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脉冲超硬X射线产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3 位作者 王亮平 林东生 丛培天 梁天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分析了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轫致辐射产生强脉冲超硬X射线的几种主要技术途径的特点,以及提高超硬X射线产额的方法;利用MCNP软件计算了电子能量在0.4~1.4 MeV范围内,超硬X射线产生效率与钽辐射转换靶厚度的关系曲线;介绍了在'强光一... 分析了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轫致辐射产生强脉冲超硬X射线的几种主要技术途径的特点,以及提高超硬X射线产额的方法;利用MCNP软件计算了电子能量在0.4~1.4 MeV范围内,超硬X射线产生效率与钽辐射转换靶厚度的关系曲线;介绍了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开展产生强脉冲超硬X射线实验方法与实验结果,获得了3种强脉冲超硬X射线:脉冲宽度约35 ns,输出窗面积约50 cm2,能量密度为5~7 J/cm2;脉冲宽度约35 ns,输出窗面积约50 cm2,能量密度为12 J/cm2;脉冲宽度约35 ns,输出窗面积约500 cm2,能量密度为1 J/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X射线 强流脉冲电子束 轫致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脉冲高阻抗强流电子束二极管 被引量:6
2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3 位作者 曾正中 王亮平 丛培天 梁天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功率系统;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轴向绝缘高阻抗电子束二极管的管绝缘体和真空磁绝缘传输线的结构与绝缘性能;阐述了二极管工作阻抗和阴阳极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设计参数。实验研究表明:二极管电压0.75...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功率系统;分析了强光一号加速器长脉冲轴向绝缘高阻抗电子束二极管的管绝缘体和真空磁绝缘传输线的结构与绝缘性能;阐述了二极管工作阻抗和阴阳极的设计原则,给出了设计参数。实验研究表明:二极管电压0.75~2.6MV,电流65~85kA,电压幅值对应的工作阻抗14~44Ω,输出轫致辐射脉冲宽度100~400ns,100cm2输出窗口的轫致辐射剂量率108~2×109G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冲 高阻抗 电子束二极管 真空磁绝缘传输线 轫致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脉冲高剂量率γ射线源技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3 位作者 曾正中 丛培天 王亮平 梁天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5-598,共4页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宽度约20ns的高剂量率脉冲γ射线的工作过程;分析了短脉冲γ射线源二极管的管绝缘体和真空磁绝缘传输线的结构与绝缘性能;说明了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工作特性;阐述了二极管工作阻抗和阴阳极的设计原则与设...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产生宽度约20ns的高剂量率脉冲γ射线的工作过程;分析了短脉冲γ射线源二极管的管绝缘体和真空磁绝缘传输线的结构与绝缘性能;说明了等离子体断路开关的工作特性;阐述了二极管工作阻抗和阴阳极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参数。给出了不同短脉冲γ射线源的实验结果,得到了3种辐射参数:脉冲宽度约20ns,辐射面积为2, 30和100cm2 时,相应的辐射剂量率为1011, 0. 7×1011和1010 G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脉冲γ射线 等离子体断路开关 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Z箍缩产生keV级特征X射线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7 位作者 曾正中 王亮平 丛培天 黄涛 张信军 吴刚 郭宁 韩娟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1-986,共6页
分析了高功率Z箍缩产生keV级特征X射线辐射的物理机理和用于计算等离子体K层辐射二能级模型,给出了采用二能级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描述了强光一号装置驱动Z箍缩负载的脉冲功率源特性参数,介绍了所设计研制的双层喷Ne气和双层铝丝阵... 分析了高功率Z箍缩产生keV级特征X射线辐射的物理机理和用于计算等离子体K层辐射二能级模型,给出了采用二能级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描述了强光一号装置驱动Z箍缩负载的脉冲功率源特性参数,介绍了所设计研制的双层喷Ne气和双层铝丝阵两类Z箍缩负载的结构与参数,并对下一步拟开展的实验研究工作进行了说明。利用特制真空X射线二极管测量了强光一号双层喷氖气Z箍缩实验产生的X射线波形,实验结果表明,当气室内初始气压在0.8 MPa时,喷Ne气Z箍缩可获得较好的keV量级的X射线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Z箍缩 特征X射线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二能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台变脉宽MV级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4
