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年上海市小麦赤霉病局部重发原因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汪祖国 顾品强 +5 位作者 何吉 卫勤 王伟民 蒋耀培 成玮 吴培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1,共4页
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2012年沪郊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2012年上海市发生小麦赤霉病面积约5.26万hm^2,平均发病株率为14.73%,局部严重流行,田块发病株率达40%以上。其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与感病生育期暖湿... 结合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2012年沪郊小麦赤霉病发病特点以及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2012年上海市发生小麦赤霉病面积约5.26万hm^2,平均发病株率为14.73%,局部严重流行,田块发病株率达40%以上。其流行程度加重的原因与感病生育期暖湿天气偏多、主栽品种抗病性下降、无特效药剂和农户忽视防治等因素有关。据此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病因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雄蛾对不同组分、比例和剂量的人工合成引诱剂的田间反应(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建宇 蒋耀培 +2 位作者 汪祖国 蒋杰贤 杜家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4-518,共5页
为了提高小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大白菜地进行不同人工合成引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0.01%的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能够提高目前诱芯的诱蛾效果.三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 为了提高小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大白菜地进行不同人工合成引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0.01%的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能够提高目前诱芯的诱蛾效果.三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醇在7∶3∶1比例下的诱蛾能力显著优于其它三元组分比例的诱蛾力.比例为70∶30∶10∶0.01的四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1-十六碳烯醇和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诱芯含量为10μg时在田间的诱蛾效果最好,因而建议在中国使用这种诱芯诱捕小菜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性诱剂 组分 比例 剂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的气候诊断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军 蒋耀培 +1 位作者 杨秋珍 王志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2,共4页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始见期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始见期与当年 4月 16~ 30日的降水日数、上年 10月份 5 0 0hPa 110°~ 15 0°E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 ,分析了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始见期与气候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始见期与当年 4月 16~ 30日的降水日数、上年 10月份 5 0 0hPa 110°~ 15 0°E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 6 30 7、0 . 4 871。单季晚稻褐飞虱的发生程度与当年 1月 1日~ 2月 10日平均最低气温的相关系数为 - 0 . 5 2 18,与当年 7月份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 0 . 5 2 0 3,与上年 12月份 5 0 0hPa 110°~ 15 0°E内平均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相关系数为- 0 5 374。当ElNino发生强度强且发生时间在春季 ,则当年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为重 ;当ElNino发生强度在中等以上且发生时间在秋季 ,则次年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为重。LaNina事件与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的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褐飞虱发生程度 气候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国辉 唐国来 +4 位作者 温广月 蒋耀培 钱振官 李涛 田志慧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共4页
连续两年对上海9个区县稻田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由2009年的22.29%上升至2010年的24.07%,乡镇分布率由2009年的75.89%上升到2010年的83.79%。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面积中的90.0%以上... 连续两年对上海9个区县稻田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由2009年的22.29%上升至2010年的24.07%,乡镇分布率由2009年的75.89%上升到2010年的83.79%。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面积中的90.0%以上属于零星发生且不造成危害的1级,3级中度以上危害的发生面积仅占3.0%左右,5级严重危害的田块经过防治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与分布趋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发生 分布 危害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综合客观预报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军 蒋耀培 +1 位作者 杨秋珍 王志雄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9,共6页
以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 l)发生程度为研究对象 ,用地面气象因子、5 0 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因子 ,在挑选了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又好的预报因子后 ,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基础上 ,集成建立... 以上海地区单季晚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 l)发生程度为研究对象 ,用地面气象因子、5 0 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因子 ,在挑选了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又好的预报因子后 ,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基础上 ,集成建立了单季晚稻褐飞虱发生程度的长、中、短期客观预报模式。长期、中期和短期预报模式的起报时间分别为当年的 1月、3月和 8月中旬。这 3种预报模式对 1 985~1 998年的历史拟合和 1 999~ 2 0 0 2年的预报误差均在 1级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预报模式 发生程度 褐飞虱 单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唐国来 温广月 +3 位作者 沈国辉 蒋耀培 成玮 沈雁君 《杂草科学》 2010年第2期43-45,共3页
