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明国基于“食毒”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1
作者 彭文婉 王宇新 +2 位作者 周正 黄海阳 董明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难治疾病。董明国教授研究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学术思想20余年,基于何炎燊的遣方用药规律,提出溃疡性结肠炎食毒致病论。董教授认为食毒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病因,贯穿疾病的始终。他总结了消食解毒,理脾消痈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难治疾病。董明国教授研究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学术思想20余年,基于何炎燊的遣方用药规律,提出溃疡性结肠炎食毒致病论。董教授认为食毒内蕴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病因,贯穿疾病的始终。他总结了消食解毒,理脾消痈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则,并基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机认识及治法,创建了消食解毒理脾方,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食毒理论 病因治疗 消食解毒理脾方 董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董明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药规律研究
2
作者 彭文婉 王宇新 +2 位作者 周正 黄海阳 董明国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董明国教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为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董明国教授门诊治疗UC处方,对筛选后的医案进行预处理,将符... 目的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董明国教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为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20年1月-2022年3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董明国教授门诊治疗UC处方,对筛选后的医案进行预处理,将符合标准的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处方进行系统挖掘,并结合董明国教授临证经验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共筛选处方234首,涉及中药178味,频次较高的药物有甘草、白芍、白术、党参、茯苓、木香等,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胃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4组药对和9组角药,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得到5个聚类方。结论 董明国教授临床治疗UC针对脾胃气血亏虚为本,湿毒和食毒蕴结为标的辨治思路,运用健脾益气、祛湿毒、消食毒的治疗大法,标本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明国 溃疡性结肠炎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明国从湿热稽留、阴虚血瘀论治早期肝硬化经验
3
作者 刘婉敏 董明国 房志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3316-3320,共5页
肝硬化是指由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致肝脏进展成为肝炎、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的病理阶段。中医认为,无论隐源性抑或是继发性肝硬化,均存在明确的病理因素。董明国教授继承以往各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的思路,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 肝硬化是指由各种病因长期损害肝脏,致肝脏进展成为肝炎、肝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的病理阶段。中医认为,无论隐源性抑或是继发性肝硬化,均存在明确的病理因素。董明国教授继承以往各名老中医辨治肝硬化的思路,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早期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稽留、阴虚血瘀,病位主要涉及脾胃与肝胆;对于湿热的治疗,主张采用“轻可去实”之法,运用轻清芳香之品,轻开宣达,醒脾祛湿,分消其势;对于阴虚血瘀,宜施“四面合围”之策,合用养阴益气、活血消癥、清热诸法,常选用新订之何炎燊的二甲调肝汤。通过“轻可去实”“四面合围”方法将病因尽除,分消其病势,以达祛除病因、稳定肝硬化进程的目的,为肝硬化的巩固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湿热稽留 阴虚血瘀 轻开宣达 醒脾祛湿 养阴益气 活血消癥 二甲调肝汤 董明国
原文传递
议董明国从脾胃论治消化道肿瘤
4
作者 陶鸿燕 董明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1期61-63,共3页
消化道肿瘤是原发于人体消化道部位的良性、恶性肿瘤,其发生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危害。西医主要开展手术、放化疗等,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不良反应较多,... 消化道肿瘤是原发于人体消化道部位的良性、恶性肿瘤,其发生和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日常饮食密切相关,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危害。西医主要开展手术、放化疗等,能有效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不良反应较多,影响患者预后。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消化道肿瘤的主要病机,兼见虚和寒、瘀毒,加之患者长时间情志不舒,致肝气郁结,而木郁克土,或运化失常,使气机升降无度,故董明国主任医师提出调理脾胃法治疗消化道肿瘤,重点强调“调脾胃以安五脏”的治疗思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文章通过介绍懂明国主任治疗消化道肿瘤经验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调脾胃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明国采用运脾扶阳、祛湿止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惠元 董明国(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645-2649,共5页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 介绍董明国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董明国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亦密切相关,其发病多涉及肝气郁结、脾虚湿盛、肾虚火衰这3个环节。脾虚湿困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机,治法以运脾扶阳、祛湿止泻为主,自拟溃结方加减以治疗本病。溃结方的药物组成为白术、熟附子、煨葛根、干姜、砂仁、枳壳、白扁豆、车前子、乌梅、秦皮、马齿苋、石榴皮、炙甘草、焦山楂、炒麦芽。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单纯服用中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灌肠方由青黛、败酱草、救必应、蚕砂、地榆炭、黄芪、毛冬青组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程长,症状反复,多虚中夹实,亦有兼寒兼热,用药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清标本虚实,侧重用之,抓住病因,以取显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虚湿困 运脾扶阳 祛湿止泻 自拟溃结方 董明国