5
作者 蒯斌 曾正中 +2 位作者 邱爱慈 梁天学 丛培天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28-29,共2页
介绍了一台脉冲宽度在 10 0~ 4 0 0 ns可调、电压幅值 2~ 3MV的高压脉冲发生器 。
关键词 变脉宽 辐射模拟 高电压脉冲发生器 电爆炸断路开关 核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强流箍缩电子束二极管的3阶段电子束流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2 位作者 王亮平 丛培天 梁天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在顺位流模型与"4阶段"粒子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100ns/MA级电子束流的低阻抗强箍缩二极管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式。在这种理论分析模式中,将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情况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成非箍缩电子流、弱箍缩电...  在顺位流模型与"4阶段"粒子流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100ns/MA级电子束流的低阻抗强箍缩二极管物理过程的理论模式。在这种理论分析模式中,将电子和离子的流动情况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分成非箍缩电子流、弱箍缩电子流、强箍缩电子流3个不同的阶段,分别结合聚焦流和顺位流模型对各个阶段特性进行估算。利用KARATPIC数值模拟软件并结合"强光一号"加速器的工作状态,对该类型二极管中电子束的流动过程作了数值模拟,并在"强光一号"加速器上开展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所提出的新的理论分析模式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抗强流箍缩电子束二极管 顺位流模型 理论分析模式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强光一号”驱动Z箍缩负载电流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蒯斌 邱爱慈 +3 位作者 王亮平 丛培天 梁天学 盖同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8期939-941,共3页
“强光一号”加速器是目前国内输出功率最大的一台组合式多用途高功率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在该加速器上开展高功率Z箍缩产生X射线的技术研究时,需要调整提高“强光一号”驱动电流。主要介绍提高“强光一号”加速器输出电流的理论与... “强光一号”加速器是目前国内输出功率最大的一台组合式多用途高功率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在该加速器上开展高功率Z箍缩产生X射线的技术研究时,需要调整提高“强光一号”驱动电流。主要介绍提高“强光一号”加速器输出电流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建立了计算模拟加速器工作过程的电路模拟程序,并在模拟计算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在短路电感15nH真空负载上获得了脉冲前沿小于100ns,峰值约3.0MA的脉冲电流,在优化设计的Z箍缩负载上得到了脉冲前沿小于100ns,峰值约2.2MA的脉冲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加速器 高功率Z箍缩X射线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pinch X射线时间分辨多幅图像诊断系统 被引量:16
8
作者 邱孟通 吕敏 +9 位作者 王奎禄 黑东炜 邱爱慈 曾正中 杜继业 蒯斌 袁媛 田慧 孙凤荣 罗建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介绍了为"强光一号"设计的ns级时间分辨软X射线多幅图像诊断系统,分析了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给出并分析了利用该系统诊断"强光一号"高功率脉冲Z pinch等离子体辐射源的最新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Z-PINCH X射线时间分辨多幅图像诊断系统 分幅相机 等离子体诊断 软X射线 Z箍缩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Z箍缩短脉冲大电流驱动源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凤举 邱爱慈 +3 位作者 曾正中 曾江涛 蒯斌 杨海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3-520,共8页