2009年对上海10个区县79个乡镇共3 140.8 hm2直播稻田和857.5 hm2机插秧稻田进行了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15%,面积发生率为14.72%,乡镇分布率为75%;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71%,面... 2009年对上海10个区县79个乡镇共3 140.8 hm2直播稻田和857.5 hm2机插秧稻田进行了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15%,面积发生率为14.72%,乡镇分布率为75%;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71%,面积发生率为22.66%,乡镇分布率为77.27%。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均以1级轻度危害为主。直播稻田杂草稻3级以上危害面积占发生面积的比率、发生频率和乡镇分布率均高于机插秧稻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杂草稻 发生 危害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郊水稻重大病虫灾害现状及未来控制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蒋耀培 段惠萍 +4 位作者 李军 袁联国 汪祖国 龚才根 斐启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1999年以来 ,上海郊区水稻病虫发生严重 ,水稻螟虫危害逐年上升 ,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暴发机率高 ,水稻条纹叶枯病突然猛增 ,稻瘟病、稻曲病潜在威胁大。通过准确地指导病虫防治 ,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0 5~ 1.2 5亿kg ,但实际损失仍达 0... 1999年以来 ,上海郊区水稻病虫发生严重 ,水稻螟虫危害逐年上升 ,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暴发机率高 ,水稻条纹叶枯病突然猛增 ,稻瘟病、稻曲病潜在威胁大。通过准确地指导病虫防治 ,每年挽回粮食损失1.0 5~ 1.2 5亿kg ,但实际损失仍达 0 .0 8~ 0 .10亿kg。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减少粮食损失 ,上海郊区一定要完善植保组织体系 ,进一步提高植保人员的技术水平 ,保证必要的病虫监测资金投入和工作条件 ,为上海郊区粮食丰收提供必要的保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危害 粮食损失 植保 虫灾 水稻病虫 水稻条纹叶枯病 稻曲病 上海郊区 大病 组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病虫害电视预报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蒋耀培 陈晓斌 +6 位作者 姚麒麟 王一平 华正国 武向文 彭震 王桂云 罗清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将病虫发生动态、危害症状、防治技术等配合文字和解说词等集合成病虫电视预报。实践表明:这种新型的病虫预报技术在沪郊得到成功播放,使农业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病虫预报 电视预报 信息集成技术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气象动态预测模型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军 蒋耀培 +1 位作者 蒋建忠 王志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6-780,共5页
以1973-1998年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研究对象,用地面气象因子、50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因子,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然后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基础上,集成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动态... 以1973-1998年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为研究对象,用地面气象因子、50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因子,选取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测因子,然后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基础上,集成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动态预测模式。模式的起报时间分别为上年的11月下旬、当年的2月下旬和4月中旬。预测模式对1973-1998年的历史拟合和1999至2004年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动态预测模型 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上海地区稻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原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耀培 李军 +3 位作者 杨秋珍 汪祖国 龚才根 沈雁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6-97,共2页
2005年上海地区水稻褐飞虱大发生,田间虫卵量、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均为1987年以来之最。分析表明,气象条件有利于稻褐飞虱连续迁入和生存,主要防治药剂效果降低,部分地区没按照稻褐飞虱大发生的防治方法进行控制。
关键词 水稻褐飞虱 大发生特点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生物气象因子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耀培 李军 +2 位作者 蒋杰贤 张皓 季香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40-1144,共5页
为了给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农业气象预测提供技术依据,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2007和2008年上海市10个区(县)移栽稻和直播稻95个样本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病株率田间考查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在条纹叶枯病病毒满足的情况下,... 为了给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农业气象预测提供技术依据,使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2007和2008年上海市10个区(县)移栽稻和直播稻95个样本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病株率田间考查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在条纹叶枯病病毒满足的情况下,影响单季晚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首要因子是品种,品种抗性强弱与条纹叶枯病病株率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622(P<0.01);其次是单季晚稻播栽期至7叶期间的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与条纹叶枯病病株率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293(P<0.01);单季晚稻播栽期早晚对条纹叶枯病的影响是通过播栽期至7叶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影响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单季晚稻播栽期与条纹叶枯病病株率、播栽期至7叶期间空气平均相对湿度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36和0.309(P<0.01)。因此在业务预报工作中,应重点考虑单季晚稻品种及播栽期至7叶期间的空气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叶枯病 生物 气象 单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上海地区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原因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耀培 李军 +3 位作者 汪祖国 蒋建忠 龚才根 沈雁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5,共2页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1972年起成为上海地区水稻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1979年后,虽然大发生频率较高,由于测报和防治水平提高,以及大面积推广内吸性沙蚕毒素类农药(18%杀虫双和90%杀虫单),1982~2002年在上海郊...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1972年起成为上海地区水稻主要害虫,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1979年后,虽然大发生频率较高,由于测报和防治水平提高,以及大面积推广内吸性沙蚕毒素类农药(18%杀虫双和90%杀虫单),1982~2002年在上海郊区没有造成较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发生 水稻纵卷叶螟 上海地区 水稻产量 发生面积 大面积推广 沙蚕毒素 原因 影响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纯林和混交林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与群落时间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香云 蒋耀培 蒋杰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72-74,共3页
