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的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董立朋 聂清浩 +4 位作者 孙晓坤 曹伍富 寇鼎涛 白志强 杨陕南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研究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合北京地铁19号线某盾构工程的现场监测结果,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分析,检验了线性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并针对盾构掘进参数的波动范围和造成的地... 为研究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结合北京地铁19号线某盾构工程的现场监测结果,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盾构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进行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分析,检验了线性相关的显著性水平,并针对盾构掘进参数的波动范围和造成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继而通过控制参数来实现地表沉降的精细化控制。结果表明: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在本工程中应用是可靠的,影响地表沉降的两个关键控制参数为同步注浆量、土压力,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41,其他参数与地表沉降表现为极弱相关;右线盾构的掘进参数较左线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控制,最优参数控制范围为平均值95%置信区间,最终使右线上方地表沉降较左线大幅度减小,稳定在6mm以内,通过参数精细化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沉降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盾构 地表沉降 相关性 线性回归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差异表达分析
2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3 位作者 程金明 解燕昭 惠硕 赵万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3-150,共8页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 目的 建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及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Exo)微小核糖核酸(miRNA)差异表达谱,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4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实验组)和3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对照组),使用QIAGEN法提取血浆中的Exo,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微粒追踪检测技术(NTA)和蛋白印迹进行鉴定Exo形态、粒径大小以及表面标志蛋白。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中Exo miRNAs表达,基于生物信息学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Exo颗粒呈典型圆盘状的囊泡结构,检测到Exo阳性蛋白CD63。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相比外泌体中有22个miRNA上调,18个miRNA下调,差异表达的Exo miRNA的靶基因主要在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显著富集。结论 本研究发现较对照组相比,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40个差异表达的Exo miRNAs。血浆Exo miRNAs可能通过PI3K-Akt、MAPK、FoxO等信号通路参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微小核糖核酸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蝶窦炎致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立朋 程金明 +3 位作者 楚宝 刘志娟 赵景茹 李俐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3452-3458,共7页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ST)是一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使用,CST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尽管目前CST的死亡率有所改善但仍然较高,多数由误诊引起的延误治疗所致。慢性蝶窦炎致CST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的病例报...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ST)是一种罕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随着抗生素的使用,CST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尽管目前CST的死亡率有所改善但仍然较高,多数由误诊引起的延误治疗所致。慢性蝶窦炎致CST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的病例报告较少见,但伴有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CST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有必要迅速识别、诊断和治疗该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蝶窦炎致CST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和多发脑梗死,并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明确有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CST伴颈内动脉受累的诊治及预后,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希望为CST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资料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蝶窦炎 颈动脉血栓形成 脑梗死 糖尿病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通过调节自噬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董立朋 霍甜甜 +6 位作者 吕彩霞 罗欣彤 贾砚秋 白文楼 李娜 赵景茹 吕佩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72-476,共5页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区神经元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8w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小白菊内酯干预组。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CCAO)建立慢性脑低灌注的VD模型。采用Morri...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区神经元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8w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小白菊内酯干预组。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CCAO)建立慢性脑低灌注的V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内自噬小体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蛋白1 (Beclin1)的表达。结果 小白菊内酯可以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P<0.01),保护海马区神经元,降低神经元内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P<0.01),降低神经元内的自噬。结论 PTL通过减轻海马区神经元内的过度自噬反应达到改善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自噬 小白菊内酯 慢性脑低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在发病5~9小时后机械取栓评估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董立朋 赵景茹 +6 位作者 康林 楚宝 高雅然 吴宗锴 牛小莉 李俐涛 王贺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615-618,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在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发病5~9h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42例,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机械取栓组。以治疗后24h、7d、...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在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发病5~9h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42例,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和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机械取栓组。