原文传递
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温阳生肌膏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的随机对照分析
6
作者 宋洁 严安 +4 位作者 王熙丹 郭一林 黄子柔 周含臻 董明国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温阳生肌膏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DFU患者平均分为2组。在给予抗感染、溃疡消毒清洁、原发病控制、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上,联合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 目的比较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温阳生肌膏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DFU患者平均分为2组。在给予抗感染、溃疡消毒清洁、原发病控制、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上,联合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温阳生肌膏外敷,对照组单纯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外敷,4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溃疡皮损面积和创面色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溃疡皮损面积和创面色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2组溃疡皮损面积和创面色泽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联合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单纯外敷磺胺嘧啶银乳膏比较,联合温阳生肌膏外敷治疗DFU,更利于改善溃疡皮损面积和创面色泽评分,效果更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生肌膏 糖尿病足溃疡 DFU 磺胺嘧啶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房志科 黄海阳 +2 位作者 温玉平 何景儿 董明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目的基于音猬因子(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月龄的雄性SD老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B组)、低剂量山药提取物组(C组)、中剂量山药提取物组(D组)、高剂... 目的基于音猬因子(Shh)途径分析山药提取物对老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12月龄的雄性SD老龄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组(B组)、低剂量山药提取物组(C组)、中剂量山药提取物组(D组)、高剂量山药提取物组(E组),每组10只。第2周至12周对B、C、D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14 w时,给予B、C、D组山药提取物灌胃治疗,各组灌胃浓度依次为0.25、0.50、0.75 g/ml,剂量为10 ml/kg,连续灌胃5 w。A组不做处理,B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第20周,收集、分析各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分泌功能及微循环胃血流量、Shh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胃液分泌量、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E组以上指标明显升高,且E组升高水平最优(P<0.05)。与A组相比,B组胃体部与幽门部血流量、胃血流量明显减少(P<0.05);与B组相比,C、D、E组以上指标明显增加,且E组增加水平最优(P<0.05);与A组相比,B组NO、MDA表达明显升高,SOD、GSH-Px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C、D、E组NO、MDA表达明显降低,SOD、GSH-Px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A组相比,B组Shh、蛋白质调控基因(Ptch)1、平滑受体蛋白(Smo)、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Gli)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Gli2、Gli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C、D、E组Shh、Ptch1、Smo、Gli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li2、Gli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E组变化幅度最优(P<0.05)。结论山药提取物可通过重新激活抑制状态Shh信号通路,改善老龄慢性萎缩性大鼠的胃黏膜病理改变,改善大鼠胃微循环血流量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时调节胃液、胃酸、胃蛋白的分泌,抑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Shh) 山药提取物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食毒”理论探赜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
8
作者 王宇新 彭文婉 +3 位作者 黄海阳 李冬 卢晓敏 董明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955-1959,1964,共6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归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对胃癌前状态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立足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成果,构建胃癌前状态“食毒”理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归为胃癌前状态,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具有独特优势,然而对胃癌前状态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较少。本文在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立足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状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成果,构建胃癌前状态“食毒”理论。依据中医理论将其分为外感食毒和内伤食毒两部分,从饮食不洁、饮食不节或偏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根据近年来胃癌前状态的代表方剂引出中医药治疗的瓶颈问题,提出“辨病因+辨病机”的对策,包括扶正重健胃、提高寒性食毒的认识、注意饮食指导等方面,以期拓宽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状态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毒 现代中医病因学 扶正 解毒 饮食指导 胃癌前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宇新 彭文婉 +3 位作者 周正 黄海阳 卢晓敏 董明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11-1416,共6页