选取幼龄杨树纯林和混交林两种生境,研究其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与丰富度差异明显,混交林丰富度高于纯林,但害虫个体数量少于纯林。节肢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各月份间的动态变化趋势... 选取幼龄杨树纯林和混交林两种生境,研究其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和特征。结果表明,两种生境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与丰富度差异明显,混交林丰富度高于纯林,但害虫个体数量少于纯林。节肢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各月份间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但混交林中群落均匀度、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多数月份高于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纯林 混交林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喷雾机(器)雾滴漂移距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耀培 蒋建忠 +4 位作者 汪祖国 陶赛峰 李军 杨秋珍 顾品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为了确定上海地区植保机械喷药的安全间隔距离,测定了4种常用植保机械在不同风速下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并建立了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与风速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有效喷射距离与风速模型的R≥0.9723,SE≤0.76;... 为了确定上海地区植保机械喷药的安全间隔距离,测定了4种常用植保机械在不同风速下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并建立了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与风速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有效喷射距离与风速模型的R≥0.9723,SE≤0.76;雾滴最大漂移距离与风速模型的R≥0.9954,SE≤0.75。为了确保农田周围的水生动物不受农药危害,施药点的安全间隔距离为雾滴最大漂移距离+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 风速 有效喷射距离 最大漂移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郊大麦条纹病重发原因与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耀培 唐国来 +3 位作者 汤月忠 刘小英 顾士光 陈桂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31-132,共2页
2009年大麦条纹病在上海地区自然发生较重,其中"花30"品种自然病株率达26%左右,为历年罕见。为摸清其发生原因,笔者对其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相关防治技术。
关键词 大麦条纹病 发生情况 发生原因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水稻条纹叶枯病测报调查暂定规范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耀培 郭玉人 +1 位作者 唐国来 武向文 《上海农业科技》 2009年第2期24-24,共1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携带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引起,灰飞虱从有毒源植物上吸食后获得病毒,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潜伏期后即可传毒,获毒后终身带毒。水稻一旦发病就较难防治,早发、重发田块...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携带传播的一种病毒病引起,灰飞虱从有毒源植物上吸食后获得病毒,经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潜伏期后即可传毒,获毒后终身带毒。水稻一旦发病就较难防治,早发、重发田块可造成大幅度减产,一般地区自然病株率超过20%,重发地区病株率超过80%,减产50%以上,严重田甚至绝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上海市 测报 FALL 灰飞虱 病毒病 病株率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小麦光腥黑穗病和大麦条纹病发生原因与综防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耀培 唐国来 武向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96-197,共2页
分析了2009年小麦光腥黑穗病和大麦条纹病在上海地区局部重发的原因,提出了人工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对策,以为控制2种病害蔓延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小麦光腥黑穗病 大麦条纹病 发生原因 综防措施 上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王伟民 王新其 +4 位作者 蒋杰贤 胡永 张琳 成玮 蒋耀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5期51-55,共5页
基于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显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越冬代虫量基数、播期、种植方式及品种自身抗性有一定的关系。灰飞虱越冬代虫量基数与冬季的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27~*);在5月1日至6月10日... 基于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显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越冬代虫量基数、播期、种植方式及品种自身抗性有一定的关系。灰飞虱越冬代虫量基数与冬季的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27~*);在5月1日至6月10日,播期越早,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相对越重,与播期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y=43.614e^(-0.867x),R^2=0.9918^(**));直播稻的发病率要高于移栽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条纹叶枯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穗颈瘟气象预报集成模型
19
作者 李军 蒋耀培 +1 位作者 杨秋珍 王志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根据1985~1998年上海地区单季晚稻穗颈瘟发生程度资料、地面气象资料、50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挑选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报因子,在应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组建预报模型的基础上,集成了单季晚稻穗颈瘟... 根据1985~1998年上海地区单季晚稻穗颈瘟发生程度资料、地面气象资料、500hPa高空环流因子和北太平洋海温场资料,挑选相关系数较高且稳定性好的预报因子,在应用逐步回归和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组建预报模型的基础上,集成了单季晚稻穗颈瘟发生程度的长、中、短期预报模型。3种预报集成模型的起报时间分别为当年的3月、7月和8月下旬。这3种预报集成模型对1985~1998年的历史拟合和1999~2002年的预报,误差均未超过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报 集成模型 穗颈瘟 单季晚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耀培 李建刚 +1 位作者 谭秀芳 裴启忠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条纹叶枯病 防治技术 技术初探 上海地区 粮食生产安全 水稻生产 上升趋势 华东地区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