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产额(high yield,HY)要求脉冲驱动电流峰值达到约60 MA,采用类似SATURN和Z装置等传统的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流,从装置造价、结构复杂性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看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的短脉冲... 实现惯性约束聚变(ICF)和高产额(high yield,HY)要求脉冲驱动电流峰值达到约60 MA,采用类似SATURN和Z装置等传统的技术途径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流,从装置造价、结构复杂性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看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需要发展新的短脉冲大电流驱动源技术,解决快Z箍缩技术发展的瓶颈。概述了国际上快Z箍缩驱动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介绍了有代表性的ICF/HY等离子体辐射源(plasma ra-diation source简称PRS)或威胁级大型X射线模拟源初步概念设计、拟采用的技术途径,如俄罗斯大电流所(HCEI)基于FLTD(fast linear transformer driver)技术的直接驱动源、美国基于FLTD的新SATURN驱动源和基于FMG(fast Marx generator)技术的快Z箍缩驱动源,提出了快Z箍缩直接驱动源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Z箍缩 脉冲功率源 加速器 短脉冲FLTD 短脉冲FMG 磁绝缘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ns直线型脉冲变压器模块仿真及初步试验 被引量:14
10
作者 梁天学 孙凤举 +4 位作者 邱爱慈 蒯斌 孙才新 张众 曾江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21,共4页
短脉冲直线型脉冲变压器(LTD)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驱动源新技术,LTD模块化后可方便地串、并联使用。为了紧跟国际上短脉冲LTD技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介绍了LTD的基本原理后根据国内脉冲电容器、高频磁芯和绝缘子的技术水平... 短脉冲直线型脉冲变压器(LTD)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脉冲功率驱动源新技术,LTD模块化后可方便地串、并联使用。为了紧跟国际上短脉冲LTD技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介绍了LTD的基本原理后根据国内脉冲电容器、高频磁芯和绝缘子的技术水平,提出了一种电流上升时间约100ns、电流峰值约100kA的一级LTD模块的技术方案;重点介绍了设计模块的结构及磁芯材料的选取;利用通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建立了相应的模拟电路模型,并计算了输出参数;在充电±35kV时对设计方案进行的一路单元初步实验中得到短路电流幅值7kA,上升时间(10%~90%)约86ns,单个回路电感约270nH。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案能达到预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LTD 磁感应技术 快脉冲 直接驱动 高功率 高频磁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一号Z箍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邱爱慈 蒯斌 +2 位作者 王亮平 吴刚 丛培天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61-1772,共12页
在强光一号装置驱动电流峰值1.4-2.1 MA、上升时间80-100 ns条件下,研究了喷Kr气、喷Ne气、W丝阵和Al丝阵负载Z箍缩等离子体的辐射特性和聚爆过程。实验研究中,用分压器和两个罗戈夫斯基线圈分别测量二极管的电压和流过负载的电流波形,... 在强光一号装置驱动电流峰值1.4-2.1 MA、上升时间80-100 ns条件下,研究了喷Kr气、喷Ne气、W丝阵和Al丝阵负载Z箍缩等离子体的辐射特性和聚爆过程。实验研究中,用分压器和两个罗戈夫斯基线圈分别测量二极管的电压和流过负载的电流波形,用过滤型X射线二极管和100-1 400 eV平能谱响应闪烁探测器测量X射线时间谱,用镍薄膜量热计测量X射线总能量,用纳秒时间分辨软X射线图像诊断系统记录了Z箍缩的聚爆过程,用时空分辨的椭圆弯晶谱仪诊断了Z箍缩等离子体产生的keV级特征X射线的能谱分布。其中,喷Kr气负载的X射线辐射总能量大于60 kJ,峰值功率约1.7 TW,总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3%;W丝阵负载的辐射总能量大于30 kJ,峰值功率约1.30 TW,总能量转换效率约为12.5%;喷Ne气负载的keV级辐射总能量5.6 kJ,峰值功率约256 GW,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Al丝阵负载的keV级辐射总能量2.3 kJ,峰值功率约94 GW,能量转换效率可达0.8%。喷气负载在Z箍缩聚爆过程中存在“拉链”现象,丝阵负载在Z箍缩聚爆过程中存在先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脉冲功率源 喷气负载 丝阵 等离子体辐射 等离子体聚爆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耦式紫外预电离开关特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俊娜 邱爱慈 +6 位作者 蒯斌 汤俊萍 陈维青 何小平 薛斌杰 贾伟 毛从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4-998,共5页