以治疗后24h、7d、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90d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机械取栓组,两组患者基线信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h、7h、90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P<0.01)、临床结局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在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治疗发病5~9h的急性循环脑梗死患者能改善神经功能,临床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梗死 机械取栓 多模影像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董立朋 霍甜甜 赵景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490-49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CSVD患者,按照头颅MRI的结果将患者进一步分为脑白质病变(WML)组38例,腔隙性梗死(LI)组22例。同时选择对照组6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血清铁蛋白与CSVD、WML...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CSVD患者,按照头颅MRI的结果将患者进一步分为脑白质病变(WML)组38例,腔隙性梗死(LI)组22例。同时选择对照组60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血清铁蛋白与CSVD、WML及L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铁蛋白与CSVD及LI的发生相关(OR=2.485;1.759)(P<0.05),然而血清铁蛋白与WML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增高可能是CSVD特别是L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CSVD特别是LI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铁蛋白 脑小血管病 腔隙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变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景茹 李娜 +4 位作者 董立朋 孙素娟 陈景红 邢星 王建华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9期2997-2998,3001,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患者血流变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及神经保护剂等治疗;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前后患者血流变相关指标变化。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及神经保护剂等治疗;干预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4 d。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NIHSS量表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比较2组疗效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流变相关指标水平,对临床脑梗死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脑脊液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5 位作者 霍甜甜 邢星 李娜 陈景红 吕彩霞 王建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目的 探讨桂皮醛(CA)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炎症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CA干预(CA50)组。依据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 目的 探讨桂皮醛(CA)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血-脑脊液屏障(BBB)的保护作用及抗炎症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CA干预(CA50)组。依据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的24h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并应用伊文思蓝渗透性评价BBB的通透性,应用Western-blot法及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1β)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MCAO组相比,CA干预组(50mg·kg-1)的BBB通透性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死体积、MMP-9蛋白表达和活性、炎症递质TNF-α、IL-1β及MCP-1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CA能够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小鼠BBB通透性及减轻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桂皮醛 血-脑脊液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加压素对学习记忆与应激性情绪反应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景茹 李娜 +4 位作者 李俐涛 董立朋 王建华 陈景红 郭振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的环状九肽,根据AVP释放和作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AVP能系统和中枢AVP能系统,周围AVP能系统在外周循环发挥作用的部位包括血管平滑肌、肝脏和肾脏.外... 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细胞释放的环状九肽,根据AVP释放和作用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周围AVP能系统和中枢AVP能系统,周围AVP能系统在外周循环发挥作用的部位包括血管平滑肌、肝脏和肾脏.外周循环的AVP主要负责经典的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血管收缩,糖类代谢,抗利尿等作用.中枢AVP能系统扮演神经调质或者神经递质的作用,调节学习和记忆、社会行为、昼夜节律、体温和自主神经功能[1].近年来人们逐渐重视AVP在中枢神经系统与认知障碍、应激、焦虑、抑郁及社会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加压素 学习记忆 应激性 调节 情绪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内分泌功能 自主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景茹 李睿 +4 位作者 霍甜甜 董立朋 杨宝明 吕彩霞 李尧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隐袭起病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选取了符合CSVD诊断标准的病例64例,并依据患者MoCA评分的分析结果,将同期CSVD的病例分别归类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9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组(25例),与...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隐袭起病的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首先选取了符合CSVD诊断标准的病例64例,并依据患者MoCA评分的分析结果,将同期CSVD的病例分别归类为认知功能障碍组(39例)及认知功能正常组(25例),与此同时选取了同期32例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及卒中样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等),但头颅MRI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已经入组病例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影像学及患者认知相关量表等的分析结果,并对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深入探讨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和与CSVD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人体血清胱抑素C、患者高血压病史、BMI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这四个变量在各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2)血清胱抑素C的水平与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密切相关(OR=9.987,95%CI:1.728-57.736,P=0.010),再次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这种显著的相关性依然是存在统计学意义的;(3)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CSVD病认知障碍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计算能力、语言能力及MoCA总分之间呈现负相关。