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选穴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手功能障碍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蒋再轶 韩国栋 +3 位作者 周权 陈慕远 刘申易 赵洁 《中医药导报》 2014年第1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特选穴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1例和C组11例。3组患者均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A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特选穴电刺激及运动想象疗... 目的:探讨特选穴电刺激配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11例和C组11例。3组患者均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A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特选穴电刺激及运动想象疗法,B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C组只进行偏瘫肢体康复训练。3组均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肢体功能与手功能均有改善,但A组与其他两组上肢运动功能、手指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组C组。结论:特选穴电刺激、运动想象疗法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手功能障碍 电刺激 康复训练 想象疗法 功能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蒋再轶 韩国栋 冯建宏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1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B组给予穴位针刺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C组只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治疗...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对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与C组,A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B组给予穴位针刺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C组只予以偏瘫肢体康复治疗。3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治疗2周、4周末以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组患者患肢痉挛状态均有改善,A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B、C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痉挛点注射,联合偏瘫肢体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状态 血塞通注射液 痉挛点注射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省各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的必需条件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再轶 《中医药导报》 2005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文章探讨了我省各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必备的条件。通过对医院实地考察,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研究,认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的必备条件。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人文、技术环境以及应该中西医... 文章探讨了我省各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必备的条件。通过对医院实地考察,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研究,认清现状,找出问题的原因,提出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的必备条件。即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人文、技术环境以及应该中西医并举,发挥中医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专科 建设 现状 必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对改善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再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对9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其中47例加用自拟脑脉通方进行治疗,并通过观察患者意识等8项指标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探讨早期运用活血化瘀药物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对94例脑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其中47例加用自拟脑脉通方进行治疗,并通过观察患者意识等8项指标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分值比较、病人病情程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瘀药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干预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活血化瘀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蒋再轶 《中医药导报》 2006年第7期8-9,5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常规运用强心利尿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正元强心饮治疗。通过观察日均尿量、水肿及心功能情况,并采用分项记...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按常规运用强心利尿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正元强心饮治疗。通过观察日均尿量、水肿及心功能情况,并采用分项记分进行量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55.9%;且治疗组日均尿量、水肿及心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心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正元强心饮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内效贴贴扎疗法治疗姿势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9
6
作者 韩国栋 谭洁 +2 位作者 蒋再轶 唐曦 尹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7-859,共3页
姿势性腰痛,俗称腰背肌肉筋膜炎、腰背肌肉纤维及腰肌劳损,多由于急性腰捩伤未获得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长期不良姿势影响导致腰背部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痉挛、缺血、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征象,进而使腰肌易于疲劳,出现劳损及疼痛... 姿势性腰痛,俗称腰背肌肉筋膜炎、腰背肌肉纤维及腰肌劳损,多由于急性腰捩伤未获得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因长期不良姿势影响导致腰背部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出现痉挛、缺血、粘连等无菌性炎症征象,进而使腰肌易于疲劳,出现劳损及疼痛等临床表现[1-2],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肌内效贴布作为一种新型贴布具有操作简便、应用广泛、防水透气、低过敏性等特点,近年来逐渐被临床所重视.自我科引入肌内效贴布贴扎疗法以来在用于治疗姿势性腰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势性腰痛 临床观察 治疗 肌内 疗法 腰背肌肉筋膜炎 腰肌劳损 周围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问心《中医诊疗诀要歌括》学术思想初探
7
作者 蒋再轶 《中医药导报》 2009年第8期6-8,共3页
湖南省名中医夏问心主任医师编著的《中医诊疗诀要歌括》一书,已出版发行。笔者从其学术思想,辨证论治,以血瘀痰饮立论治疗疑难杂病,治病注重创新以及用药平淡轻灵等方面阐述了阅读心得。
关键词 《中医诊疗诀要歌括》 夏问心 学术思想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韩国栋 蒋再轶 +1 位作者 蒲沁沁 谭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232-233,240,共3页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1次/d,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对...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银质针导热疗法,1次/周,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1次/d,1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估所得分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颈性眩晕 温针灸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詹海兰 蒋再轶 +1 位作者 汤清平 欧阳春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电针组24例、康复组23例、电针加康复组25例。每周5次,30次后做康复评定。结果电针组与康复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52.17%,电针加康复组疗...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电针组24例、康复组23例、电针加康复组25例。每周5次,30次后做康复评定。结果电针组与康复组总有效率分别是83.3%、52.17%,电针加康复组疗程明显缩短,总有效率为96.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电针加康复组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康复组。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颅脑外伤 动眼神经麻痹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个体化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王清勇 黄远桃 +2 位作者 宋小琴 蒋再轶 杨松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卒中单元病房和普通病房内鉴别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所在病房分为康复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康复治疗组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康复训练,常规...