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平原西北部第四纪海侵 被引量:10
1
作者 蒋梦林 刘志平 《江苏地质》 2001年第2期78-81,共4页
通过对武进漕桥和金坛水北等地钻孔及剖面样品中古生物组合分析 ,结合岩性、古气候、古地磁等综合研究 ,证实太湖平原西北部第四纪以来曾发生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 ,即晚更新世早期的太湖海侵、晚更新世晚期的湖海侵和全新世的镇江海侵。
关键词 海侵 第四纪 太湖平原 古生物 岩性 古气候 古地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太湖平原北翼的第四纪孢粉与环境 被引量:17
2
作者 周曙 邹松梅 +8 位作者 刘志平 蒋梦林 朱志远 刘金陵 钟石兰 李星学 穆西南 韩辉友 李升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5,共6页
本文根据湖东北侧 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 ,1 4 C和古地磁测试 ,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 ,将太湖地区划为 10个孢粉带 ,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 ,着重对 12 .7— 1.5万年以来的 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 本文根据湖东北侧 4个钻孔的孢粉分析 ,1 4 C和古地磁测试 ,并结合钙质超微化石、介形类和有孔虫所确定的海侵地层 ,将太湖地区划为 10个孢粉带 ,再参照长江下游相关资料 ,着重对 12 .7— 1.5万年以来的 4个孢粉带作了较深入的环境探讨 ,揭示出 带 (12 .7— 7.0万年 )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其主要温暖阶段冬温较今高 4— 5°C,当时湿度相对偏大 ,当然其中也有凉湿与干凉时段。 带 (7.0— 3.0万年 )为疏林草原 ,反映冷 (半 )干气候 ,其主要寒冷阶段年均温为 8°C左右。但仍存在剧烈的气候波动。 带 (3.0— 2 .1万年 )为温性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反映温凉湿润的季风海洋性气候 ,其主要温凉阶段生长季月均温比现在低约 3°C。其中亦有更为干冷或暖湿时期。 带 (2 .1— 1.5万年 )为森林草原 -草原或干草原植被 ,其极干冷阶段年均温约 8°C,年降雨量 40 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第四纪环境 古气候 太湖流域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及时代讨论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祥云 刘志平 +2 位作者 范迪富 蒋梦林 邵家骥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雨花台组与其他砂砾层之间接触关系未被发现,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及时代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对仪征大仪集新仪1孔剖面进行了重新整理划分,新近纪各地层叠置关系明显,同时结合其他剖面及岩相古地理分析,...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雨花台组与其他砂砾层之间接触关系未被发现,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及时代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对仪征大仪集新仪1孔剖面进行了重新整理划分,新近纪各地层叠置关系明显,同时结合其他剖面及岩相古地理分析,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新近纪地层层序及时代进行了讨论。该地区新近纪地层层序为中新世中期的洞玄观组(N1d)、中新世晚期的六合组(N1l)、黄岗组(N1h)及上新世的雨花台组(N2y)以及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方山玄武岩(fb)。雨花台组沉积是位于六合组之上的另一套砂砾层,其沉积时代为上新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仪征地区 新近纪 地层层序 岩相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盆岭构造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平 徐宁玲 +2 位作者 蒋梦林 徐雪球 朱志远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盆岭构造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1世纪以来,将"盆岭构造"研究纳入了"板块构造"的范畴。根据盆岭构造形成机制,认为苏鲁造山带、宁镇剪切拉分带及苏锡旋圈构造群是江苏3个典型的盆岭构造。此外,在徐州、苏北盆地、... 盆岭构造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21世纪以来,将"盆岭构造"研究纳入了"板块构造"的范畴。根据盆岭构造形成机制,认为苏鲁造山带、宁镇剪切拉分带及苏锡旋圈构造群是江苏3个典型的盆岭构造。此外,在徐州、苏北盆地、宁芜、茅山、宜溧、昆山等地"盆岭"相伴出现,如徐州地区反射弧两侧潘塘盆地和宋楼—马坡盆地、苏北盆地的建湖隆起与高邮坳陷、茅山地区的茅山山脉与直溪桥凹陷、宜溧山区与火山岩盆地等,都是伸展构造发育的盆岭构造带。这些地区以伸展构造为主体,推覆构造十分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岭构造 旋圈构造 苏南地体群 苏北盆地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砂砾层层序及古长江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祥云 刘志平 +2 位作者 范迪富 蒋梦林 邵家骥 《江苏地质》 2003年第3期140-147,共8页
对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砂砾层层序、时代进行了讨论。该地区新近纪砂砾层地层层序为中新世中期的洞玄观组 (N1d)、中新世晚期的六合组 (N1l)、黄岗组 (N1h)及上新世的雨花台组 (N2 y) ,认为雨花台组沉积是位于六合组之上的另一套砂砾... 对南京—仪征地区新近纪砂砾层层序、时代进行了讨论。该地区新近纪砂砾层地层层序为中新世中期的洞玄观组 (N1d)、中新世晚期的六合组 (N1l)、黄岗组 (N1h)及上新世的雨花台组 (N2 y) ,认为雨花台组沉积是位于六合组之上的另一套砂砾层 ,其沉积时代为上新世晚期。还分析了新近纪砂砾层在中新世中期、中新世晚期、上新世的沉积环境 ,探讨了区内古长江的形成与演化 ,认为古长江是在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基础上 ,经历了中新世多个汇水盆地的发育阶段至上新世形成古长江雏形 ,并于更新世早期基本定型 ,其形成及演化过程均与新构造活动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近纪 砂砾层 地层层序 沉积环境 古长江 南京-仪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南部湖成因演化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松梅 蒋梦林 唐兴元 《江苏地质》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记述了湖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全新世镇江海侵对湖的影响,根据全新世各时期沉积物的分布,阐明了湖湖岸的变化;依据古生物与人类活动遗迹资料,指出湖演化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距今10000a~6000a为雏形阶段,距今... 记述了湖的基本特征,讨论了全新世镇江海侵对湖的影响,根据全新世各时期沉积物的分布,阐明了湖湖岸的变化;依据古生物与人类活动遗迹资料,指出湖演化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距今10000a~6000a为雏形阶段,距今6000a~2000a为发展阶段,距今2000a以来为现代湖成形阶段。究其成因为新构造活动—河道淤塞—人工改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湖 第四系 成因演化 江苏 古湖泊 湖泊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大网膜出血的病例报告1例和急性腹痛临床思维的探讨
7
作者 吴文峰 何大伟 +2 位作者 蒋梦林 赵剡 江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4-1186,共3页
特发性大网膜出血在临床少见,常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特发性大网膜出血的病例在各个年龄层均有报道,但往往以男性较为多见[1],其发病原因往往与外伤[2]、网膜扭转[3]、动脉瘤破裂[4]、血管炎、抗凝治疗[5... 特发性大网膜出血在临床少见,常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特发性大网膜出血的病例在各个年龄层均有报道,但往往以男性较为多见[1],其发病原因往往与外伤[2]、网膜扭转[3]、动脉瘤破裂[4]、血管炎、抗凝治疗[5]等因素相关,但其确切的机制仍模糊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临床思维 急性腹痛 特发性 病例报告 抗凝治疗 血管炎 年龄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