结论患者血清中的胱抑素C与CSVD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很有可能成为导致CSVD患者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及潜在的血清学生物标记物,从而为CSVD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4 位作者 张若曦 李娜 陈景红 李俐涛 王建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浆黏度(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小牛血清去蛋...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及血浆黏度(PV)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及舒血宁注射液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健康宣教、运动处方、饮食指导、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w。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6w后进行血脂,血浆粘度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PV、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能够降低血脂及血浆黏度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脑梗死 血脂 针灸 血浆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Toll样受体6/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6 位作者 李尧 杨宝明 陈景红 霍甜甜 李娜 贾艳丽 李俐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桂皮醛(CA)... 目的探讨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CD-1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法给予桂皮醛干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右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将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桂皮醛(CA)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即CA25组、CA50组和CA75组(在MCAO小鼠模型基础上腹腔给予25 mg/kg、50 mg/kg及75 mg/kg桂皮醛)。术后24 h通过测定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含水量来评价桂皮醛的脑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Toll样受体6(TLR6)、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TRAF6)和核因子-κB(NF-κB)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MCAO组相比,CA50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中位数2.0 vs.3.5),病变侧脑组织含水量降低[(83.72±0.73)%vs.(85.09±0.95)%],脑梗死体积缩小(0.45±0.06 vs.0.54±0.02),均P<0.05。同样与MCAO组相比,CA50组TLR6、TRAF6及NF-κB基因表达明显下调(TLR6:3.26±0.03 vs.6.32±0.07;TRAF6:1.88±0.21 vs.3.33±0.48;NF-κB:1.47±0.33 vs 4.21±0.57,均P<0.05)。TLR6、TRAF6及胞核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TLR6:0.12±0.01 vs.0.19±0.03;TRAF6:0.45±0.09 vs.0.67±0.07;胞核NF-κB:0.32±0.06 vs.0.46±0.06,均P<0.05)。结论桂皮醛可能通过抑制TLR6/TRAF6/NF-κB通路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桂皮醛 Toll样受体6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分子6 核因子-K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对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景茹 董立朋 +3 位作者 杨凯悦 霍甜甜 李俐涛 王建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688-692,共5页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及其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及桂皮醛干预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 目的观察桂皮醛对局灶性脑缺血小鼠的脑保护及其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成年健康雄性CD-1小鼠,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组及桂皮醛干预组。应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永久性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在术后24h应用Bederson评分法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TTC染色法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应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通过Western-blot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测定炎症因子及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桂皮醛能够明显改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组织水肿,降低脑梗死体积(P<0.05);而且显著减低小鼠脑组织炎症递质水平、MPO表达及活性(P<0.05)。结论桂皮醛对脑缺血小鼠具有脑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递质释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桂皮醛 M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管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志娟 董立朋 +2 位作者 李俐涛 胡明(综述) 吕佩源(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86-288,共3页
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以武汉、湖北为中心出现了一场异常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2]在危害人民健康的同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此类疾病规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人群... 2019年12月以来,在我国以武汉、湖北为中心出现了一场异常史无前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1,2]在危害人民健康的同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将此类疾病规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人群普遍易感,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3]。因此,老年人及慢性基础疾病者应是疫情防治的重点对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患病人数众多,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常规医疗受到影响,目前正值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全国多地采取了鼓励群众居家隔离的有效措施,考虑到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笔者结合目前公布的数据,对其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及特殊时期此类患者的管理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性痴呆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侧支循环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楚宝 张继杰 +3 位作者 董立朋 何伟亮 李俐涛 王贺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6-524,共9页
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发病率、病死致残率高。侧支循环是指连接相邻动脉群的细小动脉网络。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脑缺血发生后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和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和缺血半暗带... 脑梗死是我国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其发病率、病死致残率高。侧支循环是指连接相邻动脉群的细小动脉网络。侧支循环的建立和脑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对于脑缺血发生后维持正常的脑灌注和脑血流,减少梗死面积和缺血半暗带至关重要。评价侧支循环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经颅多普勒彩超(TCD)、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流体衰减恢复信号(FLAIR)、动脉自旋标记(ASL)、通透性影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等,尤以DSA为评价侧支循环公认的金标准。本文就近期多种脑血管侧支循环的评价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多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临床一线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脑梗死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经颅多普勒彩超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某地铁盖挖车站整体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16
