对照组 治愈 观察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强化埋线配合肛门局部手术治疗便秘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东冰 谭敬范 +7 位作者 苗春红 秦澎拜 李权 吴丹明 蔡亭 谢振年 周海祥 张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通过穴位强化埋线法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采用分层对照的方法将310例便秘患者分为5组:观察1组(慢传输型62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强化埋线方法,观察2组(混合型62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配... 目的通过穴位强化埋线法寻找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或混合型便秘的最佳疗法。方法采用分层对照的方法将310例便秘患者分为5组:观察1组(慢传输型62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强化埋线方法,观察2组(混合型62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配合肛门局部手术;对照1组(慢传输型62例)口服中药四磨汤2周,对照2组(混合型62例)口服中药四磨汤2周,对照3组(混合型62例)单纯实施肛门局部手术。每天记录患者排便情况,治疗前后均进行胃肠通过实验(GITT)检查;于治疗后1、3、6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观察1、2组124例中治愈(治疗5天可排便并≥1次/3天,症状消失,GITT正常,持续>6个月)52例(41.9%),大便基本正常;显效(治疗5天可排便并≥1次/3天,持续1~6个月)5例(4.0%),有时有排便不尽感。对照1、2组无显效及治愈病例。对照3组显效8例,无治愈病例。结论穴位强化埋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简便易行,配合肛门局部手术可治疗混合型便秘,其临床疗效比较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穴位 埋线 局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痔患者手术中应用麻仁软胶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东冰 郝丽丽 +5 位作者 谢振年 王芳丽 李权 蔡亭 周海祥 曹威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710-4711,共2页
痔患者中混合痔患者约占65.9%。脱垂、出血、疼痛是痔的主要症状。痔的治疗方法较多,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曾经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方法虽然手术简单、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剧烈、创面愈合慢、住院时间长及可能产生肛... 痔患者中混合痔患者约占65.9%。脱垂、出血、疼痛是痔的主要症状。痔的治疗方法较多,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曾经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方法虽然手术简单、疗效确切,但术后疼痛剧烈、创面愈合慢、住院时间长及可能产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影响肛门的精细控便、排便能力,且对患者耐受力要求较高,年老、体弱、合并重症患者无法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出血 PPH手术 痔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混合痔1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5 位作者 蔡亭 王芳丽 曹威崴 贾小强 郝丽丽 李友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出血治愈98.8%,显效1.2%。局部痔脱出中,脱出治愈99.0%。显效1.0%。痔环形脱... 目的:观察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混合痔。结果:出血治愈98.8%,显效1.2%。局部痔脱出中,脱出治愈99.0%。显效1.0%。痔环形脱出治愈94.4%,显效5.6%。结论:外痔切除缝合加铜离子电化学疗法适合于治疗痔出血和痔脱出,术后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铜离子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痔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东冰 李权 +3 位作者 蔡亭 张丽 周海祥 苗春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出血或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内痔及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铜离子并与外痔切除或局部外剥内扎手术相结合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内痔及混合痔。结果:出血全部治愈,脱出内痔二期治愈率90.9%,显效9.1%,三期... 目的:观察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以痔出血或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的内痔及混合痔疗效。方法:利用铜离子并与外痔切除或局部外剥内扎手术相结合治疗以痔脱出为主的内痔及混合痔。结果:出血全部治愈,脱出内痔二期治愈率90.9%,显效9.1%,三期治愈率57.1%。结论:铜离子可以治愈全部的痔出血,而术后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铜离子 电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振年 王芳丽 +5 位作者 李东冰 贾小强 蔡亭 智建文 郝丽丽 李有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中央随机数字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04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照组(104例)采用口服麻仁软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症状积分、标志物残...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中央随机数字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104例)采用穴位强化埋线疗法,对照组(104例)采用口服麻仁软胶囊,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症状积分、标志物残留情况,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标志物残留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标志物残留数目减少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依据相关中医外治法理论,结合现代操作手段,能明显改善便秘的临床症状,促进肠蠕动,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方法,操作简单,痛苦小,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强化埋线 慢传输型 便秘 微创 中医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4 位作者 苗春红 李权 蔡亭 周海祥 张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2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以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治愈率78.1%;好转7例,有效率100%。治疗后临床各主要症状及... 目的观察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以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位进行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例。结果痊愈25例,治愈率78.1%;好转7例,有效率100%。治疗后临床各主要症状及肠黏膜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简便易行,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埋线 羊肠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切除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脱垂性痔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东冰 谭竟范 +4 位作者 李华山 李权 蔡亭 周海祥 张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对痔切除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手术在治疗混合痔环状脱垂或内痔环状脱垂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9月西苑医院收治的832例经内镜确诊为内痔及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PH组:混合痔247例,... 