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蛋白血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兰怡昕 邱小芩 +4 位作者 黄兰青 韦晓静 韩瑞林 姜晓冬 蓝春晗 《内科》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低蛋白血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总蛋白情况,将其分为低蛋白血症组(n=58)和非低蛋白血症组(n=14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应用...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低蛋白血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7例老年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总蛋白情况,将其分为低蛋白血症组(n=58)和非低蛋白血症组(n=14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CHF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为28.0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有原发冠心病(OR=3.292)、血清白蛋白<35 g/L(OR=7.597)和血清钙<2 mmol/L(OR=9.603)均是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常合并低蛋白血症,原发冠心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钙水平低均是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低蛋白血症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移动医疗App接受意愿低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蓝春晗 邱小芩 +2 位作者 沈茂 肖熙 李金莲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2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移动医疗应用程序(App)接受意愿低患者使用过程的真实感受及放弃使用的原因,为进一步改进心力衰竭移动医疗App及改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中途停用心力衰竭移动医疗App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移动医疗应用程序(App)接受意愿低患者使用过程的真实感受及放弃使用的原因,为进一步改进心力衰竭移动医疗App及改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中途停用心力衰竭移动医疗App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析出社会人口学特征、个人创新性特征、感知易用性不强、感知有用性有限、存在负性心理体验影响使用意愿五大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定期审视与检验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移动医疗App的感受,从系统操作、界面设计、信息支持等方面改善用户体验,提高移动医疗App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强化患者健康教育,以提高使用意愿,更好地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移动医疗的院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移动医疗 应用程序 接受意愿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蓝春晗 邱小芩 +7 位作者 金献萍 姜晓冬 刘伶 许能文 李金莲 肖熙 沈茂 李金华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7期2138-2142,共5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的院外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在心力衰竭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实施常规的院外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观察两组患者1年后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事件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指数量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具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分组与时间具有交互效应(均P<0.05);观察组因心力衰竭的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护士主导的管理模式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主导 心力衰竭 管理 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下床对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金献萍 贾赟丽 +4 位作者 蓝春晗 姜晓冬 胡昌兴 莫春华 覃丽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9期1736-173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28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术后卧床24h;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卧6h后在护士的指导、协助下,下床活动。结果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伤口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腰背酸痛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轻(P<0.05),排尿、排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固定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h下床活动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固定电极 起搏器 下床活动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搏器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赟丽 金献萍 +1 位作者 蓝春晗 邱小芩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3期2127-2129,共3页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日臻成熟,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起搏器植入术后要求长时间卧床,以避免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的广泛应用,起搏器的治疗已日臻成熟,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晚期心力衰竭及心肌病等的重要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起搏器植入术后要求长时间卧床,以避免电极移位、出血和血肿等并发症,但长时间卧床易导致患者舒适度下降。为保证术后患者的舒适,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术后的卧床时间、体位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就起搏器植入术后卧床时间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植入 卧床时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贾赟丽 蓝春晗 金献萍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673-167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 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28例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术后卧床24 h,观察组术后6 h由护士指导、协助坐起并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 h下床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228例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按手术单双日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术后卧床24 h,观察组术后6 h由护士指导、协助坐起并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电极脱位、囊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困难、排便困难比例较对照组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腰背酸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螺旋电极起搏器植入术后6 h下床活动安全、可行,不增加并发症发生,能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植入术 螺旋电极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金献萍 贾赟丽 +4 位作者 姜晓冬 刘志娟 李金莲 蒋彩霞 蓝春晗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9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将2012年11月-2014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入院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将2012年11月-2014年5月入院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患者出院时填写个人健康档案,并按照个人健康档案的内容进行电话随访,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定量法评价两组患者前后两次冠脉造影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首次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再次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较首次高,两次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冠脉狭窄发展程度慢,两次冠脉造影Gensini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延缓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病变 冠脉狭窄程度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邱小芩 蓝春晗 《内科》 2017年第6期776-779,共4页
移动健康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移动健康在慢性病管理中,在慢性病特征性指标、治疗依从性、症状自评及控制、健康知识等多个方面,其优越的管理效果都得到了证实。本文就移动健康的概念与内涵、应用背景、实... 移动健康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医疗和健康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移动健康在慢性病管理中,在慢性病特征性指标、治疗依从性、症状自评及控制、健康知识等多个方面,其优越的管理效果都得到了证实。本文就移动健康的概念与内涵、应用背景、实际应用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综述,对移动健康在慢性心力衰竭院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移动健康 健康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健康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黄兰青 邱小芩 +6 位作者 黄彩献 刘伶 姜晓冬 韩瑞林 兰怡昕 蓝春晗 韦晓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理论的移动健康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4例经治疗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 目的探讨基于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理论的移动健康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居家容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4例经治疗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理论的移动健康干预。结果对照组120例、试验组123例完成研究,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干体质量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理论的移动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体质量达标率和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移动健康干预 心力衰竭自我护理理论 自我护理 容量管理 居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湿性愈合疗法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金献萍 蓝春晗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0期2262-2265,共4页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经久不愈,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如出现特...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一旦发生,经久不愈,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如出现特大压疮还常久治不愈,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湿性愈合疗法,作为一种新理念、新方法,该疗法在压疮的局部护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湿性愈合疗法是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工作量 愈合疗法 压疮 湿性 局部组织 血液循环障碍 久治不愈 压力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兰怡昕 邱小芩 +5 位作者 黄兰青 韦晓静 韩瑞林 彭婉琳 姜晓冬 蓝春晗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355例,按照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24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构建并验证其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355例,按照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249例和内部验证组106例。选取2023年6—8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CHF患者60例为外部验证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建模组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拟合程度,采用ROC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是否发生低蛋白血症,将建模组老年CHF患者分为非低蛋白血症亚组133例和低蛋白血症亚组116例。两组BMI、住院时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冠心病发生率、合并水肿者占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利尿剂口服频率、强心药口服频率、血清钙、总胆红素、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计数异常者占比、C反应蛋白、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合并水肿、总胆红素、血浆D-二聚体、红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是建模组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中的拟合情况较好(χ^(2)值分别为4.416、7.671、5.812,P值分别为0.818、0.715、0.34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内部验证组、外部验证组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AUC分别为0.808[95%CI(0.755~0.862)]、0.702[95%CI(0.596~0.808)]、0.748[95%CI(0.545~0.951)]。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合并水肿、总胆红素≥26μmol/L、血浆D-二聚体≥0.5 mg/L、红细胞计数异常、C反应蛋白≥8 mg/L是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拟合情况较好,且其对老年CHF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低蛋白血症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程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邱小芩 黄彩献 +3 位作者 傅桂芬 蓝春晗 卢志红 施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的应用程序,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构建由患者版手机端、医护版手机端和电脑版管理端组成的“心管家”应用程序,应用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的应用程序,并验证其应用价值。方法构建由患者版手机端、医护版手机端和电脑版管理端组成的“心管家”应用程序,应用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150例CHF患者的院外健康管理。将出院的15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在常规院外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管家”应用程序的院外健康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外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6 min步行距离、1年后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无事件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6 min步行距离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除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时间点各指标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低于对照组(χ^(2)=4.298,P=0.038),无事件存活率高于对照组(χ^(2)=8.912,P=0.003)。结论“心管家”应用程序能为CHF患者提供科学、高效的延续护理,实现智能化的院外健康管理,有效提高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院外健康管理 应用程序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延续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