胃癌前状态包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本文详述了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在概念上的区别,从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生物标志物等层面识别胃癌前状态中癌变高风险患者的评估方法,总... 胃癌前状态包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是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本文详述了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在概念上的区别,从内镜下、病理组织学、生物标志物等层面识别胃癌前状态中癌变高风险患者的评估方法,总结了胃癌前状态的发病机制。本文表明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与病变的程度、范围、亚型等多种因素相关,胃黏膜微环境氧化与抗氧化作用、能量代谢、免疫稳态、细胞增殖与死亡等多个方面的失衡与紊乱是胃癌前状态的发病机制。临床需要综合谨慎评估胃癌前状态的癌变风险,从而为患者提供合适的监测和随访方案,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本文能够为我国胃癌前状态的高危筛查与防控措施提供有力的医学证据,并为机制研究与新药研发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状态 胃癌 萎缩 肠化 癌变风险 发病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CT-即时检验仪器的应用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董明国 石应元 胡家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质量控制 检验仪器 葡萄糖测定 POCT 医学发展 即时检验 医学仪器 委员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脑血管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全血组织因子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明国 杜忠芳 +2 位作者 程静 石应元 严蜀华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第4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AC)检测对慢性脑血管病(CCVD)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测定全血粘度等6项指标;采用全血复钙凝血时间法检测TF-PAC;比较CCV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两类指... 目的:观察血流变学指标和组织因子促凝活性(TF-PAC)检测对慢性脑血管病(CCVD)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测定全血粘度等6项指标;采用全血复钙凝血时间法检测TF-PAC;比较CCVD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群之间两类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CVD组男女性患者血液变6项指标中5项指标以及TF-PAC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其中以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g)和TF-PAC降低尤为明显(P<0.01)。结论:应用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F-PAC对CCVD进行临床诊断及治疗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学指标 组织因子 治疗前后 DISEASES 活性 全血 血液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溃疡方药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2
作者 董明国 魏喜保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9-52,共4页
中药抗溃疡的动物实验性研究可以对临床治疗溃疡病的药物进行筛选,也可以印证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近十年来,有关抗溃疡方药的动物实验的文献报道不少,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抗溃疡药 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与胃酸分泌及前列腺素E_2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明国 魏喜保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62例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按辩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虚胃热、脾胃虚寒三型。检测结果表明:脾虚胃热型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型,而胃液前列腺素E_2则显著低于其他两型。另两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病的辨证分型有其病... 对62例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按辩证分为肝胃不和、脾虚胃热、脾胃虚寒三型。检测结果表明:脾虚胃热型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型,而胃液前列腺素E_2则显著低于其他两型。另两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本病的辨证分型有其病理生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病理生理学 辩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微量元素 前列腺素E_2及IgG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明国 魏喜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1-3,共3页
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生化、免疫成分的关系,笔者将胃镜确诊的65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步检测其胃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前列腺素E_2-(PGE_2)、IgG等指标。结果发现,肝胃不和型胃液镁、铜、锌含量低于正常值,IgG高... 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液生化、免疫成分的关系,笔者将胃镜确诊的65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同步检测其胃液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前列腺素E_2-(PGE_2)、IgG等指标。结果发现,肝胃不和型胃液镁、铜、锌含量低于正常值,IgG高于正常值;脾虚胃热型胃液钠、铜、锌、PGE_2、IgG低于正常值,而钙含量高于正常值;脾胃虚寒型铜、锌、PGE_2低于正常值,而IgG无差异。说明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有其客观生化、免疫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微量元素 前列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明国 杜忠芳 +3 位作者 刘建华 叶青跃 严蜀华 娄良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0期79-79,89,共2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对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检验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份早期妊娠者血清标本及60份正常女性血清标本,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G表达情况,对比两种检测方...