目的对痔切除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传统手术在治疗混合痔环状脱垂或内痔环状脱垂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9月西苑医院收治的832例经内镜确诊为内痔及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PPH组:混合痔247例,治愈228例(92.3%),显效19例(7.7%);内痔168例均治愈(100%);术后发生大出血2例(0.5%),住院时间3.1~6.3d,无一例创面感染。传统手术组:混合痔229例中治愈215例(93.9%),显效14例(6.1%);内痔188例中治愈175例(93.1%),显效13例(6.9%);术后发生出血3例,肛管狭窄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住院时间26.2~27.1d。结论对环形脱垂的痔,采用PPH手术并与外痔切除或外剥内扎方法相结合,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切除吻合器 脱垂性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7 位作者 蔡亭 王芳丽 曹威崴 贾小强 苗春红 秦彭湃 郝丽丽 李友峰 《北京中医药》 201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通过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配合外痔切除术(简称外切术)、外剥内扎术分别进行比较,评价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CTCI)配合外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混合痔伴有出血的住院患者213例,分为治疗组及2个对照组,每组71例,... 目的通过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配合外痔切除术(简称外切术)、外剥内扎术分别进行比较,评价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CTCI)配合外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为混合痔伴有出血的住院患者213例,分为治疗组及2个对照组,每组71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采用ECTCI加外切术治疗,2个对照组分别采用PPH术配合外切术以及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在止血、疼痛、影响工作时间、患者耐受程度、花费等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CTCI加外切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出血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痔切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66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振年 李东冰 +2 位作者 苗春红 李权 蔡亭 《陕西中医》 2009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66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强化埋线的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诊断的患者66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强化埋线的疗法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1个、3个、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34%、74.24%及71.21%。2、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前后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各主症均有明显改善(P<0.05)。3、肠镜镜像积分比较:治疗后三个时期肠镜镜像积分比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通过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来调理免疫功能,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穴位疗法埋线 大肠俞穴 天枢 足三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治疗蹄鉄形高位肛瘘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4 位作者 王芳丽 蔡亭 贾小强 曹威巍 郝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既能治愈马蹄形高位肛瘘又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括约肌和肛门皮肤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94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在肛门控便能力、痊愈、愈合... 目的:探讨既能治愈马蹄形高位肛瘘又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括约肌和肛门皮肤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94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在肛门控便能力、痊愈、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0.05)。结论: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既能保证必要的显露,又避免了瘘道的大范围切开,维护了括约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括约肌保护 大便失禁 切开挂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直肠脱垂3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4 位作者 王芳丽 李权 蔡亭 周海祥 侯新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82-583,共2页
目的:观察直肠脱垂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长度小于15cm的直肠脱垂,采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脱垂部分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诊超过12个月者16例,15例随诊超过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 目的:观察直肠脱垂经肛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长度小于15cm的直肠脱垂,采用吻合器经肛门行直肠脱垂部分切除吻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诊超过12个月者16例,15例随诊超过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经肛门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吻合术,适合Ⅰ、Ⅱ、Ⅲ度直肠脱垂以及年迈和全身状况不佳的病人,消除了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脱垂 手术方式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各类吻合器实施PPH手术治疗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东冰 谭竟范 +3 位作者 李权 蔡亭 周海祥 张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比较利用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环状脱出或内痔环状脱出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使用PPH吻合器与外痔切除或局部外剥内扎手术相结合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部分合并痔出血)的共1045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对照组417例采用外剥内扎... 目的比较利用PPH手术治疗混合痔环状脱出或内痔环状脱出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使用PPH吻合器与外痔切除或局部外剥内扎手术相结合治疗以痔脱出为主要症状(部分合并痔出血)的共1045例内痔及混合痔患者,对照组417例采用外剥内扎手术。结果观察组混合痔621例中,治愈率97.1%;424例内痔全部治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38%。对照组的混合痔与观察组近似,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内痔的治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对痔的环形脱出,使用PPH手术并与外痔切除或外剥内扎方法相结合,明显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吻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