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内个体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卒中单元病房和普通病房内鉴别的148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所在病房分为康复治疗组76例和常规治疗组72例,康复治疗组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组无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治疗小组,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结果康复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个体化康复训练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谭洁 蒋再轶 韩国栋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9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颈部肌群牵伸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 目的:观察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颈部肌群牵伸疗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推拿手法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颈部肌群牵伸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肌群 牵伸疗法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脑出血住院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远桃 谭利明 +7 位作者 王清勇 谭佩珍 杨松林 李德炎 郭田生 龙先瑜 蒋再轶 易艳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1期40-41,共2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月到2005年4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118例,符合入选标准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费用、6个月总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社会功能评价﹙OHS﹚、...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对脑出血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1月到2005年4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共118例,符合入选标准者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费用、6个月总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社会功能评价﹙OHS﹚、生活能力评价﹙BI﹚、神经功能评价﹙NIHSS﹚,综合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相比病死率、复发率、6个月总医疗费用、住院时间降低,康复率增加,但日住院费用增加。结论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相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愈后和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胃病中医治疗方法之我见
13
作者 蒋再轶 《湖南中医药导报》 1995年第2期46-47,共2页
脾胃病中医治疗方法之我见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413500)蒋再轶主题词脾病(中医)/中医药疗法,胃病(中医)/中医药疗法,中医治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脾胃疾病的治疗。颇有收获,兹特论述于下,不当之处,尚祈同道斧正。... 脾胃病中医治疗方法之我见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413500)蒋再轶主题词脾病(中医)/中医药疗法,胃病(中医)/中医药疗法,中医治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脾胃疾病的治疗。颇有收获,兹特论述于下,不当之处,尚祈同道斧正。1寒热杂投脾胃疾患虽多,但用八纲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病 中医药疗法 胃病 中医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熊鹰 王清勇 +3 位作者 傅锦华 杨栋 蒋再轶 杨松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 目的观察延伸卒中单元(ESU)社区康复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将91例符合入选标准脑卒中患者按居住社区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ESU组43例,ESU组由卒中专家小组和社区卫生机构每月定期进行健康咨询、体格检查、康复指导、心理测评和干预治疗,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2组患者于卒中单元治疗出院时、发病6月、12月时采用NIHSS、ADL、HAM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出院时2组HAMD、SSS、ADL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发病6月及12月ESU组NIHSS、ADL、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改善,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减少,无抑郁患者病例数增多,而对照组发病6月时HAMD评分较出院时明显增加,12月时评分较出院时无明显差异,中度、重度抑郁病例数增加。结论 ESU社区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卒中后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卒中单元 社区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症54例
15
作者 蒋再轶 刘永明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24-25,共2页
内耳眩晕症患者98例,54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余患者单纯用西药治疗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
关键词 内耳眩晕症 旋复代赭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皮炎灵治疗神经性皮炎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蓝吉如 刘永明 +2 位作者 李国顺 蒋再轶 谭同元 《湖南中医杂志》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中医药疗法 牛黄皮炎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6
17
作者 韩国栋 蒋再轶 +1 位作者 谭洁 彭芝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63-265,共3页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仙灵骨葆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盐酸氨基葡萄糖片,480 mg/次,3次/d),对照组盐...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仙灵骨葆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仙灵骨葆胶囊,3粒/次,2次/d;盐酸氨基葡萄糖片,480 mg/次,3次/d),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480 mg/次,3次/d),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3%,对照组为71.9%,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且能够缩短关节疼痛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仙灵骨葆胶囊 盐酸氨基葡萄糖
原文传递
不同刺激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慕远 蒲沁沁 +1 位作者 刘申易 蒋再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髎、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 目的:比较电针疗法、经皮电刺激疗法、穴位按摩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穴位按摩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肩前、侠白、肩髃、臂臑、肩髎、臑会、小海、后溪,分别予以电针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经皮电刺激疗法(疏密波,通电30min)以及穴位按摩配合肩关节松动手法。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肩关节活动改善程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程度均明显改善(均P<0.001),且穴位按摩组较电针组与经皮电刺激组改善程度更显著(均P<0.05)。穴位按摩组镇痛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2.9%(15/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穴位按摩组肩关节功能活动愈显率为61.5%(24/39),优于电针组的48.6%(17/35)及经皮电刺激组的44.4%(16/36,均P<0.05)。结论:穴位按摩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且疗效优于电针疗法和经皮电刺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电针疗法 经皮电刺激疗法 穴位按摩疗法
原文传递
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松林 李德炎 +5 位作者 王清勇 易艳辉 蒋再轶 龙先瑜 郭田生 张宏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927-928,共2页
目的评价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6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n=53)和普通病房(n=53),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 I)、社会功能(OHS)评分,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评价卒中单元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06例,随机进入卒中单元(n=53)和普通病房(n=53),治疗前后定期进行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 I)、社会功能(OHS)评分,观察住院期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治疗措施,出院时由患者或亲属填写满意度(VAS)评分。结果与普通病房比较,卒中单元显著改善NIHSS、B I、OHS评分,降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明显提高。卒中单元组早期康复比例、康复强度高于普通病房。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平均住院费用卒中单元显著高于普通病房,但费用效益分析表明,卒中单元优于普通病房。结论卒中单元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治疗 综合疗法 病房/组织和管理 功能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