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对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检验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份早期妊娠者血清标本及60份正常女性血清标本,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G表达情况,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结果电化学发光法与放射免疫法对HCG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无显著差异,电化学发光法在(0-1498)mIU/mL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线性,免疫发光法在(0-1020)mIU/mL范围内保持线性,电化学发光法线性范围宽于放射免疫法。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G能够取得同放射免疫法相同的检验效果,操作简便,适合临床及大规模普查检验H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免疫法 电化学发光法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TRAIL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明国 石应元 +2 位作者 叶青跃 刘建华 严蜀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1797-1797,1799,共2页
目的研究和讨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TRAIL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 目的研究和讨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TRAIL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TRAI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存活组血清sTRAIL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结论 sTRAIL参与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损伤过程,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胃灵冲剂对消化性溃疡前列腺素E_2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董明国 甘爱萍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5,共2页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21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胃液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并经健胃灵冲剂治疗5周,复查PGE_2。结果显示胃溃疡PGE_2为31.08±7.24μg/ml,十二指肠溃疡为26.77±4.79μg/ml,均低于正常值(P<O.01)。经健胃...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21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期胃液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并经健胃灵冲剂治疗5周,复查PGE_2。结果显示胃溃疡PGE_2为31.08±7.24μg/ml,十二指肠溃疡为26.77±4.79μg/ml,均低于正常值(P<O.01)。经健胃灵冲剂治疗5周后,两者分别恢复至48.41±12.12μg/ml及49.12±6.42μg/m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健胃灵冲剂抗溃疡作用与促进胃肠粘膜PGE_2合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胃灵冲剂 消化性溃疡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A/丙酮沉淀对尿液标本中微量蛋白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明国 杨明建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6期6691-6691,共1页
目的:探讨研究TCA/丙酮沉淀法在尿液蛋白提取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丙酮沉淀法、ACN/0.1%TFA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三种不同方法沉淀尿液蛋白,并经对双向电泳(2-DE)图谱,对比三种方法对尿液蛋白2-DE结果的影响。结果:尿液样本经20%TCA/... 目的:探讨研究TCA/丙酮沉淀法在尿液蛋白提取中的效果。方法:采用丙酮沉淀法、ACN/0.1%TFA沉淀法、TCA/丙酮沉淀法三种不同方法沉淀尿液蛋白,并经对双向电泳(2-DE)图谱,对比三种方法对尿液蛋白2-DE结果的影响。结果:尿液样本经20%TCA/丙酮沉淀法沉淀后所得的蛋白点数及蛋白回收率分别为(392±14)%与(69.4±7.8)%,较ACN/0.1%TFA沉淀法与丙酮沉淀法的蛋白点数及蛋白回收率均有显著优势。TCA方法得到的双向电泳图谱背景清晰,蛋白点分辨率高。结论:TCA/丙酮沉淀法作为较为理想的蛋白沉淀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简便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蛋白沉淀法 TCA/丙酮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灵抗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明国 魏喜保 +2 位作者 甘爱萍 叶松 张世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38,共2页
给大鼠按3.0和6.0g/kgig胃溃灵冲剂,对应微型、幽门结乱型和醋酸型胃溃疡皆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对醋酸型胃溃疡亦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幽门结扎型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出血程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预先用阿斯匹林处... 给大鼠按3.0和6.0g/kgig胃溃灵冲剂,对应微型、幽门结乱型和醋酸型胃溃疡皆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对醋酸型胃溃疡亦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幽门结扎型胃液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出血程度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预先用阿斯匹林处理的大鼠胃液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具有明显的升高作用。毒理实验表明胃溃灵冲剂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灵冲剂 前列腺素E2 胃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明国 石应元 +2 位作者 叶青跃 刘建华 严蜀华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0年第6期131-131,共1页
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肾脏损害,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常常隐匿起病,确诊糖尿病时一些病人已发生了微量白蛋白尿.因而,临床急需解决的早期发现问题.笔者通过对糖化血红蛋白和尿中微量蛋白的检测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尿微量白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相关性 微量白蛋白尿 糖尿病肾损害 肾脏损害 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