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磨耗患者髁道运动学初步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康宏 包广洁 +3 位作者 董根喜 李志革 巢永烈 易新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629,共4页
评价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运动学特征 ,探讨髁状突运动与牙合重建的关系。方法 :运用Pantronic髁状突运动描记系统和D5ADenar全调节式咬合架 ,对 15例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决定因素对牙合运动的影响 ,以及对 5例已完成咬合重建的... 评价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运动学特征 ,探讨髁状突运动与牙合重建的关系。方法 :运用Pantronic髁状突运动描记系统和D5ADenar全调节式咬合架 ,对 15例中老年重度磨耗患者后方髁道决定因素对牙合运动的影响 ,以及对 5例已完成咬合重建的重度磨耗患者髁道运动学特征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15例重度磨耗患者平均髁间距离为 ( 60 .72± 4.40 )mm ,迅即侧移量 (ISS) 1.3 5mm (右 )和 1.2 4mm (左 ) ,渐进侧移量 (PSS)为14 .65°(右 )与 17.11°(左 ) ,前伸髁导斜度 (PRO)为 2 3 .45°(右 )与 2 6.85°(左 ) ,非工作侧髁道值 (ORB)为 2 6.5 0° ,前伸髁导斜度与非工作侧髁道之间极相关 ,存在较小的Fisher角。结论 :咬合重建主要影响侧移量和Pantronic重复运动指数 (PRI)的大小 ,反映出下颌侧方边缘运动限制所恢复的程度。但牙合重建对非工作侧髁道没有明显的影响 ,运动道的变化并不能预测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道因素 He重建 重度磨耗 He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牙脱位再植与正畸同期治疗的探讨
2
作者 董根喜 柴晓玲 《甘肃科技》 2004年第7期139-139,共1页
上前牙外伤性脱位进行再植术的过程中对伴有轻度拥挤错位或扭转畸形者同时采用正畸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脱位 再植 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磨牙阻生引起颅下颌紊乱症的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3
作者 董根喜 柴晓玲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26-126,128,共2页
口颌系统主要由颞下颌关节、颌面肌肉、(牙合)及牙周组织组成,只有各部分关系协调,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发挥正常功能。一旦某一部分发生改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口颌系统,导致功能异常或病损。(牙合)作为该系统的一个重要... 口颌系统主要由颞下颌关节、颌面肌肉、(牙合)及牙周组织组成,只有各部分关系协调,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发挥正常功能。一旦某一部分发生改变,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口颌系统,导致功能异常或病损。(牙合)作为该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综合征 阻生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太运 董根喜 +1 位作者 张薇薇 徐世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用横断面CT图像、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上颌埋伏牙影像学特征。结果横断面CT图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可准确判断上颌埋伏牙位置和毗邻解...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后处理重建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上颌埋伏牙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用横断面CT图像、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上颌埋伏牙影像学特征。结果横断面CT图像及后处理重建图像可准确判断上颌埋伏牙位置和毗邻解剖关系,提高了手术准确率。结论螺旋CT检查能准确判断上颌埋伏牙的数目、形态、位置、生长方向和毗邻关系,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牙 定位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拔牙创口愈合影响因素及处置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治忠 李梅花 +3 位作者 祝新梅 滕亮 豆志强 董根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76-80,共5页
目的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影响创口愈合的因素,以期能为这部分患者找到简单、安全、有效的口腔局部治疗措施,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方法将口腔门诊需要拔牙的糖尿病患者80人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传统的方法进... 目的临床观察糖尿病患者拔牙术后影响创口愈合的因素,以期能为这部分患者找到简单、安全、有效的口腔局部治疗措施,促进拔牙创口的愈合。方法将口腔门诊需要拔牙的糖尿病患者80人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局部麻醉及术前口腔洁治,对照组处理:创腔常规刮治,创口复位,明胶海绵药物创口内填塞,由患者咬棉垫30 min压迫止血,术前1 d及术后3 d联合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组处理:拔牙创腔内及牙周袋内壁炎性肉芽组织刮治,创腔内使用纯碘仿粉剂,由医生用棉球蘸碘仿粉压迫创口止血直到血凝块形成,替代患者咬合棉垫压迫止血,术前、术后不全身使用止痛药、止血药及抗生素等。比较两组患者拔牙创口出血量、出血时间、局麻过后的创口疼痛程度、创口初步愈合时间、患者因拔牙花费的时间和医疗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拔牙后创口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了46.4%,出血时间明显缩短,麻醉过后的创口疼痛程度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法标准评分,平均分值为对照组的44.4%。全程拔牙所花费的时间缩短至对照组的17.9%,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减少了约3/4。结论通过提高对影响糖尿病患者拔牙创口愈合因素的认识,改进创口处置方法,使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加简单、安全、有效的接受牙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拔牙术 创口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氟哌酸治疗细菌性感染35例疗效分析
6
作者 冯光 汪晓梅 董根喜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85-86,共2页
甲氟哌酸治疗细菌性感染35例疗效分析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冯光兰州医学院汪晓梅,董根喜甲氟哌酸(Pefloxacin)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对G+球菌,G-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有更强的内在活性,以其抗菌谱广... 甲氟哌酸治疗细菌性感染35例疗效分析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冯光兰州医学院汪晓梅,董根喜甲氟哌酸(Pefloxacin)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仅对G+球菌,G-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有更强的内在活性,以其抗菌谱广,血药峰值高,显效时间长,在组织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氟哌酸 抗菌素 细菌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