研究了300 kV脉冲电压作用下自耦式紫外预电离开关的工作原理。为了在脉冲电压下实现开关的自耦合预电离,设计了适当的分压电路及预电离结构。模拟计算表明,分压电路参数合适时,可以实现预电离间隙与开关主间隙的击穿配合。实验结果表明... 研究了300 kV脉冲电压作用下自耦式紫外预电离开关的工作原理。为了在脉冲电压下实现开关的自耦合预电离,设计了适当的分压电路及预电离结构。模拟计算表明,分压电路参数合适时,可以实现预电离间隙与开关主间隙的击穿配合。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作用下,调节电路参数可以有效调节紫外预电离产生时刻;在适当的时刻产生紫外预电离可以有效减小开关击穿抖动;该开关在240 ns上升时间脉冲电压作用下击穿抖动可小于3 ns,在36 ns上升时间脉冲电压作用下击穿抖动可小于2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气体开关 紫外预电离 抖动 脉冲功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项新技术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永民 邱爱慈 +11 位作者 黄建军 来定国 孙风举 陈维青 任书庆 杨莉 程亮 张玉英 谢霖燊 黄勇 姚伟博 蒯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6-880,共5页
为追踪国际上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开展了水介质形成线并联技术、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技术和同步触发技术等研究。经过3维结构下电场分布的模拟计算和绝缘设计,采用3根6Ω小水线并联组成了2Ω水介质形... 为追踪国际上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方向,在"闪光二号"加速器上开展了水介质形成线并联技术、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技术和同步触发技术等研究。经过3维结构下电场分布的模拟计算和绝缘设计,采用3根6Ω小水线并联组成了2Ω水介质形成线,研制成功了作为主开关的3 MV多级多通道气体触发开关,并实现了3个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并联运行;采用工作时延446 ns的同步触发系统实现了Marx发生器与主开关的延时同步运行。真空负压下的涡流循环冲刷消除水中气泡技术应用于水介质形成线上,有效消除了并联形成线汇聚结构处的气泡,提高了加速器运行的安全性。经过调试后,加速器重新获得了稳定的运行状态,几项新技术的应用获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 水线并联 气体主开关 同步触发 MARX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薄膜量热计测量高功率Z箍缩软X射线总能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文生 何多慧 +2 位作者 邱爱慈 蒯斌 罗建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介绍一种采用脉冲恒压电源驱动的镍薄膜量热计 ,研制了测量系统和镍薄膜探测器 ,对探测器的电阻 温度特性进行了实验标定 ,该量热计已成功应用于测量“强光一号”加速器高功率Z箍缩等离子体软X射线总能量 ,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
关键词 薄膜量热计 测量 高功率Z箍缩 总能量 等离子体 软X射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压下的自击穿水介质开关击穿特性和电路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丛培天 蒯斌 +4 位作者 邱爱慈 王亮平 吴撼宇 曾正中 贾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4-1418,共5页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中两种结构的自击穿水开关,建立了简化的开关电路模型,并通过估算和Pspice模拟确定了开关的电路参数,包括电极间杂散电容、火花通道电感和火花电阻。研究表明开关导通过程中的流注电容效应可以忽略,放电通道火... 介绍了“强光一号”加速器中两种结构的自击穿水开关,建立了简化的开关电路模型,并通过估算和Pspice模拟确定了开关的电路参数,包括电极间杂散电容、火花通道电感和火花电阻。研究表明开关导通过程中的流注电容效应可以忽略,放电通道火花电感与电阻选取流注导通时刻的值,且在主放电电流传递过程中保持不变。根据实验结果,阐述了两种开关击穿的不同特点:对于局部电场增强型的球-板电极结构的主开关,可以采用J.C.Martin稍不均匀场水击穿经验公式估算临界场强;而棒-板电极结构的多针开关,适合用J.C.Martin针-板击穿模型的水击穿经验公式估算临界场强,且并联工作的9个多针开关可以同时形成独立的放电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质开关 脉冲电压 击穿特性 电路参数 “强光一号”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型变压器储存能量与磁芯和电路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凤举 邱爱慈 +3 位作者 曾江涛 曾正中 尹佳辉 蒯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4,共4页
定义了直线型变压器 (LTD)初、次级等效回路电感分别与激磁电感的比值系数。在N级模块串联LTD分别连接电容或电感负载时 ,获得了磁芯磁感应增量及单位体积传输的最大能量与磁芯和电路参数的关系。利用LTD等效电路与PSPICE程序相结合 ,... 定义了直线型变压器 (LTD)初、次级等效回路电感分别与激磁电感的比值系数。在N级模块串联LTD分别连接电容或电感负载时 ,获得了磁芯磁感应增量及单位体积传输的最大能量与磁芯和电路参数的关系。利用LTD等效电路与PSPICE程序相结合 ,计算了LTD性能 ,给出判断磁芯是否饱和的简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能量 磁芯 电路参数 直线型变压器 激磁电感 磁饱和 等效回路 等离子体辐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场畸变气体开关运行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丛培天 曾正中 +3 位作者 蒯斌 邱爱慈 梁天学 王亮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5-769,共5页
