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数据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Cochrane Li...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数据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网站、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关于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3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总结的最佳证据涵盖评估记录、拔管指征、拔管时机的选择、正常拔管的方法、出现并发症后拔管的方法、最佳留置时间、拔管后监测7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运用以循证护理为依据的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基于调周理论的火龙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其最佳介入时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目的探讨基于调周理论的火龙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其最佳介入时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共4组,每组30例。对照组(A1B1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A2B1组)于排卵后第8、11天行火龙灸,试验组2(A1B2组)于行经期第1、4天行火龙灸,试验组3(A2B2组)于排卵后第8、11天及行经期第1、4天均行火龙灸。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4组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后,4组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798,P<0.001;F=9.859,P<0.001)。经LSD事后多重比较显示,试验组3与试验组2及对照组的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与试验组1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析因分析,经前期、行经期行火龙灸对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的主效应均显著(P<0.05),但经前期与行经期行火龙灸技术对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基于调周理论的火龙灸能有效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缓解患者疼痛,且经前期为最佳介入时间。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国内外关于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的最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est Practice、Joanna Briggs Institute数据库、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Cochrane Library、PubMed、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网站、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等关于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的证据,包括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实践、系统评价、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4月。由3名研究者独立完成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总结的最佳证据涵盖评估记录、拔管指征、拔管时机的选择、正常拔管的方法、出现并发症后拔管的方法、最佳留置时间、拔管后监测7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应运用以循证护理为依据的成人外周静脉留置针拔管策略,以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文摘目的探讨基于调周理论的火龙灸对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分析其最佳介入时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进行随机分组,共4组,每组30例。对照组(A1B1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1(A2B1组)于排卵后第8、11天行火龙灸,试验组2(A1B2组)于行经期第1、4天行火龙灸,试验组3(A2B2组)于排卵后第8、11天及行经期第1、4天均行火龙灸。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4组干预前、干预后患者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的差异。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后,4组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798,P<0.001;F=9.859,P<0.001)。经LSD事后多重比较显示,试验组3与试验组2及对照组的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与试验组1的痛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析因分析,经前期、行经期行火龙灸对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的主效应均显著(P<0.05),但经前期与行经期行火龙灸技术对痛经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基于调周理论的火龙灸能有效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缓解患者疼痛,且经前期为最佳介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