作者 董立朋 《矿产勘查》 2008年第9期57-60,共4页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地区修建地铁,盖挖是首选施工方法。在盖挖施工过程中,维护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控制周边地层、建筑和管线沉降是施工的关键,这对基坑围护结构及盖板承力结构有很高的要求。就武汉某盖挖逆作车站详细阐述了盖... 在城市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地区修建地铁,盖挖是首选施工方法。在盖挖施工过程中,维护基坑稳定和施工安全,控制周边地层、建筑和管线沉降是施工的关键,这对基坑围护结构及盖板承力结构有很高的要求。就武汉某盖挖逆作车站详细阐述了盖挖车站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措施,重点介绍了钢管柱与基桩接口施工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盖挖逆作法 支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人脑微血管内皮氧糖剥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解燕昭 杨梅柳 +3 位作者 虞武 董立朋 赵景茹 陈彦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3期3525-3528,3534,共5页
目的探索绞股蓝总苷对氧糖剥夺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BMEC,使用不同绞股蓝总苷浓度1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干预HBMEC,通过CCK8法筛选绞股蓝总苷最佳剂量。建立氧... 目的探索绞股蓝总苷对氧糖剥夺诱导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BMEC,使用不同绞股蓝总苷浓度1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干预HBMEC,通过CCK8法筛选绞股蓝总苷最佳剂量。建立氧糖剥夺(OGD)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OGD组、OGD+GP(绞股蓝总苷)组。Control组用含10%FBS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24 h,OGD组、OGD+GP组进行OGD培养24 h,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醌NAD(P)H脱氢酶1(NQO1)蛋白水平,qRT-PCR检测SOD、NQO1的mRNA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5组绞股蓝总苷浓度(1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干预后HBMEC活力无明显差异(P>0.05);与OGD组比较,绞股蓝总苷浓度为1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的干预后HBMEC活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绞股蓝总苷浓度为100 mg/L干预后细胞活力较高,因此绞股蓝总苷最佳剂量为100 mg/L。OGD条件下,绞股蓝总苷降低HBMEC的ROS表达;与OGD组比较,使用绞股蓝总苷干预后,HBMEC的SOD和NQO1蛋白及水平mRNA均升高(P均<0.05)。结论绞股蓝总苷对OGD后的HBMEC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ROS,上调SOD、NQO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氧化应激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醌NAD(P)H脱氢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致Ondine′s curse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素玉 邢楠 +2 位作者 吉盈肖 董立朋 李俐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2-477,共6页
Ondine′s curse综合征指随意呼吸保留而自主呼吸丧失导致的通气不足,患者清醒时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异常且多夜间出现,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发生不良后果。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为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其导致的O... Ondine′s curse综合征指随意呼吸保留而自主呼吸丧失导致的通气不足,患者清醒时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异常且多夜间出现,易延误诊断及治疗,发生不良后果。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症状为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其导致的Ondine′s curse综合征较为少见。作者报道1例首发呼吸暂停为日间的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致Ondine′s curse综合征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助于临床医生对Ondine′s curse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睡眠呼吸暂停 Ondine′s cur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肾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病起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皇甫晓娟 李小娟 +1 位作者 董立朋 李俐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16-320,共5页
目的研究肾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病起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肾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病起病的MM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采用肾活检和尿液有机物分析技术,进行确诊。结果患者为青年起病... 目的研究肾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病起病的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1例肾损伤合并周围神经病起病的MMA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并采用肾活检和尿液有机物分析技术,进行确诊。结果患者为青年起病,急性进展,临床有肌无力,共济失调,肌电图显示多发神经损伤。头颅MRI显示有额叶散在慢性小缺血灶。结论MMA患者除常见周围神经病变,尚可伴有肾损伤,早期发现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周围神经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 蛋白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鼠NF-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解燕昭 杨梅柳 +3 位作者 赵景茹 虞武 董立朋 陈彦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473-1477,1483,共6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小鼠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采用Longa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2 h,绞股蓝总苷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绞股蓝总苷100 mg/kg、200 mg/kg腹腔注射,假手术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术后24 h对各组小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TTC染色测定各组小鼠脑梗死体积,分别使用Western blot法和qRT-PCR法检测手术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体积占比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占比均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和绞股蓝总苷低剂量组(P均<0.05)。缺血性脑卒中组小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绞股蓝总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NF-κB、TNF-α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组(P均<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绞股蓝总苷可通过下调NF-κB、TNF-α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小脑梗死体积,保护脑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绞股蓝总苷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