开关静态工作特性通常会随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发生某些变化。针对“强光一号”加速器工作初期、工作中后期和不稳定工作期的120只气体开关,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实验,给出了三个不同阶段直流自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根据0.08MPa下... 开关静态工作特性通常会随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发生某些变化。针对“强光一号”加速器工作初期、工作中后期和不稳定工作期的120只气体开关,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进行静态实验,给出了三个不同阶段直流自击穿电压与气压的关系。根据0.08MPa下工作中、后期开关连续80次的直流自放电电压,同时利用Gauss和Weibull概率统计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电压下单只开关和系统的自放电概率。结果均表明,对于工作中、后期的开关,当气压为0.19MPa时,在42kV运行电压下,加速器上120只气体开关不发生自放电的概率大于90%,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此时开关的动态放电时延为170ns,抖动小于2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型脉冲变压器 气体开关 特性 自放电 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型场畸变气体火花开关的研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梁天学 丛培天 +3 位作者 关颖 蒯斌 林东生 张众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介绍了为DPF-300型脉冲电流源同步放电系统研制的同轴型场畸变火花开关。通过电场数值计算,对场畸变火花开关的设计进行了验证,对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及触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同轴型三电极场畸变气体火花开关与原DPF-... 介绍了为DPF-300型脉冲电流源同步放电系统研制的同轴型场畸变火花开关。通过电场数值计算,对场畸变火花开关的设计进行了验证,对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及触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同轴型三电极场畸变气体火花开关与原DPF-200型所用开关相比,具有电感小、触发特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型场畸变气体火花开关 DPF-300型 脉冲电流源同步放电系统 脉冲功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建军 张永民 +9 位作者 来定国 任书庆 程亮 谢霖燊 杨莉 张玉英 黄勇 孙凤举 邱爱慈 蒯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39-342,共4页
介绍了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关在电脉冲触发(触发脉冲幅值85kV)条件下,工作电压在1.0~2.0M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自击穿实验验证了Bradley经验公式对于这种开关的适用性,外触发实验研究得到了开关的触发特性。... 介绍了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开关在电脉冲触发(触发脉冲幅值85kV)条件下,工作电压在1.0~2.0MV范围内能够正常工作。自击穿实验验证了Bradley经验公式对于这种开关的适用性,外触发实验研究得到了开关的触发特性。结果表明:开关击穿延时小于100ns,抖动小于8ns;3个开关击穿时刻之间的极差小于10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多级多通道气体开关 闪光二号加速器 延时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纤传感器诊断气体开关放电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丛培天 赵军卫 +3 位作者 蒯斌 许日 梁天学 曾正中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介绍了应用两种光纤传感器对气体开关放电进行诊断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电磁测量方法,它更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试验研究表明,这两种光纤传感器均可以定性反映直流自击穿和触发击穿的开关放电特性,其中,紫外光纤传感器更适合捕捉开关... 介绍了应用两种光纤传感器对气体开关放电进行诊断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电磁测量方法,它更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场合。试验研究表明,这两种光纤传感器均可以定性反映直流自击穿和触发击穿的开关放电特性,其中,紫外光纤传感器更适合捕捉开关放电的起始时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开关 放电特性 光纤传感器 诊断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